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374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7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3页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3页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3页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3页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3页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3页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3页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3页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3页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3页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3页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3页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3页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3页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docx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docx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

 

语文《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高二年级备课组)(上)

 

2017.2.10

 

概说

备课人:

***

教学目标:

1、了解先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盛景象

2、知道“儒、道、墨、法”四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重要典籍

3、能概括先秦诸子的主要思想及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探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因

2、知道“儒、道、墨、法”四家的主要思想观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秦诸子:

这里所说的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它们是中国文化的根,今天我们就来体会先哲们的智慧与魅力。

(要求学生阅读概说)

二、快速浏览,整体把握

1、要求学生阅读“诸子之思想及其争鸣”并整理笔记至作业本

2、汇报

三、分析思想

先秦诸子包括儒、墨、名、法、道、阴阳等,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主要学习儒、道、墨、法四家的著作

 关于儒、道、墨、法四家及其代表人物作一些简介

1、儒家是由孔子开创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论语》《孟子》 

2、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在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墨子》

3、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庄子》

4、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韩非子》

先秦的诸多经典,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从文体上看,它们都基本上属于议论文以它们所代表的文章,对于后人来说,可以说是具有无穷的魅力这些著作流派众多,而且其中充满了卓越的智慧这一时期就流派风格之多、哲思之深、影响这远、原创作之强而言,是空前的,也可以是绝后的

四、各学派发展

1、到战国中期,学派有了显著发展,或分化,或产生新的学派。

2、孔子死后,儒家分派,而孟子、荀子最具代表性

五、探究成因

1、小组交流

2、明确:

各家各派都关注和思考实现社会与人生中的种种问题,为自己找到出路,找到精神寄托,多年战乱使得人们想要从精神方面得到解脱。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备课人:

刘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

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来看他怎样面对别人的不解和讥讽。

二、了解孔子生平

1、阅读文字

2、明确经历

三、《论语》简介

1、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录孔子言行

2、传世二十篇,篇名只是从各篇开头部分摘取两三个字

四、分析1、2则

1、自读,理解大意

2、找出主要人物,分析人物特点

3、思考:

“天下有道”中的“道”指什么?

仪封人对孔子什么态度?

“辟世之人”指谁?

“辟世之士”指谁?

长沮、桀溺对孔子什么态度?

孔子如何看待他们的?

4、讨论

五、合作探究

孔子跟长沮、桀溺一类人物有什么不同?

明确:

这两类人物都不满于混乱污浊的现实。

前者力图改变且不屈不挠。

后者选择了避世,洁身自好,前者更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对自我的考虑较少,相比之下后者不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在孔子周游列国时,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我们来认识几个,他们分别是楚狂、丈人等,看他们与孔子之间发生了什么?

二、整体把握,自主学习

1、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2、讲授重要实词,明确“明日”

3、疏通文意

三、探究分析

1、丈人对孔子是什么态度?

明确: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2、“长幼之节”与“君臣之义”之间老人是如何选择的,孔子对此是怎样看待的?

明确:

孔子认为老人知道长幼之节不可废弃,但他隐居躬耕废弃了君臣之义,这是不应该的。

“君子之仕,行其义也”,点破了儒士做官的立足点,这就是行义而非谋利。

3、“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是怎样得出的?

4、从中你了解了一个怎样的孔子?

明确:

极力入世救国,以改变天下无道为己任的孔子。

他具有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更具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与坚韧的品质。

《当仁,不让于师》

备课人:

刘婷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

3、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

1、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

2、孔子与弟子间的相互态度、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对孔子在道德、学问诸境界的概括、评价。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为学生,一年到头几乎天天都要跟老师打交道。

相信大家都非常关注自己的老师。

因此,大家也一定非常关心:

孔子这位被誉为“万世师表”的人是怎样对待他的弟子的呢?

孔子的弟子们又是怎样评价老师的呢?

