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8658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docx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docx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及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知识点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字:

第一部分知识点整理

(一)认识更大的数

1、数一数:

表:

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

数级

……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

……

亿

亿

亿

亿

计数

单位

……

亿

亿

亿

亿

2、十进制计数法: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3、数数:

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

(二)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

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三)多位数的改写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四)求近似数

1、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

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

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

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第二部分单元测试

一、读出下列数字(5分)

5040003000

读作:

2790087405

读作:

700070007

读作:

63080003040

读作:

908909001080

读作:

二、写出下列数字(5分)

三千六百亿零五千八百零九

写作:

三百亿四千万零五十

写作:

六百零五亿五百零四万一千七百零八

写作:

一亿零一万零一

写作:

七千五百九十四亿二千八百五十八万六千四百八十一

写作:

三、将下列数改写成“亿”、“万”作单位的数(6分)

75800000=

60200000000=

亿

63934721≈

20820030000≈

亿

38060000=

89643287≈

亿

四、在“○”里填上“<”、“>”或“=”。

(9分)

11111○8888

六十七万○六百七十万

79018万○8亿

47625048○47625138

617000○62万

8000000○12345678

56亿○5600000000

721万○7210000

8778789○8779798

五、判断对错(10分)

1、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首先看最高位上的数。

()

2、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

3、7306001读作七千三百零六万零一。

()

4、三亿零三百写作300000300。

()

5、44999≈5万。

()

6、最大六位数与最小六位数相差1。

()

7、984650改写成万作单位约98万。

()

8、用5、7、9、0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是9705。

()

9、一个数字占有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

10、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后是9万,这个数最大是94999。

()

六、填空(30分)

1、在70后面添()个0是700万,添()个0是7亿。

2、和1000000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3、400040004中,左边的4表示(),中间的4表示(),右边的4表示()。

4、从个位起,往左第五位是()位,第()位是亿位,万位的左面第一位是()位,最高位是百亿位的数是()位数。

5、10个10亿是(),10个()是一千万,()个一千万是一亿。

6、一个十一位数,最高位是6,第七位是8,最低位是3,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四舍五入到亿位写作()。

7、一个九位数,最高位和最低位上的数字都是3,十万位上的数字是8,其余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8、一个数由5个百万、4个万和3个一组成,写作(),读作()。

9、49()000≈50万,()里最小要填(),最大能填(),相差()。

10、用三个“0”和三个“9”组成的最大的六位数是(),读作(),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组成最小的六位数是(),读作(),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七、思考题(15分)

1、一个数在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之后是4万,那么这个数在省略之前,最大只能是多少,最小只能是多少?

2、用0、0、0、0、0、1、2、3、4、5、6这十一位数,要求所有的0都读出来。

 

3、将两个数分别四舍五入到万位,都近似地等于5万,而且这两个数只相差5,其中一个大于5万,一个小于5万,这两个数各是什么?

九、应用题(20分)

1、某服装厂一月份生产女童装2600套,生产的男童装比女童装的3倍少800套,生产男童装多少套?

 

2、去年我国生产自行车38420000辆,我县人口为803000个,请把上面两个数分别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到万后面的尾数,并估计一下每人可拥有几辆自行车?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知识点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字:

第一部分知识点整理

(一)线的认识

1、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

直线:

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

读作:

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

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

读作:

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

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

读作:

射线AB(从端点读起。

2、画直线:

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3、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4、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

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

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二)平移与平行

1、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平行。

(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画法:

(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3、能够借助实物,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寻找出图中的平行线。

4、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如:

AB∥CD。

(三)相交与垂直

1、相交与垂直的概念。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互相垂直:

就是直线OA垂直于直线OB,直线OB垂直于直线OA)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明了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必须相交,相交还要成直角。

2、画垂线:

(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注意,要让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给定的点重合。

(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注意,画图时一般左手持三角尺,右手画线。

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必须通过给定的这个点。

3、会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系。

如:

OA⊥OB。

4、明确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四)旋转与角

1、角的概念。

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认识平角、周角:

平角:

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

周角:

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3、角的分类:

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大于180度小于270度叫做优角(此为补充内容);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4、动手画平角、周角。

(五)角的度量

1、认识度:

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2、认识量角器:

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

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3、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

“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4、看角的度数时要注意是看外刻度还是内刻度。

交的开口向左看外刻度线,角的开口向右看内刻度线。

画角

1、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

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个点(一看),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2、30度、60度、90度、45度、75度、105度、135度、120度和150度用三角板比较方便。

补充知识点:

因为角是由两条射线和一个顶点组成的,所以在连线时,不能两点相连,而要冲过一点或不连到那一点。

第二部分单元测试

一、判断题(9分)(请在括号里对的画“√”,错的画“×”。

1、线段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部分。

()

2、过一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

3、一条射线长6厘米。

()

4、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被看成是线段。

()

5、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

6、角的两边越长,角的度数越大。

()

7、钝角一定比直角大。

()

8、小军画了一条4厘米长的直线。

()

9、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

()

二、填空。

(38分)

1、直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2、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它有()个端点。

3、射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4、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5、锐角的度数小于()度;大于()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度的角是直角,()度的角是平角,()度的角是周角。

6、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射线。

7、从一点引出两条()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

8、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是直线,()是射线,()是线段。

9、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钟面上()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10、把下面这些角分别填入适当的圈里。

9203401150860150121013509006401600390990

 

钝角

直角

锐角

11、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所组成的图形,这一点是角的(  ),两条射线是角的()。

12、通过一点可以作(  )条直线,两点之间可以作()条线段,从一点出发可以作()条射线。

13、我们学过的角有()、()、()、()和()。

14、3点整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度,是()角。

15、已知∠1+∠2=125°,∠2=35°,那么∠1=()。

16、∠1与46°的和是一个直角,∠1=()度。

17、如果∠1是∠2的3倍,∠1=96°,那么∠2=()。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6分)

1、线段有()个端点。

A、1B、2C、无数

2、通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

A、1B、2C、无数

3、平角的两条边()。

A、在一条直线上B、在两条直线上C、无法确定

4、下面()是射线。

A、米尺B、手电筒的光C、

D、竹棍

5、小强画了一条()长5厘米。

A、直线B、射线C、线段D、角

6、把直角、钝角、平角、锐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的是()。

A、直角、锐角、平角、钝角B、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C、钝角、平角、直角、锐角D、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7、用一副三角板不能拼出()。

A、15°  B、20° C、135°D、150°

8、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的角是()。

A、160°B、40°C、120°

四、数下图中各有几个角。

(6分)

()个()个()个

五、画一画,量一量。

(24分)

1、请分别画出90°、40°、125°的角。

 

2、过A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A

3、过B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B

 

4、过A点画一条射线,然后在这条射线上截取一段2厘米长的线段。

      A·

5、下面有四个点,经过其中两点画直线,你能画几条?

画出来。

               ·

           ·

             ·     ·

6、量出下面各角分别是多少度,并在图上标出来。

再写出它们各是什么角。

 

()()()()

六、计算下面图形中角的度数。

(7分)

1、已知∠1=75°,

∠2=

∠3=

∠4=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知识点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字:

第一部分知识点整理

(一)三位数乘两位数

1、估算方法:

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2、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3、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二)实际生活中的估算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

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三)乘法结合律

1、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是:

(a×b)×c=a×(b×c).

2、使用时机:

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

(四)乘法分配律

1、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用字母表示数:

(a+b)×c=a×c+b×c或(a-b)×c=a×c-b×c

2、式子的特点:

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3、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

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第二部分单元测试(总分70分)

一、计算与估算(24分)

1、列竖式计算。

(8分)

178×46=408×25=37×235=380×23=

 

236×43=208×56=720×42=480×50=

2、用递等式计算。

(6分)

360÷6×51380+350÷70(150-75÷3)×8

 

3、用直线把相等的式子连起来。

(4分)

3×17+5×17(22+44)×30

(18+4)×618×6+4×6

22×30+44×3060×30-60×20

60×(30-20)(3+5)×17

4、估算下面各题:

(6分)

