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8720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2 大小:64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2页
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2页
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2页
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2页
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2页
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2页
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2页
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2页
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2页
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2页
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2页
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2页
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2页
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2页
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2页
亲,该文档总共1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docx

《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docx(1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docx

高中数学必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导学案

1.1 变化率与导数

1.1.1 变化率问题1.1.2 导数的概念

 1.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 2.会求函数从x1到x2的平均变化率.

3.会利用导数的定义求函数在某点处的导数.

1.平均变化率

函数y=f(x)从x1到x2的平均变化率

(1)定义式:

=.

(2)实质:

函数值的改变量与自变量的改变量之比.

(3)作用:

刻画函数值在区间[x1,x2]上变化的快慢.

(4)几何意义:

已知P1(x1,f(x1)),P2(x2,f(x2))是函数y=f(x)的图象上两点,则平均变化率=表示割线P1P2的斜率.

2.瞬时变化率

函数y=f(x)在x=x0处的瞬时变化率

(1)定义式:

=l__.

(2)实质:

瞬时变化率是当自变量的改变量趋近于0时,平均变化率趋近的值.

(3)作用:

刻画函数在某一点处变化的快慢.

3.导数的概念

定义式

记法

f′(x0)或y′|x=x

实质

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就是y=f(x)在x=x0处的瞬时变化率

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函数f(x)=c(c为常数)在区间[x1,x2]上的平均变化率为0.(  )

(2)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值与Δx值的正、负无关.(  )

(3)瞬时变化率是刻画某函数在区间[x1,x2]上函数值的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

(4)在导数的定义中,Δx,Δy都不可能为零.(  )

答案:

(1)√ 

(2)√ (3)√ (4)×

2.如图,函数y=f(x)在A,B两点间的平均变化率是(  )

A.1B.-1

C.2D.-2

解析:

选B.===-1.

3.已知f(x)=-2x+1,则f′(0.5)=________.答案:

-2

4.函数y=f(x)=在x=1处的瞬时变化率为________.答案:

-1

 求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已知函数f(x)=2x2+3x-5.

(1)当x1=4,且Δx=1时,求函数增量Δy和平均变化率;

(2)求

(1)中的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

【解】 因为f(x)=2x2+3x-5,所以Δy=f(x1+Δx)-f(x1)

=2(x1+Δx)2+3(x1+Δx)-5-(2x+3x1-5)=2[(Δx)2+2x1Δx]+3Δx

=2(Δx)2+(4x1+3)Δx.

(1)当x1=4,Δx=1时,Δy=2×12+(4×4+3)×1=21,则==21.

(2)在

(1)中,=,它表示抛物线上点A(4,39)与点B(5,60)连线的斜率.

求函数平均变化率的步骤

(1)求自变量的改变量Δx=x2-x1;

(2)求函数值的改变量Δy=f(x2)-f(x1);

(3)求平均变化率=. 

 1.(2017·宁波高二检测)已知函数y=x2+1的图象上一点(1,2)及邻近一点(1+Δx,2+Δy),则等于(  )

A.2         B.2x

C.2+ΔxD.2+(Δx)2

解析:

选C.===2+Δx.

2.求函数y=f(x)=3x2+2在区间[x0,x0+Δx]上的平均变化率,并求当x0=2,Δx=0.1时平均变化率的值.

解:

函数y=f(x)=3x2+2在区间[x0,x0+Δx]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6x0+3Δx.

当x0=2,Δx=0.1时,

函数y=3x2+2在区间[2,2.1]上的平均变化率为6×2+3×0.1=12.3.

 实际问题中的瞬时速度

 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s=8-3t2,其中s表示位移(单位:

m),t表示时间(单位:

s).

(1)求质点在[1,1+Δ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求质点在t=1时的瞬时速度.

【解】 

(1)质点在[1,1+Δ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6-3Δt)(m/s).

(2)由

(1)知=-6-3Δt.当Δt趋近于0时,趋近于-6,

所以质点在t=1时的瞬时速度为-6m/s.

求运动物体瞬时速度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

求时间改变量Δt和位移改变量Δs=s(t0+Δt)-s(t0);

第二步:

求平均速度=; 

第三步:

求瞬时速度,当Δt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于的常数v即为瞬时速度,即v=s′(t0).

 1.一物体的运动方程为s=7t2-13t+8,且在t=t0时的瞬时速度为1,则t0=________.

