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07209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

3)消防、保卫、交通部分----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火灾事故;

危险化学品;

场内交通事故;

压力容器、管道爆炸等。

4)社会稳定事件部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群体事件等。

对于上述分类中没有预料的突发事件,本预案起一般的应急指导作用。

5)自然灾害部分----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风灾、雷电暴雨、暴风雪、地震灾害、地面沉降、泥石流灾害事故、山体滑坡灾害等。

3编制依据及指导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等等。

4应急组织机构

4.1应急组织机构图

指挥中心办公室

(局安全管理部)

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局总部各职能部门

局属各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各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小组

公司指挥中心办公室

公司各职能部门

信息流

社会信息

各公司、项目经理部应执行预案,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本预案,组建本单位、项目应急准备组织机构,制定本单位、项目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

4.2应急组织

4.2.1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由董事长任指挥长、总经理任副指挥长、安全生产副总经理任副指挥长,成员由局副总经理、局三总师、局安全总监、安全管理部、技术管理部、办公室、工会组成,日常机构设在局安全管理部。

其组成人员如下:

指挥长:

叶浩文,电话:

020-38119888

副指挥长:

卢遵荣,电话:

020-38119898

虢明跃,电话:

020-38119828,13608506308

成员:

马义俊、吴平建、鲍国庆、冉志伟、薛国州、周中原、田强、白蓉、李重文、张向东、徐功秀。

指挥中心办公室(设在局安全管理部):

电话:

020-38119685,传真:

020-38119720。

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员采用继任制,岗位人员发生人事变化,由新继任人员自动补位,承担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职责。

4.2.2各公司、项目经理部应组建应急救援组织,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长必须由公司经理担任,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必须由项目经理担任。

公司应急组织机构应报局指挥中心办公室(局安全管理部)备案;

项目经理部的应急组织机构应报所属公司指挥中心办公室备案;

局直属项目经理部的应急组织机构直接报局指挥中心办公室(局安全管理部)备案。

5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5.1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1)负责全局应急救援中心的领导工作;

2)负责全局重大应急救援事项的决策及总体协调;

3)组织向社会公众公布事件信息;

4)组织并参加全局范围内发生的较大突发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及以上的处理及善后工作。

5.2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

1)局应急办公室是应急响应的常设机构,负责平时的应急准备,突发事件时接受报告、信息传递、组织联络及沟通协调。

2)掌握突发事件动态、收集相关信息,向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提供进展情况报告;

3)传达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指令;

4)落实全日应急值班,处理往来电话、传真等,组织较大事件处置过程记录,状态结束后组织编写总结报告;

5.3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1)负责本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工作;

2)进行危险监视和事故预警;

3)组织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4)组织突发性事故或事件应急知识的培训、教育;

5)组织并参加本公司范围内发生的重大突发性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的处理;

6)组织善后工作。

5.4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

1)公司应急办公室是应急响应的常设机构,负责平时的应急准备,突发事件时接受报告、信息传递、组织联络及沟通协调。

2)掌握突发事件动态、收集相关信息,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提供进展情况报告;

3)传达上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指令;

4)落实全日应急值班,处理往来电话、传真等,组织公司内事件处置过程记录,状态结束后组织编写总结报告;

5.5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小组

1)对应急救援器材、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2)事故发生时迅速采取应急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必要时,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6应急响应流程

应急响应的流程可分为:

接警、判断、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几个步骤(见下图)。

接到报警

判断情况

应急启动

控制行动

事态控制

应急结束

请求增援

人员到位

信息反馈关闭

资源调配

上级报告

媒体管理

员工通报

人员救助

工程抢险

医疗救助

环境保护

人员疏散

技术支持

政府联络

补偿损失

扩大应急

现场清理

善后处理

原因分析

最终报告

N

Y

现场指挥到位

应急恢复

应急响应流程图

1)遇突发事件后,报告信息应迅速汇集,判断性质严重程度,确定是否启动应急系统。

2)确定启动应急响应后,各级应急机构进入应急状态并实施如下行动,通知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调配应急资源,明确向上级报告内容、组织对媒体发布信息、内部员工通报等。

