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2823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docx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docx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进一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并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其危害:

再次严重践踏了中国的主权,中华民族又一次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认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包括抗日救亡和全民抗战两个阶段,理解抗日范围变化的原因以及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3、总结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极其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课内容从纵向看包括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的抗日两条线索的内容。

学习时要将学生置身于抗日战争这一特定背景中,去探究两条线索中所涉及的问题。

在问题的设计与处理过程中,注意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慎重思考他人意见,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多样教学手段、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

及时、客观、激励地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运用问题教学法,启发、分析、讨论等解决相关问题;运用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直观感受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以史为鉴,加深对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二、教材要点

  侵华日军的罪行1.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1927年东方会议确定“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中国内战的局势给日本造成了可乘之机。

日本政府决定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

2.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日军失踪,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很快,平津沦陷。

日军向华东和华北两个方向发动攻击,妄图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

3.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爆发。

11月,上海失守。

12月,南京沦陷。

日军对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手无寸铁的中国市民进行了长达6周的杀戮,30万人被害,其中包括惨遭蹂躏的2万名妇女。

1938年5月,日军占领徐州,打通津浦路。

10月,广州、武汉失守。

中国失去了华北到华南的大片领土。

4.日军在侵华过程中,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残无人道地用活人进行试验,并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还制造了许多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为巩固和扩大占领区,日军实行“以华治华”的政策,进行殖民统治、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育。

5.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面对强大的敌人,中国军民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显示出了无坚不摧的民族凝聚力。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的武装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2.关内关外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史实

  

  爱国力量

  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史实

  中国共产党

  九一八后立即发表抗日宣言;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东北军民

  组织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

  国民党爱国官兵

  十九路军凇沪抗战迫使日军三易主帅;长城抗战——爱德馨营山海关殉国,二十九军宋哲元部长城喜峰口失而复得,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关内人民

  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爱国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深入工厂农村、军队进行抗日宣传。

  爱国民主人士

  3.1935年,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1935年12月9日,爱国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运动后平津学生响应中共号召,南下深入工厂、农村、军队进行抗日宣传。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在中国共产党的斡旋下,蒋介石被迫接受张、杨主张。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1.随着日军侵略的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到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从此,抗日战争发展成为有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共产党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战场,共同抵抗日军的侵略。

4.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组织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期间,国民政府还组织了太原会战。

八路军开赴山西参加会战。

一一五师在平型关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1938年春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正面战场的抗战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

1938年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国共间虽有摩擦,但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继续抗击日军的进攻。

1940年5月,枣宜会战,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部与敌人奋战九昼夜,壮烈殉国。

5.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

陕甘宁边区成为中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日军的一次又一次“扫荡”、“蚕食”和“清乡”。

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了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歼敌4万多人,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少数民族的抗日武装队伍,在反“扫荡”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背景下中国抗日战争最后阶段大事记:

①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②1942年1月,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蒋介石任最高统帅,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③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④1945年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⑤1945年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⑥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⑦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击溃关东军;美、英等国在太平洋集结重兵,准备在日本登陆。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

⑧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⑨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

2.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任务: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这次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目重点

  日军侵华的罪行及危害,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原因、表现及结果;

  理解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三、教学过程

  导入:

  本课内容现实性强,可运用的材料从形式到内容都较为丰富。

因此可以采取运用材料、创设情境、启发思考的方式进行到入。

以下几例供选择参考

  利用反映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的典型的图片资料。

如日军杀人比赛的图片。

  文字材料。

如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王选的材料、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副对联:

感时溅泪,恨别惊心。

  视频音像资料。

如歌曲《九一八》、电影《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黑太阳731》。

  那么,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中国人民又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今天世人该怎么面对这段历史?

  此外,也可以通过回忆近代以来,日本侵华史实导入。

  教学

  首先引导学生浏览“课前提示”及课文子目,要求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

然后教

  师可投影图示:

  日军侵华、中国军民抗日的两方面内容及相关的两个阶段

  抗日救亡运动全民族抗战

  31年——————1937年——————1945年

  局部侵华全面侵华

  侵华日军的罪行

  ★学生带问题阅读课文:

日军军事侵略的进程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日军在中国沦陷区是如何进行殖民统治的?

你认为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罪行?

