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51499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docx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名称: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docx

骨干教师培训

课题名称:

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永城市城关镇南关小学 庄大勇

所谓“语文学困生”,是指在一个班级中由于教师的偏见或家庭教育不力及学生自身等原因造成的,被其他学生所轻视的学生个体或群体。

他们主要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信,学习方法欠妥,学习被动,学习习惯较差,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语文学习感到困难,对完成学习语文任务有一定的困难。

一、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的科学意义:

1、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就是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得到全面地、主动活泼地发展。

但在我们常见的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的课堂教学中,同样的教师授课,同样的教学内容,要求与方法,而年龄大致相通的学生却呈现出不同的学习效果。

以学习效果或学习成绩划分,往往出现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种情况。

但素质教育却要求对这些学困生进行有效的转化,提高教育整体质量。

2、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变化,语文知识的要求、能力不断提高,在班级中出现了一部分对学习语文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的“学困生”。

要改变这一现状,就有必要对这些“学困生”特点、成因、转化策略研究。

3、学校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需要

校教科室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语文期末成绩情况分析来看,部分班级的语文及格率未达标,差生人数较多,这正是由于各班级中存在“学困生”而导致的结果,要有效的解决这些“学困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就必须对“学困生”学习困难成因进行研究。

二、农村小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过程。

课题组首先对本校三至六年级段的50名学困生从“主观心理,家庭环境,语文基础”三大方面,“语文情感,自信心,荣誉感,作业习惯和态度,课堂表现,学习伙伴,学习环境,家庭教育,家人素质,字词基础,读写基础,学习积极性”等十二个主题进行了调查和座谈,然后从结果再结合平时的教学,分析城郊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并思考帮教策略。

一、南关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心理因素。

不少学困生的心理都有两面性,他们对语文比较有感情,有信心要学好语文,但是又时不时埋怨自己笨,怎么学也学不好;他们想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是害怕作业又多又难,缺乏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学习品质,遇到难题就依赖同学和父母;他们的内心渴望表扬得到尊重,但又不敢发问,不敢回答,怕出丑。

长期的两面心理使他们产生了以下的一些心理障碍:

1.自卑心理。

在调查的50名学困生中,62%的学生有“我这个人比较笨,怎么学也学不好”这样的想法;60%的学困生上课不敢举手,不敢回答,怕出错,出丑;80%的学困生不和成绩好的同学做伙伴,就是怕好同学瞧不起他们。

请看调查统计:

你是不是有“我比别人笨,怎么也学不好”的想法:

A没有(19人)B有时有(22人)C经常有(19人)你经常和哪些同学在一起?

A优等生(10人)B中等生(20人)C不敢(10人)你经常上课回答问题么?

A不敢回答(30人)B敢(12人)C听不懂不会回答(8人)

通过座谈了解到不少学困生产生自卑的原因除了学习因素外,更多的是因为觉得自己是外地学生,家庭条件差,言语沟通有困难,于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封闭了自己的心灵。

2.惰性心理。

对学困生来说,成绩比较差,惰性是重要原因。

他们有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表现在课堂上总是消极听讲,调查显示有70%的

学困生在课堂上想其他事情、发呆、讲空话或者做小动作,不少学困生对教师布置的作业想做,但抱着应付的态度,抄袭甚至懒得做。

3.畏难心理。

有些稍难一点的需要思考一下的问题,不愿去思考,有时还埋怨教师对所教的知识要求太高,难以接受。

调查显示有54%的学困生遇到错题就抄袭同学的作业或胡乱做一下,74%的学困生做回家作业遇到难题就直接问父母甚至不做。

请看调查统计:

你上课时经常做什么?

A听老师讲课(15人)B发呆(20人)C讲空话或做小动作(15人)做错了作业你怎么办?

A自己思考后订正(23人)B看同学作业(20人)C瞎做一下(7人)做回家作业遇到难题怎么办?

A先自己思考再问父母(13人)B直接问父母(31人)C不做(6人)

(二)家庭环境因素。

不少学困生的家长都是打工者,他们一家人挤在10

多平方米的出租房内,这怎么可能为孩子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呢?

调查显示54%的学困生是租房子居住,58%的学困生没有单独做作业的房间,56%的学困生觉得自己的学习环境比较吵闹。

父母们为了生计终日劳碌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54%的家长很少检查甚至从不检查孩子的作业,即使检查,也有56%的家长只停留在翻看和口头检查上,更不用说给孩子另外布置作业并辅导孩子的作业,调查显示84%的家长在晚饭后不是加班,就是看电视、聊天、打麻将,86%的家长很少布置或从不布置课外作业,66%的学困生表示家人帮助自己的能力有限。

此外不少学困生的家长对自己子女的课外学习也不很重视,经常给孩子买课外书的家长只占调查人数的12%。

请看调查统计:

你有单独做作业的房间吗?

