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0003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7页
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7页
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7页
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7页
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7页
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7页
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7页
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7页
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7页
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7页
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7页
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7页
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7页
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7页
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docx

《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docx

高中语文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鲁人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鲁人版必修1

【知识与能力】

1.识记陶渊明的相关文学常识,并背诵全文。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

1.把握“辞”的文体特征,积累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

2.通过诵读,品味语言,体会蕴含于文字间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

2.学习作者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把握辞中淡远潇洒的风格,在朗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头脑中能浮现诗人的形象。

(重点)

2.掌握词类活用现象,积累文言字词。

(难点)

过程与方法

1.把握“辞”的文体特征,积累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

2.通过诵读,品味语言,体会蕴含于文字间的情感。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

2.学习作者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把握辞中淡远潇洒的风格,在朗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头脑中能浮现诗人的形象。

2.了解辞的文体特点。

【能力目标】

1.运用辞的特点,进一步领会诗人的感情及志向。

2.提高把握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感受作者解印去职的原因是“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2.感受作者在文中着重表达的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赞美。

整体感知

《归去来兮辞(并序)》被欧阳修评价为:

“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一篇而已。

”清新淡远而又洒脱的风格是其流传千古的原因之一。

作者辞官是因为官场的黑暗,但文章中却只字未提,只言自己“惆怅而独悲”的心情;他决定今后不再跟达官贵人来往,也仅用“息交以绝游”一语轻轻带过,胸怀何等洒脱。

写田园生活的乐趣,看起来都是一些极为平常的细节,但又处处显示作者“旷而且真”的感情,句句如从肺腑中流出,不见斧凿之痕。

这种淡远潇洒的文风,跟作者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是完全一致的。

整体感知

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序”和“辞”两节。

“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

“辞”则抒写了、和归田后的乐趣。

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了他对当时的政治,尤其是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托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

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意味。

【答案】

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仕宦生活蔑视功名利禄

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试着分析《归去来兮辞(并序)》是一篇什么样的作品?

【提示】

在文学史上,《归去来兮辞(并序)》是一篇很著名的作品,宋朝的大文学家欧阳修甚至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而已。

”这样的推崇未必恰当,这只是说明这篇文章之所以这样受人推崇,是因为作者在当时不愿与混浊的社会同流合污,蔑视和厌恶官场的卑鄙生活,感情真挚,写得富于诗情画意,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都有独到的地方。

文章的主体是有韵的“辞”。

主体之前有个“序”,说明写这篇文章的原由,这可以帮助读者更加透彻地了解文章的用意以及作者的思想和情操。

主体的“辞”从厌恶仕宦生活,决心弃官回家写起,说明了“归去”的当然;有了这层意思,对比之下,下文归去之后的生活就显得更加欢乐。

接着用三段文章写归去之后的生活和感受。

一段写到家之后,庭园之内的欢乐和安闲,另一段写田间耕作和纵情山水的乐趣,最后一段写乐天知命、乘化任运思想下的无忧无虑。

三段写了三层意思,一层比一层深远。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文学常识

走近作者

陶渊明

相关资料

陶渊明(365~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并序)》等。

走近作者

陶渊明(365~427年),(朝代)大诗人。

名潜,字,世称“”。

其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表达出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如《》《》。

但也有少量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寄寓抱负的篇章。

【答案】

东晋元亮靖节先生饮酒归园田居

走近作者

你对本文的作者了解多少?

【提示】

陶渊明(365~427年),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

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因此后人称其为“田园诗人”。

他是东晋末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相关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诗》等。

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其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的作品。

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

写作背景

济世无门

陶渊明29岁出仕,在以后的10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一类的小官,不仅济世的抱负无从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地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这使他感到十分痛苦和耻辱。

因而屡屡辞官回乡。

督邮事件

公元405年秋天,由于叔父陶夔的引荐,他被任用为彭泽令,在官80余日,逢郡遣督邮至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迎,他叹道:

“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解绶去职,结束了仕途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了归隐的道路。

《归去来兮辞(并序)》就是一篇他结束仕途生活的宣言书。

写作背景

东晋义熙元年(405),陶渊明41岁,出任彭泽令,不久就厌倦了这种官场生活,仅80余天就弃官归隐。

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潜归隐是出于对的不满。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解绶去职,躬耕田园。

这篇文章即写于他回归田园之初,文中反映出作者浓厚的思想,表现出其对之情。

【答案】

腐朽现实归隐农村田园风光的无限热爱

写作背景

你了解这篇著名的《归去来兮辞(并序)》的写作背景吗?

