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3512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2007年1月,银监会出台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等六个配套文件。

在此基础上,2007年5月,银监会又发布了《关于加强村镇银行监管的意见》,对村镇银行的监管进行规范。

为村镇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以及合法地位提供了法律依据,通过设立村镇银行改革农村金融市场的思路,被称为“增量改革”,村镇银行给农村金融市场带来了竞争,有效增加了农村的金融供给,对农村金融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09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包括村镇银行在内的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

这表明村镇银行逐渐成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近几年以来,村镇银行发展迅速,村镇银行在我国的地区分布中,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区分别成立了25家、22家、59家、35家、32家和14家,截止2010年6月,我国村镇银行已经达到187家,发展实为迅速。

存贷款业务额不断提升,为促进村镇经济发展发挥了更好的作用。

截至2009年末,全国100多家村镇银行资本超过40亿,存款余额130多亿,贷款余额超过90亿,累计发放农户贷款50多亿,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70多亿,有效缓解了农村金融需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二、国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政策扶持力度不够,配套体系不健全

我国村镇银行的产生本身具有公共财政的属性,是以政策扶农为目的进行商业化运作的企业,所以村镇银行的经营与发展离不开财政政策的支持。

目前,各级政府没有系统地出台对村镇银行的扶持政策,差异化的扶持政策,不利于村镇银行持续、健康地开展各项支农业务,也将进一步削弱村镇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其主要表现在:

(1)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村镇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三农”,而农业是高风险低效益行业,因此村镇银行在业务经营中会面临较高的风险。

这就需要得到一定的政策扶持,而目前我国村镇银行所得到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

(2)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

我国对农户和农村企业的信用制度不完善,农村地区的信用体系不健全,许多农户的信用资料不全,有些甚至还处于纸制化人工处理阶段,没有使用电子化信息管理,这就造成了农村借款人信用评估难、信用跟踪难、信用约束难,从而增大了村镇银行的信贷风险。

(3)配套法规政策不健全

中国银监会发布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6项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组织的行政许可及监管细则,但是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业务管理等具体规定还没有出台,各地区的政策也不一样。

具体表现为:

一是国家税收政策扶持不明确,能减多少税、免税多少年没有规定;

二是国家还未建立支农奖惩机制,对支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尚未建立激励机制,影响其支农积极性;

三是中国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尚未向村镇银行倾斜;

四是村镇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能否享受国有商业银行的剥离、核销呆账和农信社的中央银行票据置换等政策,当前还未能明确。

2、融资渠道狭窄,资金来源不足

充足的资金来源是金融机构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由于受到制度安排和自身信誉等因素的影响,村镇银行存在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

首先,村镇银行设立于我国广大的农村贫困地区,虽然是农民自己的银行,是“穷人的银行”,具有一定的本土优势,但由于这些地区受地域自然条件和开放程度等限制,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民和乡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客观上制约了村镇银行储蓄存款的增长。

其次,村镇银行成立的时间较短,农村居民对其缺乏了解,与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相比,农村居民对村镇银行的认可程度大打折扣。

再次,村镇银行网点少,现代化手段缺乏,缺乏对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吸引力,部分居民将钱存到村镇银行,其初衷主要是为了获得村镇银行的优惠贷款。

3、信用环境较差,且难以控制

农村信用环境是村镇银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目前农村信用环境不容乐观。

首先,村镇银行信贷支持的主要对象为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他们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在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村镇银行的信贷资金存在严重的风险隐患。

其次,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一些农民对政策产生了很强的依赖心理,凡是国家在涉农方面的政策举动都被认为是对农民的“救助”,部分农户认为在村镇银行借钱可以先不用考虑归还,从而引发资金的道德风险。

第三,担保机制缺失。

村镇银行信贷资金的有效运作依赖于农村地区信贷担保体系的完善。

但农村地区可用担保资源稀少,遏制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加之村镇银行发放的贷款多以信用贷款为主,极易形成信贷的道德风险。

4、贷款风险大,金融监管不完善

由于村镇银行是位于农村地区的一级法人,为了与其他金融机构争夺市场份额,不断的开展种类繁多的业务,形成各式各样的经营模式。

当前银监部门对村镇银行采取“低门槛、严监管”的模式,“低门槛”即适当降低机构和业务的市场准入条件,增加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覆盖面;

“严监管”即强化监管措施,实行刚性市场退出约束。

但是事实上很难将“严监管”这一目标落实到位。

首先,目前的监管力量不够充足;

其次,即使有足够的监管力量并采用目前通常的银行内部关系人控制的模式来对村镇银行实行严厉的监管,也可能因为管得过多过严,而使村镇银行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以退出机制的运用来看,村镇银行一旦出现经营风险,就启动刚性市场退出机制,其负面效应是很难预料的。

