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性背诵默写答案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7238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解性背诵默写答案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理解性背诵默写答案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理解性背诵默写答案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理解性背诵默写答案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理解性背诵默写答案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理解性背诵默写答案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理解性背诵默写答案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理解性背诵默写答案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理解性背诵默写答案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理解性背诵默写答案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理解性背诵默写答案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理解性背诵默写答案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理解性背诵默写答案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理解性背诵默写答案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理解性背诵默写答案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解性背诵默写答案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三.docx

《理解性背诵默写答案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解性背诵默写答案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理解性背诵默写答案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三.docx

理解性背诵默写答案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三

必修一理解性背诵

《沁园春长沙》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到“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2、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回忆正值青春年少的同学们意气风发、才华横溢、革命斗志旺盛的句子是: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3、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这一问表现出词人博大的胸怀。

《烛之武退秦师》

1、“东道主”一词最早见于《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文中的烛之武对秦穆公说: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烛之武退秦师》最后阐明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的句子是: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3、《烛之武退秦师》中表现烛之武对郑伯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愤愤不平的句子是: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荆轲刺秦王》

1、由李贺《雁门太守行》中“半卷红旗临易水”的“易水”,联想到《荆轲刺秦王》中写易水诀别时慷慨悲歌的句子是: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成语“怒目而视”和“怒发冲冠”都形容非常愤怒,《荆轲刺秦王》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3、在《荆轲刺秦王》中,“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描写了前来为荆轲送行的人听到高渐离和荆轲慷慨悲歌后的反应。

《鸿门宴》

1、《鸿门宴》中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2、在《鸿门宴》一文中,樊哙劝沛公赶紧离开项王营地,不必计较细枝末节时说: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3、成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是由司马迁《鸿门宴》中的“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演化而来。

4、《鸿门宴》中运用夸张手法描写樊哙怒火旺盛的句子是:

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必修二理解性背诵

《氓》

1、《氓》多处运用了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借叶子由鲜嫩到枯黄的变化表现出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

2、《氓》中的“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表现出了女主人公婚后的辛勤劳作。

3、《氓》开头四句“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语气活泼俏皮,表现了男子求婚时的敦厚和女子率真直爽的个性。

4、《氓》中的女主人公连用两个感叹句,语调激切,以警醒、提示的口吻劝告所有的女性: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5、《氓》中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无边的句子是: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6、《氓》中的“兄弟不知,咥其笑矣”与《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在休归途中预想到“我有亲父兄,性行暴躁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出于同样的心理状态。

7、《氓》中以桑树的茂盛比喻男女未成婚时情意浓厚的句子是: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8、《氓》中“桑之未落,其黄而损”以桑树的日渐凋零比喻夫妻情意的淡漠。

《采薇》

1、《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既写出柳枝随风摇曳之状,又表现了戍卒对家乡的依依难舍之情。

2、《采薇》结尾“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直接抒发了戍卒痛定思痛后的无限悲伤。

3、《采薇》中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悲苦的一句是: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离骚》

1、《离骚》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两句,表现了屈原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

2、《离骚》中表现屈原为了坚守自己崇高的美德而万死不辞的句子是: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屈原在《离骚》中以女子为喻,揭露奸臣嫉妒贤才,对自己肆意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众女嫉余之峨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4、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但清晨进谏,晚上便遭贬黜的句子是:

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5、屈原在《离骚》中借先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6、在《离骚》中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品行的句子是: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7、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遭遇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的志向,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的句子是: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孔雀东南飞》

1、《孔雀东南飞》结尾“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运用互文手法表现了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至死不渝。

2、在《孔雀东南飞》结尾,作者叙述完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故事后,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的句子是: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3、《孔雀东南飞》中的“举手长牢牢,二情同依依”简笔勾勒出一幅挥手告别、依依不舍的感伤画面。

4、《孔雀东南飞》中“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刘兰芝与焦仲卿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信念。

《涉江采芙蓉》

1、在《涉江采芙蓉》中,“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写出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地立在穿透,徒劳地张望故乡的情状。