A有(21人)B没有(29人)你家的学习环境怎么样?

A清净(22人)B比较吵闹难以安心学习(28人)你们是租房子居住吗?

A不是(23人)B是(27人)你家人检查你作业吗?

A经常检查(23人)B工作忙很少检查(23人)C从不检查(4人)父母给你买课外书吗?

A经常买(6人)B有时买(32人)C没买过(12人)爸妈另外给你布置作业吗?

A经常布置(7人)B有时布置(25人)C从没布置(18人)对语文难题你的家人能帮助你吗?

A能(17人)B有时能(27人)C不能(6人)家人怎么检查你的作业?

A每题检查并指出错误(22人)B翻看一下(25人)C只是口头问一下(3人)

你家人晚饭后经常做什么?

A辅导我作业(8人)B加班(15人)C看电视或聊天(21人)D打麻将(6人)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家长,使这些学困生在回家以后的学习和教育几近空白。

单脚跳的总追不上双脚跑的,更何况这些学困生在学校学的也不好,久而久之他们和班里其他学生的距离越拉越大,心理障碍也越来越大。

(三)语文基础因素。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这些学困生的语文基础非常薄弱,连最基本的识字写字和读课文,对他们来说也比较困难,更何况是阅读和写作了。

通过座谈了解到,造成不少学困生语文基础薄弱除了主观原因,还有不少客观原

因,因为这些学困生是插班生,又来自不同地区,以前学习的教材和氛围不一样,甚至连语言交流也存在问题,调查显示有48%的学困生表示在师生交流中有语言障碍。

这些学困生语文基础薄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

一些教师认为他们无可救药,而忽视对他们的严格要求,于是他们的学习债务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直至无力偿还而心灰意冷、自甘消沉。

(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从调查表可以发现,70%的学困生在课堂上无法专注地听老师讲课,这说明他们的有意注意能力急需培养。

60%左右的学困生记忆能力比较弱,对学过的知识记不住或遗忘较快。

在学困生的发展过程中智力因素固然重要,但非智力因素更不可忽视。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教学失误积累所致。

对于学困生,很多人只盯着智力因素,而一直轻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其实是教学的一大失误。

很多学生在学习上遇到较大困难与非智力因素有紧密的关系。

如调查显示,64%的学困生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就跳过不读或胡乱读一下,40%的学困生做作业不是一下子做完,54%的学困生遇到难题就依赖别人,60%的学困生只对机械的抄写感兴趣。

这些数据表明他们怕学、厌学,绝大多数是学习目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导致的。

请看调查统计:

读一篇短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

A查字典或请教别人(18人)B胡乱读一下或跳过不读(32人)语文作业中你比较喜欢:

A抄写(30人)B读背课文(12人)C作文和阅读(8人)做语文作业时,你总是:

A一下子做完(30人)B做一会玩一会(17人)C干脆不做(3人)

对于语文中的背诵作业你是:

A能背出(9人)B背过忘记(25人)C总也背不出干脆不背(16人)

学过的字词你能够:

A在其他文章中也会读(25人)B过一段时间就忘了(25人)

二、综上所述,南关小学的语文学困生有以下特点:

流动性比较大,知识基础参差不齐;交流中有一定的语言障碍,家庭教育几乎为空白;思考不积极,不肯或不善于动脑筋,经常回避那些比较要用脑的习题,思维上有惰性;注意力很难集中,易分心,特别是有意注意的持久性不够;对直观教材的记忆优于对语言教材的记忆,善于机械记忆而不善于逻辑思维;任性好动,自控能力差,思想行为明显情绪化;是非观念模糊,自我认识不到位,有心理障碍。

三、由此,我们从学困生的心理和学习两大领域进行了帮教策略的思考:

(一)育人先育心,育心先知心,学困生心理帮教策略。

心理帮教要遵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原则,将心比心,以心交心,从消除学困生自卑感,提高自信心和倾听学困生心声,做学困生知心人等方面去寻找帮教策略。

1.设立“学困生心理咨询热线”和“知心信箱”,给学困生搭建诉说交流的平台。

在学校里,学困生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受排挤、轻视,没有能力和机会参加各项活动,更让他们苦恼的是心中有话而无处可说。

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不去关注学困生,不倾听他们的声音,那真是学困生的悲哀,校园的悲哀。

笔者认为,不需要专门设立一台电话来作为学困生的心理咨询热线,只要每一位语文老师公布自己的小灵通或家庭电话,叮嘱学困生有心里话或疑惑拨打老师电话或者写在纸条上投到“知心信箱”。

起初,学困生不会主动诉说,这时我们就要做有心人、热心人、知心人,主动找学困生交谈,以我们的主动换取他们的主动。

2.开展“一帮一,结对子”帮困助学行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让学困生和优秀生交往,那么学困生会受到优秀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困生不敢和优秀生交往,归根结底是自卑心理在作祟。

