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语文模块测试试题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3612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语文模块测试试题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语文模块测试试题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语文模块测试试题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语文模块测试试题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语文模块测试试题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语文模块测试试题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语文模块测试试题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语文模块测试试题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语文模块测试试题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语文模块测试试题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语文模块测试试题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语文模块测试试题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语文模块测试试题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语文模块测试试题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语文模块测试试题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语文模块测试试题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语文模块测试试题卷.docx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语文模块测试试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语文模块测试试题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语文模块测试试题卷.docx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语文模块测试试题卷

●●高一语文模块测试试题卷●●

【测试范围:

必修③】

【测试时量:

120分钟】

●第Ⅰ卷(基础卷)●

●一、选择题(3分×10=30分)

0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宫绦(tāo)戏谑(nuè)笑靥(yè)畏葸(sī)翡翠(fěicuì)

B、忖度(cǔn)盥洗(guàn)形骸(hái)窈陷(yǎo)炮烙(páoluò)

C、吞噬(shì)脊髓(suǐ)鞭笞(chī)榫头(sǔn)蹒跚(pánshān)

D、蹿红(cuān)飞湍(tuān)喧豗(huī)崔嵬(wéi)蹂躏(róulìn)

0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青出于蓝锲而不舍杜鹃啼血瓮牖绳枢

B、囊括四海追亡逐北因利乘便同年而语

C、斩木揭杆蓝田玉烟苍海泣珠庄周梦蝶

D、沸反盈天少不更事宽宏大量踌躇满志

0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贾谊《过秦论》:

“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金城——坚固的城池。

金,比喻坚固〗

B、韩愈《师说》: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

齿,并列、排列〗

C、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飞回——(在急风中)飞回来。

回,回归〗

D、李白《蜀道难》: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0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曹雪芹创造性地吸收和运用了中国古代诗歌、绘画等艺术手法,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

这既表现在宝黛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等众多优美场景的构思中,也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例如林黛玉_____的倩影、_____的眉眼、_____的低泣,以及她所住的那个____的潇湘馆,使她在群芳云集的大观园中,独具一种“风流态度”。

A、静谧高雅幽怨含情哀婉缠绵纤细清丽

B、纤细清丽幽怨含情哀婉缠绵静谧高雅

C、静谧高雅哀婉缠绵幽怨含情纤细清丽

D、纤细清丽哀婉缠绵幽怨含情静谧高雅

0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薛宝钗、史湘云等女孩子也劝自己致力功名时,贾宝玉感到特别痛心。

他觉得好好的清白女子,也学得沽名钓誉,是“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了”。

B、“协理宁国府”时,王熙凤果然不孚众望,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贴得体,表现出非凡的治家本领。

C、精明干练的王熙凤也有艰难窘迫之时,她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也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在贾府捉襟见肘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于在后40回中因心力交瘁而死去。

D、“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内心的痛苦使贾宝玉艰于呼吸视听,终于他离家出走了,而宝钗也将在孤寂中抱恨终身。

0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星系是由气体、尘埃和恒星群(上千亿个恒星)组成的,每个恒星对某人来说都可能是一个太阳。

B、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上兼容并包,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对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C、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

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D、“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07、下列各项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他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一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B、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被并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其中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代表作是《老人与海》。

C、《过秦论》选自贾谊的《新书》,贾谊,西汉人,《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其中以上篇最为著名,我们的课本所选用的就是这一篇。

D、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即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08、江山也要文人捧;文人的事迹和歌吟,往往能给某个平凡之处平添无限的人文情趣。

下列各项中的对联,适合悬挂在江西九江琵琶亭的一项是

A、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B、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C、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雨夜;荻花瑟瑟,魂消明月绕船时。

D、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得先生到此;人心归正道,只须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

09、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交往就是语言交际。

而语言交际最基本的,是要说话准确得体,具有表现力。

下面故事中,人物语言最符合人物职业、性情的一项是

有家兄弟分家,请了五个人做“中”:

一个木匠,一个车夫,一个厨师,一个裁缝,还有一个船夫。

他们开碰头会:

①“分家的事没办过,依我看,只要线弹得直,也就偏不到哪儿去。

②“嗨,咱也没干过这事,不过前有车,后有辙,别出大格就行。

③“这由不得他们口味。

咸呀甜呀的,还不乱了套。

④“这也要看人裁衣,针过得去,线过得去才行。

⑤“我看别在这瞎叨叨了,不如到现场见风使舵,怎么顺手就怎么给他们划拉划拉得了!

