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8436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物体的位置,提高学生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练习中进一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熟练运用数对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位置。

  教学难点:

  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物体的位置,提高学生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师:

说一说如何确定位置?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2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

现在我们一起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例2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

(3,0)(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强调0列、0行,并指导学生正确找出。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

  5.小结:

通过例题我们把一个区域的示意图用坐标的形式表示出,通过对应的坐标位置就可以确定所要找的地方的位置

  

(二)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知识。

  出示练习,引导学生完成练习。

  二、巩固练习。

  1、练习五第3题

  2、练习五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练习的这些内容?

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有哪些地方还需要加强?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巩固练习

  备课时间:

9月13日授课时间:

9月日第4周第2节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数学思考:

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

感受方向和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想一想,填一填。

  1.甲坐在教室的第4列第3行,用(4,3)表示,乙坐在第2列第6行,用(,)表示,用(7,4)表示的同学坐在第()列第()行。

  2.王丽和王强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5,1)和点(2,6)表示,(5,1)中的5表示第5列,则1表示(),(2,6)表明王强坐在第()列第()行。

  3.如下图梨的位置为(4,4),则苹果的位置可以表示为(,),西瓜的位置记为(,)。

  二、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如下图:

如果点X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4,4)B、(4,5)、(5,4)D、(3,3)

  2.明明坐在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芳芳坐在明明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是,芳芳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5,2)B、(4,3)、(3,2)D、(4,1)

  3.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数(1,1),点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AB一定是()三角形。

  A、锐角B、钝角、直角D、等腰

  三、完成下面各题。

  1.请你在右面的方格图里描出下列各点,并把这几个点顺次连接成一个封闭A(2,1)B(7,1)(4,4)D(9,4)

  2.如图是游乐园的一角。

  

(1)如果用(2,4)表示跳跳板的位置,你能用数对表示其他游乐设施的位置吗?

  请你写出。

  

(2)请你在图中标出秋千的位置,秋千在大门以东400,再往北300处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位置测试题

    教学反思: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位置测试题

  备课时间:

9月14日授课时间:

9月日第4周第3节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数学思考: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

感受方向和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直接写得数。

16分

  12.5×80=2.34×0.2=7.73+2.07=1.7+3.3×0.2=0.8×0.5=4.2×5=12-0.9=0.25×1.6×0.4=

  二、认真思考,仔细填写。

22分

  1.小明坐在教室的第4列第3行,用(4,3)表示,小芳坐第2列第5行,用()表示,用(6,1)表示的同学坐在第()列第()行。

  2.张明和李晨坐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3,6)和点(4,5)表示,(3,6)中的3表示第3列,则6表示(),(4,5)表示李晨坐在第()列第()行。

  3.如下图:

△的位置为(2,3),则◆的位置可以表示为(),★的位置表示为()。

  4.如下图:

A点用数对表示为(1,1),B点用数对表示为(),C点用数对表示为(),三角形AB是()三角形。

  四、活用知识,解决问题。

50分

  1.先写出三角形AB各个顶点的位置,再画出三角形AB向下平移4个

  单位后的图形△A’B’’,然后写出所得图形顶点的位置。

  A’()

  B’()

  ’()

  2.下图是动物园的一角。

  (1)如果用(1,3)表示大门的位置,你能用数对表示其他游乐设施的

  位置吗?

请写出。

(8分)

  熊猫馆()大象馆()猴山()海洋馆()(2)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

(6分)

  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

  3.描出下列各点并依次连成封闭图形,看看是什么图形。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位置测试题

    教学反思: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1)

  备课时间:

9月15日授课时间:

9月日第4周第4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知识解

  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方法:

利用知识迁移?

明确转化原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00÷5=576÷48=832÷32=

  二、创设情境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

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瞧,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身体可棒呢!

(出示教材第24页情境图)让学生先说一说从图上都看到了哪些信息,然后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师引导学生思考:

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

22.4÷4。

  让学生观察,这道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

  通过观察,学生会看出这道算式的被除数是小数。

  3.揭题:

那么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么计算呢?

今天我们就学习新的知识——小数除法。

(板书课题: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三、探究新知

  1.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

  组织小组讨论。

分组交流讨论情况,展示各种算法:

  2.师引导学生思想讨论:

怎样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

  小组交流后汇报:

先把被除数22.4扩大10倍,转化成224÷4=56,所得的商再缩小到原的,所以22.4÷4=5.6。

  3.引导用竖式计算:

如果不转化成整数除法,直接用22.4÷4,你会怎么做?

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

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4.提问:

同学们观察一下,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5.归纳总结:

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四、巩固拓展。

(课件出示)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

有什么收获?

(学生反馈)

  板书设计: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1)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反思: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2)

  备课时间:

9月16日授课时间:

9月日第4周第5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和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的两种特殊情况。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屣数除法的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除法的验算知识迁移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验算,养成学生及时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硎计算除数是整敐嚄小数除法。

  教学难点:

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中两种特殊情况。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62.7÷″=29.4÷21=

  2.提问: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板书课题: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2)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2。

  1.情境引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热爱运动的学生,王鹏。

看,在他的带动下爷爷也要开始锻炼身体了。

(出示教材第25页例2)王鹏的爷爷计划16天慢跑28k,平均每天慢跑多少千米?

  2.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列式:

28÷16,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

当学生计算完成第一步,被除数末尾有余数12时,教师提问:

接下怎么除呢?

请同学们想一想,并在小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

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性质,在12的后面添上看成120个十分之一再除。

  3.追问:

现在除完了吗?

为什么?

(因为还有余数,所以还没有除完。

  引导学生利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将8的后面添上看成80个百分之一,再除以16。

  4.引导总结:

通过例1和例2的学习,谁能说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二)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25页例3)王鹏每周计划跑5.6k,他每天要跑多少千米?

生独立列式:

5.6÷7

  提问:

观察这道算式与学习的例l、例2有什么不同?

  (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会出现什么情况?

  (不够商1)

  3.追问:

不够商1怎么办?

  4.验算。

  三、巩固拓展(课件出示)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2)

  例2:

28÷16=1.75(千米)例3:

5.6÷7=0.8(千米)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巩固练习

  备课时间:

9月17日授课时间:

9月日第4周第6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熟练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会运用小数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和计算的正确率。

  过程与方法:

经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知识的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现学习方法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以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除敐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料法,提高计算嚄正确率。

  教学难点:

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质疑引导,演示讲解;练习体验,理解分析,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教师: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怎样计算呢?

  2.口算。

  3、列竖式计算,并用乘法验算。

  二、指导练习

  1.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6题。

  2.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9题。

  3.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10题。

  三、巩固拓展

  1.利用画图法解决差倍问题

  2.即时练习:

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比原的数减少了3.69.这个小数原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归纳:

学习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巩固练习

    第9题:

被除数小于除数的情况下,商比1小。

  第10题:

单价=总价÷数量

  24.2+16.4=40.6(元)

  40.6÷7=5.8(元)

  40.6÷14=2.9(元)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