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坞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9134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坞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坞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坞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坞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坞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大坞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大坞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大坞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大坞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大坞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大坞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大坞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大坞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坞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docx

《大坞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坞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坞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docx

大坞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大坞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是我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

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全面实现经济转型、加快大坞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一五”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大坞镇加快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镇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观,紧紧围绕“十一五”工作思路和目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全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大坞迈入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

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绿化示范镇”、“山东省改革创新五十强乡镇”、“山东省优秀科普活动站”、“山东省网络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被枣庄市委、市政府评为“平安枣庄建设先进乡镇”、“枣庄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枣庄市“五五”普法先进乡镇”;被滕州市委市政府授予“信访工作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10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8.04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16.5%;项目建设投资完成6.6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18.3%;招商引资实际利用境内资金8.13亿元,是“十五“末的1.7倍,年均增长17.4%;实际利用外资180万美元,超额完成了规划任务;地方财政收入实现6466万元,是“十五“末的2.2倍,年均增长15.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991元,是“十五“末的1.7倍,年均增长13.6%。

同时,确保了教师、机关干部工资按时增长并足额发放,确保了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小城镇建设、民心工程和社会事业等各项工作的支出。

教师和机关干部的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正常足额上缴,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会计、计生专职主任的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及时拨付,极大地调动了镇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2010年,共引进外来投资项目19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4个。

五年累计达到56个,同时,经过积极争取,滕州市精细化工基地成功落户大坞,先后投入1200余万元,全面完成了基地道路、供电、供水、供热和污水处理管道管网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一期投资1500万美元的山东威智、投资1.2亿元的瑞元香料等8个项目,已在精细化工基地全面开工建设;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五年来,新增民营企业203家,总量达到392家。

新增个体工商户1671户,总量达到4850户,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到了29家,为大坞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完成了新一轮镇村规划修编工作,初步形成了以镇驻地为中心,以单庄、洪山口、凉水泉、后峄庄、大刘庄、东洋汶、休城7个村为中心村的“一城七社区”的农村规划建设新格局。

同时,委托中国美术学院,完成了善山社区的规划编制工作;累计完成投资4000万元,全面加快凫山新村建设进度,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先后累计投入1500余万元,扎实做好了红荷路两侧的21公里大绿化工程和沿街1700平方米建筑物的明清建筑风格改造工作;新招聘成立了30人的行政执法队伍;投入120余万元,新购置了清障车等专用车辆4辆;新建休城、峄庄等垃圾中转站5处,初步形成生活垃圾“村收集、镇处理”的新机制。

—农业产业化成效显著。

在巩固传统优势农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兴特色产业。

2008年,新发展峄中村毛芋头基地、刘南村大白菜基地、姜庄村黄姜基地有机蔬菜基地3处,面积600余亩;积极培育了恒裕食品、环球果蔬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引导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五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2家,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总量达到了178个;无公害、绿色品牌达6个;累计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8个,发展肉鸡规模养殖户118户,蛋鸡规模养殖户123户,生猪规模养殖户156户。

――旅游服务业有了新突破。

充分发挥我镇红荷湿地旅游连接点的优势,规划建设了洪山口旅游开发区和国防兵器城、善山森林公园等景点,努力打造高端旅游精品,不断提升全镇三产服务业发展水平。

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5000万元,6个功能区已开工建设4个。

其中,伏羲庙景点主体已完工,今年6月份,可投入运营;同时,加快推进了小坞和大市庄农贸市场建设和凫山风情园二期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拉长服务链、产业链和经济链,不断提升全镇服务业发展水平。

—社会稳定巩固加强。

进一步健全完善“亲情接访、全程代理”信访机制和每周五社会矛盾隐患排查制度。

实行了信访隐患排查“三固定”工作法。

创造性地成立了农村和谐稳定顾问团;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制,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抓好学校等领域的安全监管工作,从源头上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五年来无一例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投资60余万元,在镇驻地、金融储蓄点、加油站、电力、水利设施等重点要害部位,济枣线、旅游专用线等重点路段及有关重点村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在条件适合的村、企业、商贸房推广各种适用的报警系统,全力打造了“电子监控镇”。

深入开展了“平安大坞”创建活动和“四五”、“五五”普法教育活动。

—民心工程顺应民意。

围绕路、水、电、医、学、保等,深入实施了“民心工程”,为人民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