89×202≈139×48≈307×53≈  

993×19≈701×99≈297×54≈

二、填空题(15分)

1、400×30的积是()位数,积的末尾有()个0。

2、75的28倍是(),196与72相乘,积是()。

3、已知A×B=380,如果A扩大3倍,则积是();如果B缩小5倍,则积是()。

4、路程=(  )×(  )  时间=(  )÷(  )

 速度=(  )÷(  )

5、一个农场去年收获小麦69731千克,大约是(  )万千克。

6、计算16×300时,可以先算(   ),再在积的末尾添(   )。

三、比较大小,在〇填上“>”、“<”或“=”:

(6分)

30×180〇30×16027×200〇20×270

600×10〇10×66023×40〇32×30

98×54〇500045×20〇90×10

四、解决问题。

(25分)

1、一辆货车从甲城出发平均每小时行68千米。

经过14小时到达乙城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2、一头大象每天要吃302千克食物九月份大约要吃多少千克食物

 

3、育才小学有254位夏令营学员。

学校组织学员到博物馆参观学生门票每人25元。

学校准备6500元够买门票吗?

 

4、看表,回答问题。

(10分)

苹果

桔子

箱数

13

16

23

每箱重(kg)

24

13

16

(1)苹果和桔子一共多少千克?

 

(2)梨比桔子多多少千克?

 

(3)苹果每千克3元,桔子每千克2元,梨每千克5元,请问苹果、桔子、梨各买10箱,一共需要多少钱?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知识点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字:

第一部分知识点整理

1、垂直与平行:

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2、画垂线:

①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靠近直线上的点,然后用笔沿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直线就可以了。

②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另一条边靠近直线外的点,然后用笔沿这条边画直线就可以了。

③把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所画线段哪个最短?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3、画平行线:

①怎样画平行线?

用直尺和三角尺来画平行线,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直线,再把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这时沿直尺平移三角尺,再画一条直线就可以了。

②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这些线段的长度特点?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③怎样画长方形?

长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因此可以用画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画。

4、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当梯形的两条腰相等时,这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

5、梯形: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它不具有稳定性。

第二部分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

1、在()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两组对边()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3、常见的四边形有()。

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

5、两条直线相交成()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6、()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7、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在这两条平行线之间作一条垂线,这条垂线的长是()厘米。

8、梯形里一组互相平行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  )和(  )。

9、平行四边形的( )组对边分别平行。

10、找出下列各图中的底和高。

ABAEB

E

DFCDC

以()为底,()是高。

以AB为底,()是高。

以()为底,()是高。

11、平行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和是()度。

12、下图中平行四边形有()个,梯形有()个。

 

二、判断题

1、一条射线长1亿米。

……………………………………………………()

2、15°的角在放大10倍的放大镜下看变为150°的角了。

…………()

3、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

…………………………………()

4、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5、平行四边形不易变形。

………………………………………………()

6、6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

7、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

8、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

9、角的两边画得长一些,这个角就大一些。

……………………………()

10、两条直线相交可以组成4个角,相对的角的大小一定相等。

………()

三、选择题

1、下面错误的是()。

①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②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这两条直线相等。

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④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的和都是3600。

2、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比原长方形的周长()。

①大②小③一样大④无法比较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指这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的长。

①线段②射线③直线④垂直线段

4、有四条对成轴的图形是:

()

A、正方形B、平行四边形C、等腰梯形D、长方形

5、下面四句话中,错误的是()

A、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一定相等;B、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C、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D、平行四边形对角一定相等。

6、在同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

A、互相垂直B、互相平行C、前两种都有可能

7、下面四边形中()不是对称图形。

①②③

8、在一个等腰梯形中画一条线段,可以将它分割成两个完全一样的()。

①梯形②平行四边形③三角形

四、操作题

1、经过A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8分]

                  

(1)

(2)

     

A·A·

 

2、作出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边AB相对应的高。

[共4分]

A

DA

D

CB

C

B

3、画出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高、并测量底和高的长度。

 

底()厘米;高()厘米

底()厘米;高()厘米

4、按要求在下面图形中画一条线段:

⑴分成两个梯形。

⑵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