3)采取控制行动,场外应急指挥应支持现场应急指挥人员完成下列救援行动:

应急队伍及时进入现场,积极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医疗救助、人群疏散、环境保护、技术支持、政府联络、补偿损失等。

4)行动完成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

5)应急响应结束后,应组织原因分析、评估应急响应情况,提供最终报告为今后的危机处理做参考。

7应急组织工作标准

指导思想:

工作务实、预防为主、系统健全、快速反应、降低损失。

7.1局、公司总部应急指挥中心工作标准

1)随生产动态及时调整应急组织及成员,指挥中心办公室做好相关记录。

2)督促新开工项目,及时建立应急组织,制定应急方案、预案,明确责任,使之正常运转。

3)检查各分支系统、项目经理部应急组织的建立和活动情况。

4)检查各在施项目对可能发生紧急情况因素的识别情况。

5)检查、督促各在施项目应急组织活动、演练情况。

6)根据公司内部各项目施工阶段,对应急分支机构有针对性的抽查,提高基层应急准备与响应能力。

7)遇有重大节日、大型活动,对在施项目根据施工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消除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7.2项目经理部应急工作落实

7.2.1新接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应对施工所涉及区域的地下设施、地面周边设施、空中设施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制定细致的施工方案,从而避免紧急事故的发生。

7.2.2项目经理部搭设临建时,从布局、所用材料、电线、电缆的铺设、电器的安装等方面做到既满足施工生产生活的需要,又符合法律法规及安全的要求。

7.2.3项目经理部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设置临时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器材、设立提示标志。

7.2.4项目经理部应按照交通安全要求及施工需要,在有限的场地内安排好机动车道、停车泊位,设立限速标志和提示标志,及时疏导,有序管理。

7.2.5随着施工阶段变化,及时调整临建、消防、道路等设施,使其既满足施工需要,又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7.2.6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加强过程控制,加强全员教育,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7.2.7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值班工作,各项目经理部应严格值班制度,为值班工作创造必要条件(包括:

值班室、值班电话、内部、外部报警电话录、内部通讯录、值班记录等),并应根据本单位施工生产、生活特点,安排好值班工作。

值班人员须遵守值班制度,坚守岗位,做好值班记录,遇有紧急情况,应在第一时间采取果断措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同时将问题上报直接领导,遇重大问题直接上报公司、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7.2.8为减少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坚持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

被救出的受伤人员,就近选择医疗机构实施医院救治。

7.2.9被抢救出的人员、物资,应在有限的场地内,妥善安排,防止二次伤害、二次受灾。

7.2.10各项目部应急组织要加强信息沟通,及时报告责任区域内存在的隐患及防范措施。

若发生紧急情况,采取双线报告制度,即在报告政府主管部门的同时,要向公司、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以便对紧急事故的妥善处理。

8应急预案

(一)火险应急预案

1、容易发生和引发火灾的物品:

1)汽油、煤油、柴油、油漆、烯料、氧气、乙炔气、天然气等易燃易爆气(液)体等;

2)木材、人造纤维板材、装饰用纸板、可燃塑料、锯末刨花碎屑等建筑垃圾等;

3)保温材料等可燃物体。

2、容易发生火灾的场所:

1)各种电气设备所产生的高热或电火花;

2)电气焊作业点、木工作业点、油漆作业点、防水作业面;

3)生活区、仓库、办公区等。

3、火灾特性

1)一般说,起火要有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固体、液体、气体凡能与空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如木材、纸张、棉花、布匹、草类、汽油、酒精及有些塑料制品等)、助燃物(凡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如空气、氧气、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钠等)和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燃烧的能源,如明火焰、烟头、赤热体、火星、电焊火花、电火花、化学反应热等)。

