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06789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美术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六年级美术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六年级美术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六年级美术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六年级美术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六年级美术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六年级美术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六年级美术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六年级美术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六年级美术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六年级美术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六年级美术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六年级美术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六年级美术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六年级美术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六年级美术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六年级美术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六年级美术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六年级美术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六年级美术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美术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

《六年级美术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美术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美术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

3、你对故宫还有哪些了解,和同学交流讨论。

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

4、小组交流讨论。

(二)外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泰姬陵(印度)、凡尔赛宫(法国)科隆大教堂(德国)的图片学生欣赏。

2、请学生对比中外古代建筑,说说它们不同在哪里?

3、教师分析这几种建筑的风格特点。

A、泰姬陵(印度):

造型追求简洁、精确的几何图形构成之美。

B、科隆大教堂(德国):

它那高耸入云的双塔,充满了基督教那种“神圣忘我”的宗教精神。

C、凡尔赛宫(法国):

内部装饰富丽堂皇,是欧洲最宏大华丽的宫殿建筑。

4.对比乾清宫和凡尔赛宫内景的不同。

(造型、材质、感受)

5、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三)中外古代建筑在造型材质上有什么不同?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

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

四、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

用文字将自己对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的认识写下来,并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学生交流本课的感受。

3.教师加入讨论。

第二节

二、复习导入

1.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

2.乾清宫和凡尔赛宫的不同风格:

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3.中外古代建筑的不同造型材质:

学生回忆,回答。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著名现代建筑

2、请学生说说对这些建筑的感受。

3、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搜集准备的资料,欣赏不同的建筑。

4、对比古今建筑在造型、材质方面的不同:

古代建筑造型厚重、庄严、形式较为统一,多以土、石、木材为原料,而现代建筑造型风格迥异、夸张,讲求个性化,也多以金属、玻璃、混凝土等现代化建筑材料为原料修建。

5、讨论:

为什么我们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

6、在乐曲中再次欣赏各种建筑,感受建筑的美。

学生分析:

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

造型庞大而古怪,被视为高科技建筑里程碑。

里昂国际机场(法国):

造型奇特、展翅欲飞。

上海金茂大厦(中国):

融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潮流于一体。

建筑节奏与韵律,象是在城市上空跳动的音符,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四、完成作业

根据图片绘画一座自己喜欢的建筑或自己设计一座现代化建筑。

2.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有创意的作品。

五、课后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2.你能找出家乡的著名建筑收集资料。

课  题2.有特点的人脸

课  时2课时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学习人物画。

2、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色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画一幅能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点的肖像画。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中锋、侧锋、淡墨、重墨在人物画中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物画的传统与创新。

掌握墨色浓淡程度,能准确地表现人脸、五官的比例知识,进而创作有特点的人脸。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1、眼力大比拼

他们的脸有什么特点?

(出示几张著名人物的脸部特写:

刘欢、李咏、肥肥、成龙……)

2、欣赏漫画

出示其中几位人物的漫画像,说说这些漫画是怎样表现人物脸部的。

小结:

要抓住人物脸部特点来表现。

3、欣赏国画肖像并与照片相对比:

鲁迅、阿Q、齐白石、观鱼图。

师:

不是只有漫画可以表现有特点的人脸,中国画的写意手法也可以画出生动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画写意人物。

板书课题《有特点的人脸》

学生说说这几位人物的脸部特点,包括发型、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

抓住人物脸部特点,夸张他们的特征。

1、以马三立为模特,分析人物的脸部特点。

脸形:

中国画家用我们最熟悉的汉字总结出绘画头部的理论,其中头部的基本形分别为:

国、申、田、由、甲等。

说说课本中的人物脸形分别属于哪种基本形?

五官的特征:

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

发型的特征、皮肤的特征、其他装饰(眼睛,耳环等)。

2、讲解人物脸部的结构比例。

什么叫“三停五眼”?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

这三等分和五等分概括了各种脸型正视头像的一般规律。

3、用一个词形容书中人物脸部的表情,思考自己会怎样来表现这些有特点的脸。

4、学习马三立肖像的具体绘画步骤,注意墨色的浓淡及用笔的灵活,控制好画面的水分,掌握脸部的比例。

“三停”:

发际至眉毛至鼻尖至颏底。

“五眼”:

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1、用中锋蘸淡墨勾出人物轮廓和五官。

2、用侧锋重墨画出人物的头发。

3、用淡赭石加水染出肤色。

1、作业要求:

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用中国画表现一幅人脸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

2.提出改进意见。

1、什么是“三停五眼”?