五年累计对农田水利、城镇建设、道路林网、文明生态村建设、扶贫救助、五保供养、教育卫生等投入的直接间接资金达5000余万元。

深入开展了“四、八、十二”三次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活动,深化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提高了村民自治的能力。

教育事业长足发展,狠抓了中小学危房改造,高标准建设了中心小学教学楼和中心中学学生宿舍、餐厅。

投资380余万元,新建了袁村希望小学、善山学校;完成了大坞二中、战河小学、大市庄小学等5所学校的结构调整。

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三个中学的中考排名均在全市有明显前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步推进,参合率位居全市前列。

完成了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参保率达到85%以上;全镇1.2万60岁以上老人全部享受社会养老待遇。

认真贯彻落实了土地法、矿产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规范了土地市场秩序,有效地制止了乱挖滥采乱建现象。

加大了对环境污染治理力度,进一步改善了环境质量。

深入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有线电视普及率、电话入户率均有大幅度提高。

深入扎实地开展了慈善一日捐活动,五年累计捐款120万元,为4160名群众办理了农村低保;累计投入16万元,扶贫救助和关爱贫困大学生120人次。

信息化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荣获“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审计、统计、经管、社会保障、武装、民兵、工商、粮食、交通、供电、邮政、网通、金融、广播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兴村强镇、建设幸福大坞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壮大财政实力为根本出发点,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加快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步伐,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努力把大坞镇建设成为经济强镇、商贸重镇、文化大镇、旅游名镇。

基本原则

——坚持平稳发展。

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生态优先,加强环境治理,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和谐发展。

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坚持统筹发展。

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居住管理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总体目标

镇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宽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主要预期目标为:

十二五期间,全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5:

50:

4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单位生产总值能耗、COD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产业发展

(一)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大力实施工业强镇、产业立镇战略,发展优势产业,培育产业集群,以精细化工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企业,全面推进全镇工业化进程。

力争到2015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过亿元科技成长型企业达到5家,确保每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以上。

1、加快传统工业经济升级。

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以煤炭、新型建材、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为重点,大力培育优势新兴产业,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传统产业质量提升、优势产业规模膨胀、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格局。

力争十二五期间,实施完成巨恒天硕、天成油脂、亚泰研磨等过千万元技术改造项目20个以上。

2、做强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进一步加大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建设投入,完成总面积2平方公里的基地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道路、污水处理厂、供水中心、供热中心、消防站、物流配送中心、服务区、3.5万千伏专用专用变电站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进一步提高产业基地承载能力;在满足香精香料搬迁入园企业的同时,重点发展以山东威智为依托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医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工产品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加速产学研合作创新,力争将精细化工基地建设成为资源配置合理、配套设施齐全、公用工程完善,在环境保护、安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方面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及知名度的精细化工基地。

确保到“十二五”末,基地三期建设完成后,年产值实现25亿元,实现利税4亿元左右,税收2亿元左右。

3、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继续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天字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坚持“政企联动、以企为主、以商招商”的方针,以精细化工产品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拉长产业链条,实施定产业、定产品招商,突出招引产业链高端项目和产业链缺失功能项目,形成医药类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和产业板块,以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同时,严把产业产品、投资强度关口,重点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真正把招商引资的成效体现在税收增加、财政增收上来。

“十二五”期间,力争引进投资过千万元项目50个以上,其中,过亿元项目10个以上;实际利用市外资金年均增长25%,实际利用境外资金年均增长17%;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

(二)提升三产服务业发展水平。

坚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围绕“扩大内需、扩大就业、扩大财源”三大目标,充分发挥大坞镇红荷湿地旅游连接点的优势,以打造高端文化旅游精品为重点,大力推进服务业项目建设,促进全镇服务业发展上水平、上规模、上层次。

“十二五”期间,确保实施投资过5000万元的服务业项目3个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

1、加快旅游景区建设。

进一步完善洪山口旅游景区功能规划,发挥资源的独特优势,确保“十二五”期间,洪山口景区能够全部建设完成;配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鲁南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善山森林公园等景点建设,全力推进洪山口旅游创意园建设,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新建宾馆、购物、娱乐场所规划布局,完善旅游六要素的配套体系。

