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4421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

集体备课记录

年级

科目

语文

时间

2014、3、15

单元序号

单元内容

小故事大道理

备课小组成员

全镇三年级语文教师

中心发言人

孙秀君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课文的语言美,积累优美语句。

重难点

重点:

字词、整体把握课文。

难点: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单元练习

1、背诵默写古诗。

2、积累优美语句。

检测时间

2014、3、28

课时:

9至12课、写字、口语交际、习作、复习、测试、讲评

课次:

6节2节1节2节1节1节1节

计14课时

单元授课时间

从第6周至第7周3月17日至3月28日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2014、3、15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课文的语言美,积累优美语句。

重难点:

重点:

字词、整体把握课文。

难点: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材分析:

赵老师说:

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像。

孙老师说:

选文语言平实,意义深远,形式多样,其中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

“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

李老师说:

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方法,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王老师说:

教学时,教师要以读为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课时教案

课题

9、寓言两则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重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难点:

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具准备

课件

9、寓言两则

亡:

丢失。

牢:

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

为什么?

  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

(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寓:

寄托、包含的意思。

言:

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

(相当于“篇”)

4.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

我们先学习寓言。

看老师写课题:

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

丢失。

牢:

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为什么丢羊?

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

让我们来读课文。

注意:

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

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

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

怎样记住这两个字?

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

(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

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

(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

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

指名读,评议。

(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

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

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

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

能否去掉?

(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

(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

从哪儿读出?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

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

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

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

(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学习生字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

(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

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

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4、认读生字]

  

(1)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

  

(2)难字指导记忆书写

  街:

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

人们经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铺的

  窟窿:

这是个冻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

写时注意第11笔是横,不是点

  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悔()叼屈隆

  梅()叨窟窿

  2背诵这则寓言。

  3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课时教案

课题

9、寓言两则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重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难点:

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具准备

课件

9、寓言两则

南辕北辙

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

往北驶←——————————楚国(南)

离楚国越远

教学过程

一齐读《亡羊补牢》。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三、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

讨论“南辕北辙”、“盘缠”

  3、练习朗读课文,讲故事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5、根据评议,再练习朗读

  6、练习讲述故事。

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五、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

  1、出示图:

棉队哪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始的故事:

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

为什么?

  总结:

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

,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的。

六、写字练习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

“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

   寓言 窟窿 劝告 软硬 狼群 法则 后悔 盘缠 叼走 街坊

 

课时教案

课题

10惊弓之鸟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1.让学生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并学习使用这个成语。

2.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的不同思想感情。

3.理解“惊弓之鸟”、“能手”等词语。

并能选择“直”的解释条,通过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与“直”的含义相对应的词——“拼命”。

4.训练因果句式。

5.根据板书提示背诵第8节。

重点:

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的不同思想感情。

难点:

让学生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并学习使用这个成语。

教具准备

课件

10、惊弓之鸟

飞得慢受过伤伤口还未愈合

叫得惨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往上飞伤口裂开掉下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整体进入

1、师: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有一颗永不磨灭的璀璨明珠,那就是——成语。

成语对于我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小朋友,你能不能说说你了解的哪些成语吗?

2、刚才,有同学说到了“惊弓之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惊弓之鸟”这篇课文。

齐读课题。

3、这个成语来自于一篇古典作品,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找到突破口

1、师:

那么,课文哪一节重点写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呢?

  (引出第8节)用手势告诉老师。

  出示练习,自读第8节,思考填空,用( )在书上括出答案。

  【它飞得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叫得悲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板书。

  板书:

【飞得慢——箭伤未愈

      叫得惨——孤单失群】

3、“孤单失群”是什么意思?

(离开同伴,无依无靠)

  这两句话前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出示小黑板:

【因果——先果后因】

4、读书上更羸说的第二句话:

男同学读“果”,女同学读“因”。

  男:

它飞得慢——女:

是因为……

  男:

它叫得悲惨——女:

是因为……

5、下面由老师引读因果句式,同学接读。

  师引读:

之所以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师引读:

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叫得悲惨)。

  师引读:

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飞得慢)

  师引读:

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小结:

通过朗读,我们理解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两组分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6、默读更羸说的第三、四句话,思考填空,用()括出答案。

  出示填空:

  【它一听到_____,心里很______,就__________。

   它一_________,伤口又______,就__________。

  交流,出示板书:

  【弦响→害怕→高飞→使劲→裂开→掉下】

7、下面,由老师范读这两句话,谁能听出老师在哪些地方读出重音。

  (一……就……拼命)

  指名读,齐读

8、师:

前面,我们知道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是因果句式,其实,第二句与第三、四句话之间也存在着因果关系,下面由老师引读,同学接读:

  师引读: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一使劲——(生)……

  师引读:

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它一听到弦响——(生)……

  师:

那么,更羸是如何判断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呢?

