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5796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西省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西省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西省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西省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江西省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江西省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江西省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江西省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江西省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江西省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江西省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江西省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江西省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江西省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江西省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江西省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江西省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江西省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

《江西省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

江西省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2018届高三JTY考前大联考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亲嘴楼”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形容两栋楼房间隔距离过小。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亲嘴楼”逐渐增多。

这些城中村的楼房一幢贴着一幢,且疯狂向上生长,楼与楼之间的距离极小。

下图示意南宁市某区的“亲嘴楼”。

据此完成1~3题。

1.南宁市的“亲嘴楼”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城市

A.人口增加B.土地紧张C.环境恶化D.交通拥堵

2.“亲嘴楼”集中区域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①建筑质量差,容易倒塌②建筑通风、采光条件极差

③车辆(如消防车)通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④位于市中心区,影响市容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3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是

A.控制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城市B.修建城市立交,改善交通条件

C.增加社会投资,扩大居民就业D.发展城市新村,扩大居住面积

近日,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如下图)在山东济南亮相,这是我国首个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

这种路面的最上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拥有较高的透光率,可以让阳光透过它,使下面的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实时输送至电网。

据此完成4~6题。

4.与西北地区相比,在济南周边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的优势是

①光照充足②节约土地③资金、技术力量雄厚④高速公路网密集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5对光伏高速公路影响较大的自然因素是

A.地质及水文条件B.气象及水文条件C.气象及气候条件D地质及气候条件

6.下列地区中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最高的是

A.南方水乡B.西北戈壁C.青藏高原D.东南丘陵

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东侧的海拔约5000m的查赫南托尔高原上(如图中虚线圈内甲地),常年万里无云,雨雪罕见;东侧山地上部有永久性积雪冰川。

西方许多国家的天文台在这里建设了众多的天文望远镜阵,用于对遥远的宇宙空间进行不间断的观测,以期发现星际空间天体的变化和捕捉智慧生物活动的痕迹。

据此完成7~9题。

7.查赫南托尔高原雨雪罕见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封闭B.受寒流影响C.远离海洋D.受下沉气流影响

8.望远镜阵所在地的环境特征是

A.稀树草甸牧牛羊B.寒漠深处平野旷C.四季不分春常在D.山高林密流水长

9.查赫南托尔高原适于天文观测是因为

A.空气透明度高B.交通便利C.基础设施完善D.太阳辐射强

喀什河与伊犁河汇合点至霍尔果斯是新疆伊犁河干流北山区,海拔为3500~4300m。

下图中甲水文站位于北山区中东部,乙水文站位于北山区中西部。

下图示意两水文站气温、降水量、径流量变化。

据此完成10~11题。

10.甲水文站春季和夏季径流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气温、降水B.降水、降水C.气温、气温D.降水、气温

11.据图判断

A.甲站位于乙站的上游B.甲站以上河段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C.甲、乙两站降水均集中在夏季D.乙站以上河段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塔里木盆地的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00mm,地表气候千燥,物理风化作用强,水源短缺;地下沉积层深厚,埋藏着丰富的地下水。

塔里木盆地从外向内地表物质结构由砾石过渡到粗砂、细沙、粉沙;地形由冲积扇过渡到冲积平原、沙垄、沙梁和流动沙丘。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塔里木盆地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1949年后,为了加强塔里木盆地周边灌溉农业区与城镇的联系,先建设了环盆地公路,后又在该盆地内部兴建了数条贯穿盆地的高等级公路。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

(1)分析塔里木盆地中部以颗粒细小的细沙和粉沙为主的原因。

(6分)

(2)根据地下水的形成条件,推测塔里木盆地地下水的来源。

(6分)

(3)简述塔里木盆地发展农业的不利水、土条件。

(8分)

(4)塔里木盆地的公路容易遭受流沙掩埋,指出为减少流沙危害可采取的措施。

(4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兰斯塔德地区是荷兰经济发展的重心,因其多中心环状城镇格局与大面积的“绿心”农业区并存而闻名于世,被国际社会誉为开放空间保护的典范。

兰斯塔德“绿心”战略于1960年被提出,正值荷兰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保护”作为“绿心”战略的唯一原则,但在实施过程中反对声不绝于耳,“绿心”战咯并未完全实现“保护”目标。

下图示意兰斯塔德“绿心”和城镇布局。

(1)简述兰斯塔德“绿心”和城镇布局的优点。

(6分)

(2)试说明在兰斯塔德“绿心”战略实施过程中反对声不绝于耳的原因。

(8分)

(3)请为实现“绿心”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8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3:

旅游地理](10分)

近年来,国内各大山岳型风景区兴起了一股兴建高空缆车的热潮,该景观以高空、惊险、刺激和省时著称。

在提高高空缆车通行速度和增加通行量的同时,人们愈加关注高空缆车的安全问题。

为确保游客安全,山岳型景区使用高空缆车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44.[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10分)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中部省区某地集结数县的民工,修建了一个人工湖泊。