解析:

因为Δs=7(t0+Δt)2-13(t0+Δt)+8-7t+13t0-8

=14t0·Δt-13Δt+7(Δt)2,

所以=(14t0-13+7Δt)=14t0-13=1,所以t0=1.答案:

1

2.一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是s(t)=3t-t2.

(1)求此物体在t=2时的瞬时速度;

(2)求t=0到t=2时的平均速度.

解:

(1)取一时间段[2,2+Δt],Δs=s(2+Δt)-s

(2)=[3(2+Δt)-(2+Δt)2]-(3×2-22)

=-Δt-(Δt)2,==-1-Δt,

=(-1-Δt)=-1,所以当t=2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1.

(2)因为当t∈[0,2]时,Δt=2-0=2.

Δs=s

(2)-s(0)=(3×2-22)-(3×0-02)=2.===1.

所以在0到2之间,物体的平均速度为1.

 用定义求函数的导数

 根据导数的定义,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求函数y=x2+3在x=1处的导数;

(2)求函数y=在x=2处的导数.

【解】

(1)Δy=[(1+Δx)2+3]-(12+3)=2Δx+(Δx)2,所以==2+Δx.

所以y′|x=1=(2+Δx)=2.

(2)因为Δy=-=-1=-,

所以=-.

所以=-=-1.

求函数y=f(x)在点x0处的导数的三个步骤

简称:

一差、二比、三极限. 

 1.设函数f(x)=ax+3,若f′

(1)=3,则a等于(  )

A.2         B.-2

C.3D.-3

解析:

选C.因为f′

(1)===a.

因为f′

(1)=3,所以a=3.故选C.

2.求函数y=x-在x=1处的导数.

解:

因为Δy=(1+Δx)--=Δx+,

所以==1+.当Δx→0时,→2,所以f′

(1)=2,

即函数y=x-在x=1处的导数为2.

1.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瞬时速度刻画物体在某一时刻的运动状态,而平均速度则是刻画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状态,与该段时间内的某一时刻无关.

联系:

瞬时速度是平均速度的极限值.

2.函数f(x)在x0处的导数

(1)当Δx≠0时,比值的极限存在,则f(x)在点x0处可导;若的极限不存在,则f(x)在点x0处不可导或无导数.

(2)在点x=x0处的导数的定义可变形为f′(x0)=或f′(x0)=.

1.设函数y=f(x)=x2-1,当自变量x由1变为1.1时,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为(  )

A.2.1   B.1.1    

C.2   D.0

解析:

选A.===2.1.

2.已知f(x)=,且f′(m)=-,则m的值等于(  )

A.-4B.2

C.-2D.±2

解析:

选D.f′(x)==-,

于是-=-,m2=4,解得m=±2.

3.某物体做匀速运动,其运动方程是s=vt+b,则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其平均速度与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关系是________.

解析:

v0===

==v.答案:

相等

4.已知函数f(x)=x+,分别计算f(x)在自变量x从1变到2和从3变到5时的平均变化率,并判断在哪个区间上函数值变化得较快.

解:

自变量x从1变到2时,函数f(x)的平均变化率为==;

自变量x从3变到5时,函数f(x)的平均变化率为==.

因为<,所以函数f(x)=x+在自变量x从3变到5时函数值变化得较快.

[A 基础达标]

1.若函数y=f(x)=x2-1,图象上点P(2,3)及其邻近点Q(2+Δx,3+Δy),则=(  )

A.4          B.4Δx

C.4+ΔxD.Δx

解析:

选C.因为Δy=(2+Δx)2-1-(22-1)=4Δx+(Δx)2,

所以==4+Δx.

2.一质点运动的方程为s=5-3t2,若一质点在时间段[1,1+Δt]内相应的平均速度为-3Δt-6,则该质点在t=1时的瞬时速度是(  )

A.-3B.3

C.6D.-6

解析:

选D.由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关系可知,v=s′

(1)=(-3Δt-6)=-6.

3.某物体的运动规律是s=s(t),则该物体在t到t+Δ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B.=

C.=D.=

解析:

选A.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物体在t到t+Δ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其位移改变量与时间改变量的比.

所以==.

4.若可导函数f(x)的图象过原点,且满足=-1,则f′(0)=(  )

A.-2B.-1

C.1D.2

解析:

选B.因为f(x)图象过原点,所以f(0)=0,

所以f′(0)===-1.故选B.

5.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其运动规律是s=t2+(t的单位是秒,s的单位是米),则它在4秒末的瞬时速度为(  )

A.米/秒B.米/秒

C.8米/秒D.米/秒

解析:

选B.因为=

==Δt+8-.所以=8-=.

