申论范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7826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范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申论范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申论范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申论范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申论范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申论范文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申论范文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申论范文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申论范文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申论范文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申论范文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申论范文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申论范文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申论范文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申论范文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申论范文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申论范文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申论范文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申论范文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申论范文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申论范文Word格式.docx

《申论范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范文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申论范文Word格式.docx

文化既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又成为经济发展的深层动力。

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催生了文化经济。

当前,文化经济及其影响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文化生产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大力发展文化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发展文化产业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力成为一种产业化的力量。

在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相互作用中,文化生产逐步走向专业化、标准化、批量化和联合化,形成了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文化产品的制作和销售、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等。

文化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意为核心,使文化要素进入市场,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是文化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

文化产业的开发、文化市场的争夺,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提高文化生产力水平和开展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内容和领域,文化产业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现经济与文化的良性互动,提升文化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文化产业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运用文化元素来聚集资金、发展经济,再用聚集来的资金、通过产业化的形式来发展文化,从而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把发展文化产业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文化产业规模超过了农业等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攀升,甚至成为这些国家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

例如,日本大力发展动漫行业,其动漫行业经营收入已经超过了汽车等传统支柱产业的收入。

文化产业的高度发展,不但促进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且在客观上为该国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基础和有效的运作方式,从而提升了该国文化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开发国际市场、传播文化理念,提升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文化传播能力与一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直接相关,是一国文化生产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元素。

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该国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

当今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谁就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

从这个角度说,作为文化产业主要组成部分的传媒产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据统计,目前时代华纳、迪斯尼、贝塔斯曼、维亚康姆、新闻集团、索尼、TCL、环球、日本广播公司等世界九大传媒集团,控制了全球50家传媒公司和95%的世界传媒市场。

“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的形成,就与西方传媒产业的高度发展和我国传媒产业的相对落后直接相关。

  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念,提升文化的凝聚力与感召力。

文化产业提供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文化产品,而大多数的文化产品又承载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念,并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起到凝聚和感召作用。

例如,我们依据从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获得的知识与信息进行决策和行动;

通过参与各式各样的文化娱乐活动调节身心;

通过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来交流情感和思想;

等等。

而提供这些文化产品的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文化产业,就成为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提升国民思想文化素质、增强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凝聚力和感召力的重要载体。

  把握好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主要着力点

  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基础,但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相比,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这与我国经济大国和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身份极不相称。

因此,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加快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这个问题上,以下几点需要引起重视:

  制定和实施适应新形势的文化产业政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日益增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不断拓展,网络技术革命使得文化传播出现崭新特点,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等等。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相对照,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如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和活力不足、文化产品生产成本高效率低等。

在制定新的文化产业政策过程中,应根据新形势、针对新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对策。

2009年7月,我国制定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确立了“五个坚持”的基本原则,即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内外并举,并作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

这对于新形势下我国文化产业的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做大做强一批骨干文化企业。

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是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环节。

为此,应着重扶持具有市场领导地位或潜力大的文化企业,鼓励这些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尽快壮大企业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积极“走出去”,充分参与国际竞争,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和影响力。

在此过程中,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应成为“主力军”,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广大民营文化企业应成为“生力军”,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

  加强高端人才培养。

丰富的人才储备是文化产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

文化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应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有文化、有素质、有能力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

加大人才机制创新,完善人才使用、竞争和激励机制,吸引和挖掘优秀人才,使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

  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发展文化产业的有益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早、水平较高,已经形成一整套相对成熟的体制机制和具体运作模式。

积极学习借鉴其有益经验,可以降低研发成本、缩短创新时间,进一步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和进程。

在这个问题上,应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科学选择、合理吸收,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和主体地位。

切实加强道德建设

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传统,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强调的就是道德对于个人修身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道德建设,更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从教育入手。

人无常心,习以成性;

国无常俗,教则移风。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十分注重道德的教化和养成,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曾提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我们党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中,对道德教育都没有放松,社会的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这也成为我们不断赢得胜利、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法宝。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深刻变革,人们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主流价值观和基本道德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挑战,讲利益不讲道义、重能力不重品行的现象有所滋长。

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社会道德为代价,道德教育在任何时候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道德教育的主题,融入到整个国民教育当中,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从娃娃抓起,用典型引路,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抓细节抓具体,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推动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更好地助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法律和制度作保障。