该湖蓄水后,水质清澈,沿湖居民直接把湖水作为饮用水源。

20世纪90年代中期,湖泊外包给了水产承包商,承包商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向湖泊倾倒大量的粪便、化肥、垃圾等,湖泊水面呈墨绿色,水质严重下降,沿湖居民的饮用水源消失,居民只能开采矿化度较高的地下水源。

2000年后,沿湖居民区越来越多,同时出现了众多农家乐和大型批发市场,加剧了该湖的污染程度。

根据材料指出该人工湖泊水质下降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高三文科综合考试卷详细参考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城市住房拥挤的原因,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城市土地紧张是造成住房拥挤的主要原因。

故B选项正确

2.D【解析】本题考查城市住房拥挤产生的问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住房拥挤导致无规划乱建造房屋,致使住房更加拥挤,房屋过于密集,通风、采光条件差,②项正确。

房屋密集,道路狭窄,车辆(如消防车)通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③项正确。

故D选项正确。

3.A【解析】本题考查解决城市问题的措施,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城市住房拥挤产生的根源在于城市人口过多,乱建房屋的原因是管理力度不够,所以控制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城市是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

故A选项正确。

4.D【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与西部地区相比,济南属于东部发达地区,资金、技术力量雄厚,高速公路网密集,③④两项正确。

故D选项正确。

5.C【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光伏髙速公路的自然因素,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光伏发电依靠太阳光能,所以受天气(即气象)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

故C选项正确

6.C【解析】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四个地区中,青藏髙原年平均太阳辐射最强,所以建设光伏高速公路的发电效能最高。

故C选项正确。

7.D【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根据图文材料可以判断,查赫南托尔髙原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西坡,即山地的背风坡,又位于副热带髙气压带内,所以终年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

故D选项正确。

8.B【解析】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查赫南托尔高原海拔约5000m,气候高寒,形成髙原寒漠;另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该地地形平坦。

故B选项正确。

9.A【解析】本题考查查赫南托尔髙原适于天文观测的条件及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本题考查的是天文观测的环境条件,与交通条件、基础设施及太阳辐射无关,大气透明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故A选项正确。

10.C【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河流径流量的因素,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由图可知,甲水文站春季和夏季径流量占全年的比例都较高,而此处降水量较小。

此处位于伊犁河,冬季降雪量大,积雪多,春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所以春季积雪融化的原因是气温升高。

认真研读甲水文站6、7、8三个月的径流量与气温、降水的关系,可以确定影响夏季径流量的主要因素也是气温,降水是次要因素。

故C选项正确

11.A【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气温、降水量、河流补给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对比甲、乙两站气温,甲站各月均低于乙站,说明甲站海拔高,位于上游。

故A选项正确

36.

(1)塔里木盆地中部远离髙山、髙原,河流难以将颗粒较大的沉积物搬运至此;风力从远处运送来的多为颗粒细小的细沙和粉沙;塔里木盆地中部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砂石内外受热差异大,易破碎、分解,使颗粒逐渐变得细小。

(6分)

(2)高山冰雪融水流入塔里木盆地,下渗成地下水;昼夜温差大,夜晩气温低,空气中的水汽在地表和沙层的空隙中凝结下渗;少量的大气降水下渗。

(6分)

(3)土质疏松,沙层空隙大,保水、保墒性差;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低;受风沙危害,土壤沙化严重;降水稀少,冰雪融水量小;地下水埋藏深,开采成本高,水资源严重不足。

(答出四点,8分

(4)在公路两侧种植固沙植物,修建(草方格)沙障:

公路两侧修建挡风墙拦沙;在公路上修建明洞(或称地上隧道)保护公路。

(答出两点,4分)

37.

(1)大面积农田、绿地有利于改善城市地区的生态环境;多中心环状城镇格局有利于控制城市规模,疏解城市职能,减轻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

(6分)

(2)“绿心”战略提髙了城市间的交通成本;在快速城镇化时期,“绿心”战略的实施限制了土地的供应量,导致城市用地紧张,住房成本上升;“绿心”内单纯发展农业,经济价值较低;“绿心”政策限制土地开发,无法满足“绿心”内居民发展的需求。

(答案合理即可,8分)

(3)限制城镇化对“绿心”的侵占,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髙农业质量,促进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提升农业经济价值;加强财政支持,改善乡村环境,促进乡村地区发展;提供更多的游憩和自然空间,提升“绿心”的生态服务功能。

(答案合理即可,8分)

43.