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并相互作用,燃烧才能发生。

扑灭初起火灾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

2)火势发展大体经历四个阶段,即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和熄灭阶段。

3)在起火后的十分钟里,火烧面积不大,烟气流动速度缓慢,火焰射出的能量不多,周围物品和结构开始受热,温度上升不快,但呈上升趋势,这是火势发展的初起阶段。

在这个阶段,用较少的人力和简单的灭火器材就能将火控制住或扑灭。

4)随温度的上升,可燃物和结构受到加热,开始分解,气体对流增加,燃烧面积扩大,速度加快,整个房间内将呈现发生轰燃的一触即发的局势。

这是火势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投入较多的力量和灭火器材才能将火扑灭。

5)由于燃烧面积扩大,大量的热释放出来,空间温度急剧上升,发生轰燃或周围可燃物品、结构几乎全面卷入燃烧,火势达到猛烈的程度。

这时,燃烧强度最大,热辐射最强,温度和烟气对流达到最大限度,可燃材料被烧尽,不燃材料和结构的机械强度受到破坏,以致发生变形或倒塌,火突破建筑物外壳,向周围扩大蔓延。

这个阶段不仅需要很多的力量和器材扑救火灾,而且要用相当多的力量和器材保护周围建筑物,以防火势蔓延。

6)火场火势被控制住以后,由于可燃材料已烧至殆尽,加上灭火剂的作用,火势逐渐减弱直到熄灭。

7)可见,初起阶段易于控制和消灭,所以要千方百计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扑灭初起火灾。

否则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动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才能消灭火灾。

4、火灾报警

1)《消防条例》明确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现火警的时候,都应当迅速准确地报警,并积极参加扑救。

2)经验证明,要在初起阶段的5--7分钟内消灭火灾,不造成大火,关键是要组织本单位职工完成好报警、灭火、救人、疏散物资、防爆、防塌、排烟、警戒等任务,尽早地控制和扑灭火灾。

不管火势大小,只要发现起火,都应报警,即使自认为有足够的力量扑灭,也不能大意。

因为火势的发展往往难以预料,如扑救不当,对起火物质的性质不了解,灭火器材的效用有限等,均有可能控制不住火势而酿成大火,此刻就是消防队到场,也要费时费力,造成一定损失。

有时火势已发展到猛烈阶段,大势已定,消防队到场也只能控制不使其蔓延,损失和危害已成定局,所以及早报警是起火后的首要行动之一。

3)起火后,无电话的地方应采取积极措施直接向当地公安机关或消防部门报告;

有电话的地方应拨通“119”报警。

报警时要掌握三个环节:

①说清起火单位及其街、段、路、里(弄)、门牌号;

②说情起火部位、着火物资和火势大小;

③报出自己的电话号码,以便消防队随时查询情况。

报警之后应立即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5、灭火的基本方法

1)冷却灭火法

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其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而使燃烧停止。

用水扑救火灾时的主要作用就是冷却灭火。

一般物质起火都可以用水来冷却灭火。

火场上除用冷却法直接灭火外,还经常用水冷却尚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防止其达到燃点而着火,还可用水冷却建筑构件、生产装置或容器等。

以防止其受热变形或爆炸。

2)隔离灭火法

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

隔离灭火法的措施很多,如将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物转移到安全地点;

关闭设备或管道上的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

排除生产装置、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液体;

阻拦、疏散易燃可燃液体或扩散的可燃气体;

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结构,造成阻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等。

3)窒息灭火法

采用适当的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的氧含量。

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

火场上运用窒息法扑救火灾时,可采用石棉被、湿麻袋、湿棉被、砂土、泡沫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孔洞,用水蒸汽、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充入燃烧区域;

利用建筑物上原有的门窗以及生产储运设备上的部件来封闭燃烧区,阻止新鲜空气进入。

此外,在无法采用其它扑救方法而条件又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水淹没(灌注)的方法进行扑救。

采取窒息法灭火应注意事项:

a)在燃烧部位较小,容易堵塞封闭而燃烧区城内又没有氧化剂时,才适用本方法;

b)采用水淹没或灌注方法时,必须考虑到火场物质被水浸没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c)采用窒息法灭火后,必须确认火已熄灭,方可打开孔洞进行检查。