德以劝善,法以诛恶。

道德是软约束、是人们内心的法,法是硬约束、是最基本的道德,二者功能互补、相辅相成。

要使道德教育由软变硬、由虚变实,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和保障。

法律是道德规范和社会文明的风向标,必须把道德观念渗透到社会管理之中,把道德规范体现到法律法规的制定之中,并通过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扶正祛邪、惩恶扬善,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

如果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者的合法权益时刻得到保障,好人难做、冷漠围观现象就会减少;

如果不择手段、非法牟利者的行为受到严惩,“毒奶粉”、“地沟油”便会失去生存空间。

惟其如此,人们从善的信心才能得到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坚实稳固。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

国家者,积人而成。

遵守社会主义道德既是觉悟、也是义务,道德大厦的建设需要每个社会成员添砖加瓦。

当下,有的人对不道德现象有痛恶之言,也有行善助人之心,但常常瞻前顾后、逡巡不前;

有的人不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只想作壁上观、独享其成;

有的人则置社会道德于不顾,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损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

凡此种种,应当坚决摒弃。

为官一任必须讲官德,只有清正为民,才能赢得信任、造福一方;

为人师表必须讲师德,只有言传身教,才能受人尊敬、琢玉成器;

经商办企业必须讲商德,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赢得市场、长远发展。

全社会都要讲公德,只有人人修身自律,躬行实践,才能积小流而成江海,积小善而成大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推进工业绿色转型正当时

近年来,发达国家重点推进工业绿色转型,构建绿色工业体系,取得了良好效益。

国内有关专家认为,当前中国绿色工业转型仍面临技术及体制机制障碍,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积极发展现代制造技术、建设新型工业园区等,同时完善绿色考评体系、实施绿色税制、健全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等,创造良好的绿色转型环境。

  发达国家将重点战略向工业绿色转型推进

  美国设立“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支持化工界研发降低资源消耗、防治污染的新工艺新方法

  绿色工业是实现清洁生产、生产绿色产品的工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教授蓝庆新等专家说,近些年来,实现工业绿色转型一直是发达国家重点推进的战略,特别是联合国环境署2008年发起在全球开展“绿色经济”和“绿色新政”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政府积极响应,在推进工业转型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

  一是依靠科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

比如,在全球设有250个地区服务机构和多家研发机构的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利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网络化协同设计平台,实现全球协同研发和协同生产,整合全球智力资源,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形成了多线程联合研发设计体系和新型研发设计模式,大大提高了国际竞争力。

  二是开发利用新能源促进低碳化。

日本积极推动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 

按 

照 

其 

新 

能 

源 

产 

业 

构 

想 

到2030年以前,要把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扶持成商业产值达3万亿日元的支柱产业,同时采取优惠政策环保鼓励企业参与新能源开发。

  三是建设生态工业园实现清洁生产。

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共生系统,也是最成功的生态工业园之一,园内发电炼油、生物工程等大型企业通过市场交易,共享水、气、废气、废物等资源,其环境和经济效益得到人们公认。

  四是采取经济手段激励绿色转型。

美国政府借助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多种措施,推动工业绿色转型。

在政府奖励和补贴政策上,美国设立“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支持化工界研发降低资源消耗、防治污染的新工艺新方法,并在经济刺激计划中,划拨677亿美元用于发展绿色能源和节能交通。

在税收优惠方面,美国政府承诺为混合动力车和新燃料电池的开发提供24亿美元资助,并为购买节能型汽车的消费者减税。

此外,美国各州规定,对于使用再生材料的产品,政府将优先购买。

  五是发展绿色就业培训。

如美国大力提倡“绿领”概念,出台“绿色就业与培训计划”。

美国每年从培训基金中拿出1 

.5亿美元,资助联邦和地方政府的就业培训计划,重点放在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业的工作岗位上,每年培训3 

.5万名工人进入“绿色”行业。

  我工业绿色转型面临体制与技术障碍

  我国有些绿色技术只是简单模仿或照搬发达国家技术,不仅引发“水土不服”问题,而且制约了绿色技术的自主创新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教授韩晶认为,从短期看,实现工业绿色转型升级需要耗费巨大成本,但从长期来看,绿色转型升级的收益潜力很大。