高空缆车线路应选择在地质条件好、岩体不易脱落的地段建设;山岳型风景区要出示“游客安全须知”警告牌,增加安全防护设施;加强安保人员巡视,提醒游客乘坐安全和看护物品;限制游客数量,提醒特殊疾病患者慎入;定期整修,保养髙空缆车;建立应急救护医疗站点。

(答出五点,10分)

44.

原因: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农家乐排污;大型批发市场排污;居民生活排污。

(答出两点,4分)

措施:

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堆积、清运、处理;对生活污水和批发市场的污水先达标处理再排改变水产养殖方式;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

(答出三点,6分)

赠送模拟试题: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地理能力押题卷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美国苹果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将制造业务外包,目前其产品主要由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厂商代工生产。

在美国政府的推动下,近年美国出现高端制造业回流趋势,苹果公司亦将部分Mac电脑转回美国生产。

据此完成1~2题。

1.苹果公司产品制造业务外包给亚洲厂商,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原料B.劳动力C.市场D.政策

2.高端制造业回归利于美国

A.减轻环境污染B.提高城市化水平

C.提升产品质量D.维持产业优势

【解析】第1题,苹果公司生产电子产品所需零部件是全球采购,与某地原料关系不大;其高端电子产品销往世界市场;亚洲国家与其他地区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同样有政策吸引,不是影响其布局亚洲的主要因素;该苹果电子产品制造业务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亚洲劳动力优势明显。

第2题,高端制造业回归美国,不能减轻污染,甚至相关产业会带来污染;美国城市化水平已经很高,产业回流对此影响不大;高端制造业有一定的产品质量标准,并不会因为改变生产地而有较大变化;部分发达国家如美国经历了产业流失,产业地位不断弱化,高端制造业回流有助于美国保持高端工业的领先地位。

【答案】1.B2.D

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

读我国某地区温度垂直剖面(单位:

℃)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气温垂直分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越高,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少

B.海拔越高,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少

C.纬度越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少

D.纬度越高,受冷空气影响越强

4.导致甲处等温线凸向低纬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D.距海远近

5.下列城市中,逆温层厚度最大的是

A.郑州B.阜阳C.安庆D.赣州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垂直方向气温变化的主要趋势总体上是气温由地面向高空降低。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热源,海拔越高,空气密度越低,且到达的地面辐射越弱,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少,从而导致气温大致由地面向高空降低。

第4题,甲处等温线凸向低纬,说明甲处气温低,是由于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入侵导致的。

第5题,根据逆温定义和图中气温的垂直变化可知,逆温层大致位于AA′和BB′之间(如下图所示),因此选项中四地,逆温层最厚的应是赣州。

【答案】3.A4.C5.D

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峰及附近地区东南坡和西北坡(同一海拔左侧柱状图为西北坡,右侧为东南坡)海拔1200米以上三种主要乔木胸高断面积(树木距1.3m的位置的断面的面积)之和所占比例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该山年均降水量为2368mm,同一海拔东南坡比西北坡降水多100mm左右,据此完成6~8题。

6.该山峰最可能位于

A.太行山B.秦岭C.武夷山D.大别山

7.海拔1600m~2000m西北坡和东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降水C.土壤水分D.地势起伏

8.下列坡向和海拔的组合,乔木物种最丰富的最可能是

A.东南坡海拔1400米处B.西北坡海拔1600米处

C.西北坡海拔1200米处D.东南坡海拔1900米处

【解析】第6题,该山常绿阔叶林分布上限海拔达2000m左右,且降水十分丰富,应位于我国纬度较低的地区。

第7题,由图示可知,海拔1600m~2000m西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明显高于东南坡。

我国东部季风区山地东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热量条件较好,降水较丰富,如果依这两个条件判断,东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应高于西北坡,明显与图示不符。

西北坡地处阴坡,蒸发相对较弱,土壤含水量条件要优于东南坡,这是导致两坡常绿阔叶林比重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通过材料和图无法判断两坡的地势起伏情况。

第8题,读图可知,相对于其他组合,西北坡海拔1600米处,三种乔木类型均有分布,且乔木胸高断面积之和所占比例相差不大,乔木物种丰富程度最高。

【答案】6.C7.C8.B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

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

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

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乙),形成了良性循环。

读图,完成9~11题。

图甲图乙

9.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草场退化B.水土流失

C.森林破坏D.土地盐碱化

10.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A.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B.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

C.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D.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

11.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

A.增加植被覆盖率B.提高水电发电量

C.减缓沙丘移动速度D.提高土地利用率

【解析】第9题,塔拉滩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表典型植被为高原草甸。

由材料信息“以戈壁沙丘为主”可知这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因此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场退化。

第10题,塔拉滩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地表蒸发强,太阳能电池板能遮挡阳光,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草类生长。

第11题,羊群啃食园区生长过盛的草地,减少杂草对电池板的遮挡,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园区光伏发电和牧羊并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9.A10.C11.D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2题~第4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6分)