同时,抓好洪山口游客服务中心和客运站台建设,开通景区公交线路,拉近与城区距离。

2、培育专业市场。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经营”的思路,以生活服务聚集化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商贸流通布局,调整现有结构和功能,重点开发建设镇驻地、休城、洋汶、刘庄、洪山口、两水泉、峄庄、韩庄八大商贸聚集区;加快建设镇驻地中心商贸区,努力打造五金建材、农用资料、服装鞋帽、土产百货、旅游商品、农产品交易等专业市场,力争到2015年,年交易额过亿元的市场突破1个;加快小坞和大市庄农产品交易市场等项目建设和镇驻地零售商业网点、设施和功能的规划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结构优化的商贸格局。

同时,突出抓好镇驻地红荷路两侧餐饮业和旅游产品购物网点的建设,搞好业态控制,发展各具特色、适合不同消费人群的餐饮服务业,培育消费新亮点。

3、发展现代物流。

以济枣路、休韩路、凫光路、休望路、红荷路、界朱路“三纵三横”路线框架,依托煤矿产业、化工基地、蔬菜基地、洪山口景区等,以反应快速化、功能集成化、服务系列化、组织网络化、经营市场化、信息电子化为标准,重点巩固邵庄、洋汶、休城、战河、姜庄等煤炭运输专业村建设,积极引进一批物流企业和物流品牌,努力打造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支持恒裕食品、环球果蔬、益壮等农产品储藏加工企业等扩大规模,推进物资交易和流通,促进全镇现代物流业快速有序发展。

(三)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统筹镇村发展,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增效行动计划”,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1、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

重点发展北部山区和休城、邵庄等南部平原村的粮食种植,确保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低于5万亩,总产量不低于5.5万吨。

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确保蔬菜种植面积16.8万亩以上。

同时,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新培植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基地+标准化+品牌+市场”五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新培育农村经纪人300人,带动农户10000户以上;新建龙泉特色毛芋头、大刘庄大白菜、桥头马铃薯、小坞西瓜、东洋汶寒萝卜等现代特色产业示范基地5个,面积不低于20000亩;新培植现代特色示范村15个。

2、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

完善质量检测体系,教育引导农民采用物理、生物防治技术,加大农产品抽样监测力度,杜绝有害农产品流入市场;大力实施“品牌”农业战略,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开展农业品牌创建,改良品种、改善品质、打造品牌、提升品位,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和有机农产品,十二五期间,力争新增有机、绿色、无公害“三品”认证5个以上,积极创建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860万元,完成峄中、东桥头等10个村,面积1.4万亩的基本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加快土地治理和中低产田改造步伐,投资800万元,完成洋汶、休城等8个村,总面积9000亩的中低产田改造;投资120万元,抓好善山小流域治理工程,改善土地灌溉面积3000亩;投资1000万元,在韩东村修建橡胶坝一座,提升地表水位,增强减灾防灾能力;修复完善望凫橡胶坝,对北界河西韩庄-池头集西村段堤坝进行修复加固,提高防洪减灾能力;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发挥农机作用,减轻劳动强度,有序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确保十二五末,全镇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5万千瓦,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90%。

4、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

积极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开展好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力争到2015年新流转农村土地面积5000亩以上,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多渠道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争取落实各级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实施富民兴村强镇“1112”工程,支持农户和企业300个以上;继续加强农民培训,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技能培训等省、市培训项目为依托,组织实施好“现代农民素质提升工程”。

十二五期间,完成对农民辅导员、沼气生产工、农机操作手、农村经纪人等各类普及性培训20000人次以上。

城镇建设

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进一步统筹镇村发展,推进镇村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步伐,改善镇村面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1、加快推进小城镇和社区建设步伐。

“十二五”期间,完成大坞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的修编工作,实现镇村规划全覆盖;以红荷路沿线和凫山新村建设为依托,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积极吸纳人口向城镇社区集中,力争到2015年,镇驻地区域人口超过4.2万人;坚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抓好一批中心村的规划和建设,引导乡村居民适度集中居住;按照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依据规划,稳妥有序推进凫山新村二期、洪山口社区和善山社区等3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2、加快镇村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五”期间,力争实施镇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个以上。

实施好凫光路、俭林-龙泉、小坞-洋汶等道路的升级改造工作,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力争新增道路里程20公里以上;加快实施镇村人饮安全工程,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确保农村居民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新建镇驻地污水处理厂一座,在大坞、池头集、休城、大市庄等建设垃圾中转站8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水平,逐步实现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周转、市处理的运转机制。