目前,我在推进工业绿色转型方面还面临不少障碍。

  体制机制障碍。

地方政府仍存在片面追求G 

P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冲动,从而忽视环保以及绿色转型。

长期以来,中国并未真正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地区间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导致生态脆弱或资源富集地区的利益长期受损,环境补偿机制不健全,社会监督体制也有待完善。

  技术障碍。

中国绿色技术特别是绿色核心技术储备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特别是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国外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数倍于国内,如在半导体、光学和发动机领域,国外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依次为国内的2 

.2倍、2 

.9倍和3 

.1倍。

  蓝庆新说,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前期积累,我绿色技术发展现状令人担忧,有些只是简单模仿或照搬发达国家技术,这种短视行为不仅引发“水土不服”问题,而且直接影响和制约绿色技术的自主创新。

如目前中国风电生产设备基本模仿欧洲,但由于自然环境差异性较大,针对欧洲自然环境开发的风电生产设备功能难以在中国得到充分发挥。

另外,一些掌握绿色核心技术的跨国公司也对我加强防范,增加了中国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难度。

  中国应完善政策体系发展“循环产业”

  可以发展产业集群推进绿色经济,构建产品“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资源”的循环使用。

  目前,受技术水平制约,中国能源利用率只有30%左右,发达国家则达50%。

专家建议,推进我国工业绿色转型,可通过发展现代制造技术、运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产业,尤其是把信息技术纳入企业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提高传统制造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推动其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另外,我国废纸回收利用率为20%,而西方发达国家达50%一80%,差距明显。

  同时,可以发展产业集群作为着力点推进绿色经济。

建设生态工业园,发展“循环产业”,构建产品“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资源”的循环使用。

  

做好八方面工作突破中小企业发展困境

“潜力在民营,活力在民间,动力在民资,最终在民富。

”可见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然而 

“钱荒、人荒、技术荒”,是现在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的突出表现。

中小企业要突破这些发展困境,有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因素,要提高自身素质,来适应现代的市场竞争环境。

同时在政策环境层面,有很多是需要政府来做的,本文着重从政府政策层面提出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困境的若干思路。

第一个措施是要解决认识问题。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国际范围内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隐形冠军。

从国内的情况看,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占整个经济总量的比重已经超过了60%,占就业的比重已经超过了70%,接近80%。

从税收角度看,它也达到了65%以上。

所以,“中小企业是就业的主渠道,税收的主要来源,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特别是在这几年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中小企业相对于国有大企业的竞争环境正在改善,但是,从整个层面看,中小企业仍然是弱势群体。

它在公共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领域,也包括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仍然处在一个相对被歧视的地位。

因此,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到了现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的时候,应该比以往更加重视起来。

使它能够享受到和其他各种所有制企业相平等的竞争环境,坚决消除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各种观念性、机制性、体制性的歧视性政策,使得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能够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中竞争,求得生存和发展壮大。

这样一个认识问题,在思想上已经得到解决,但是在工作中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因此,我们需要用我们的实践来证明对中小企业的歧视正已经消除,已经给中小企业创造了好的环境。

  中小企业的这些问题,有一些是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其中还有一些问题是由于外部环境造成的,既有内因,也有外因。

按照哲学的观点,内因是最关键的,要着眼于内因的解决。

在政府部门来讲,需要重视外因,因为对于企业来讲,依靠自己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生存发展,按照市场机制、市场规则来做。

而对于政府来讲,更多需要关注环境的打造。

  第二个措施就是加强要素的衔接。

确保中小企业能够平稳、较快、健康发展。

要素的衔接,中小企业的“三荒”问题,钱荒、人荒、技术荒,这三个问题恰恰是中小企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譬如“钱荒”,就是解决中小企业用钱的问题。

比如我们要建立公共技术平台,支持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要推进产学研的结合,就是要解决企业对技术的需求。

比如我们要联合学校,加强人才的培训,有重点的开展招聘、创业就业活动,我们就要着眼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这个要素衔接,除了资金、人才、技术的合作,现在市场瞬息万变,竞争异常激烈,中小企业要想在这种不确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及时、科学、准确地掌握信息。

信息是企业的生命线。

作为政府部门,除了要支持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之外,还应该建设公共的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及时提供管用的信息。

