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word范文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7094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节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word范文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六节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word范文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六节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word范文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六节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word范文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六节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word范文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六节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word范文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六节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word范文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六节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word范文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六节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word范文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六节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word范文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第六节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word范文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第六节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word范文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第六节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word范文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第六节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word范文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第六节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word范文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第六节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word范文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第六节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word范文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第六节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word范文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节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word范文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

《第六节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word范文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节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word范文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六节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word范文 15页Word文档格式.docx

这些在相当的程度上只是一些主观的观点。

在中小学的“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文章。

这些文章的题目一般冠之以“浅谈……”,只不过是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想法。

其中还有工作总结。

如果把这些都一律视为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把随便写一篇文章就认为已完成了一项教育科学研究任务,只会起消极的作用。

会鼓励轻视科学、不尊重事实、马虎了事、主观草率等不良作风。

同时也会给教育科学研究的声誉带来很不好的影响。

关于研究报告与一般教育论文的区别:

1.从产生的过程看:

研究报告是经历了一个研究过程后对研究结果的表述,对写作技巧没有太多的要求;

而一般教育文章不经历研究过程,要求有较高的写作技巧。

2.从内容上看:

研究报告是对研究结果(包括实证研究的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果)的表述,而一般教育文章多是发表一些感想、心得、体会、看法、建议等等。

3.从形式上看:

研究报告要按照学术报告或论文的格式来写作,格式规范;

一般教育文章不必要求格式规范。

4.从载体上看:

研究报告一般发表在层析较高的学术性期刊上,而一般教育文章一般发表在教参类、教育指导类等普及性的期刊上。

中小学教师的备课笔记、编写的讲稿、教材基本上是限于利用现有的材料,加以取舍、编排、整理,并以适当的形式表达出来,目的是便于教学和学生理解。

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将其看作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

但如果在编写教材时,创造性地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出了一些对本学科来说是新东西的内容,则可以看作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

二、研究报告的结构及基本规范

研究报告一般由前置部分(题名、署名、摘要、关键词)、主体部分(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部分等构成.

(一)前置部分

1.题名

研究报告的题目是对报告内容的高度概括和说明,因此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

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一般不加副题名。

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词、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研究报告或论文应有英文题名,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

(1)题名应精确严谨,能准确地概括报告的内容或研究方向、研究广度和研究深度。

切忌用笼统庞大的题目来哗众取宠,实则名不符实,给人以浮夸之感。

一般均应宁小勿大。

(2)题名应具体明确,文字质朴简练醒目,能以新颖而吸引读者兴趣。

切忌过分修饰化、文学化,宁实勿虚;

切忌冗长。

(3)用词规范,切忌杜撰生造所谓新名词来标新立异,以便于在编制检索资料时准确地进行分类,特别是有利于计算机检索。

2.署名

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它是作者文责自负和拥有知识产权的标志。

作者应当是在选定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在具体的研究工作和撰写文稿等方面对其中的全部或部分作出主要贡献,并能对文章内容负责的人。

有许多人参加的工作,是否都要署名,要看他们是否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工作,能否对研究工作负责,是否做出较大贡献为衡量标准。

凡是只参加部分具体工作、提供过某些材料、对全面工作不太了解、不能对论文全面负责的人,不必署名,但可在附注中说明他的贡献。

至于署名先后问题,则要以贡献大小为先后次序的标准,而“谁提出了研究设想,谁承担了主要研究工作,谁解决了关键问题”,则是衡量贡献大小的标志。

作者姓名置于题名下方。

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

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

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

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

名字不缩写。

如:

ZHANGYing(张颍),WANGXi-lian(王锡联),ZHUGEHua(诸葛华)

应标明作者的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以便于联系和按地区、机构统

计文章的分布;

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应以逗号分隔。

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

例: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山东曲阜273165)

作者工作单位宜直接排印在作者姓名之下。

如注于地脚或文末,应以“作者单位:

”或“[作者单位]”作为标识。

英文文章和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工作单位还应在省市名及邮编之后加列国名,其间以逗号分隔。

(InstituteofNuclearEnergyTechnology,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以逗号隔开,以便于计算机自动切分。

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与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以便于建立作者与工作单位之间的关系;

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

胡象岭1,李新乡1,林国强2

(1.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山东曲阜273165;

2.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山东曲阜273165)

对文章的主要作者可按以下顺序刊出其简介:

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任选)。

在简介前加“作者简介:

”或“[作者简介]”作为标识。

作者简介:

乌兰娜(1968-),女(蒙古族),内蒙古达拉特旗人,内蒙古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博士,1994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研修,主要从事蒙古学研究。

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主要作者简介可以在同一“作者简介:

”或“[作者简介]”的标识后相继列出,其间一分号隔开,最后以“.”或“。

”结束。

英文文章的作者简介用“Biography:

”(单一作者)或“Biographies:

”(多作者)作为标识。

3.摘要

摘要是对文章内容准确概括而不加诠释或评论的简短陈述。

研究报告均应有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

摘要应尽量反映文章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内容一般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理论性文章的摘要一般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主题、论点、结论等。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文章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信息;

摘要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摘要中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

不用“本文”或者“作者”做主语;

不要写成提纲或评论形式;

中文摘要的篇幅一般在100~300字,学位论文的摘要可适当长一些。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中文摘要前加“摘要:

”或“[摘要]”作为标识,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为标识。

摘要示例: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

以398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自我效能感和归因量表为工具,探讨了不同年级和成绩水平的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归因的特点以及自我效能感、归因与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1)对于能力自我效能感和行为自我效能感,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而年级差异不显著,学习水平和年级在能力自我效能感上存在交互作用。

(2)不管失败归因还是成功归因,年级差异显著,学习水平差异不显著。

(3)路径分析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成绩有直接的影响,而归因是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

不规范文摘示例:

高中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革命如潮水般席卷全球,这时向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人才观提出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

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出发,探讨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结合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用物理学习中典型示例具体说明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如何提出,如何进行,如何评价,最后通过对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提出一些问题与启示。

(摘自:

山东省高中物理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成武县二中教师谷启涛的课题研究论文)

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兖州市第二十九中学于利国

摘要:

在科学技术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上更需要高素质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目前我国传统教育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营造教学氛围、诱发创新动机、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发散思维创新动机研究性学习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变得尤为重要。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但现有的传统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营造教学氛围、诱发创新动机、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遵循认知规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发散思维

二、营造教学氛围,诱发创新动机,培养创新能力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4.关键词

关键词是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

研究报告或论文应标注中文关键词,有英文摘要者应同时给出英文关键词。

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8个关键词。

关键词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中选用规范词。

多个关键词之间应以分号分隔,以便于计算机自动切分。

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中文关键词前应冠以“关键词:

”或“[关键词]”,英文关键词前冠以“Keywords”作为标识。

(二)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一般由引言(或绪论)开始,以结论或讨论结束。

1.引言

引言的内容可以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范围和背景等。

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

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着引言的效用。

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作者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的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

(1)阐明研究课题及其意义

阐述研究课题及其意义的目的在于,使读者了解课题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阐明课题可以是平铺直叙的,也可以从揭示矛盾,提出问题的角度开始.对课题的阐述还包括对题目中主要概念和术语的解释.尤其是那些一般人不熟悉的术语和容易引起歧义的概念.

解释课题的意义总是围绕着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指出课题的学术价值,说明它在那些方面能提供新的认识;

另一方面指出课题的现实意义,它对教学实践的直接或间接、当前或长远的指导意义.

在撰写这部分文章时,应注意运用清晰、简洁的语言来阐述,篇幅不宜过长,不能用夸大或空泛的词句来说明课题的意义.

(2)介绍文献查阅的情况

一般在专业报刊上发表的研究报告,不把这个内容专列出来,而是在前言中阐发研究课题的意义时,简单介绍一下前人有关这个课题的研究情况以及达到的水平,然后引出本研究有何发展的叙述.但在学术著作或学位论文中,往往需要作为报告中单独的一个部分,或者在前言中花较多的篇幅来介绍研究者在确定课题中查阅资料的情况,以使读者了解研究课题所处的理论背景,有助于对课题实质和主要指向的深入了解.

介绍文献查阅的情况,并非要求研究者把自己看过的文献从篇目到内容一一列举,而是要求研究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或者对文献按其与研究课题涉及的内容的对应关系作出分类;

或者按时间的序列排出该课题在以往研究中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然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作概要的叙述和富有针对性的评论.在介绍过程中,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可以引用有关文献的原文,但重点在述与评.

引言的序号可以不编,也可以编为“0”。

“引言”二字也可省略。

2.正文

首先说明“正文”的内容要求:

正文是研究报告中的核心部分.各类报告的“个性”主要在这部分中得到体现。

实证性的报告以描述研究方法与过程及其每一步骤中获得的结果为主.理论性的报告以论证或反驳、构建理论观点或体系为主.