2、《涉江采芙蓉》中主人公自问自答,抒发独自怀远的忧伤的两句是: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3、《涉江采芙蓉》中表达主人公与爱人感情深厚却分隔两地,无限忧伤的句子是: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短歌行》

1、在《短歌行》中,曹操引用《诗经》中的句子,用女子对男子的思念比喻自己渴慕贤才的句子是: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曹操在《短歌行》中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广纳贤才以统一天下的远大志向的句子是: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短歌行》中表现满怀忧愁的曹操借酒消愁的两句是: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4、《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与张正见《对酒》诗中的“当歌对玉酒”诗意相同。

5、《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达了曹操对贤才在离乱中无处投奔的惋惜之情

6、《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明曹操与周公一样有求贤若渴、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归园田居》(其一)

1、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在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的句子是: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3、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诗人摆脱官场生活、回归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的句子是: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4、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表达了诗人身在宦海、心系田园的心情

《兰亭集序》

1、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与之相似的感叹是: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状态: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挤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3、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4、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的“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5、《兰亭集序》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两句认为生与死、长寿与短命不能等同起来,这是对老庄虚无主义思想的有力批判。

《赤壁赋》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两句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2、古代作品中写山水之胜的,有苏轼《赤壁赋》中的“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还有李白《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类渺小的句子是: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4、在《赤壁赋》中,针对客人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的感慨,苏轼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观点

5、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生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6、成语“沧海一粟”由苏轼《赤壁赋》中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演化而来。

7、苏轼《赤壁赋》中“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四句完美化用了《楚辞少司命》中的“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

8、《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描绘出秋江的爽朗与平静,这也正是诗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

9、苏轼《赤壁赋》中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写出了月亮令人不易察觉的缓慢移动,逼真传神。

10、苏轼《赤壁赋》中侧面表现客吹洞箫的音乐效果的两句是: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1、被贬黄州的苏轼在游赤壁时,目击滚滚长江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的慨叹,感慨人生短暂;他在“故国神游”中,以酒祭奠江月,唱出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心底悲歌。

12、《赤壁赋》中用“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来写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

《游褒禅山记》

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这说明要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2、出门游玩的时候,近而平坦的地方人相对较多,远而险峻的地方人相对较少,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也有这种体会: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3、在《游褒禅山记》中,“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是作者游览报铲山后获得的心得体会,是说只要尽了全力,即使未达到目的,也可以于己无悔、不为人讥。

4、4《游褒禅山记》中的“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表明古人游赏而有所收获而不是随意的,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5、成语“深思慎取”石油部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一句演变而来。

 

必修三理解性背诵

《蜀道难》

1、李白《蜀道难》中写出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攀援敏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的两句是: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李白《蜀道难》中“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秦、蜀之间崇山峻岭千里不绝、不可逾越的特点展现在读者面前。

3、李白《蜀道难》中写剑阁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4、《蜀道难》中描写水石相击、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5、在《蜀道难》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诗歌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其中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传说的句子是: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6、《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7、《蜀道难》一诗中“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一句,表达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8、李白《蜀道难》中用“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两句写出了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9、李白《蜀道难》中“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10、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衬托手法来写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11、《蜀道难》中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变的句子是: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秋兴八首》(其一)

1、《秋兴八首》(其一)中借狂涛、风云暗喻时局动荡、国运暗淡以及诗人心情阴沉郁闷的句子是: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2、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描写兰州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的两句是: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3、《秋兴八首》(其一)以“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这一生活场景收尾,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思乡之情。

4、《秋兴八首》(其一)中直接表达诗人寄身孤舟、家思难忘的对偶句是: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5、由李白《子夜吴歌》中的“万户捣衣声”,可以联想到《秋兴八首》(其一)中的“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咏怀古迹》(其三)

1、《咏怀古迹》(其三)中的“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两句,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的形象。

2、《咏怀古迹》(其三)中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两句,表现了昭君生前悲剧的一生。