6.已知函数y=+3,当x由2变到1.5时,函数的增量Δy=________.

解析:

Δy=f(1.5)-f

(2)=-=-1=.答案:

7.如图所示,函数y=f(x)在[x1,x2],[x2,x3],[x3,x4]这几个区间内,平均变化率最大的一个区间是________.

解析:

由平均变化率的定义可知,函数y=f(x)在区间[x1,x2],[x2,x3],[x3,x4]上的平均变化率分别为:

,,,结合图象可以发现函数y=f(x)的平均变化率最大的一个区间是[x3,x4].

答案:

[x3,x4]

8.子弹在枪筒中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它的加速度是a=5×105m/s2,子弹从枪口射出所用的时间为1.6×10-3s,则子弹射出枪口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m/s.

解析:

运动方程为s=at2.

因为Δs=a(t0+Δt)2-at=at0Δt+a(Δt)2.所以=at0+aΔt,

所以v==at0.又因为a=5×105m/s2,t0=1.6×10-3s,

所以v=at0=8×102=800(m/s).答案:

800

9.若函数y=f(x)=-x2+x在[2,2+Δx](Δx>0)上的平均变化率不大于-1,求Δx的取值范围.

解:

因为函数y=f(x)在[2,2+Δx]上的平均变化率为====-3-Δx,

所以由-3-Δx≤-1,得Δx≥-2.又因为Δx>0,所以Δx>0,

即Δx的取值范围是(0,+∞).

10.已知质点M按规律s=2t2+3做直线运动.(位移单位:

cm,时间单位:

s)

(1)当t=2,Δt=0.01时,求;

(2)当t=2,Δt=0.001时,求;

(3)求质点M在t=2时的瞬时速度.

解:

===4t+2Δt.

(1)当t=2,Δt=0.01时,=4×2+2×0.01=8.02(cm/s).

(2)当t=2,Δt=0.001时,=4×2+2×0.001=8.002(cm/s).

(3)v==(4t+2Δt)=4t=4×2=8(cm/s).

[B 能力提升]

11.已知点P(x0,y0)是抛物线y=3x2+6x+1上一点,且f′(x0)=0,则点P的坐标为(  )

A.(1,10)B.(-1,-2)

C.(1,-2)D.(-1,10)

解析:

选B.=

==3Δx+6x0+6,

所以f′(x0)==(3Δx+6x0+6)=6x0+6=0,所以x0=-1.

把x0=-1代入y=3x2+6x+1,得y=-2.所以P点坐标为(-1,-2).

12.(2017·泉州期中)设函数f(x)在x=x0处可导,则等于(  )

A.f′(x0)B.f′(-x0)

C.-f′(x0)D.-f(-x0)

解析:

选C.=-=-f′(x0),故选C.

13.已知函数f(x)=求f′(4)·f′(-1)的值.

解:

当x=4时,Δy=-+=-=

=.所以=.

所以===.

所以f′(4)=.当x=-1时,=

==Δx-2,由导数的定义,得f′(-1)=(Δx-2)=-2,所以f′(4)·f′(-1)=×(-2)=-.

14.(选做题)若一物体运动方程如下:

(位移单位:

m,时间单位:

s)

s=f(t)=

求:

(1)物体在t∈[3,5]内的平均速度;

(2)物体的初速度v0;

(3)物体在t=1时的瞬时速度.

解:

(1)因为物体在t∈[3,5]内的时间变化量为Δt=5-3=2,位移变化量为Δs=3×52+2-(3×32+2)=3×(52-32)=48,所以物体在t∈[3,5]内的平均速度为

==24(m/s).

(2)求物体的初速度v0,即求物体在t=0时的瞬时速度.

因为物体在t=0附近位移的平均变化率为=

==3Δt-18,

所以物体在t=0处位移的瞬时变化率为=(3Δt-18)=-18,

即物体的初速度v0=-18m/s.

(3)物体在t=1时的瞬时速度即为物体在t=1处位移的瞬时变化率.

因为物体在t=1附近位移的平均变化率为=

==3Δt-12,

所以物体在t=1处位移的瞬时变化率为=(3Δt-12)=-12,

即物体在t=1时的瞬时速度为-12m/s.

1.1.3 导数的几何意义

 1.理解曲线的切线的含义. 2.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3.会求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

4.理解导函数的定义,会用定义法求简单函数的导函数.

1.导数的几何意义

(1)切线的定义

如图,对于割线PPn,当点Pn趋近于点P时,割线PPn趋近于确定的位置,这个确定位置的直线PT称为点P处的切线.