★阅读后多媒体播放: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视频音像资料,增强感性认识,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此问学生回答后,教师作补充投影:

①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②1935年,制造了华北事变;③1937年,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

  ④1937年,发动“八一三事变”,侵占上海;

  ⑤1937年,占领南京,制造南京大屠杀;

  ⑥1938年,占领徐州、广州、武汉。

至此日军占领了中国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

  此问学生回答后,教师需作相关分析并归纳如下:

①灭亡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

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②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

  ③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补充说明: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从根本上讲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特征所决定的,是摆脱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困境的对策;从现实的角度看新一轮经济危机加速了其侵略的步伐;而当时中国的局势和国际社会的绥靖之风又为其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问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归纳:

  ①政治上,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实行“以华制华”的政策;

  疯狂迫害占领区人民;

  ②经济上,大肆榨取中国的资财、掠夺劳动力。

  ③思想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

  此问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分类归纳,并投影:

  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具体有:

  军事侵略与占领;屠杀中国人民;蹂躏中国妇女;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

  活人试验并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对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经济掠夺、奴化教育等。

  了解日军的罪行,以增

  强感性认识。

  ★探究与讨论:

  日军为什么能长驱直入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参考答案:

日军侵华是蓄谋已久,敌强我弱;中国国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

国际形势对日本较为有利。

  日军为什么要在中国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

参考答案:

为巩固和扩大占领区,为一步一步灭亡中国、实现其既定国策奠定基础。

  日军侵华的罪行对中华民族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并请谈谈你的感想。

  参考答案:

日本帝国主义再次践踏了中国的主权,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攫取了在沦陷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特权,剥夺了许多中国无辜百姓的生存权,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是极其野蛮而残酷的。

它们的滔天罪行是不可饶恕的。

而今天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大有死灰复燃、重新抬头的危险,我们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

日军的滔天罪行至今仍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

如:

劳工问题、生化武器问题、战争赔款问题、慰安妇问题等等。

  请看下面的情景材料:

XX年夏,深圳市振华路一家酒吧在门口挂出“日本人不得入内”的招牌,拒绝日本人前来消费。

该酒吧经理说,这是为了抗议日本修改教科书等不义行为。

想一想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解释概念:

  关内关外

  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阶段的内容。

它是“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国军民自发起来,维护国家主权,抵抗日本侵略的爱国行为。

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

它包括前方中国军民抗日和后方人民斗争两方面内容。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与提示阅读教材后完成下表:

  

  爱国力量

  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史实

  教师分析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和平解决的原因及和平解决的意义:

  ①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

  ◇根本原因:

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机。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特别是一二·九运动的影响;

  ◇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逼张、杨剿共并亲赴西安督战,是事变发生的直接原因。

  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日本的侵华加剧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共从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主张,并积极参与谈判。

  ◇国民党内亲英美派要求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营救蒋介石。

  ◇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讨论:

1931~1937年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原因:

①日本大举侵华,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机空前严重。

  ②蒋介石对日本侵略一味妥协退让,压制全国人民的抗日活动。

  ③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宣传与领导。

  特点:

  ①广泛性:

区域广,波及东北、华北、上海、福建等地。

  各阶层各党派都投身其中。

东北军民;学生;国民党爱国力量;许多民主党派

  和群众团体;这次运动的群众基础十分广泛。

  ②抗日与反蒋相结合。

  ③艰巨性

  影响:

  ①打击了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揭露了日本吞并华北的阴谋和企图灭亡中国的野心。

  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③促使国共两党调整政策,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④促使中国政局由内战、对峙到合作抗日的转变,为实现全民族抗战作了准备。

  史料链接:

  日本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光治说:

“关于东北暴徒之根本讨伐,实为极难之事,因其集团作乱,不易治平,且非一朝一夕所能收效。

自奉天事变发生后,我军对安奉线附近暴徒中心地之讨伐不下六十二回之多,结果收效甚微。

  想一想:

日本侵略者三宅光治的“自白”说明了什么问题?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第二阶段的内容。

  ★学生带问题阅读课文:

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到全民族抗战的经过如何?

  抗日救亡运动为什么会发展到全民族抗战?