二、通读全文13章,把这些内容作一简单分类。

明确:

1、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

课文第1、2、3。

2、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

课文第9、10、11、12、13。

3、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

课文第4、5、6、7、8。

三、学习第一部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

(一)学习1、2则

1、阅读第1、2则,结合注释,自己疏通。

2、解释重点实词虚词

3、语意略说:

(二)学习第3则

1、阅读第三则,自己疏通文意。

2,教师明确:

几个熟语理解好并积累应用: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循循善诱。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主要是翻译时,注意动补句式。

,这则内容有三:

高度评价老师,也是用比喻的手法;老师是怎样教导自己的;叹息自己与老师的差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读一读语录,理一理思路。

二,学习第二部分“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

阅读9—13则,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第10则略过不看。

教师明确:

1,这几则里面,有几个后世常用的惯用语,注意积累:

箪食瓢饮,不堪其忧,不改其乐,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2,注意“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这个特殊句式的理解。

两个“为”,都是介词,读weì。

3,语意略说:

4,孔子对颜回的好感,还因为颜回的好学。

比如:

季康子问:

“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

”(《论语•先进11第7》)

孔子在这里不顾及其他学生的感受,而言现在没有好学之人,可见颜回在孔子心中的堪为典范的印象。

5,但孔子毕竟是注重“礼”的,即便是对颜回,他也不愿失去“礼”的制约。

如:

①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子曰:

“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鲤也死,有棺而无椁。

吾不徒行以为之椁。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论语•先进11第8》)

②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

“不可。

”门人厚葬之。

子曰:

“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

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论语•先进11第11》)

这两则说明孔子的清醒和理智——不愿意为着世俗的热闹虚荣而违背“礼”。

三、学习第三部分“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

学生朗读,疏通第4-8则。

教师明确:

1,理解好以下字词:

若,诲人不倦,当仁不让,割鸡焉用牛刀,莞尔一笑,子路不说,矢。

2,语意略说:

四、关于南子

南怀瑾先生持异解,他认为,南子貌美是事实,行为不检点也是事实,子路不高兴老师去见她也是事实,甚至孔子发誓也是事实,但孔子本意是要澄清弟子们对南子的认识:

南子没有做过罪大恶极之事,大家这么对待南子,有失公正。

必须明白“予所否者”的“否”是对什么而言以及“天厌之”的“之”指代什么内容。

南先生认为“否”是“批判”“否定”之意,而“之”是指代“被孔子所否定的人”,全句意为:

如果是我所反对、批判的人,上天一定会厌弃他。

而我没有“否”之,则其人尚无大恶。

当然,如果如南先生所言,则孔子为何要“矢之”,恐也难以服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备课人:

刘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过”、“更”、“远”、“舍”等实词及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

2、过程与方法:

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及其现实的指导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发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错误与无知,培养学生诚信、宽容、惜时、知错能改等美好品德。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文”、“过”、“更”、“远”、“舍”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孔子的生存智慧及其启示意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大家对孔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孔子既是伟大的教育家,又是伟大的思想家。

他教育弟子的不少言论都体现了深刻的生存智慧,充满了启示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继续品读这些人生格言,进一步感悟孔子深邃的思想吧。

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诵读。

(1)学生个别读,纠正读错的字音;

(2)全班齐读,整体感知。

2、要求学生通读全文,找出活用及通假字,扫除阅读障碍。

知,通“智”,聪明。

女,通“汝”,你。

无,通“毋”,不要。

食,通“蚀”,亏耗,损失。

①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

②足食,足兵(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

③人能弘道(弘,扩大,光大,形容词用作动词。

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远离)

通假字学生较容易找出,活用是难点,教师应作必要的指导。

3、学生结合注解自译,疏通文意。

教师对个别难理解处进行点拨、指导,如第二则、第十一则及第九、十二则的关键字词“而”、“舍”等。

三、内容探讨。

1、要求学生给十二则论语分类,说说它们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孔子的人生智慧。

提示:

可分为三类:

求学、为政、做人。

也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2、分组讨论。

每组自选几则进行讨论,谈谈其中包涵的道理及给你的启示。

弄清下列问题:

①孔子如何阐述求学的态度?

②如何面对过错?

③如何加强自身修养?

④如何待人处世?

⑤如何阐述为政之道?