3、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以实现小城镇建设精细化管理为重点,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对所有区域实行定岗位、定责任、定路段、定人员的“四定”管理,逐步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监管有力、运转高效、科学规范的城镇管理长效机制。

进一步抓好镇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重点抓好镇驻地、红荷路和济枣路等城镇主干道路、村村通道路、旅游景区、村庄的综合整治,集中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镇容村貌、道路绿化、亮化美化等专项整治,努力创建“平、明、绿、美、净、齐”的镇村环境。

继续实施文明生态村创建工程,新增市级以上文明生态村10个以上;继续深入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新增市级以上绿化示范村15个以上。

绿色发展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创建“国家级生态镇”为抓手,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加强生态建设。

以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为重点,规划建设两条生态链条:

依托凫山山脉打造山山相连的山脉生态链条;以北沙河、界河、小龙河打造河湖相连的水系生态链条。

重点实施善山森林公园、洪山口旅游景区、国防教育基地绿化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农田林网等工程,抓好林木管护,力争到2015年,新增成片造林面积2000亩,路域、水域、农田林网“三网”面积达30000亩,全镇林木覆盖率达到42%;创建“国家级生态镇”成功。

2、加强环境保护。

以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环保科技、行政监管和环境文化为支撑,以总量控制、结构减排、水气污染治理为重点,完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推进污染防治设施专业化、市场化。

加大农业污染治理力度,严格控制农药残留,加大畜禽养殖场粪便利用和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狠抓工业污染治理,对精细化工园区所有入园企业都完成环境评估报告,确保所有重点工业污染源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加大对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垃圾污染的整治力度,减轻燃煤污染,推进固体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确保环境安全。

3、加强新能源利用。

抓好节能减排,认真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力度,建立淘汰落后机制,抓好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淘汰工作,推进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降耗;强化企业节能管理创新,积极探索节能减排市场化运作新模式,形成有偿使用能耗容量和环境容量指标的运行机制。

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公共参与结合,大力推广新能源利用。

加快推进风能和太阳能综合利用建设步伐。

十二五期间,新建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村10个以上。

4、节约集约用地。

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

按照国家、省、市制定的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供地,加强建设用地管理,控制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

引导企业建设标准厂房、多层厂房,支持企业利用现有土地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加快推进“空壳村”改造和农村居民点整合,以集中布局实现集约发展。

搞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塌陷地、涝洼地治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社会事业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大力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服务业,鼓励自主就业,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力争“十二五”期间,每年新增就业1200人,培训就业3500人,劳务输转4000人。

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确保参保率达到100%,全镇60岁以上老人全部享受社会养老待遇。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参合率达到100%。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以救济救灾、慈善救助、社会救助、临时救助为重点,全面建立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运行通畅的社会救助体系。

健全五保供养制度,逐步提高五保供养人员的生活水平;加强镇敬老院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标准,确保符合集中供养条件的五保老人均能进入敬老院集中供养。

2、加快发展教育业。

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加大政府投入,大力推动农村社区幼儿园规划建设,完成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力争2015年末学前教育普及率达到90%;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巩固率达到99%;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争取到2015年末,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7%以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利用职教中心,加大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

3、加快发展卫生事业。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四大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完成滕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和门诊楼建设,不断提高就医水平;稳步推进乡村医改工作,实现药品零差价;完善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机制,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

4、加快文体事业发展。

以镇文体活动中心为依托,“十二五”期间,确保全镇每村农家书屋和体育健身广场建设完成,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水平,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5、做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不动摇,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这一中心任务抓宣教,以完善“四级责任奖惩”体系这一机制作为保障,以控制违法生育、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为两大核心任务,突出抓好财政投入、依法行政、村民自治三大重点,加强计划生育班子、队伍、制度、阵地四项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全镇计生工作逐步实现“宣教先导、政策主导、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工作新机制。

确保全镇计划生育合法生育率和出生婴儿性别比控制在上级要求的范围以内。

6、推进“平安大坞”建设。

大力推进电子监控“镇、村”建设,力争到2012年,实现全镇视频监控系统的全覆盖;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牢固树立“守土有责”意识,继续坚持“亲情接访、全程代理”信访机制和社会矛盾隐患排查“三固定”工作制度,切实从源头上预防信访问题的发生;着力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新机制;深入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