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古代诗歌鉴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2384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专题一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专题一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专题一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专题一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专题一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专题一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专题一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专题一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专题一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专题一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专题一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专题一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专题一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专题一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专题一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一 古代诗歌鉴赏.docx

《专题一 古代诗歌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 古代诗歌鉴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一 古代诗歌鉴赏.docx

专题一古代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一 精做高考真题,把握命题走向及复习方向

[考点要求] 鉴赏评价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2007·宁夏、海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

(2)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①刘一止: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

②局:

指棋盘。

(1)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

“未用”句是承“爱棋”句而说的,“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那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的,“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

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解析 解答此类问题应先读懂全诗,理清诗人的思想、情感脉络,在此基础上按照题干要求,认真作答。

试题评点

 该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

从律诗结构上说,颔联是承首联而写,而且用了否定性说法来突出、强调“怜弦直”“爱局方”语意。

新课标卷一直突出对读懂诗歌的考查,该题能从两联内容上的联系的角度切入考查,是一道好题。

(2)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

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

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

直——正直、方——有棱角。

正因为自己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

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解析 本诗是一首感物抒怀诗。

作者写“琴”“棋”二物,托物言志。

借琴的“直”、棋的“方”,来表现自己的“直、方”之志,抒发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试题评点

 该题一题两问,一问表达技巧,不过,问法较含蓄;二问思想感情,答该问,考生很容易答出“表现方正之品德”,对借二物写自己的遭遇及对世事的感慨这一点还须结合后面三联及注释来理解。

2.(2008·宁夏、海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

(2)题。

题李世南①画扇

蔡 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③知村近,隔坞④闻钟觉寺深。

 ①李世南:

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

-1119):

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

这里指水瓮。

④坞:

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画面大概是:

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

]

这幅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解析 本诗属题画诗。

解答时,先读懂全诗,找出构成画面的景物,串联在一起,进行描述,再从整幅画面中体会其气氛。

试题评点

 该题考查诗歌的形象(意象)及意境。

题干要求“描述”“景物”,显然不是名词性意象,“应有”暗示考生要答全,画扇中应有六种景物,其中“落叶”很容易被漏掉。

描述画面,答出意境特点,是新课标卷的保留题目。

(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水潺潺”声音的描写,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③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好处是:

①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②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解析 画面往往展现的是具体的物象,为静止的事物。

动的景物不能展现,如“水潺潺”和“秋风瑟瑟”。

由物象所感知到的东西也不能展现,否则就没有想象的余地了。

如诗中的“村”与“寺”。

试题评点

 该题实际上是对表达技巧的考查,命题似乎沿着上一题而来:

画扇上实写了哪些景物?

那么,它又“虚写(想象)”了哪些“景和趣”呢?

新课标卷一直坚持不以名词术语考查考生,其实,如用“虚写”了“哪些景物”这样的问法直截了当,省得考生不明就里,也让“趣”字不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

“这样写”,实际上是问“虚写”的好处。

3.(2009·宁夏、海南)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

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简要叙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解析 由词中所描绘的“桑”“蚕”“细草”“黄犊”“斜日”“暮鸦”等意象构成的意境可知,叙述时抓住关键词,注意每个事物的情态和特点。

试题评点

 该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沿用了2008年高考卷第

(1)题的命题思路,不过,把两问变成了一问。

解答该题应先抓住诗中所描绘的对象,再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加以描述,答题特别注意规范:

画面=时令+地点+画面景象+景象特点。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

请简要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

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

解析 “愁风雨”的“桃李”和在春光中争艳的“荠菜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褒一贬,态度鲜明,也表明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可知作者绝非在纯粹地写“桃李”“荠菜花”,而是和诗人的自身境遇有关,因此,所谓的“代人赋”只是托辞而已,其实是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思想。

试题评点

 该题一题三问,问得很密集,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三个答案的界限。

第一问考的是表达技巧,题干问的是“哪种”,只能答一种。

答“对比”最好,答“借景抒情”也可,但不能答“拟人”,因为它未从整体上考虑。

第二问考的是思想感情,答时应从两方面答出:

厌恶和热爱。

第三问表面上是考对标题的理解,实际上是对该词一种独特写法的赏析。

4.(2010·课标全国)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

(1)~

(2)题。

雨雪曲

江 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①江总(519~594):

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

历仕梁、陈、隋三朝。

②榆溪:

指边塞。

③陇西:

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

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

“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解析 诗歌的前四句是对边塞环境的描写,不仅交代了从军的地理位置,还通过“雨雪”、“狐迹”、“马蹄”这些意象展示了边塞环境的荒凉苦寒的特点。

诗歌最后两句“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抒发诗人赴塞离家之苦,“苍苍”和“别”都用来修饰“路”,不难推知“别路”指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试题评点