⑥做豆腐的木匠老婆也附和道:

“快去吧,没什么大道道,给他们点不软不硬就成。

A、①裁缝;②车夫;③厨师;④木匠;⑤船夫

B、①厨师;②船夫;③木匠;④车夫;⑤裁缝

C、①木匠;②车夫;③厨师;④裁缝;⑤船夫

D、①裁缝;②船夫;③木匠;④车夫;⑤厨师

10、下面是《红楼梦》中几段人物描写,后面附有脂砚斋的几段评语,评语与描写对应的一项是

人物描写:

①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妹妹来了。

②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③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如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④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

“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

”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

“林姑娘到了。

脂砚斋评语:

a、如见如闻,活现于纸上之笔。

好看煞!

b、为阿凤写照。

试问诸公,从来小说中可有写形追象至此者?

c、声势如现纸上。

d、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

此等非仙助即神助,从何而得此机括耶?

A、①a②b  ③c  ④d

B、①b  ②c  ③d  ④a

C、①a  ②c  ③b  ④d

D、①c  ②d  ③b  ④a

●二、阅读题Ⅰ(文言文阅读)(3分×4分=1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梁惠王曰: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

“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

“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河东凶亦然(凶:

洪水浩大,来势凶猛)

B、申之以孝悌之义(悌:

敬爱兄长)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夺:

耽误)

D、七十者衣帛食肉(衣:

穿)

 

1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焉:

①尽心焉耳矣;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以:

①斧斤以时入山林;②然后以六合为家

C、之:

①填然鼓之;②作《师说》以贻之

D、于: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②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13、对“河东凶亦然”中“然”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然”指河东凶。

B、“然”指河内凶。

C、“然”指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D、“然”指移其民于河内,移其粟于河东。

14、这篇文章的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个画龙点睛的句子,体现了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

下列四句中不具备上述性质的一项是

A、寡人之民不加多。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斯天下之民至焉。

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三、填空题(名句默写)(1分×10=10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古诗默写

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

所守或匪亲,______。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②古文默写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四、作文题(60分)

16、作文(60分)

唐代诗人李贺《致酒行》中有“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的诗句,这里的“少年”是指年轻人,“心事”是指心中的梦想,是对人生的一种追求。

整句诗的意思是说:

年轻人正该壮志凌云;一蹶不振,老是呜呃叹息,是谁也不会怜惜你的。

请联系自身实际,以“少年心事”为题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700字。

●第Ⅱ卷(提高卷)●

●五、简答题(5分)

17、下面是《红楼梦》第十一回对宁国府园中秋色描写的一段骈体文,其中有一个句子的词语抄写错了,致使不能对仗,请把它找出来,并改正。

黄花满地,白柳横坡。

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

石中清流滴滴,篱落飘香;树树叶红翩翩,疏林如画。

西风乍紧,犹听莺啼;暖日常暄,又添蛩语。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近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

笙簧盈座,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佳韵。

答:

这个词语是:

________,应修改成:

________。

●六、阅读题Ⅱ(古诗词鉴赏)(9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8—19题

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

(南宋·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

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

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

⑴南徐:

古州名。

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

⑵多景楼:

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

楼坐山临江,风景佳绝,米芾称之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⑶三国时孙权和刘备曾在南徐一带联合抗曹,两晋、隋唐时期,这里也发生过许多值得怀念之事。

自古以来的文人墨客,登北固山,临多景楼,常有题咏。

18、请结合词的上下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内容。

(6分)(每个要点不超过15字)

答: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19、联系南宋的历史背景,分析“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3分)(每个要点不超过20字)

答: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题Ⅲ(现代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20—23题

清欢

(林清玄)

元丰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篙、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等等,轻松惬意,于是写词赞叹道: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几乎是难以言说的,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正是对平静、疏淡、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

它不同于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那样的自我放逐;或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那样尽情的欢乐。

它也不同于杜甫的“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那样悲痛的心事;或者“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那样无奈的感叹。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千百种人生。

文天祥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我们很易体会到他的壮怀激烈;欧阳修的是“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我们很能体会到他的绵绵情恨;纳兰性德是“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我们也不难会意到他无奈的哀伤;甚至于像王国维的“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那种对人生无常所发出的刻骨的感触,也依然能够知悉。

可是,享受“清欢”就难了!