为此我们要以身作则,带头确定一个帮困对象,然后教育和引导每个优

秀生开展“一帮一,结对子”帮困助学行动,积极主动地和学困生共学习、同玩耍,让学困生觉得生活在班集体中,生生之间是平等的,完全没有必要自卑。

用我们的爱心、真心、细心、耐心拨去学困生心头的阴霾,给他们一个明媚的天空。

(二)学困生学好语文的帮教策略。

1.“低起点、小步子、勤约定”争星脱困的教学方式。

对待学困生我们不能搞“一刀切”,应因人而宜,适当降低教学要求,把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教学目标分化成一个个学困生通过努力能够达成的中小目标,制定出“学困生分层目标评价细则”,然后和他们作出一天、一周、一月的约定,鼓励他们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向成功目标,继而争星脱困。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

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对学困生,特别要注意把培养成功心理、强化内部动力机制作为教育目标,坚持对他们施行激励性评价,为他们创设享受成功喜悦的机会,激发起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学困生分层目标评价细则”和“争星脱困”具体说就是:

以《语文课程标准》的分段教学目标为基准,根据学困生实际再细化为A级、B级、C级三级评价目标,每个级别都有相应的积分,让学困生争取积分,累积到一定积分颁星奖励。

比如阅读中的朗读课文,《语文课程标准》对此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们把它分成A级——正确(2分);B级——正确、流利(3分);C级——正确、流利、有感情(5分)。

在实际操作中,以评价细则为指导,联系每一篇课文,让学困生确定争取的目标,当觉得可以过关时再到老师处朗读,获取相应的积分。

每一个单元结束后小节一次并颁星奖励。

每个单元有三篇课文,如果累积到6-8分就颁跨越星,累积到9-12分就颁追逐星,累积

到13-15分就颁自豪星,期间如果第二单元比第一单元有进步,再颁进步星鼓励。

期末进行总结考评和补测。

制定学困生分层目标评价细则和争星脱困实际操作,能让学困生感性地看到自己进步的过程,享受达成目标的喜悦,在目标达成中产生争取更大目标的动力。

但是这两项工作是十分复杂而又难以操作的,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妨以“写好每一个字,读好每一篇课文”为突破口,扎扎实实地帮助学困生脱困。

2.课堂应有学困生的声音。

首先教师的心中应该有学困生的地位,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能照顾到学困生,从一些相对简单的操作和提问来培养学困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比如读写字词,回答全文有几个自然段等;还有在学法设计上,尽可能设计几个合作交流的环节,让学困生在小组交流中获得锻炼的机会。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对学困生的点滴表现都要用鼓励的语气和赞赏的心态,以消除他们的胆怯和自卑的心理。

就像于永正老师那样,为了让一个学生读好一个语句,一遍又一遍地鼓励她读,直至第八遍这个女生才读正确、流利。

这期间,听不到一句训斥,看不出一丝厌烦,有的只是鼓励和赞赏。

再次,可以运用潘昌湘老师的“你能行”的心理暗示的手法,间接地激起学困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重树学习语文的信心。

如当自学生字新词或练读课文时,我们可以特意来到他们的身边,悄悄地告诉他们:

准备一会儿上黑板默写,一会儿朗读课文,老师相信你能行。

还有,我们可以和学困生进行一些课堂约定,并把约定结果和争星脱困挂钩,根据表现奖励相应积分。

3.语文学习的广阔空间是课外,没有课外阅读是学不好语文的。

因此,在激励学困生学好课本的同时,还要注意对他们课外阅读的引导。

学困生的课外阅读普遍面临书源枯竭,不知读什么书,怎样读以及没有兴趣读等问题,为此我们可从“创造条件解决书源,树立榜样好书共享,结合课文推荐书目、优秀生带读、定期进行学困生之间的读书交流会”这些途径来引导他们开展课外阅读,使他们从阅读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起课外阅读的兴趣爱好。

此外,我们要密切联系家长,取得家长支持,家校合力转化学困生。

学困生的家长,特别是城郊小学学困生的家长,因忙于生计,往往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有些家长甚至已经对子女的学习失去了信心,在和他们的交谈中,他们说得最多的是“自家的孩子自己清楚,我们已经管不好他(她)了,完全拜托学校老师了!

”鉴于家长这种撒手不管的情况,我们教师在学校里要对这部分学困生特别加以照顾,弥补他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不足,比如辅导他们做好家庭作业。

此外我们可

通过家校联系手册、电话以及上门家访及时告知学困生取得的点滴进步,以树立学困生和家长的信心。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艰苦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有滴水穿石的韧劲,抓反复,反复抓,只有“功”的积累,才有“成”的希望。

以成功转化一个学困生为起点目标,继而教育和影响一批学困生,这样我们教师也成功转型,由教书匠转为育人工程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