“三停”:

发际至眉毛至鼻尖至颏底;

2、展示学生优秀草图,分析、表扬。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同学们在作业中要注意的几点:

抓住人物的脸部特点来画;

表现出一定的表情。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1.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学生互相点评。

2.鼓励有进步的,绘画细致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可以用学到的方法为家人写生。

课  题3.戏曲人物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2、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国画材料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品。

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方法。

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

 第一节

1.播放一段京剧录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欣赏思考

A.这是什么戏曲?

B.有哪些人物形象?

C.给你什么感受?

D.跟着录像模仿一下动作表情。

3.板书课题《戏曲人物》

1.介绍有关京剧的知识

A.京剧的起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

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

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

 C.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

表演旦角的行家。

2.欣赏京剧人物形象

A.分别出示该行当的人物形象。

B.展示优秀的戏剧人物绘画作品。

C.说说这些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刻画?

3.讲解绘画方法

A.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京剧人物形象,分析他的动作、表情、服装等方面的特征。

B.勾好大致轮廓,注意各部分比例。

C.自己刻画人物的细节部分。

D.勾线上色。

学生讨论人物的特征:

如衣着、动作、头饰、脸谱等。

服饰、面部、动作、道具等。

重点欣赏服饰及脸谱。

参照戏曲人物图片,用色彩画表现一幅戏曲人物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服饰和表情、动作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1.京剧知识

学生回忆。

旦行:

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花衫、老旦。

净行:

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武花脸)。

生行:

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

2.展示学生优秀草图,分析表扬。

丑行:

文丑、武丑。

分析草图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1.同学们在作业中要注意的几点:

A.抓住人物的服饰、动作特点来画。

B.表现出一定的神态。

2.作业要求:

a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作业。

b色彩的运用要恰当。

2.鼓励有进步的,绘画细致的同学

在日常生活中关系戏剧,多看京剧节目。

课  题4.图形的魔术组合

课  时1课时

1、通过学习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能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2、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通过了解如何利用五香进行魔术组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利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

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给你什么感受?

你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

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

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物品放在一张纸上小组同学互相摩,分析哪些部分组合得巧妙。

布置讨论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教师用课件演示几种与课本不同的组合方法。

生实践课后拓展巡视辅导。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实践活动

练习绘制。

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课  题5.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课  时1课时

1、通过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

2、能以线为主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及造型手法。

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

 

二、范画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你能总结它的表现风格吗?

揭题:

线描画装饰风格和写实风格。

三、新授线描画,感知学习线描画的绘画形式

1.《鸭子》、《鱼》欣赏,你能感受线条的魅力吗?

这些线条分别是怎么表现鸭子和鱼的纹样的呢?

2.线条的种类:

点(大点、小点);

线条(点的延长);

面(点的聚集和线条的增粗)……

板书:

多样

3.感受作品中线条所产生的对比效果

(1)《门神》《印第安人》对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线条粗细疏密

(2)《门神》《牛仔裤》对比,你能发现同样是线描作品,他们又有什么最明显的不同呢?

(3)想一想,这些黑白作品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呢?

黑白对比

4.欣赏感悟

引导学生分析书本学生作品:

哪幅画对你的启发最大呢?

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呢?

线条的粗细不同;

线条的疏密排列不同;

线条的各种样式不同……

1.如此魅力的表现手法,你也先过来尝试一下吗,那你想画什么呢?

2.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是你绘画的主题呢!

3.练习用线描述物体,力求表现物体的质感,讲究线的疏密粗细、黑白对比。

作画步骤:

(1)构思

(2)起稿

(3)线描

(4)调整

4、学生设计。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课  题6.自制小相框

课  时1课时

课业类型设计•应用

1、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相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

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

课前师生准备小相框的实物。

研究:

用途、外型、色彩、图案。

揭示课题。

三、自主研究

小组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片?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

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四、实践操作

作业:

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

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颖、更漂亮。

五、汇报展示

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评选设计之星。

六、课后拓展

可以将相框放在什么地方?