3、《咏怀古迹》(其三)中写昭君生时可以“识”却没能被“识”,死了不能归,只有魂魄归来的悲惨命运的句子是: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登高》

1、杜甫在《登高》中集中表现兰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诗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2、杜甫在《登高》中道出郁积于心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杜甫在《登高》中以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就有直接的描述: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5、《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远望所见,诗人用传神之笔描写了凄冷的秋色和长江的气势。

6、《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天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7、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脆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8、在《登高》中,诗人表面写个人潦倒困苦、借酒浇愁,实则表达自己因国难家仇而悲愤的句子的是: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杜甫在《登高》一诗中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写自身命运艰难的句子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0、杜甫在《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子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琵琶行》

1、《琵琶行》中“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写琵琶女沦落天涯后的悲苦:

年华不再,青春已去,只有在梦里回味往昔的“荣光”;梦醒时分,跌回现实中来,无限伤感。

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地出场的句子是: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吴激《人月圆》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涕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老残游记》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然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表现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5、《琵琶行》中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两句,诗人由琴声联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6、《琵琶行》中描写诗人被贬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7、白居易《琵琶行》中表现诗人与琵琶女有共同的身世之悲的句子是: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8、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描写邻船寂静、冷月无声,以此来反衬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

9、《琵琶行》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两句运用联想,描摹了琵琶女演奏的乐音陡然高昂如瓶水四溅,跃马拼杀。

10、《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11、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国的“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12、杜鹃是我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出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

《琵琶行》中的“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就传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锦瑟》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无限怅惘的句子是: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3、《锦瑟》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两句,诗人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

4、古典诗词善以杜鹃表达悲切之意,如李商隐《锦瑟》中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5、《锦瑟》一诗中化用了“庄周梦蝶”“望帝啼鹃”“鲛人啼泪”“暖玉生烟”等典故的四句是: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马嵬》(其二)

1、《马嵬》(其二)中的“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两句,诗人运用对比手法表现唐玄宗和杨贵妃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

2、李商隐在《马嵬》(其二)中讽刺唐玄宗要和杨贵妃再续前缘无异于痴心妄想的句子是: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寡人之于国也》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含蓄地解答了梁惠王“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的疑问。

2、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只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才能使百姓接受教育、懂得礼仪。

3、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以此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4、《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以强烈鲜明的对比,表现出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5、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正面回答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指出使民加多的关键是: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劝学》

1、《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荀子劝学》中体现君子涉猎广泛而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句子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在《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4、《荀子劝学》中的“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充分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5、《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6、《荀子劝学》开篇就提出了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荀子劝学》中为了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8、《荀子劝学》中劝导我们要从每一小步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日积月累,才能取得成功的句子是: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9、《荀子劝学》中指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wet淋湿wet/wettedwet/wetted10、在《荀子劝学》中用比喻形象地说明“学”比“思”更重要的名句是: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过秦论》

1、

2、melt融化meltedmelted/molten同是写秦朝暴政,有《过秦论》中的“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还有《阿房宫赋》中的“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3、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

4、贾谊在《过秦论》中的“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二至六合”极言秦始皇的功业之大,与下文的“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5、《过秦论》中描写秦始皇的骄狂心态,反衬秦朝灭亡之快的句子是: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6、

7、awake醒来awokeawaked/awoken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修辞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句子是: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二至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bend使弯曲bentbent《师说》

1、

2、baby-sit临时照顾baby-satbaby-sat韩愈在《师说》中说:

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而“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3、

4、shoot射击shotshot《师说》中,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对待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择师而教之”;对自身“则耻师焉”。

6、《师说》中,韩愈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了两句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以!

”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的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7、

8、hear听到heardheard韩愈在《师说》中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的错误态度。

9、

10、sleep睡sleptslept《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笑求师者的原因是: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1、

12、begin开始beganbegun《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13、韩愈在《师说》中用对比手法揭示古代圣人在自身已经很优秀的前提下还不断为自己“充电”,而时下一般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14、《师说》中,韩愈用“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做对比,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wet淋湿wet/wettedwet/wette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