【提示】

东晋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做彭泽令八十多天,因看不惯当时政治的黑暗和官场的丑恶,决心“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

为此,写出了这篇著名的《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将视线转向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

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

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追求的艺术境地。

文体知识

概念

又称楚辞、楚辞体。

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

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

发展概况

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

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

特点

楚辞体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

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

语句特征明显,好用语气词“兮”,句中常有虚词,可算作句中字数,也可以不算,每句三个节拍。

形式上的活泼多样,更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以及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结构宏伟、想象丰富,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

以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文体知识

辞,是介于和之间的一种文体。

辞因为起源于时期的楚国,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又称。

又因屈原所作的《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

到了汉代,常把和统称为辞赋。

这种文体,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比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调节语气、表情达意。

一般四句一节,每一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按三拍读。

【答案】

散文诗歌战国楚辞“骚体”辞赋

文体知识

你对“辞”这种文体了解多少,试着总结一下。

【提示】

辞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因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亦叫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故又称“骚体”。

而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也多将辞、赋并称。

这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它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齐整,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帮助调节语气、表情达意。

自主预习

字音辨识

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1)靡途(mǐ) 

(2)轻飏(yáng) (3)熹微(xī)(4)盈樽(zūn)

(5)壶觞(shāng)(6)出岫(xiù)(7)翳翳(yì)(8)盘桓(huán)

(9)西畴(chóu)(10)窈窕(yǎo)(tiǎo)(11)遑遑(huáng)(12)耘耔(zǐ)

字音辨识

给加点的字注音。

(1)储粟()

(2)一稔()(3)飏()(4)熹微()

(5)载欣载奔()(6)壶觞()(7)眄()(8)矫首()

(9)岫()(10)翳翳()(11)盘桓()(12)西畴()

(13)棹()(14)窈窕()(15)遑遑()(16)耘耔()

(17)东皋()

【答案】

(1)sù

(2)rěn(3)yáng(4)xī(5)zài(6)shāng(7)miǎn(8)jiǎo(9)xiù(10)yì(11)huán(12)chóu(13)zhào(14)yǎotiǎo(15)huáng(16)zǐ(17)gāo

字音辨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浔阳(xún)荒芜(wǔ)惆怅(zhàng)耘耔(zǐ)

B.熹微(xī)稚子(zhì)盈樽(zūn)眄庭柯(miǎn)

C.怡颜(yí)容膝(xī)流憩(qì)遐观(xiá)

D.出岫(xiù)西畴(chóu)船棹(zhào)遑遑(huáng)

【解析】荒芜wú,惆怅chàng。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轻飏(yáng)壶觞(shāng)出岫(yòu)景翳翳(yì)

B.曷不(hé)耘耔(zǐ)东皋(gāo)棹孤舟(zhào)

C.熹微(xī)流憩(qì)遐观(xiá)眄庭柯(gài)

D.西畴(chóu)盘桓(huán)遑遑(huáng)载欣载奔(zǎi)

【解析】A项,“岫”应读“xiù”;C项,“眄”应读“miǎn”;D项,“载”应读“zài”。

【答案】B

通假释义

掌握下列通假字的意思。

1.乃瞻衡宇    通“横”,横木。

2.景翳翳以将入通“影”,日光。

通假释义

1.乃瞻衡宇    通,意义:

2.景翳翳以将入通,意义:

【答案】

1.“衡”通“横”,横木。

2.“景”通“影”,日光。

通假释义

1.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脱然有怀,求之靡途B.乃瞻衡宇

C.将有事于西畴D.登东皋以舒啸

【解析】“衡”通“横”。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舟遥遥以轻飏B.临清流而赋诗

C.乃瞻衡宇D.抚孤松而盘桓

【解析】“衡”通“横”。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乃瞻衡宇B.召有司案图

C.与武决去D.将有事于西畴

【解析】A项,“衡”通“横”,横木;B项,“案”通“按”,审察、察看;C项,“决”通“诀”,辞别。

【答案】D

古今异义

掌握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于时风波未静

古义:

战乱。

今义:

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

古义:

出仕,做官。

今义:

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问征夫以前路

古义:

行人。

今义:

出征的人。

(4)悦亲戚①之情话②

①古义:

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义:

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②古义:

指知心话。

今义:

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5)幼稚盈室

古义:

小孩。

今义:

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

古义:

感慨。

今义:

指充满正气,情绪激昂或不吝惜。

(7)恨晨光之熹微

古义:

遗憾。

今义:

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古义:

指农事,耕种之事。

今义:

指发生某事。

古今异义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于时风波未静

古义:

今义:

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

古义:

今义:

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古义:

今义:

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

今义:

常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5)幼稚盈室

古义:

今义:

年纪小;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6)于是怅然慷慨

古义:

今义: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或不吝惜。

(7)恨晨光之熹微

古义:

今义:

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

古义:

今义:

指发生某事。

【答案】

(1)战乱。

(2)做官。

(3)不久。

(4)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5)小孩。

(6)感慨。

(7)遗憾。

(8)耕种之事。

古今异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与今义。

(1)于时风波未静

古义:

今义:

(2)尝从人事

古义:

今义:

(3)幼稚盈室

古义:

今义:

(4)策扶老以流憩

古义:

今义:

(5)问征夫以前路

古义:

今义:

(6)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

今义:

(7)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

今义:

(8)于是怅然慷慨

古义:

今义:

【答案】

(1)指战乱;用来比喻乱子。

(2)指做官;指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3)小孩;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4)指拐杖;搀扶老人。

(5)指行人;指出征的人。

(6)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7)指深远曲折的样子(女子)文静而美好;(装饰、仪容)美好。

(8)感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或不吝啬。

文言实词

掌握下列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1)策

(2)绝

(3)行

(4)犹

(5)引

(6)乘

文言实词

解释下列实词在句子中的不同意义。

(1)策

(2)绝

(3)行

(4)犹

(5)引

(6)乘

【答案】

(1)竹制的马鞭;拄着;计谋,谋略。

(2)断绝;与世隔绝;横渡;陡峭的;全然,绝对。

(3)文体名称;前往;行走;将要;行走;运行;品行;实施。

(4)还,仍然;如同;尚,还,仍。

(5)举,拿;拉弓;引用;吸引;举;率领,导引;拉;牵、挂,这里引申为掉转。

(6)乘车;顺应;量词,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趁。

文言实词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解析】A项,“交”,①副词,交互;②名词,有交情的人。

B项,“夫”,①名词,人;②代词,那。

C项,“奚”,①疑问副词,为什么;②代词,什么。

D项,“形”,都是名词,身体。

【答案】D

词类活用

请记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

(1)当敛裳宵逝(名词作状语,连夜)

(2)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

(3)倚南窗以寄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4)审容膝之易安(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5)园日涉以成趣(名词作状语,天天)

(6)策扶老以流憩(名词活用作动词,拄着)

(7)悦亲戚之情话(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悦)

(8)乐琴书以消忧(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9)或棹孤舟(名词活用作动词,用桨划)

(10)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用作动词,喜好,羡慕)

(11)感吾生之行休(动词作状语,将要)

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并解释。

(1)眄庭柯以怡颜()

(2)倚南窗以寄傲()

(3)园日涉以成趣()

(4)悦亲戚之情话()

(5)乐琴书以消忧()

(6)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7)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8)乐夫天命复奚疑()

【答案】

(1)使动用法,使愉快

(2)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3)名词作状语,每天(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悦(5)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6)名词用作动词,用桨划(7)形容词用作动词,喜好、羡慕(8)意动用法,以……为乐

词类活用

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园日涉以成趣B.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C.情在骏奔D.当敛裳宵逝