 该题一题两问,第一问考的是对诗中环境描写的把握,考生抓住“雨雪”“狐迹”“马蹄”“天寒”“地暗”等词语能够概括出来,问题在于表述的规范。

自然环境=时间+地点+景物(特点)。

第二问是词语的理解,从“从军度陇西”“愁”等能看出应是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准确理解该词很关键,它关系到全诗思想感情的把握。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解析 “天寒”、“地暗”直接点明边塞的恶劣环境,“旗彩坏”、“鼓声低”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戍卒在恶劣环境中的所见所闻,表现他们远在边塞的特有的感受和对家乡及家人的思念之情。

试题评点

 该题两问实际上都在考查对思想感情的把握,第一问考的是局部,第二问考的是整体。

第一问是个难点,答出该句,要答出两个问题,一是表面意思是什么(这样写突出了自然环境的寒冷、阴暗),二是深层意思是什么(这样写,还写出了戍边战士的心理感受)。

第二问答题注意规范,不可只答出“思乡”了事,应答出“基于什么情境下产生的什么样的感情”。

5.(2011·新课标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①周朴(?

-878):

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

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

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

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

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解析 诗人在春日黄昏里,游览秦国遗址,眼前一派衰草连天的景象,与昔日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怀古伤今之情油然而生。

“荒郊一望欲消魂”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泾水”“远村”“牛马”“春草”“古碑”“残阳”“黄沙”等意象渲染出了一幅故国荒凉图画,“不堪回首”的悲伤之情让人潸然泪下,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试题评点

 该题考查概括和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次考查有两个特点:

一是问的是全诗的思想感情,这是新课标卷的一贯问法;二是要求分析。

表达的感情借助标题“怀古”及诗中“消魂”“不堪回首”可以得出,问题在于如何分析,而分析的要点是这种感情如何借对眼前所见到的秦国荒凉的描写表达出来。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解析 由上题可知,情由景中自然流露。

写的是荒草、残碑、残阳、黄沙等哀景,抒发了一种哀伤之情。

试题评点

 该题考查的是对表达技巧的鉴赏。

情景是中国古诗中最重要的内容,情景关系也是诗人需要特别处理的关系之一。

它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因果关系,包括时间上的先后,有时先景后情,也称之为触景生情,眼中所见,心生情感;有时先情后景,依情设景,该诗是先景后情。

一种是手段目的关系,一般都是借景抒情,进一步说,有借乐景写乐情、借哀景写哀情的正写,也有借乐景写哀情、借哀景写乐情的反写。

该题属正写。

值得称道的是2011年所设问题很简洁,不像2010年一诗两题,一题两问。

6.(2012·新课标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和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

联系词作的题目和“千里念行客”等词句即可归纳出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抒情词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在这首词中该句是首句,有起兴作用。

综合以上分析即可作答。

试题评点

 该题第一问问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该问难度不大,无论是从题目还是词中内容都不难回答,要注意的是答案表述要全面。

第二问问的实际上是表达技巧,有难度。

审题要留心“对表达这种感情”这个定语的限定性。

首先要读懂该句写了什么内容,“红叶黄花”是秋天的具体景象,接下来是抽象概括的“秋意晚”,这是写景句,要分析出这样的景物描写对“思念远行人”有什么作用。

另外,该句是词的首句,第二句是抒情句,因此该句有起兴作用。

(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

“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关系是:

“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

红笺被泪水浸湿。

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解析 本题以理解前后词句的关系的形式来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和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

这两句实际都是考查理解前后词句的关系。

“就砚旋研墨”的意思是就用它来研磨香墨,书写别情。

而用来研磨的是前句“临窗滴”下的“泪”。

同样,正是前有“泪”的“滴下”,才有了后文的“红笺为无色”,虽有夸张,却情真意切。

试题评点

 该题两问,考的都是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第一问问的是两句的关系,先要读懂两句写的是什么。

“泪弹不尽临窗滴”,字面主语是“泪”,内容上的陈述对象是内心的思念。

“就砚旋研墨”,是到砚边去写信,泪水滴到砚台里顺便就研了墨。

第二问问的是原因,一个“渐”字,点明泪流不止,泪滴红纸,时间长了就“无色”了。

新课标卷善于从关系处设题,从2007年高考卷第

(1)题到2010年高考卷第

(2)题第一问再到2011年高考卷问“情景关系”,问得都很明显。

2012年问得似乎太宽泛了,让考生无从下手,不能不说在命题上有点小失误。

7.(2013·新课标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

(2)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 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

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

全诗并没有直接写“梅”,而是采用了烘托、渲染的手法来进行表现,如“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就用大雪来对梅进行烘托。

回答此题应该先答出所用手法,再具体分析这种手法是如何运用的,并指出这样写的作用。

试题评点

 该题考查的是对表达技巧的鉴赏,问得很直接,“什么手法”,也并未点明是哪方面的“手法”,但从“描写梅花”上看应是描写手法及表现手法之类。

值得关注的是考“烘托”“渲染”两种手法,有点偏难,因为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是:

对“衬托”“烘托”“渲染”这几种难以辨析清的手法一般采用回避态度,相信高考也会回避这些纠缠不清的问题。

然而,高考却直面这个问题,结果,考生能勉强答出“烘托”就不错了,那个“渲染”恐怕看答案也难以明白了。

其实,“烘托”是就环境讲的,如“江头”“雪压”“月明”,都烘托出梅花的顽强及清香;“渲染”是从情感方面讲的,像“惆怅”“去还来”“沉吟”“独自回”都是情绪的渲染,从而写出梅花之美。

(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达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

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

解析 本题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

解读诗歌的感情要抓住直接表现思想感情的词语和诗中的意象。

联系诗中选取了几树梅、雪、落日、寒鸦、柴荆等具有苍凉、忧郁色彩的意象,以及“惆怅”“绕去还来”“劫成灰”“独自回”等直接表现情感的词语,认真分析后不难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试题评点

 该题考查的是对思想感情的把握。

题目虽只要求鉴赏“最后一联”,但应对作品有整体把握,否则,面对很难懂的尾联是说不出“心情”来的,更不用说“分析”了。

该题难度很大,考生得分不高。

8.(2013·新课标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鹊桥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

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

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

占尽。

洲烟雨:

指长满

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

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解析 本题通过对诗句含意的理解,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把握。

理解上阕最后两句,要注意“酒徒”与“我”两种人的对比,将上阕前三句“我”的豪情壮举与上阕最后两句自己的遭遇作对比。

体会这两次对比所构成的情感上的反差。

试题评点

 该题第一问考查的是对句意的理解,第二问考查的是对句子思想感情的把握,两问紧密相连。

理解时抓住“独”字,两相对比,不难答出。

(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

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解析 本题通过考查对典故的理解,来考查作者的观点态度。

试题评点

 该题主要考查对用典的赏析。

陆游借用唐玄宗赐贺知章镜湖一角故事翻出新意:

用不着赐予,即便赐予,我也不稀罕。

陆游的高风傲骨令人敬佩。

用典是古诗常用的手法之一,它有正用典和反用典、语典与事典、明用典与反用典之类,该题不考这些手法,却考“用典”的用意,确实考到了关键处,是考“用典”题中难得一见的好题。

命题探究及备考启示

1.新课标卷在古诗鉴赏的考查上有何特点?

试从选材、题型和考查重点等方面加以说明。

答案 

(1)选材上富于变化:

从诗体上说,有诗有词;从时代上说,“唐”“宋”交替;从题材上说,怀古诗、咏物诗、边塞诗、闺怨诗交替考查。

(2)题型稳定:

一诗两题,一题或一问或两问。

设题重整体把握。

(3)考查重点:

把握诗歌内容,领悟思想感情,赏析表达技巧。

把握思想内容,有解释诗句含意题,有分析句与句、联与联之间的关系题,有概括环境特点题。

领悟思想感情:

这是新课标卷的必考点,多以考查整首诗的思想感情为首,且要求分析。

赏析表达技巧:

不大要求说出运用了什么手法,重在对效果的分析。

2.新课标卷古诗方面的命题特点对于你古诗的复习备考来说有何启示?

答案 

(1)读诗坚持基本读懂,整体把握。

赏诗,先要懂诗,要明确诗写了什么内容,诗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这既是新课标卷的命题原则,又是实实在在的具体题目。

另外,新课标卷重视考生对诗的整体把握,即便是切口很小的某一句某一联的题目,也会让你联系全诗。

因此,阅读一首诗,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力求整体把握全文的内容和情感。

(2)强化训练。

训练重点一要放在内容、情感和表达技巧三个方面,因为它们是新课标卷考查重点;二要放在书面表达上。

考生经常面临“有话写不出”的苦恼,其原因在于“写”得少。

为此,要强化书面表达训练,虽然这种训练可能会招来“程式化”“套路化”的微词,但从阅卷效果看,阅卷老师往往更喜欢那些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答卷。

书面表达要做到答案要点化、要点程式化、程式术语化。

(3)力避误区。

之所以把它单独列出说明,是因为考生容易掉进下面的误区,应该着力避免。

误区一:

重字词不重整体把握。

很多同学习惯于在鉴赏诗歌时只注意从一词一义去理解,特别是遇到不熟悉的词或典故,或者词序颠倒的句子,只从字面上进行简单的附会性理解,不知道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抒发的是什么感情,命题者常常抓住这种“望文生义”的毛病设计选项。

因此,在鉴赏诗歌时,不应拘泥于字词句的理解。

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注意抓住诗歌题目,做好诗歌情感归纳。

比如爱国爱民、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标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今、隐逸山水、参禅说理、人民疾苦等等。

误区二:

重做题不重考点归纳。

很多同学在复习备考时,只注重做题,而不注重对各种题型、考点的归纳。

复习时应注意对考点进行归纳和突破。

总体上说,各种题型的考点都集中在语言、技巧、形象和思想情感四个方面。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努力熟悉一些术语,如景物描写技巧中的修辞手法术语:

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反问、反复、设问、对偶、借代和叠词等。

表现手法术语:

衬托、反写、铺垫、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