  全民族抗战表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表现又是什么?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国共合作的完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标志着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到全民族抗战。

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到全民族抗战的经过:

  ①1935年,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③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通电呼吁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新进攻。

  ④1937年,中共中央向蒋介石提交国共合作宣言。

  ⑤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八路军、新四军,实现了军事上的合作。

  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到全民族抗战的原因:

  ①中日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日本侵略的形势,使国民政府不得不抗日;③中国共产党及全国人民的努力。

  全民族抗战的表现:

  ①抗战旗帜: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抗战地域:

真正的全国战争。

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

  ③参战人员:

全国各阶级、各阶层。

  ④党派团结:

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在抗日基础上团结一致。

  ⑤军队合作:

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讨论与探究:

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并谈谈在抗战的不同阶段两个战场的地位及关系。

  ◇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

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徐州、太原等会战,吸引和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使得八路军、新四军能够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形成敌后战场。

  没有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而没有敌后战场的发展,就没有抗战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抗击了日军的主力,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为国民党军队赢得在西南休整的时间,也为其取得西线滇缅战场的胜利提供了条件。

  ◇在战略反攻阶段,两个战场在不同的区域向日军发起进攻,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总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以后,国共合作抗日是主流。

其间虽在抗战相持阶段国民政府制造了反共摩擦事件,但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统一战线最终没有破裂。

国共合作抗日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⑥抗战基础:

广大群众。

是抗日战争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主要表现:

国共合作抗日。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写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背景下中国抗日战争最后阶段大事记;教师对中共“七大”背景、目的、内容、意义做简要分析。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国内: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的次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②国际:

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讨论与探究:

  结合史学争鸣,讨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是什么?

  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

  ②中国人民长期的、团结的、全民族的抗战,对打败日本、取得抗战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③中共努力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使抗战有了极大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④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互配合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次全民族反对外敌入侵、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国之一和战后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③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因战争失败而割地、赔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光复了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失地;废弃了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长达百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团结、统一,显示出无限的生命力。

  小结:

  同学们,这段历史虽已过去,但又没有过去;虽已学完,但又没有学完;它留给我们每个人的太多、太多,它留给中国和世界的太多、太多;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这段历史会让我们得到更多、更多……课后反馈和延伸:

  1931——1945年这段历史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理由是什么?

2、你认为日本侵华对中国损害最大的是什么?

3、试从战争领导、民众动员、战略战术、国际环境四个方面比较中国在甲午战争中遭到失败而抗日战争却取得胜利的原因四、能力测试

  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事件发生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①九一八事变②七七事变③一二八事变④华北事变⑤八一三事变

  A.①②③④⑤B.③②④⑤①c.①③④②⑤D.③①④②⑤

  .下列关于1931-1937年中国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开始了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新阶段

  B.中国政府组织人民进行局部抗战

  c.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D.国共间由内战逐渐走上联合抗日的道路

  .XX年12月13日,由旅日华侨捐资50万元铸造的重6.6吨的“和平大钟”,在南京撞响66声。

对此举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①纪念66前南京大屠杀中30多万遇难同胞②痛斥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③警示世人铭记历史、深思历史④抗议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掩盖暴行的行径

  A.①②③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义勇军进行曲》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下列哪一事件发生后?

  A.1840-1842年鸦片战争B.1931年九一八事变c.1935年华北事变D.1937年卢沟桥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根本原因是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B.中共发表“八一宣言”

  c.蒋介石态度明显转变D.全国人民拥护一致抗日

  .在抗日义勇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是

  A.东北军B.八路军c.新四军D.抗日联军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是

  A.山海关战役B.平型关战役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一二九运动发生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七七事变爆发D.国共合作的完成

  .枣宜战役中,为抗日而牺牲的第33集团军总司令是

  A.杨靖宇B.宋哲元c.李宗仁D.张自忠

  0.下列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初期抗战的表述不客观的是

  A.抗战态度比较积极B.打破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c.阻止了优势敌人的进攻D.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

  1.关于中共“七大”,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B.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c.提出解放全国人民,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的任务

  D.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中国人民长期的、全民族的抗战B.中共努力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

  c.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互配合

  材料解析题

  3、阅读《中日国力、军力对比简表》

  

  项

  目

  国力

  军力

  工业总产值

  生铁产量

  钢产量

  石油产量

  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

  总兵力

  有训练

  的后备

  兵

  军舰

  军舰总吨位

  飞机

  中

  国

  3.6

  5.9

  5.6

  0.02

  0%

  02.9

  0

  6

  9

  00

  日

  本

  0

  39.7

  35

  3

  0%

  0余

  09.7

  00

  7.1

  25

  

  结合所学知识及表中内容分析提炼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具有哪些优、劣势?

你认为在战略上中国应如何决策才能扬长避短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问答题

  .日本右翼势力否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他们认为:

“在支那事变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