同时,还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加大企业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力度。

第三个措施就是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表现在:

一是加强基础管理,包括产品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

同时,还要加强企业的战略管理、营销管理、品牌管理。

我们还要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管理创新。

还要帮助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产品经营,推进企业重点项目建设。

  第四个措施就是加强融资担保工作。

融资担保工作,以吉林省为例,今年通过银企保对接,在已经实现192亿贷款基础上,还要组织两到三次的银企保对接。

同时,还要发挥创业引导基金的作用,用引导基金引入更多的股权投资基金,用股权投资基金的眼光发现企业、发现项目,支持企业和项目的发展。

同时,还要展开对集合票据、集合债券、集合信托、短期融资券方面的工作,使直接融资能够迈上一个新台阶。

还要培育一些上市后备企业,使它们尽快进入辅导期,实现上市融资。

在股权投资方面还要加大力度。

今年全年为中小企业融资要突破400亿,要在去年基础上增加150亿。

这样,融资担保工作还要搞三个品牌工程,百户重点企业融资服务工程、千户成长型企业融资服务工程和万名创业小额贷款融资服务工程。

  第五个措施就是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一方面是给企业建立产学研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使它能够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加强对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提高企业边际效应,增强企业急剧资源的能力,提高技术梯次发展结构,像吉大、长春工大、理工大学、包括农业大学,长春大学,都建立了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包括中科院的光机所、物理所、应化所、生物制品所,有一批科研单位和企业建立了联盟。

产学研工作,鼓励这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把科研成果分离出来,和企业一块来做。

这样能够加强科技成果和技术的转化,从而使企业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

  校企合作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人才资源的供给,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

这个问题已经摆上日程了,最近联系了吉林大学和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不同层次地帮助企业培训和招聘人才,也初步取得了一些效果,这件事情还要继续做。

校企合作是我们抓的第四个重点。

  第六个措施就是继续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连接各市州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吸收专业化强的服务机构进入,打捆形成吉林省公共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

在这个网络上实现互通互联、资源共享,要实现在线服务、呼叫服务、窗口服务。

面对全省十多万个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政府的作为是有限的,定位在有限部门、有限行为,但是如何加强对这么多企业的服务,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让这个服务体系面对着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给他们提供融资、技术、人才、信息、法律等等方面的服务。

我们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打造出一个夹层,这个夹层就是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能够提高中小企业市场化程度,能够推动中小企业和服务体系发生要素的交换,降低中小企业的创业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

而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面向1000个成长型企业和100个要做强的民营企业开展服务,要聚焦这些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点服务平台,从而使政府能够有更大的精力放在规划、政策、环境打造,以及对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的服务上面,以使我们的服务更加有效。

  这个服务体系还要搞一个联盟,这个联盟要吸收200个单位参加。

从而形成全省块状服务结构,形成网络服务的结构。

使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不管在街区、乡镇还是县城,都能够享受到点对点的窗口式的面对面服务。

有些服务在基层解决不了的,可以通过基层反馈到省中心,省中心再运用资源配置手段,通过呼叫方式,准确把他的问题送到能够解决的服务机构面前,让他们帮助企业解决。

  第七个措施是加强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

中小企业的数量还不多,同样以吉林为例,吉林省每万人拥有民营企业的数量只有42个,江苏是118个,浙江是96个,山东是53个,辽宁是65个,吉林才42个。

浙江省人口是吉林省的1倍,5400万,而浙江省的民营企业是吉林省的6倍,66万个,吉林才11万个,差距就在这里。

所以,能够看到潜力在民营,活力在民间,动力在民资,最后的关键就是要达到民富。

要把生成小企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全省现在已经有了85个企业,入户率达到60%,今年要提高到95个,孵化规模要达到5000户,入孵率要超过60%。

我们通过孵化基地建设,推动光电子、汽车电子、精细化工、袜业、木制品、人参、鹿茸、林蛙、矿泉水等一些特色优势产品企业的生成。

  第八个措施是加强软环境的建设。

依托各级软环境办公室,工信部门等有关部门参与进来,对新一轮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包括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的开展情况,国家和省里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重大专项的实施情况,要进行督促和检查。

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检查对中小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要注意发现一些典型案件,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