严防过早地打开封闭的房间或生产装置而使空气进入,造成复燃或爆炸;

d)采用惰性气体灭火时,一要将大量的惰性气体充入燃烧区,迅速降低空气中的氧含量,以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

4)抑制灭火法

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中止链反应而使燃烧中止。

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和1211、1301等卤代烷灭火剂。

灭火时,一定要将足够数量的灭火剂准确地喷射在燃烧区内,使灭火剂参与和阻断燃烧反应,否则起不到抑制燃烧的作用。

同时还要采取必要的冷却降温措施,以防复燃。

6、灭火的步骤

1)在消防队未到达火场之前,起火单位的领导和在场人员应抓住时机,组织义务消防队员,集中力量,迅速、果断地把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

2)及时报警,组织扑救。

义务消防队员在任何时间和场所,一旦发现起火都要立即报警,井参与和组织群众扑救火灾。

报警时应根据火势情况,首先向周围人员发出火警信号,并通知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

3)集中力量,控制火势。

根据燃烧物质的性质、数量、火势蔓延方向、燃烧速度、可能燃烧的范围作出正确的判断,集中灭火力量在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进行扑救以控制火势蔓延。

4)消灭飞火。

要组织人力监视火场周围的建筑物上、露天堆垛上的未烬飞火,并予及时扑灭,防止造成新的火点。

5)疏散物资。

安排人力和设备,将受到火势威胁的物资疏散到安全地带,以减少火灾损失,阻止火势的蔓延。

6)注意安全。

在高空作业或深入建筑物内部灭火、救人及破拆、疏散物资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止人员伤亡。

7)积极抢救被困人员。

人员集中的场所发生火灾,要组织强壮人员,并由熟悉情况的人员做向导,积极寻找和抢救被火势围困的人员。

7、灭火的基本原则

1)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

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先控制火势,具备了扑灭条件时再展开全面进攻,一举消灭。

火场上常见的做法有:

a)当建筑物一端起火向另一端蔓延时,可以从中间适当部位控制;

中间起火时,应从两侧控制,以下风方向为主;

楼层火灾时,应从上下控制,以上层为主。

b)油罐起火时,要冷却燃烧油罐,以降低其燃烧强度,保护罐壁。

同时要注意冷却邻近油罐,防止因温度升高而爆炸起火。

c)管道起火时,要迅速关闭阀门,以断绝气源;

堵塞漏洞,防止气体扩散。

同时要保护受火灾威胁的生产装置、设备等。

d)易燃易爆单位(或部位)起火时,若不能迅速扑灭,应疏散和保护好有爆炸危险的物品。

不易疏散和保护时,要采取冷却措施,防止受热膨胀爆裂或起火爆炸。

e)货场堆垛起火时,应防止向邻垛蔓延。

2)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

a)如果火场上有人受到威胁,救灾人员首要任务是救人。

b)当灭火力量较强时,灭火和救人可以同时进行,但决不能因灭火而贻误救人时机。

c)人未救出时,灭火是为了打开救人通道或减弱火势对人员威胁程度,从而更好地为救人脱险、及时扑灭火灾创造条件。

3)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a)人和物相比,救人是重点;

b)贵重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保护和抢救贵重物资是重点;

c)火势蔓延猛烈的方面和其它方面相比,控制火势猛烈蔓延的方面是重点;

d)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的方面和没有这些危险的方面相比,处置这些危险的方面是重点;

d)易燃、可燃物集中区域和较少区域相比,这类物品集中区域是保护重点;

e)要害部位和其它部位相比,要害部位是火场上的重点。

8、火场人员疏散

1)火灾时,在场人员有被烟气中毒或窒息以及被热辐射、热气流烧伤的危险,特别是夜间,难以辨认疏散走道和方向,威胁就更大。

因此,发生火灾后,首先要了解火场有无被困人员及其被困地点和抢救的通道,以便进行安全疏散。

2)疏散时,如人员较多或能见度很差,应在熟悉疏散通道布置的人员带领下,鱼贯地撤离起火点。

带领人可用绳子牵领,用“跟着我”的喊话或前后扯着衣襟的方法将人员撤至室外或安全地带;