而且,由于金融风险有着强烈的传导效应,因某一家金融机构非正常退出,则有可能引发区域性的金融风波。

三、我国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为所在区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扩大农村金融供给,为“三农”服务是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任何时候都不应动摇。

作为银行金融业的新生力量,在发展初期必然存在着困难和劣势,迫切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在相关方面加以扶持。

提高各村镇银行的经营积极性,推动村镇银行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人民银行应给予村镇银行一定的支农再贷款支持,以扩大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

二是放松利率管制,允许村镇银行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金供求状况、债务人可承受能力自主确立贷款利率;

三是对初创阶段的村镇银行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支持其发展壮大;

四是加快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为村镇银行的资金安全提供切实保障;

五是建立必要的风险补偿机制,建立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正向激励机制;

六是监管部门应出台政策,支持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进行适度的有序竞争,增强村镇银行的活力。

2、努力拓展资金来源

除国家应给予村镇银行信贷支持,努力降低村镇银行操作成本,减轻风险损失等政策支持外,村镇银行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向公众宣传设立村镇银行的意义和目的,介绍村镇银行开展的相关业务,正面引导公众充分了解并认可村镇银行;

二是设立村镇银行分支机构,扩大服务半径;

三是村镇银行职工应深入“三农”的各个触角,及时了解农民、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引导他们将闲置资金存到村镇银行;

四是加快村镇银行基础设施建设,以现代化的手段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的加盟。

四是政府可以考虑对村镇银行开放更多的融资途径,以使其获得更大的资金支持。

比如捆绑发行金融债券可以吸收大额的协议存款等等,以增强公众向村镇银行存款的信心。

3、完善监管体系

金融监管部门应引导村镇银行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银行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帮助村镇银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1)应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

加强村镇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

对申请开办村镇银行的个人或企业建立相应的举报制度,让公众对申请者的资信、品行进行评议。

(2)要建立审慎的运营监管制度。

对于村镇银行,考虑到其经营的高风险性和抗风险能力不强的特点,对其运营应坚持更为审慎的原则。

比如资本充足率标准应该高于其他类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分类标准和流动性比率应更高,以保障其运营更安全,努力减少因经营不善可能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3)要建立更为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

比如按季在当地主要媒体公布经营情况:

主要客户名单、各项经营指标、各类监管要求等,由监管部门组织成立由监管者、专家和业内人士组成的经营评价机构,定期公布评价结果,将经营情况置于公开场所,使存款人方便查阅,借以增强市场对经营者、借款人、监管者的制约,向存款人提供充分的信息。

(4)建立相应的惩戒措施和退出机制。

对违背“三农”服务宗旨的村镇银行应有明确的惩戒措施,对多次违规操作的村镇银行将取消经营资格,退出农村金融市场。

(5)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尤其要做好对各村镇银行发放贷款情况和支农效果的监督管理工作。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切实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有效化解村镇银行的金融风险。

完善各项金融服务手段,搭建安全、高效的支付结算平台。

4、加强金融手段创新

从长远来看发展村镇银行仍然需要创新金融工具、金融技术、金融产品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

首先,可以加强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合作。

通过对大中型项目的联合贷款或者为县域同一产业链上的不同需求主体提供信贷支持,扩大金融供给规模;

其次可以参与县市、乡镇政府的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建设规划,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扩大金融服务对象;

第三应探索多种担保、抵押方式,帮助种养殖大户、专业农户、经济合作组织解决其资金需求。

如经济林木抵押、土地使用权抵押、保单受益权抵押等。

并在成本可算、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步推出与自身管理相适应、与“三农”和微小企业融资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保险、代理、担保、个人理财、信息咨询、银行卡等填补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同时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增强自身竞争力。

总之,我国村镇银行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一些学者和实践者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探讨了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这对于提高对我国村镇银行的认识,加强对村镇银行销理论的运用,推进对村镇银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势头较好,但由于试点时间短,数量少,范围小,再加上受环境以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村镇银行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获得农户的认可。

为拓展新局面,村镇银行应突破原有传统观念的影响,标新立异,在合理风险控制内,大胆进行金融产品、金融工具以及服务创新。

为解决吸储难的问题,村镇银行可以考虑吸纳民营资本、外资以及富裕的自然人资本等,或可向央行贷款;

另外,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发行农村金融债券。

需要坚信的是,尽管村镇银行发展涉及的面比较广、服务的群体也比较复杂,但相比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的城市金融而言,村镇银行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朱海城.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

153-154

[2]郑兰祥,吴瑶.村镇银行发展初探[J].商业时代,2010(27):

68

[3]宋金玉.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外资,2011(9):

33-35

[4]苏晓娟.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营销,2011(12):

20—22

[5]王海波,郭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国内研究综述[J].山东经济2011(5):

122-126

[6]徐瑜青.村镇银行问题调查与研究[J].财政与金融,2009

(1):

28-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