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所工作安排汇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924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探所工作安排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探所工作安排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探所工作安排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探所工作安排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探所工作安排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物探所工作安排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物探所工作安排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物探所工作安排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探所工作安排汇总.docx

《物探所工作安排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探所工作安排汇总.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探所工作安排汇总.docx

物探所工作安排汇总

物探所2011年总结

及2012工作安排

 

防治水中心

2009年12月2日

物探所2009年总结

及2010工作安排方案

过去的一年,防治水中心物探工作有序开展、稳步向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物探人员积极主动地在各矿井开展各项物探工作,在探测工作中锻练了队伍,逐步掌握了各种探测技术并积累了一些探测经验。

为明年物探工作全面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2011年物探工作总结

(1)、本年度物探工作开展情况

上半年中心将物探人员分为3个实习小队分派到各个矿井进行“物探实习练兵”。

通过加强自身学习、科研院所及仪器厂家现场培训、现场实习操作等多措并举,在所驻矿井积极开展探测工作,学习掌握了直流电法及坑透等常用物探技术,并以三矿为中心,辐射到周边各矿主动开展一些探测工作,达到了锻练队伍、学习技术的目的。

7月份防治水中心物探所正式成立,组建四个专业物探队在集团公司各矿井逐步展开物探工作。

各物探队通过井下实际操作和学习,较熟练的掌握了多种物探仪器的操作方法,并在井下进行了实际探测应用。

白龙矿、回坡底矿、李雅庄矿、干河矿、三交河矿等是对物探工作最为重视、开展物探项目最多的矿井。

上半年期间,中心已能够负责该四个生产矿井的所有物探工作,以及全局所有矿井回采面的无线电坑透探测。

并对每次探测编制探测报告。

对物探报告进行了逐步细化,逐渐修改,最终目的是使报告能够更直观、更有针对性、更能够有力指导矿井安全生产。

在不断开展物探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搜集各矿地质资料,总结探测经验,将物探准确度进一步提高。

全年,物探人员在赴外开展工作的同时也参加了多次专项技术培训。

①、对瞬变电磁仪的原理、使用方法及资料处理解释进行了有效的培训,在2-100面、10-109面进行了井下实际操作;②、对高密度电法测深进行了一次专项培训,与技术人员多次下井进行现场试验。

在六采区皮带巷、轨道巷H=48m’断层处分别进行了两次对比试验。

探测取得良好的效果,为高密度成果解释提供了有效帮助与现场探测经验;③、对高分辨直流电、音频电进行了培训。

并且在2-100面进行了现场实际操作。

利用高分辨超前对2-101末端H=28m的导水构造进行试验性探测,探测结果与实际揭露情况完全一致;④、由重庆煤科院对坑透、高密度、DTC150型地震探测仪的基本原理、现场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工作流程等进行了现场培训,并使用各仪器现场进行了实际演练。

通过培训,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物探人员操作和使用仪器的能力;⑤、对我物探队成员进行了瞬变电法仪、高密度仪器的基本原理、现场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数据处理方法及过程,通过这次培训,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物探人员操作和使用仪器的能力。

⑥、对瑞利波、音频电进行专项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音频电法仪、瑞利波电法仪器的基本原理、现场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数据处理方法及过程,通过这次培训,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物探人员操作和使用仪器的能力。

三个实习小组每月底进行一次技术总结交流会,对当月所有物探进行总结,并将总结经验应用于今后的物探工作之中。

(2)、物探技术掌握情况

经过一年的学习、实践,物探所能够较熟练地掌握直流电法超前探测、高密度电法底板探测、无线电波坑道透视等探测方法,并能够独立地开展探测工作;初步掌握了瞬变电磁法、DTC超前构造探测瑞利波构造探测、音频电透探测等物探技术的井下现场操作及资料处理,具备了现场开展各种探测实验的技术条件,能够做到独立或与科研院所合作完成上述探测任务、能够运用全方位探测仪进行井下超前及底板测深。

(3)、物探基础管理工作

为使物探工作有序开展,物探所制订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各工种岗位职责、各项物探技术操作规范。

例如:

各部门人员岗位责任制、仪器操作规范、井下业务保安制度、物探所管理制度、物探业务联系制度等。

充分发挥各队长的组织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各负责人须以身作则,与所有物探人员共同深入井下一线,参与现场操作,解决探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总结井下探测实际经验,教育和培养所有物探人员的敬业精神,吃苦精神。

以其饱满的姿态、上进心和责任心来胜任本职工作,完成各项物探工作任务。

确保本队物探人员井下物探作业安全,严格物探人员的考勤、工作考核和工资分配。

一、队伍管理

建立起各人员岗位责任制,有针对性、合理的制定包括物探所长、物探技术室主任、物探队长、物探技术员、物探仪器管理员、物探操作工等所有人员岗位责任。

明确各人员自身岗位职责,将每项责任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要求其各负其责。

制定了物探人员日常考核方案,物探队所有人员回中心工作之后,必须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制定作息制度,必须达到集团公司规定的劳动天数,否则将按工资考核有关规定进行严格考核。