(2)导数的几何意义

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f(x)在x=x0处的导数就是切线PT的斜率k,即k==f′(x0).

2.导函数的概念

(1)定义:

当x变化时,f′(x)便是x的一个函数,我们称它为f(x)的导函数(简称导数).

(2)记法:

f′(x)或y′,即f′(x)=y′=.

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导函数f′(x)的定义域与函数f(x)的定义域相同.(  )

(2)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f′(x0)是一个常数.(  )

(3)函数y=f(x)在点x0处的导数f′(x0)就是导函数f′(x)在点x=x0处的函数值.(  )

(4)函数f(x)=0没有导数.(  )

(5)直线与曲线相切,则直线与已知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

答案:

(1)× 

(2)√ (3)√ (4)× (5)×

2.已知曲线y=f(x)=2x2上一点A(2,8),则点A处的切线斜率为(  )

A.4           B.16

C.8D.2

答案:

C

3.已知y=f(x)的图象如图,则f′(xA)与f′(xB)的大小关系是(  )

A.f′(xA)>f′(xB)B.f′(xA)

解析:

选B.由图可知,曲线在点A处的切线的斜率比曲线在点B处的切线的斜率小,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知f′(xA)

4.曲线y=在点P(1,1)处的切线的方程为________.答案:

x+y-2=0

 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

 求曲线y=在点M处的切线方程.

【解】 因为y′===,

所以曲线y=在点M处的切线斜率为-,

所以曲线在点M处的切线方程为y-=-(x-3),即x+9y-6=0.

(1)求曲线y=f(x)在点P处的切线方程的步骤

①求出点P的坐标(x0,f(x0)).

②求出函数在x0处的变化率f′(x0),从而得到曲线在点P(x0,f(x0))处切线的斜率.

③利用点斜式写出切线方程.

(2)求曲线过点P的切线,点P不一定是切点,也不一定在曲线上,即使点P在曲线上也不一定是切点.

 1.(2017·青岛高二检测)若函数f(x)=x-,则它与x轴交点处的切线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

由f(x)=x-=0得x=±1,即与x轴交点坐标为(1,0)或(-1,0).

因为f′(x)===1+,

所以切线的斜率k=1+=2,所以切线的方程为y=2(x-1)或y=2(x+1).

即2x-y-2=0或2x-y+2=0.答案:

2x-y-2=0或2x-y+2=0

2.试求过点P(1,-3)且与曲线y=x2相切的直线的斜率以及切线方程.

解:

设切点坐标为(x0,y0),则有y0=x.因y′===2x.

所以k=y′|x=x=2x0.因切线方程为y-y0=2x0(x-x0),

将点(1,-3)代入,得-3-x=2x0-2x,所以x-2x0-3=0,所以x0=-1或x0=3.

当x0=-1时,k=-2;当x0=3时,k=6.所以所求直线的斜率为-2或6.

当x0=-1时,y0=1,切线方程为y-1=-2(x+1),即2x+y+1=0;

当x0=3时,y0=9,切线方程为y-9=6(x-3),即6x-y-9=0.

 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切点坐标[学生用书P5]

 已知曲线f(x)=x2+6在点P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4x-y-3=0,求点P的坐标.

【解】 设切点P坐标为(x0,y0).

f′(x)===(2x+Δx)

=2x.所以点P在(x0,y0)处的切线的斜率为2x0.因为切线与直线4x-y-3=0平行,

所以2x0=4,x0=2,y0=x+6=10,即切点为(2,10).

 若本例中的“平行于直线4x-y-3=0”变为“垂直于直线2x-y+5=0”,其他条件不变,求点P的坐标.

解:

由本例解析知,点P(x0,y0)处的切线的斜率为2x0.因为切线与直线2x-y+5=0垂直,所以2x0×2=-1,得x0=-,y0=,即切点为.

求满足某条件的曲线的切点坐标的步骤

(1)先设切点坐标(x0,y0);

(2)求导函数f′(x);

(3)求切线的斜率f′(x0);

(4)由斜率间的关系列出关于x0的方程,解方程求x0;

(5)点(x0,y0)在曲线f(x)上,将(x0,y0)代入求y0得切点坐标. 

 1.已知曲线y=的一条切线的斜率为,则切点的横坐标为(  )

A.1          B.2

C.3D.4

解析:

选A.因为y′==x=,所以x=1,所以切点的横坐标为1.

2.已知曲线f(x)=-在点P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2x+y-1=0,求切点P的坐标.

解:

设切点P为(x0,y0),则k=f′(x0)=====.