3、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一)关于做学问,孔子主要阐述了三点:

要实事求是,正视无知;要勤于思考,大胆探索;要惜时,自强不息,进学不已。

(二)关于对待错误,孔子的观点是:

要勇于面对错误,改正错误。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三)关于为政之道,孔子主要阐述了两点:

一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因小失大;二要取信于民,得民心者得天下。

(四)关于做人处世,孔子认为要加强自身修养;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诚信,诚信为做人立世之本。

四、拓展延伸。

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这几则论语给你的启示。

1、学生自由发言,既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来谈,也可以谈历史经验和教训。

2、教师归纳、总结。

启示一:

学海无涯,尤其是在当今信息时代,各种知识的更新层出不穷,一个人终其一生也不可能学会所有的知识。

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我们每个人都要敢于正视自己的无知,虚心向学,绝不能弄虚作假,不懂装懂。

同时,还要勤于思考,大胆创新。

一个不懂得思考的人是不可能有创新的,而没有创新精神的人,就不可能成为当今社会真正有价值的人才。

启示二:

俗话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任何人都有缺点,都会犯错误。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错误、掩饰错误,由小错发展成大错,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危害他人,危害社会。

启示三:

创建和谐社会需要从我做起,而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离不开宽容、诚信。

对自己严格一点,对别人宽容一点,就可以减少或消除人际关系中的矛盾。

启示四:

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

学习如此,做事如此,治国也如此。

欲速则不达,我们国家有许多这方面的教训。

如大跃进;如改革开放初期只顾发展经济忽视环境保护。

总之,孔子的智慧,是关于现实生存的智慧,是切合现实生存的智慧。

他对社会人生诸多问题的深刻认识,充满了启示意义。

五、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1、3、6、7、8、9、11、12则。

2、归纳、整理“而”的意义和用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备课人:

王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具体确切的含义。

3、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2、诵读法,在诵读基础上把握文意,疏通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论语》中“仁”的思想主张的道德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

1、翻译选段。

2、整理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

1、对“仁”的思想主张的把握,了解其含义。

2、联系现实来应用这种思想,并且引导学生要摒弃不足之处。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翻开《论语》,圣人孔子从神坛上走了下来,我们看到了一位真诚、坦率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在学生心目中如日、如月、如天的师者,看到了一位让学生感到“仰而弥高,钻之弥坚”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充满智慧的智者,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他堪称“万世师表”。

 

走近他,我们会慢慢地感受到他那学识的广博,道德的高尚,和蔼的身影,亲切的笑容,深睿的智慧。

走近他,我们需要了解他的思想的内核——仁。

 

下面,我们将来了解一下仁说的倡导者孔子对此是怎么解说的。

 

二、结合注释,通读全文 

  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樊迟fán  皋陶gāo、yáo  弘毅hóng  枉wǎng 

学生集体诵读。

(活跃课堂氛围) 

其实,文言文的语感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朗读来完成。

在平时,只要你想读,敢读,然后大声读,就可以读出味道,读出情感,读出人生。

“疯狂语文”,让我们一起在文言文的大地上疯狂,领略文言文这块质朴的土地带给我们的享受。

 

2、解释下列加线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1)天下归仁  ______________赞许 

  

(2)为仁由己  ______________靠 

  (3)请问其目  ______________详情 

  (4)回虽不敏  ______________资质愚钝 

  (5)请事斯语矣______________实行 

  (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______________字 

  (7)尧舜其犹病诸  ______________担忧 

  (8)能近取譬  ______________比方 

  (9)士不可以不弘毅  ______________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10)死而后已  ______________停止 

  (1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______________贫困 

  (12)克己复礼为仁  _____________ 实现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问知。

子曰:

“知人。

”  “知”通“智”   

(2)举直错诸枉   “错”通“措” 

  (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乡”通“向”   

(4)知者利仁  “知”通“智”         

4、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或者特殊用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立、达为使动用法。

 

  仁以为己任:

宾语前置语,正常语序为“以仁为己仁”。

 

文言句式:

(1)何谓也宾语前置句 

(2)选于众状语后置句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定语后置句 

(4)克己复礼为仁判断句 

5、注意特殊词语的用法。

 

  诸、其 

三、疏通文意,理解语句的大概意思。

 

  1、【原文】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译文】颜渊问仁。

孔子说:

“用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主持正义、捍卫道德、维护和平,这就是仁。

一旦做到了这一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崇敬你、追随你、向你学习。

为崇高理想而奋斗要靠的是自己,难道还能靠别人吗?

”颜渊说:

“请问其详?