(1)方法与过程的叙述

实证性的报告在这部分中要把研究的几个主要的操作过程系统地描述出来,如在实验报告中,应写清研究对象的选择、假设、实验分组的原则、条件的控制、实验材料、测量工具、实验过程与每一个实验所测得的数据及统计处理的方法等.这类描述的目的是使读者能了解研究的整个过程,甚至有可能根据实验报告作出验证性实验的设计.因此,不能过分简单.关于实验方法叙述的顺序,可以根据实验进行的先后排列,也可以按实验报告内容上的逻辑顺序插入方法的叙述.总之,顺序排列要有一定的逻辑性.此外,如果在实验方法上有新的创造,在叙述中要作较详细的介绍.观察报告写法与实验报告类似.

在调查报告中,叙述不必按调查顺序进行.一般按对调查所得材料的逻辑分析顺序来写,事实的穿插服从于逻辑.研究者在阐述中应顾及与调查课题各方面相关的材料,由表及里地深化分析,使课题中提出的问题趋于明朗化.可见,在写调查报告时,对调查获得资料的“剪裁”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这方面它比写实验报告、观察报告的难度要高一些、复杂一些.对文字的要求方面,调查报告比起实验报告来更趋于日常化,有可能更生动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调查报告对资料可随研究者的主观愿望任意“剪裁”,也不是说资料的可靠性不是主要的.相反,我们讲的“剪裁”正是为了更清晰准确地展现事实本身,调查报告失去真实性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实证性报告在这部分还需条理分明地、准确地把研究所获得的结果表述出来.

(2)研究结果的表述

这是实证性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要求简要地说明每一结果与研究假设的关系,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

基本内容包括:

(1)对研究中所搜集的原始数据、典型案例、观察资料,用统计表、曲线图结合文字进行初步整理、分析.既有对定性资料的归纳,又有对定量资料的统计分析等.

(2)在对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分析基础上,采用一些逻辑的或统计的技术手段,得出研究的结果.

结果部分的撰写,要注意以下要求:

①叙述的是作者本人的研究结果,以准确无误的数据资料说明问题,以陈述事实为主,不应夹杂前人或他人的工作成果,也不应外加研究者的主观议论和分析,从而保证结果的纯洁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强调实事求是,真实可靠).

②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数据资料,不仅要严格核实,注意图表的正确格式,而且要采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技术,从数量变化中揭示出所研究事物的内在关系,而不是事实的罗列.

③资料翔实,层次清晰,前后连贯,文字准确简明.

(3)理论观点的阐述

在论文中怎样使自己的论点清晰而有力地得到论证,这是研究报告应关注的核心问题.自然,这首先与研究者头脑中是否形成了清晰而逻辑严密的观点体系有关.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谈到论述的问题.

论点的清晰表述首先与语言的准确、简洁有关.准确不仅指概念的术语水平,也包括对论点能适用的条件和程度是否阐述得清楚明白.在语言选择方面,论文撰写者易出的偏差是喜欢用最高级的形容词和副词来加强论点的力度,把特称甚至单称判断变为全称判断;

把假言判断变为直言判断;

或者对假言判断中的条件边界表述不清.研究者必须区分演讲词与科学论文.对于科学论文,语言越准确地反映现实,就越有力量.为了使论点的清晰度提高,研究者可以把自己的论点与其它相似的论点,或者与相对的论点作比较,指出其差异之所在.同时,还应把论点与提出论点的背景材料区别开来.由提出问题开始,把论点形成的思维过程简要地表述出来,是使读者对论点的核心所在和针对性有清晰印象的有效方法.在此,论点的表述是通过论证来实现的.

论文中论点的证实除了必须严格地遵守逻辑规则,即依靠逻辑的力量以外,还需要依靠科学事实的支撑.在论述过程中要处理好论点与事实的关系,首先要选好事实.作者除了应注意事实的典型性、科学性以外,还要善于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者表面看来与论点不符,但实质上相符的事实来说明问题,尤其当论点是对一种普遍规律的揭示时.其次是要恰当地配置事实.并非所有的论点都要用大量的事实来论证,事实主要用来帮助人们理解不熟悉的论点,支持新的论点和批驳旧的错误的论点,阐明蕴含丰富而深刻的论点.因此,作为科学研究的论文,不仅提出的论点应该是使人受启发的,就是对事实的阐述也应给人带来启发,它展现出事实中那些不通过科学研究,按日常经验不可能被人们发现的一面,这是不容易做到的.