因为切线平行于直线2x+y-1=0,所以切线斜率为-2.所以=-2.

所以x0=-1.所以f(x0)=f(-1)=-1.所以切点P的坐标为(-1,-1).

 导数几何意义的综合应用[学生用书P6]

 设函数f(x)=x3+ax2-9x-1(a<0),若曲线y=f(x)的斜率最小的切线与直线12x+y=6平行.求a的值.

【解】 因为Δy=f(x+Δx)-f(x)=(x+Δx)3+a(x+Δx)2-9(x+Δx)-1-(x3+ax2-9x-1)=(3x2+2ax-9)Δx+(3x+a)(Δx)2+(Δx)3,

所以=3x2+2ax-9+(3x+a)Δx+(Δx)2,所以f′(x)==3x2+2ax-9

=3-9-≥-9-.由题意知f′(x)的最小值是-12,所以-9-=-12,

即a2=9,因为a<0,所以a=-3.

导数几何意义的综合应用问题的解题关键还是对函数进行求导,利用题目所提供的诸如直线的位置关系、斜率最值范围等关系求解相关问题,此处常与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相结合. 

 若抛物线y=4x2上的点P到直线y=4x-9的距离最短,求点P的坐标.

解:

由点P到直线y=4x-9的距离最短知过点P的切线与直线y=4x-9平行.

设P(x0,y0),y′===(8x+4Δx)=8x,

所以点P处的切线斜率为8x0,8x0=4,且y0=4x,得x0=,y0=1,

所以点P的坐标为.

1.曲线上某点处的导数与切线的关系

(1)函数f(x)在x0处有导数,则在该点处函数f(x)表示的曲线必有切线,且导数值是该切线的斜率.

(2)函数f(x)表示的曲线在点(x0,f(x0))处有切线,但函数f(x)在该点处不一定可导,如f(x)=在x=0处有切线,但不可导.

2.“函数f(x)在点x0处的导数f′(x0)”“导函数f′(x)”“导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f′(x0),就是在该点处函数值的改变量与自变量的改变量之比的极限值,它是一个常数,不是变数.

(2)函数的导数是对某一区间内任意点x而言的,就是函数f(x)的导函数f′(x).

(3)函数f(x)在点x0处的导数f′(x0)就是导函数f′(x)在x=x0处的函数值,即f′(x0)=y′|x=x0.这也是求函数在点x0处的导数的方法之一.

3.(易误防范)求曲线的切线要注意“过点P的切线”与“在点P处的切线”的差异.过点P的切线,点P不一定是切点,也不一定在曲线上,即使点P在曲线上也不一定是切点;在点P处的切线,点P必为切点,且在曲线上.

1.曲线y=-2x2+1在点(0,1)处的切线的斜率是(  )

A.-4B.0

C.4D.-2

解析:

选B.因为Δy=-2(Δx)2,所以=-2Δx,=(-2Δx)=0,由导数的几何意义知切线的斜率为0.

2.设曲线y=ax2在点(1,a)处的切线与直线2x-y-6=0平行,则a等于(  )

A.1B.

C.-D.-1

解析:

选A.因为y′|x=1===(2a+aΔx)=2a,所以2a=2,所以a=1.

3.曲线y=x2-3x的一条切线的斜率为1,则切点坐标为________.

解析:

设f(x)=y=x2-3x,切点坐标为(x0,y0),

f′(x0)=

==2x0-3=1,故x0=2,y0=x-3x0=4-6=-2,

故切点坐标为(2,-2).答案:

(2,-2)

4.已知抛物线y=f(x)=x2+3与直线y=2x+2相交,求它们交点处抛物线的切线方程.

解:

由方程组得x2-2x+1=0,解得x=1,y=4,所以交点坐标为(1,4),

又=Δx+2.当Δx趋于0时Δx+2趋于2.

所以在点(1,4)处的切线斜率k=2.所以切线方程为y-4=2(x-1),即y=2x+2.

       

[A 基础达标]

1.(2017·信阳高级中学月考)已知曲线y=x2-2上一点P(1,-),则在点P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  )

A.30°          B.45°

C.135°D.165°

解析:

选B.曲线y=x2-2在点P处的切线斜率为k==(1+Δx)=1,

所以在点P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45°.故选B.

2.(2017·太原高二检测)下列各点中,在曲线y=x2上,且在该点处的切线倾斜角为的是(  )

A.(0,0)B.(2,4)

C.D.

解析:

选D.设切点为(x0,y0),则y′|x=x0==2x0=t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