【解析】棹,名词用作动词,其他三项均是名词作状语。

【答案】B

文言虚词

掌握下面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而

(2)以

(3)之

文言虚词

解释下面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1)而

(2)以

(3)之

【答案】

(1)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

(2)使,让;把;表目的;表结果;表修饰;用;因为。

(3)的;往;这些。

文言虚词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风飘飘而吹衣泉涓涓而始流

B.将有事于西畴皆以美于徐公

C.悟已往之不谏悦亲戚之情话

D.既自以心为形役木欣欣以向荣

【解析】A项“而”都是连词,表修饰关系;B项介词,在/介词,比;C项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的;D项介词,使,让/连词,表修饰关系。

【答案】A

文言句式

掌握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省略句

寓形(于)宇内复几时(省略介词“于”)

稚子候(于)门(省略介词“于”)

(2)倒装句

将有事于西畴(状语后置,即“于西畴有事”)

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即“复驾言兮求焉”)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何”是“之”的宾语,“何之”即“之何”)

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奚”是“疑”的宾语,“奚疑”即“疑奚”)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状语后置,即“寻程氏妹于武昌丧”)

(3)被动句

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译为“被”)

遂见用于小邑(“见”加在动词前表被动,译为“被”)

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皆口腹自役()

(2)复驾言兮焉求()

(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4)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5)将有事于西畴()

(6)农人告余以春及()

(7)乐夫天命复奚疑()

(8)情在骏奔()

(9)寓形宇内复几时()

(10)稚子候门()

(11)遂见用于小邑()

(12)既自以心为形役()

【答案】

(1)判断句,“皆”表判断

(2)宾语前置句,“焉求”即“求焉”(3)宾主前置句,“何之”即“之何”(4)介宾结构后置句,“丧于武昌”应为“于武昌丧”(5)介宾结构后置句,“有事于西畴”应为“于西畴有事”(6)介宾结构后置句,“告余以春及”应为“以春及告余”(7)宾语前置句,“奚疑”即“疑奚”(8)省略句,省略主语“余”(9)省略句,“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10)省略句,“候”与“门”之间省略“于”(11)被动句,“见”表被动(12)被动句,“为”表被动。

文言句式

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乐夫天命复奚疑

C.复驾言兮焉求

D.曷不委心任去留

【解析】A、B、C均为宾语前置句,D为一般疑问句。

【答案】D

语句翻译

掌握下列重点句子的翻译。

(1)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译文:

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所赖以维持生活的,没有本领解决。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译文:

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太远,我已经醒悟现在归隐是正确的,而以前做官是错误的。

(3)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译文:

拄着拐杖出去,到处走走,随时随地休息,常常抬起头向远处望望。

(4)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译文:

日色昏暗,太阳快要落山了,我抚摸着孤松徘徊流连。

(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译文:

春光里万木复苏欣欣向荣,清清泉水汩汩不绝涓涓长流。

(6)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译文:

爱惜美好的时光独自出去游玩,有时扶着手杖除草培苗。

爬上东边的高岗,放声呼啸,面对清澈的流水吟诵诗篇。

语句翻译

翻译下面重点句子。

(1)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译文: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译文:

(3)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译文:

(4)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译文:

(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译文:

(6)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译文:

【答案】

(1)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所赖以维持生活的,没有本领解决。

(2)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太远,我已经醒悟现在归隐是正确的,而以前做官是错误的。

(3)拄着拐杖出去,到处走走,随时随地休息,常常抬起头向远处望望。

(4)日色昏暗,太阳快要落山了,我抚摸着孤松徘徊流连。

(5)春光里万木复苏欣欣向荣,清清泉水汩汩不绝涓涓长流。

(6)爱惜美好的时光独自出去游玩,有时扶着手杖除草培苗。

爬上东边的高岗,放声呼啸,面对清澈的流水吟诵诗篇。

语句翻译

下面的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善万物之得时

译文:

羡慕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

B.策扶老以流憩

译文:

拄着拐杖出去,到处走走,随时随地休息。

C.请息交以绝游

译文:

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

D.曷不委心任去留

译文:

为什么不委屈自己的心,任意地去或留呢?

【解析】D项,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地生死?

【答案】D

佳句吟咏

课内佳句。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3.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4.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5.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7.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课外佳句。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3.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二首》)

6.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