油棕属木本油料植物,喜高温、湿润和强光照环境,每天日照5小时以上的地区最为理想。

油棕在种植后3年内就可产果榨油,经济寿命为25-30年。

油棕果含油量高达50%以上,油棕亩产油量是大豆的近10倍,有“世界油王”之称。

棕油价格相对豆油十分低廉,是目前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

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及出口国,直接和间接就业人员超过200万人。

该国东部的沙巴州(如图),油棕种植面积120多万公顷,约占国内油棕种植园总面积的30%。

沙巴州政府于2005年开始在拿笃镇打造棕油工业综合区,将棕油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整合,打造集原材料种植、生产加工、物流运输于一体的综合园区。

棕油及其加工产品用途比较广泛,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制皂业,以及精细化工工业。

(1)分析沙巴州适合油棕树生长的光照条件。

(6分)

(2)说明马来西亚棕油价格相对美国豆油十分低廉的原因。

(6分)

(3)分析沙巴州棕油主要出口中国而不出口印尼的原因。

(8分)

(4)分析沙巴州计划将棕油工业综合区建在拿笃镇的原因。

(6分)

【答案】

(1)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光照强;赤道地区多对流雨,强度大,但历时短,能保证每天光照时间充足。

(6分)

(2)油棕生长在热带,经济寿命长,产果量大;油棕果含油量高,单位面积产油量高;马来西亚属于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丰富,棕油加工成本低。

(6分)

(3)中国热带面积小,油棕适宜种植区少,棕油消费量大,需要大量进口;印尼地处热带地区,油棕种植面积大,棕油自产量大。

(8分)

(4)周边油棕种植广,接近原料产地;靠近港口,便于产品运输;园区占地面积大,小镇地价更便宜。

(6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世界海水平均盐度为3.5%,地下卤水是盐类含量大于5%的液态矿产。

山东省莱州湾沿岸(如图)地下卤水资源丰富,且卤水浓度高、埋藏浅。

目前地下卤水的综合开发利用技术通常是抽取地下卤水,直接提取溴,然后利用尾水进行晒盐,以盐为原料制纯碱等。

近年莱州湾沿岸溴素厂不断增加,部分季节卤水提取溴后直接排入海,浪费严重。

(1)分析莱州湾沿岸地下卤水的形成原因。

(8分)

(2)相对海水晒盐,说明利用地下卤水晒盐的优势。

(6分)

(3)分析溴素厂不断增加可能给该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6分)

【答案】

(1)莱州湾沿岸地势低平,易受海水入侵;(2分)该地(部分季节)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沙层中的)海水经强烈的蒸发作用变浓,并下渗贮存,(泥沙沉积封盖)逐渐形成地下卤水资源。

(6分)

(2)卤水盐度较海水高,晒盐需时较短;地下卤水相对洁净,盐品质好(近海海水易受污染)。

(6分)

(3)过度抽取地下卤水,地下卤水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漏斗区,导致地面下陷;大量制溴尾水直接入海,近海海水盐度升高,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渔业资源);工业废水排放增加,环境污染加剧。

(每点2分,共6分)

请考生在第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2.【地理——选修3:

旅游地理】(10分)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马匹与茶叶互换),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化传播古道之一。

丽江是茶马古道滇藏线上的重镇,至今保留着较完整的古道遗迹。

结合云南省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夏季沿茶马古道滇藏线从香格里拉到拉萨徒步旅游,可能遇到的主要危险。

【答案】

夏季多暴雨,山区易诱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穿越高山和进入高原面上时,因缺氧,易发生高原反应;夏季,气温高,虫蛇活动量大,易被叮咬;山高谷深,低海拔处植被茂密,视野有限,易迷路;高海拔处,白天太阳辐射强,易晒伤皮肤,夜晚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易感冒。

(10分)

43.【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10分)

湖泊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居民生活污水中氮磷等物质排放过多,导致湖泊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而出现的水质下降问题。

叶绿素是浮游植物的重要成分,其中叶绿素a是所有浮游植物门类都含有的叶绿素类型,水体叶绿素a的含量成为测量富营养化的关键指标。

巢湖蓝藻的分布受风向、外源输入等因素影响,变化较大,实测巢湖表层水样叶绿素a质量浓度由2013年5月份的16.615μg/L上升到6月份的238.942μg/L和7月份的311.659μg/L,可知巢湖目前仍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水平。

描述巢湖2013年5-7月湖水水质的变化特点并简述为了改善该地区湖泊水质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

变化特点:

湖水水质不断下降,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2分)措施:

加大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减少生活污水中的氮磷排放);加强生活污水的处理;加强湖泊污染治理研究,提高湖泊治理能力;疏通河道,增加湖泊水的流动性,提升湖泊自身净化能力。

(任答四点,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