由队长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严格落实请假制度。

对本队所安排工作的完成工作进行考核,每月对物探人员的出勤、入井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以出勤、下井为主要依据,与当月工资挂钩。

二、技术管理

建立起各种仪器的操作规范标准,尤其是对高分辨直流电法仪、瞬变电磁仪、无线电坑透仪、高密度电法仪等一些常用的仪器的操作标准进规范,对全体操作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学习。

建立起井下物探成果台账,台账内容包括物探的目的和方法,物探时间及其简要的设计,并将物探成果的实际验证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绘制工作面示意图,标明各探测异常区,对比较典型的异常区域进行分析解释并记录,总结每次探测的经验教训。

为以后物探工作积累丰富经验。

三、资料管理

建立了物探资料档案,对各矿井物探报告及资料进行规范化整理,按矿井、探测方法、年度、日期等项目有序归档管理,以便于资料查阅和检查。

要建立起各区域、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档案,作为对物探成果报告解释的有效参考资料。

建立各项物探台账,例如:

物探成果登记台账、仪器管理台账、物探情况揭露验证情况等,通过台账的建立和完善,来促进、指导物探工作。

四、仪器管理

建立起专项的仪器管理制度,要求每个物探人员必须爱护物探仪器、工具。

仪器操作人员要熟悉仪器的操作,每次外业要检查仪器的完好状况,严格按仪器操作方法进行工作。

派专人按仪器使用说明给仪器充放电,做好充电记录。

长时间不用的仪器或备用仪器要定期充放电,以保持电池有效容量。

物探前一天将仪器电充满。

仪器在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要将仪器随身携带,乘坐矿车时要将仪器抱于怀中,防止震动。

完成物探任务后要将仪器擦拭干净,线缆盘列整齐,及时入库。

完善了所有物探仪器的管理工作,要求每个物探人员都必须爱护物探仪器、工具,仪器操作人员要熟悉仪器的操作,每次外业要检查仪器的完好状况,严格按仪器操作方法进行工作。

必须经常检查与仪器配套的电缆线、电极、线夹、天线、工具等是否齐全、完好。

指定专人对所有仪器进行管理、维护、定期充放电等,并填写备忘记录。

仪器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要随身携带,乘车时必须将仪器抱好、抱牢,防止震动。

完成物探任务后要第一时间将仪器擦拭干净,线缆盘列整齐、清洗干净并及时入仪器室摆放上架。

学习和了解一些仪器常见的简单故障问题,必要时能够自行解决。

(4)、物探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还有部分矿井对物探工作没有引起重视,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开展物探工作;二是部分物探仪器的探测准确率仍值得分析探讨,例如:

瞬变电磁仪可能在井下抗干扰能力弱而致使探测异常区不够准确等;三是有些矿井没有对物探异常区域实际揭露情况进行收集取证。

需要在明年的工作中进一步落实。

四是需要向集团公司申请加派专业物探技术人才,增强物探技术室专业技术力量;五是

二、2012年工作安排

1、物探总体工作安排

2012年本着主动承担各种探测任务、煅练队伍、提高技术的工作思路,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使集团公司物探工作自主、有效开展。

各种物探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

、负责对集团公司所属生产矿井物探工作进行技术指导,采用现场培训、参与指导操作、帮助资料分析解释、对探测报告审核把关、定期开展物探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生产矿井物探技术水平,使生产矿井能够自主进行超前探测和回采面坑透。

、对资源整合矿井物探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主动承担多数超前物探工作。

对一些探测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探测项目,统筹安排有实力、有经验的委外探测队伍,并对委外物探项目进行现场监督把关,派物探人员参与到现场操作,资料处理、分析解释、探测结果评价等全过程,学习、掌握物探技术。

、与西安煤科院合作,承担集团公司所有带压开采工作面的音频电透探测和底板高密度直流电法探测。

将井下瞬变电磁探测做为研究课题,在已知构造条件或积含水区域做大量的实验性探测、针对不同类型的外界干扰条件做大量的实验性探测、对特定的采掘工作面做连续跟踪探测,找出瞬变电磁探测规律和应用条件。

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和仪器厂家的技术力量,积极开展、实验各种超前构造探测工作,找出适合我们集团公司矿井条件的有效构造探测方法。

2、物探队伍建设

建设专业化的物探队伍,有序的开展各项物探工作,加快物探专业技术人材培养,提高物探操作技术水平是2012年物探队伍建设的目标。

物探所下设物探技术室和四个专业物探队,总人数26人。

根据所承担的物探任务和现有的物探技术装备,拟将四个物探队分为三个电法超前探测专业队和一个构造探测专业队。

电法探测将其分为底板测深、音频电透、和瞬变电探测三个大类,其中底板测深主要承担各矿井高分辨三极测深工作和回采面高密度直流电法底板探测;音频电透主要承担音频电透及全方位透视探测工作;瞬变电探测主要承担各矿井超前及顶底板富水性探测。

