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5444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1.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1.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1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课时作业(十一)

(时间:

45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划分,氢气为二次能源

B.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

C.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D.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解析] 氢气在自然界不存在,所以氢气为二次能源,A正确;人类把很多能源都转化为电能是因为它应用广泛方便、污染小,B正确;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正确;水力发电是把势能转化为电能,不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错误。

[答案] D

2.(2011年海南省洋浦中学期末试题)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方式插入100mL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乙中铜片上有气泡冒出

C.甲中铜片质量减少、乙中锌片质量减少

D.甲中电流由铜片沿导线流向锌片

[解析] 甲形成了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符合原电池原理,Zn比Cu活泼,Zn为负极,逐渐溶解,电极反应为:

Zn-2e-===Zn2+;Cu为正极,H+在Cu电极上得到电子生成H2,A错误,D正确;乙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是原电池,Zn与H2SO4反应生成的H2从Zn片上逸出,Cu与H2SO4不反应,B、C均错误。

[答案] D

3.有关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电子流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外电路)

D.电流方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外电路)

[解析] 在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所以D错误。

[答案] D

4.下列反应中,在原理上不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B.铝片与盐酸的反应

C.氢气与氧气的反应

D.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解析]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A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选A。

[答案] A

5.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A.只有(甲)       B.只有(乙)

C.只有(丙)D.除(乙)均可以

[解析] 甲装置不能构成闭合回路,乙装置两极材料相同,丁装置酒精不是电解质溶液,只有丙装置具备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故选C。

[答案] C

6.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锌片:

Zn+2OH--2e-===Zn(OH)2

石墨:

O2+2H2O+4e-===4OH-

根据此判断,锌片是(  )

A.负极,并被氧化   B.负极,并被还原

C.正极,并被氧化D.正极,并被还原

[解析] 根据电极反应锌被氧化做负极,A正确。

[答案] A

7.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

A.原电池中溶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B.有两根导线将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连接

C.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生成物为电子

D.分别在电极上进行氧化和还原反应使电子在导线上流动

[解析] 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是在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而产生电子的流动,D正确。

[答案] D

8.(2012年河南许昌一中期末试题)下列关于右图所示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铁是负极,铁失去电子形成Fe2+进入溶液

B.铁片质量逐渐减少,碳棒上有气泡产生

C.电流由铁片经导线沿外电路流向碳棒

D.该装置总的化学反应为Fe+H2SO4===FeSO4+H2↑

[解析] 该原电池装置Fe为负极,碳为正极,铁被氧化为Fe2+,碳棒上有气泡产生,电流应从正极经外电路流向负极,A、B、D正确,C错误。

[答案] C

9.某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H+===Fe2++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NO3为电解质溶液B.锌为原电池正极

C.铁极质量不变D.铜为原电池正极

[解析] 由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知,电池的负极为铁,则正极应是比铁不活泼的金属,B错。

在反应中负极不断被消耗,质量减小。

反应中放出了氢气并生成了Fe2+,电解质溶液不能是HNO3。

由以上分析可知正确选项为D。

[答案] D

10.(双选)(2012年金陵中学期末试题)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  )

M

N

P

A

Zn

Cu

稀硫酸

B

Cu

Fe

稀盐酸

C

Ag

Zn

AgNO3溶液

D

C

Fe

CuSO4溶液

[解析] 当溶液中含有比H+易得电子的离子时才能得电子从电极上析出,C、D都正确。

[答案] CD

11.表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失电子数比乙多

B.同价态阳离子甲比乙氧化性强

C.甲能跟盐酸反应放出H2而乙可与冷水反应产生H2

D.甲、乙与H2SO4溶液形成原电池,乙上冒气泡

[解析] 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取决于失电子的难易,而与失电子多少无关;阳离子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金属的还原性越弱;C项中乙与冷水反应生成H2,说明乙比甲金属活动性强;而D项中乙上冒气泡,说明甲失电子,比乙活泼。

[答案] D

12.对于锌—铜—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

①锌片溶解了32.5g ②锌片增重32.5g ③铜片上析出1gH2 ④铜片上析出1molH2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解析] 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溶解了0.5mol锌,质量是32.5g;在铜片上析出0.5mol氢气,质量是1g。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3.(8分)如图所示,能够组成原电池的装置有________。

[解析] 

(1)

(2)都缺少一个电极,(3)中两电极相同,(5)中酒精为非电解质,(7)(8)中不能构成闭合回路。

所以(4)(6)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

[答案] (4)(6)

14.(10分)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Ⅰ)

(Ⅱ)

(Ⅲ)

二价金属A不

断溶解

C的质量增加

A上有气体产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丙中溶液的pH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

[解析] 据图Ⅰ知活泼性:

A>B,A作负极,电极反应为A-2e-===A2+;据图Ⅱ知活泼性:

B>C,正极反应为Cu2++2e-===Cu;据图Ⅲ知活泼性:

D>A,正极反应为2H++2e-===H2↑,故c(H+)减小,pH增大。

据Ⅰ、Ⅱ、Ⅲ知活泼性:

D>A>B>C。

[答案] 

(1)A-2e-===A2+ 

(2)Cu2++2e-===Cu (3)变大 (4)D>A>B>C

15.(12分)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

(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

(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在方框内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分析Fe3+与Cu的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然后依据原电池原理,再设计成原电池。

依据反应:

2Fe3++Cu===2Fe2++Cu2+,Cu失电子,应为原电池的负极,正极材料选用比铜不活泼的碳棒或铂丝均可,电解质溶液选用FeCl3溶液。

[答案] 

(1)2Fe3++Cu===2Fe2++Cu2+

(2)装置图

2Fe3++2e-===2Fe2+ Cu-2e-===Cu2+

16.(12分)将洁净的金属片A、B、C、D分别放置在浸有盐溶液的滤纸上面并压紧(如图所示)。

在每次实验时,记录电压表指针的移动方向和电压表的读数如下:

金属

电子流动方向

电压(V)

D

D→Cu

+0.78

C

Cu→C

-0.15

B

B→Cu

+1.35

A

A→Cu

+0.30

已知:

构成两电极的金属活泼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大。

请依据表中数据判断:

(1)最活泼金属是(用字母表示)________。

(2)若滤纸改用NaOH溶液浸润,则在滤纸上能看到蓝色沉淀析出的是________金属,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滤纸上析出沉淀为9.8g,则转移电子为________mol。

[解析] 

(1)由电子流动的方向可知,A、B、D的活动性皆强于Cu,根据构成两电极的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大,可知B的金属活动性最大,为最强的还原剂,C的金属活动性弱于Cu,不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

(2)由

(1)的分析可知,只有C金属与Cu组成的原电池,铜失电子生成Cu2+,进而与OH-结合产生蓝色沉淀。

负极反应式为Cu+2OH--2e-===Cu(OH)2↓。

(3)因蓝色沉淀为Cu(OH)2,所以当析出9.8g时,转移电子为×2=0.2mol。

[答案] 

(1)B

(2)C Cu-2e-+2OH-===Cu(OH)2↓

(3)0.2

17.(10分)

(1)将锌片和银片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两电极间连接一个电流计。

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银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和银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47g,则:

产生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____。

[解析] 锌、银原电池锌片上:

Zn-2e-===Zn2+

银片上2H++2e-===H2↑锌电极减轻,银电极不变,所以质量减少的电极为锌。

60-47=13g

物质的量为=0.2mol,生成氢气为0.2mol,

体积为0.2×22.4=4.48L

[答案] 

(1)Zn-2e-===Zn2+

2H++2e-===H2↑ 

(2)4.48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