  师引读:

因为更羸观察到——(生)它飞得慢……

      (出示板书:

观察)

  师引读:

他又分析到——(生)飞得慢……

      (出示板书:

分析)

  师引读:

最后更羸判断出——(生)它一听到弦响……

      (出示板书:

判断)

  9、下面请同学看着板书的提示,背诵第8节。

先各自准备,再指名背诵、一起背。

三、进入对应点

  1、师:

更羸的判断是不是准确,在文中哪一节可以找到印证更羸的话?

快速默读课文。

用手势告诉老师(第四节)

  2、指名两组读第四节,找一找这节中哪一个字与“惊弓之鸟”中的“惊”字有联系?

把它圈出来。

然后想一想更羸到底用什么方法射下大雁的?

(嘣)

  (用弓弦的响声使大雁受到惊吓。

  3、指名读第4节,并说说哪些词应该读出重音?

(嘣,直,忽然)

  再指名读,齐读

  4、这个“直”字有4种解释,出示:

  【直:

①不弯曲;②使直,把弯曲的伸开;③爽快,坦率;④一个劲儿地。

  默读解释条,文中应取哪条解释,用手势告诉老师。

齐读解释条。

  5、这个“直”字,根据它的解释,对应了第八节中的哪一个词?

默读第八节。

交流。

(拼命)

   老师请一个同学把这个解释代入“拼命”这个词来读这句话,体会含义。

  6、老师来读第4节的句子,同学来读第8节中相对应的句子。

  师:

只见那只大雁……生:

它一听到弦响……

四、朗读训练重点

  1、师:

小朋友现在已经知道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可魏王当时并不知道,他前后共说了几次话,请同学来读一读。

指名朗读。

  2、出示三句话:

  【“是吗?

”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疑惑地问,“你有这样的本事?

  “嗬!

”魏王看了,大吃一惊说,“真有这样的本事!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

“你怎么知道的?

”】

  3、师:

朗读对话要按照以下这四步来读句。

出示朗读步骤:

  【读好句子语气:

一找提示语;

          二找标点;

          三找重音;

          四有感情地朗读。

  按照这个方法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一句。

   ①我从这句话的提示语中找到____一词,这句句子要读出____语气。

   ②我从标点符号上知道这是一句____句,语气应(上扬,下降,平直)。

   ③我认为这句话中____应该读出重音。

   ④我认为这句话应该这样读____。

  根据老师教的方法,分小组讨论如何读好2、3句。

  分别指名读。

  4、齐读这三句话。

  5、下面由老师和同学配合分角色朗读,老师做更羸,同学做魏王,要求去掉旁白,直接读说的话。

五、朗读总结

  1、师:

更羸怎么能听出大雁叫的声音很悲惨,在书上第一节中找答案,指名读句。

  出示句子:

【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出示解释:

  【能手:

是指对某一顶技术、某一种工作特别熟练,干得特别出色的人。

  师:

织布技术特别熟练,布织得特别好的人称“织布能手”,种菜特别出色的人称“种菜能手”,我们班的龚毅敏同学因为拉二胡拉得很好,所以是拉二胡能手。

  出示句式:

【我的××因为……所以是什么能手】

  在你周围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等也有不少能手。

  请你用上“我的××因为……所以是什么能手”的句式来说话。

  (下棋能手,跑步能手,写字能手,绘画能手……)

  “射箭能手”是什么意思?

“有名的射箭能手”又是什么意思?

  (射箭的技术很高明的人就称“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的射箭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特别丰富。

  (师:

正因为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打猎很有经验,因此他听到大雁鸣叫的声音能辨别出来它叫的声音很悲惨。

  2、分角色朗读课文(旁白,更羸,魏王),并思考:

更羸真正的本领是什么?