构造探测队主要将工作重点放到DTC地震超前构造探测、瑞利波超前构造及煤层探测、探地雷达构造精细追踪探测和其它一些特殊探测。

明确简单的探测报告由各物探队编制,物探技术室审查把关,培养各物探队的操作技术骨干,能够承担各项探测任务。

由队长负责各物探队的日常管理,严格执行已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履行各自的岗位工作职责,严格规范物探操作人员的现场操作行为,严格按各种物探技术的操作规范实施物探工作。

充分发挥西安煤科院驻中心物探技术人员(必须保证常驻一人)的技术指导作用,补充部分高学历物探专业技术人才,加强物探技术室的技术力量。

物探技术室要着重于物探报告格式的制订、复杂物探报告的编制和一般物探报告的审查;着重于各种物探操作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制订和职工现场操作的技术指导;着重于重点物探技术的课题研究,物探规律探索;着重于物探操作及技术人员的培训、培养。

狠抓物探人员培训学习工作,培训方式:

由物探技术室编制培训课件,组织所有物探人员每周三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学习,每日早8点对所有物探人员进行每日一题培训学习,学习内容结合周三培训的讲课内容,达到知识熟练掌握和巩固。

培训内容:

主要对各种物探技术的工作原理、仪器操作、资料分析以及各矿井下简要地质条件等内容进行针对性培训。

对相关的地质基础知识、物探基础知识等进行系统性培训,使物探人员对物探技术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和掌握。

充分发挥西安煤科院物探专家的技术优势,对一些操作难度大、专业技术性强的物探技术(如回采工作面音频电透视、瞬变电磁等)进行专项培训学习,注重现场培训。

对一些委外的物探项目,要注重全过程现场参与学习,提高自身。

注重培训效果,每月末对物探队所有操作人员进行一次考试,考试成绩与工资收入挂钩,激励全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培训质量。

通过长期不泄地培训,使全体物探人员学习会和积累一定的物探、地质等相关专业知识,提高物探操作技术水平。

3、各种物探技术的运用

、高分辨直流电法探测技术

在井下掘进工作面探测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原则上推广使用高分辨直流电法探测技术进行超前探测。

探测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指派有经验的操作人员进行现场数据采集,操作过程中要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保证采集的数据客观、真实、有效。

固定物探队对特定的工作面做连续、追踪探测,及时对前次物探异常区进行跟踪,分析总结电法对各种含水体的电性特征反映,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超前探测手段。

、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该探测技术目前在理论及井下实际探测中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工程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探测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井下抗干扰差、干扰源的识别与分辨,探测的有效范围确定,探测异常区的大小、具体位置、范围、深度的确定,各种探测方法的有效性检测,探测成果的可靠性验证等。

为此,对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提出课题性实验研究。

一是要进一步学习了解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

二是要熟练掌握井下操作,能够判别井下干扰因素,在资料解释过程中尽量能够剔除干扰因素,取得更好的探测效果。

三是要与专家及专业探测队共同探测进行探测成果的分析解释,要注重跟踪探测,及时对已揭露地质信息进行追踪及物探资料的二次分析解释。

四是注重对条件已知地点的试验性探测工作,通过反复实验对比,总结瞬变电磁探测技术的物性规律。

、音频电透视探测技术

音频电透视探测技术已由西安煤科院进行了多年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是一种较成熟的探测回采工作面一定体积范围内含、导水体的探测技术。

该技术要在所有的带压回采工作面进行探测。

在西安煤科院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一步掌握该方法的原理和井下实际操作,对音频电透视探测资料处理及成果分析进行学习掌握,总结出一定的探测经验,争取在年底达到独立开展音频电透视探测的技术水平。

、高密度直流电法探测技术

该探测技术是对传统的电测深及电剖面探测的综合,主要应用于底板富水性探测。

其井下现场操作简便,智能化程度高,采集数据量大,适合应用于带压采掘工作面的底板探测。

目前已较熟练掌握其探测方法,应以予推广应用。

、无线电波坑透技术

该探测技术目前已熟练掌握,并在所有回采工作面进行探测使用,实际探测中,应进一步规范操作,总结规律,取得更好的探测应用效果。

、其它探测技术

DTC地震超前探测技术、瑞利波探测技术、探地雷达探测技术是超前构造探测及找煤及其它一些特殊体探测的有效探测手段,应在科研院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尽快掌握其探测技术,并在条件具备的采掘工作面进行大量的实验性探测研究,解决长期困绕煤矿生产的构造超前探测及追踪探测难题。

、多种物探技术的综合运用

对同一工作面利用多种物探手段进行探测的综合探测,将各种物探技术的探测结果进行相互比较、综合分析、深度解释,并与实际揭露情况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各种物探技术的优劣、适用条件及其对各种地质异常体的敏感程度。

对探测成果进行总结,积累各种物探方法的探测经验。

总之,2012年是各项物探工作正式开展的关键年,要按照既定的工作安排,全力做好各方面工作,使集团公司的物探工作上一个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