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的人,差不多是没有清欢的。

我们想在路边好好地散个步,可是人声车声不断地呼吼而过,一天里,几乎没有纯然安静的一刻。

我们到馆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几乎是杳不可得,过多的油、过多的酱、过多的盐和味精已经成为中国菜最大的特色。

我们有时没有什么事,只想和朋友啜一盅香茗,饮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约会的清静地方。

那么到山里去吧!

到海边去吧!

但是,山边和海湄也不纯净了,凡是人的足迹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就有了臭秽,就有了吵闹!

我当学生的时候,有一位朋友住在圆通寺的山下,我们经常沿着上山的石阶,走走,坐坐,停停,看看。

我们顺手拈下山道两旁熟透的朱槿花,吸着花朵底部的花露,感觉清香胜蜜,心里遂有一种只有春天才会有的欢愉。

后来,朋友到国外去了。

我又去了一趟圆通寺,寺院的门口摆满各种摊子。

有一摊是儿童坐的机器马,叽哩咕噜的童歌震撼半山。

有两摊是卖香肠的摊子,烤烘香肠的白烟正向那古寺的大佛飘去。

一位母亲因为不准她的孩子吃香肠而揍打着两个孩子,高亢的哭声尖厉而急促……我连圆通寺的寺门都没有进去,便沉默地转身离开了。

下山时心情只是惆怅和悲哀,心头浮起一阕词和一首诗,词是李煜的: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一成空,还如一梦中!

”诗是李觏的: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那时正是黄昏,在都市烟尘蒙蔽了的落日中,真的看到了一种悲剧似的橙色。

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

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油烟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去乱唱一气,是到胡乱搭成的乡间山庄去豪饮一番,是到狭小的房间里做重复摸牌的方城之戏……为什么现代人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

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位。

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就愈容易失去。

这使我想起东坡的另一首诗来: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一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丽。

但是,人生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

清朝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说:

“凡人多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

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

只可子怡悦,不堪持赠君,自是第一流人物。

”是的,能体会人间清欢滋味的人物自是具有高雅性情的第一流人物,他在污浊滔滔的人间也能找到清欢的滋味。

20、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清欢”二字的具体含义。

(3分)(要点不超过20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4段说“享受‘清欢’就难了”,文章具体从哪三个方面表现?

(9分)(每个要点不超过15字)

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第13段再引苏东坡的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分)(每个要点不超过20字)

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23、在作者看来,人要怎样才能获得“清欢”?

(6分)(每个要点不超过20字)

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模块测试答题卷●●

【测试范围:

必修③】

【测试时量:

120分钟】

【赋分:

基础100+提高50】

题序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答案

题序

11

12

13

14

得分:

答案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古诗默写:

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

②古文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个词语是:

__________,应修改成:

__________。

★18、(每个要点不超过15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每个要点不超过20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要点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每个要点不超过15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每个要点不超过20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每个要点不超过20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文

600

750

 

语文必修③模块测试参考答案

01、A——02、C——03、C——04、B——05、B——06、B——07、B

08、C——09、C——10、D——11、A——12、D——13、D——14、D

15、名句默写(略)

16、作文

17、“树树叶红”改成“树头”(或“树上”等)、“红叶”。

【对一处2分,对二处5分】

18、①看见塞草连天的荒败秋景。

(中心词:

塞草连天)

②年复一年(春去秋来),时光流逝。

(中心词:

新秋)

③山河破碎(神州陆沉,中原地区沦陷于金兵之手)。

(中心词:

神州)

【每点2分】【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