  3、交流:

善于观察、分析、判断事物

  我们小朋友也要学会善于观察、仔细分析、准确地判断事物。

六、引申

  1、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心里就害怕,以为又有箭射来,拼命往高处逃命,可见这是一只——(生)惊弓之鸟(师指课题)

  “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

(就是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2、师:

说得对。

“惊”就是惊吓;“弓”就是弓弦得响声;“之”就是“的”。

“惊弓之乌”是个成语,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特别害怕的人,说这种人成了惊弓之鸟。

你们在电影、电视或者读过的故事里看到过这种人吗?

  (师举例:

有人打了败仗很恐慌,听到风吹草动以为是追兵来了,害怕得不得了,慌忙逃跑,这些人就是惊弓之鸟。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被解放军打得晕头转向,一听说解放军来了,吓得逃的逃,投降的投降,他们也是惊弓之鸟。

  (有的人被蛇咬过一次,以后看到草绳就害怕,成了惊弓之鸟。

这种人是胆小鬼。

  3、师:

说得对。

有的人受过一次打击下次就害怕了。

这种人必定胆小怕事,是不可取的。

我们小朋友不应该学习这样的人。

  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教案

课题

学习左中右结构宽窄不同的字的正确写法。

教案序号

6-3-4

授课时间

课型

写字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左中右宽窄略等”、“中宽左右窄”、“右宽左中窄”、“左窄中右宽”、“中窄左右宽”等五种结构的字的特点。

2、通过练习,把左中右结构宽窄不同的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通过练习,把左中右结构宽窄不同的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教具准备

课件

田字格投影

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和掌握了“左中右宽窄略等”、“中宽左右窄”、“右宽左中窄”、“左窄中右宽”、“中窄左右宽”等五种结构的字的特点,通过练习,把左中右结构宽窄不同的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激发了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写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正确的写字姿势

1、同学们,谁能说说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什么样的?

(身体坐正,脚平放,注意做到“三个一”:

手离笔尖一寸,眼睛离桌面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随学生的回答,出示学生正确书写姿势的画面。

2、一起做一做

二、导入新课

1、本学期我们的写字课和上学期一样,间周上钢笔字课和毛笔字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上钢笔字课。

2、上学期的钢笔字课我们着重学习了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字的正确写法,这学期我们将着重学习左中右和上中下、半包围、全包围结构字的正确写法。

3、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结构

(一)

三、学习新课

1、打开书第一页,指名读“看看”

2、(出示课件“蝴”)

(1)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左中右三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

(2)教师相机介绍:

左中右三部分宽窄基本相等的字,是指这类字左中右三部分的宽度是大致相等的,各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空间也大致相等。

大约各占整个字的三分之一。

但在搭配上还是有区别的,像这个“蝴”字右偏旁起笔就要低于左中部分。

(3)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余的字

(4)指名说书写“柳”和自己喜欢的相关字的注意事项

3、(出示课件“撒”)

(1)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左中右三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

(2)教师相机介绍:

“撒”字,左中右结构。

左边和右边较中间部分略窄,中间部分大多在左半格。

右边“捺”笔要写得舒展大方。

(3)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余的字

(4)指名说书写“蝌”和自己喜欢的相关字的注意事项

4、左中右结构的字除了“左中右宽窄略等”、“中宽左右窄”这两种之外,还有其他的三种,请各学习小组看书讨论剩下的三类字。

5、出示课件“倾”“假”“狱”

(1)指名说每个字左中右三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相机指导

“倾”:

左中部分写在田字格左半格,约占整个字的二分之一,右偏旁则独占右半格,约占整个字的二分之一。

“假”:

在田字格中书写时,中间部分大多占左半格,只是稍微超过竖中线。

“狱”:

左边旁要写在左半格的中间位置:

中间部分较矮小,位于竖中线偏左一点,右边部分应写得宽大一些。

四、学生练习

1、学生描描、临写。

2、请学生上黑板写。

五、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总结

我们在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时,不仅要注意左中右的宽窄,而且要注意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将笔画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课时教案

课题

11画杨桃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2、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重点:

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难点:

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具准备

课件

11画杨桃

不像……而像……

不要……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

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

(板书:

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板书:

画杨桃)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1)谁画杨桃?

   

(2)怎样画杨桃?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投影出示思考题: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读生字词。

  2、指读课文。

   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

怎么理解的?

(交流)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想当然:

凭主观想象,认为事物应该是这样。

联系课文内容,父亲经常叮嘱“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凭主观想象,画走了样。

四、质疑

  提出不懂的问题。

(常识性问题师生当堂解决。

有关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

五、布置作业

  l、熟记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课时教案

课题

11画杨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