3)当撤离火场途中被浓烟围困时,应采用低姿势行走或匍匐穿过浓烟,有条件时可用湿毛巾等捂住嘴、鼻,以便顺利撤出烟雾区。

4)楼下着火时,楼上的人不要惊慌失措。

若楼梯已烧断,通道被堵死,可通过屋顶上的老虎窗、阳台、沿落水管等处逃生,或在固定的物体上(如窗柜、水管等)栓绳子,也可将被单撕成条连接起来,沿绳而下。

如果上述措施行不通时。

则应退居室内,关闭通往火区的门窗,还可向门窗上浇水,延缓火势蔓延,并向窗外伸出衣物或抛出小物件,发出求教信号或呼喊引起楼外人员注意,设法营救。

单元或住宅高楼也可沿通至屋顶的楼梯进入楼顶,等待到达火场的消防人员解救。

5)火灾时人身着火时,应尽快把已着火的衣帽脱掉,如来不及也应把衣服撕碎扔掉。

切记不能奔跑,那样会使身上的火越烧越旺,还会把火种带到其它场所,引起新火点。

扑灭身上的着火,还可以就地打滚,把火压灭;

用湿麻袋、毯子等把身体包裹起来以窒息火焰,跳入附近池塘、小河中把火熄掉。

6)人员密集场所,应按人员的分布情况制订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路线,并绘制平面图,用醒目的标志指明出入口和疏散线钱。

疏散路线不能锁闭,不得堆放物资,疏散时要从容有序,扶老携幼,不要互相拥挤。

7)地下建筑、物资仓库等,空间狭窄、疏散设施有限,烟气易很快充满空间,能见度差,因而疏散的难度要比地面建筑大得多。

为加强地下建筑的安全疏散工作,除了要制定完善的疏散计划、布置明确的疏散路线外,还应能够在紧急情况时迅速启用备用照明设施以引导疏散。

同时应注意在人员撤离后设专人清理现场,防止有人在慌乱中躲藏起来而发生中毒或被烧死事故。

9、火场物资疏散

1)火场上的物资疏散应该是有组织地进行,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防止火势蔓延和扩大。

2)火场上应急于疏散的物资是可能扩大火势和有爆炸危险的物资(如起火点附近的汽油、柴油油桶,充装有气体的钢瓶和其它易燃、易爆、有毒物品);

性质重要、价值昂贵的物资(如档案、资料、高级仪器、珍贵文物以及经济价值较大的原料、产品、设备等);

影响灭火的物资(如妨碍灭火行动的物资、怕水的物资如糖、电石等)。

3)进行物资疏散时应将参加疏散的职工或群众编成组,指定负责人,使疏散工作有秩序地进行;

应先疏散受水、火、烟威胁最大的物资;

疏散出来的物资应堆放在上风向的安全地带,不得堵塞通道,并要派人看护;

4)尽量利用各类运搬机械进行疏散;

怕水的物资应用苫布加以保护。

(二)危险化学品泄露应急预案

1、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

1)本应急预案中的危险化学品包括:

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气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2)建筑工程涉及的主要危化品包括:

油漆、烯料、涂料、胶、油品硝酸、硫酸等化学品,以及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气体。

3)容易发生和引发的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

泄漏、爆炸、燃烧、渗漏等。

2、容易发生和引发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场所:

库房、焊接作业点、装修作业点、搬运作业点。

3、事故报警

1)当发生突发性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不可控制时,现场人员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检查事故部位,按照应急分级原则与初始条件初步判断应急状态并报告有关人员和向“119”报警,从而启动应急反应程序。

2)根据事故级别的不同,发出的报警信号也不同,一般分口头通知、电话通知和广播电视通知。

3)向“119”报警的内容应包括:

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露量、事故性质(外溢、爆炸、火灾)、危险程度、有关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4、切断泄漏

1)岗位人员要迅速戴好防护器具,切断与生产系统相联的有关阀门,特别是发生火灾时,与生产系统隔绝可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发生。

2)火势初起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