论文作者还必须注意论点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这是论证严密性的重要保证.前后矛盾是不容许出现的,前后重复是逻辑不清晰的表现,前后缺乏必然联系、结构松散,则是逻辑体系不严密的标志.每一个论点在论文总体中都应有自己的恰当位置,各自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研究者在论文的阐述中应有意识地揭示这种联系,使各论点确实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当论文的理论体系是用演绎的路线形成时,一般在这方面不会发生大问题.若是由几组归纳出的论点构成时,则要注意这一点.抓住事物的历史发展逻辑或矛盾运动的路线来阐述理论,一般也能避免上述结构不严密的问题.

在书写规范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层次标题

层次标题是指除文章题名外的不同级别的分标题.各级层次标题都要简短明确,同一层次的标题应尽可能“排

比”,即词组(一般为词组)结构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语气一致.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1”,“2.1”“3.1.2”等,各层次的序号左顶格,后空1字接排标题.各层次标题要醒目,不要和后文连在一起.

(2)图

图应有图序和图题。

一篇文章中如有2个以上的插图,图序应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图题应简短准确,末尾不加句号。

图序和图题间空1个字距,居中置于图的下方.图要精选,应与文字紧密结合,文图相符,内容正确。

图要精心设计和绘制,要大小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

图在文中的布局要合理,一般随文编排,先见文字后见图.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写于两页。

插图处的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则可将其后文字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

(3)表

表应有表序和表题.一篇文章中如有2个以上表格,表序应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表题应简短确切,末尾不加句号。

表序和表题之间空1个字距,居中置于表的上方.表的结构应简洁,具有自明性.为便于排版,一般采用三线表.表中的参数应标注单位.若所有栏或大部分栏内的单位相同,可将该单位标注在表的右上角.不同的单位标注在有关栏内.表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用同图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表中数字尽量上下对齐。

相邻或上下栏的数字或内容相同者,应一一标注或以通栏表示,不能用“同左”、“同上”等字样代替.表一般随文编排,如需转下页续排,应在续表上方居中标注“续表×

”,表头不应省略。

(4)量和单位

应严格执行有关量和单位的国家标准和规定.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并一律采用斜体(pH例外).为了区别不同情况,可在量的符号的右侧上、下方用上、下标标识.其中以量符号和代表变动性数字的字母作角标时用斜体,其他角标(包括数字)用正体.单位的符号采用国际单位符号和我国规定的可以与国际单位制并用的法定单位符号,并一律用正体。

单位符号与数值间空1/4字距。

图、表中用符号表示数值的量和单位时,应采用量与单位相比的形式,如m/kg.

(5)数字用法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日期可采用全数字写法,如1993-02-18或19930218.日的时刻表示可用GB2809的规定写法,如15时9分38.5秒写作15:

09:

38.5或150938.5.多位的阿拉伯数字不能拆开转行.计量和计数单位前的数字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如超过4位数(含4位),应从小数点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空出1/4个字长,不用千分撇“,”.尾数“0”多的5位以上的数字,可以改写为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一般情况下不得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百亿、千亿等作单位(百、千、兆等词头除外).如1800000可写成180万;

142500可写成14.25万,不能写成14万2千5百;

5000字不能写成5千字.纯小数必须写出小数点前用以定位的“0”.数值的有效数值应全写,如“1.500,

1.750,2.000”不能写作“1.5,1.75,2”.数值的修约应执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其简明口诀为“4舍6入5看齐,奇进偶不进”。

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等必须用汉字数字.相邻2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用汉字,数字间不加标点,如十六七岁等.我国清朝(含清朝)以前以及非公历的历史纪年要用汉字.数值范围的写法要正确。

数值范围:

五至十可写成5~10;

3?

10~8?

10,不能写成3~8?

10.百分数范围:

20%~30%不能写成20~30%.具有相同单位的量值范围:

1.5~3.6mA不必写成1.5mA~3.6mA.偏差范围:

(25?

1)℃不写成25℃?

1℃;

(100?

0.1)mm不写成100?

0.1mm.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

50cm?

80cm?

100cm,或外

形尺寸ι·

h,cm:

50×

80×

100,不能写成50×

100cm或50×

100cm3.

?

9.5333?

0.5mm

(6)文句和术语

文句要求通顺、精练,符合语法规范.应统一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各学科的名词.新兴学科的术语及尚无通用译名的术语,应在第1次出现时加以注释或附原文.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词,应在第1次出现时注明全词.

3.结论

结论是文章的主要结果、论点的总体概括,应准确、完整、明确、精炼。

如果不能导出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改进的意见或待解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