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8151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docx

A.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B.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守恒

C.

氨气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D.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5.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

下列符合“1+1=2”的事实

A.20℃,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20℃,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C.20℃,1g镁和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D.20℃,1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g硝酸钾固体等得到2g硝酸钾溶液

6.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

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① 

② 

③ 

④ 

X

稀盐酸

Y

小苏打

氯化钠

生石灰

硝酸铵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微观示意图

A.甲、丁的化学式相同

B.只有丙物质属于单质

C.若16克乙参与反应则能生成32克丙

D.反应后氧原子的个数减少一半

8.人体的健康离不开钙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B.钙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C.幼儿和青少年需要摄入比成年人更多的钙

D.老年人缺钙会造成骨质疏松且容易骨折

9.如图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B.量筒的作用可以测量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

C.集气瓶上方的空气对二氧化碳的纯度没有影响

D.二氧化碳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1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眭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t2℃时,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完全溶解配成饱和溶液,需加水质量最多的是甲

C.甲属于易溶物质

D.t2℃时,30g物质甲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溶液

11.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节日燃放焰火

B.木炭烤熟食物

C.西瓜榨成西瓜汁

D.用粮食酿酒

12.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人生石灰

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分别滴加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二、填空题

13.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丝绸之路”,既是丝路,也是茶路。

沿着这条路,中国的茶叶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样因为茶叶,也改变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活习惯。

他们接受了中国的茶文化,又注入了茶文化新的内容。

甚至成了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有解毒和抗辐射作用。

如图所示是茶多酚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儿茶素A的结构简式,由此可知化学式为C15H14O7.请回答下列问题:

(1)儿茶素A的化学式量(即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儿茶素A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15.2g儿茶素A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g。

1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均衡的膳食结构可以保障身体健康。

下图是某食品包装袋上的部分内容。

请据图回答:

品名

×

配料

鸡蛋、面粉、白砂糖、柠檬汁、植物油

保持期

90天

①配料中主能提供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

②柠檬汁中富含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_______;

③配料中的白砂糖和面粉都是主要含有糖类的物质,它们是人体所需_____的主要来源。

④各配料中的主要营养物质都属于_________(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升生活质量。

在家庭装修时,一些人造板材会释放出一种对人体有害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选填“甲烷”或“甲醛”),为避免它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应注意开窗通风。

(3)中国高铁网络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

①钢轨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钢铁属于__________(选填“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或“复合材料”)

②高铁座椅上常用到耐磨、耐腐蚀的涤纶等,涤纶属于_________(选填“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或“复合材料”)。

(4)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选填“碳酸氢铵(NH4HCO3)”.“碳酸钾(K2CO3)”.“尿素[CO(NH2)2]”或“磷酸二氢铵(NH4H2PO4)”)

三、实验题

15.小林同学在做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称取2.4g镁条在点燃的条件下与充足的空气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完毕后,称得所得固体的质量小于4.0g.

(提出问题)固体质量为什么会小于4.0g呢?

是否发生了其他反应呢?

(查阅资料)镁在空气中燃烧时,除了镁与氧气反应外,还可发生反应:

①2Mg+CO2

C+2MgO②3Mg+N2

Mg3N2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固体质量小于4.0g是由于发生反应  (填“①”或“②”)造成的,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根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用图所示装置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氮气(含少量稀有气体).可燃物应选择的物质是  

 (填写物质的字母代号).

A.木炭

B.红磷

C.硫粉

选择的理由是  

 .

将点燃的镁条伸入所制得的氮气中,镁条在氮气中剧烈燃烧.

(实验结论)2.4g镁在空气中完全反应后所得固体质量小于4.0g,是由于生成的产物是  

 的混合物所致.

(评价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小林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

  

16.小明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然后搅拌并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

请回答:

(1)过滤是分离混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混合物中,能直接采用过滤方法分离的是:

_____

A固体与固体 

B固体与液体 

C液体与液体

(2)该装置图中存在着明显错误,请你指出:

①_____,②_____。

(3)如果过滤后仍然浑浊,请找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_____。

17.磷的燃烧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能冒出浓厚的白烟,军事上常用来制烟雾弹。

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

(2)某同学利用燃磷法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

他测得氧气体积分数是__%,燃烧结束试管里剩余气体主要是__(填化学式)。

18.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飞同学用A、C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写出实验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2)实验中,试管突然破裂了,试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

_____(写出2种即可);

(3)当观察到E中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立即收集,待集气瓶中充满气体后,将集气瓶从水中取出,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 

(4)小飞同学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

造成此次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

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不高 

B铁丝生锈

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 

D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5)若要用D装置收集气体,需要气体具有什么性质_____

19.取三支注射器,编号A、B、C。

A中装氢氧化钠溶液,B中装澄清石灰水,C中装稀盐酸,如图所示装置,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①用A向锥形瓶内注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溶液无明显变化;

②换B抽取锥形瓶内的气体,石灰水没有变化;

③换C向锥形瓶内滴加稀盐酸,开始没有气泡,过一会产生大量气泡;

④换B抽取锥形瓶内的气体,石灰水变浑浊。

⑴写出锥形瓶内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⑵描述气球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

⑶滴加稀盐酸刚开始没有气泡产生,推测一个可能的原因。

四、简答题

20.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多数只与氧气反应,也有不同的,如镁在空气中燃烧不公与氧气反应,还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燃烧氧气含量的装置图,燃烧匙内放入红磷,测得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1)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在不改动装置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后,几乎没有水进入集气瓶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

(2)若用镁条代替红磷,实验后,集所瓶中进入的水量应该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1/5。

五、流程题

21.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生产纯碱的产品和副产品氯化铵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NH3溶于水得到氨水,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氨水中,溶液呈_____色.

(2)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

(3)操作a的过程是蒸发浓缩、_____、过滤.

(4)上述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2.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A中的现象是______;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C中反应原理的用途____;

②反应结束后,将D、E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该同学欲探究无色滤液中的溶质。

(分析)无色滤液中一定不含HCl,理由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NaCl;

②NaCl和CaCl2;

③NaCl和Na2CO3;

④NaCl、CaCl2和Na2CO3。

你认为猜想______一定不正确?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______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___

有气泡产生

七、科普阅读题

23.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并据此回答问题:

科学家在研究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会对地球的平均气温造成什么影响的问题时,采用的研究途径之一是:

研究古气候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和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变化关系.

(1)有种方法是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元素含量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高低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水酸碱度有关,而海水酸碱度又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将得到的有关数据和通过其它研究途径得到的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对比,即可得到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与大气中CO2的浓度的对应关系.海水酸碱度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的科学原理是 

请在下列坐标图中,标出坐标轴的含义,并大致表示大气中CO2的浓度对海水酸碱度(用海水pH表示,海水略呈弱碱性)的影响关系.

(2)科学家也通过另外途径研究古气候时CO2的浓度变化与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关系.

如比较古代植物叶片化石及近现代植物标本,发现很多地区较多同种近现代植物叶片单位面积上气孔数目减少.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考虑,造成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 

(请写出两种).

(3)在生物圈中,你认为当前影响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主要直接因素是:

(请写出两点).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