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

课  题7.色彩的调和

1、通过欣赏,感受色彩调和给人带来的和谐、平静、温馨的感觉;

会使用至少两种调和色彩的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艺术魅力以及色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能运用两种以上的色彩调和方法,使画面和谐、沉稳。

创造性地使用色彩调和方法,完成一幅自己喜欢的色彩丰富又和谐的画。

欣赏比较儿童居室效果图。

它们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你更喜欢哪一幅?

为什么?

这种色彩丰富又和谐统一的搭配就是调和的美,学生欣赏、感受。

初步体会色彩的和谐感。

1.色彩调和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呢?

有哪些方法呢?

自学书第十四页。

2.书中介绍了哪些色彩调和的方法?

3.《鸡冠花》与《睡莲》这两幅画是怎样使色彩调和的?

(教师引导分析:

先找出颜色,再到色环上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种关系研究色彩调和的方法。

)学生打开书第十四页,自学后汇报。

读定义。

学生回答:

混入同一种黄色;

混入同一种灰色。

观察分析后回答。

如果我们来创作一幅画,除了这几种方法之外,还可以用其他色彩调和的方法。

看书第十五页,我们一起来研究。

这里有四张画,用的也是书中提示的四种方法,请你归归类,说出它用的是什么方法。

分组研究,讨论。

(对比色互相调和;

邻近色;

同类色;

提高明度;

主色与装饰色;

加入白色。

学生欣赏、分析,并归类:

我们也来试一试,选一种方法为你们组的画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

以小组为单位,为草稿的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

介绍本组的画,它使用了什么方法?

给人什么感觉?

课  题8、色彩和谐的画

课  时1课

1、认识什么是邻近色,学习运用邻近色表现画面内容的基本方法。

2、学会使用邻近色画一幅画。

3、感受运用邻近色作画给人带来的美感,激发学生色彩创作的愿望。

学习邻近色知识,掌握运用邻近色的方法,感受邻近色的色彩美。

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二、复习

提问:

什么是色彩的调和?

调和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出示课题: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1.认识邻近色

出示色相环,提问:

请你从色相环中找出一组或几组颜色相近的颜色。

介绍邻近色:

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

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

欣赏感悟。

(1)出示图让学生欣赏。

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邻近色。

提问:

观察片中哪些地方有邻近色?

邻近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

小组研究: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

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3)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表现内容及表现方法。

再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1.小组讨论:

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2.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3.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学生作业。

注意画面内容与颜色间的关系。

课  题9、箱板上的新发现

课  时1课时

1、学习利用瓦棱纸进行有趣的艺术活动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

利用瓦楞纸的特点,掌握在瓦楞纸上镂空造型的技法和多层瓦楞纸与色彩卡纸拼贴等方法。

层次感和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

教学过程 

二、回忆交流

我们曾经尝试过用哪些方式方法进行创作?

(结合实物欣赏)

学生讨论回忆:

绘画、剪贴画、版画等。

三、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都是用商店里出售的“正式”材料进行创作,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纸箱板。

撕开表面的牛皮纸,你会发现里面藏着弯曲排列的瓦楞纸。

四、分析思考

瓦楞纸和其他的纸张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用纸板箱创作时我们应该发挥它的哪些特点?

避免哪些不足?

小组探究。

撕一撕:

箱板上的瓦楞纸不止一层,两边还夹有光滑的牛皮纸,可以撕出不同的层次;

纸箱的厚薄不同,里面的瓦楞纸也不同;

箱板纸层之间粘接的牢固度不同,撕出来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五、艺术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游戏的创作活动,教师参与活动,并给予合理建议,以引导完成作品。

选取一张瓦楞纸或纸箱板备用。

接力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块箱板,全班合作完成):

1.几位同学分别在纸箱板上撕出或刻出自己喜欢的形象或肌理。

2.撕到一定程度,滚油墨或刷色,挑选合适的角度在大纸上印制。

3.继续撕刻,改变底版,再在大纸上印制。

4.调整构图,直至全班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

六、评价展示

展示作品,引导学生评议。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谈谈自己的感受。

课  题10、参观劵的设计

1、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

2、结合生活中的展览,设计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3、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

了解参观券的组成及表现形式,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制作参观券。

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使用功能的完整。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一张参观券说:

大家都知道老师手上拿的是一张参观券。

参观券是参观展览或参观名胜古迹时,用来表示已付参观费的凭证和留作纪念的纸片。

2.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设计参观券。

板书课题:

设计参观券

1.参观券的设计形式。

请同学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