”孔子说:

“违反礼法的事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

”颜渊说:

“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 

  2、【原文】仲弓问仁。

子曰: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

“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译文】仲弓问仁。

孔子说:

“出门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庄重,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

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

在诸侯国做官、为诸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

”仲弓说:

“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 

  3、【原文】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问智,子曰:

“知人。

”樊迟未达。

子曰:

“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

“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

”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

“富哉言乎!

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 

  【译文】樊迟问仁,孔子说:

“对人慈爱。

”问智,孔子说:

“对人了解。

”樊迟不理解。

孔子说:

“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

”樊迟退出来,见子夏说:

“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

”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是什么意思?

”子夏说:

“这话很深刻!

舜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皋陶,邪恶之徒从此销声匿迹。

汤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伊尹,不法之徒从此无影无踪。

” 

 4、【原文】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译文】子贡问:

”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吗?

“孔子说:

”那就是恕字吧?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人。

“ 

5、【原文】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说:

“如有人能让百姓都得到实惠,又能扶贫济困,怎样?

可算仁人吗?

”孔子说:

“岂止是仁人!

必定是圣人!

尧舜都做不到!

所谓仁人,只要能做到自己想成功时先帮别人成功,自己想得到时先帮别人得到,就可以了。

推己及人,可算实行仁的方法。

” 

  6、【原文】子曰:

“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

” 

  【译文】孔子说:

“仁离我们很远吗?

我想要仁,仁就来了。

” 

7、【原文】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译文】曾子说:

“有志者不可以不培养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因为责任重大而且道路遥远。

以实现全人类和平友爱为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

为理想奋斗终身,这样的道路不是很遥远吗?

” 

  8、【原文】子曰: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译文】孔子说:

“志士仁人中,没有贪生怕死出卖正义的人,却有舍生忘死维护正义的人。

” 

9、【原文】子曰: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 

  【译文】孔子说:

“品质恶劣的人,忍受不了贫穷,享受不了快乐。

有仁德的人安于实行仁,算计得精明的人利用仁。

” 

四、文本解读:

 

从大家的讨论中,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这其实是一种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生活处世方式,生活中只要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那么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灿烂多彩的。

请大家结合我们找出来的句子,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一下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施行仁后会怎么样。

 

1、什么是仁 

仁就是要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

就是在平时不要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就得帮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先通达。

 

2、当大家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大家得到了哪些启发?

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

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与孔子亲密接触,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仁”学。

 

(1)克己复礼:

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则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

比如教学楼前的山茶花开了,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里面有明确的规定:

不得损坏公物,茶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得抵住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

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

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爱人 

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爱人就可以了。

你可否意识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比方说为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卫生默默奉献的陈秀金老师,如为我们宿舍的安定和谐而苦口婆心的生管老师,如为我们学校的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的门卫老师……当你再次遇见他们时,请问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这样,你就已经是一个“仁”者了。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当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但你想要自己全面的话,也要让别人事业发达。

而不是建立在推倒别人而自己站稳了,也不是损害他人发展了自己。

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推己及人,我们想到的,别人也会想到;我们想做的,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

所以,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来面对他们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就和谐了。

 

总结:

学以致用。

 

了解了仁的思想,我们大可以在生活中加以施行。

也许一开始我们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我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以我们为中心,他人也以我们为榜样,这样,和谐校园又怎么可能建设不起来呢?

 

3、孔子的“仁”的学说蕴含着哪些值得弘扬的思想精华?

 

明确:

第一,孔子仁的学说的第一个精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

它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然具有巨大的意义,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他人对我们好的情况下,才回报式地对他人好;我们对他人好,也根本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回报;我们无条件的对他人好,只根据自己的心来体贴他人的心。

这凸显了孔子以及中华民族纯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

 

第二,“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生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存在,考虑到社群的秩序,所以,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合理的规范。

因此,孔子宣扬的那套礼固然有不少需要扬弃的具体内容,但它严于律己的基本精神也有值得继承的方面。

 

总结:

从生活到智慧,从智慧到著书立说,从文本再到生活,今天我们在汲取先圣的生存智慧的营养,明天,我们虽然不能成为圣人,但我们绝对可以说我们一直正在沿着圣人为我们描绘的蓝图在建设和发展着我们的文化,再此,请让我们再一次用真诚来朗读这么几句话:

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同学们,大家心中一定有这样的疑问:

选修课应该如何读,应该读什么?

这边,我想说:

读好选修课,要靠手脑口;时间要用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