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独果》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8747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独果》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独果》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独果》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独果》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独果》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独果》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独果》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独果》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独果》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独果》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独果》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独果》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独果》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独果》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二研读“发现独果”,感受惊喜

1.这独果,可真是个“宝物”啊!

发现这个独果以后,我和奶奶的心情怎样?

找到有关的句子自己先读一读。

2.我和奶奶的心情怎样?

谁来读出我的惊喜?

谁来读出奶奶的惊奇?

指导读句:

(1)我一溜烟下了树,就往屋里跑,边跑边喊:

“奶奶,我发现了一个橙子,可是独果呀!

看到了吗?

多快的动作;

听到了吗?

多响亮的叫喊声,谁来读出我的惊喜?

(2)奶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什么?

独果?

在哪里?

这怎么可能呢?

独果可不易见到啊,你可别骗我!

仔细看看奶奶说的话,有什么发现?

能读出奶奶的惊喜吗?

(媒体凸现四个问号和一个感叹号)

3、师小结:

同学们,你们通过提示语里的动作、神态,对话中的标点符号读好了句子,感受到了我和奶奶的惊喜,那么接下去围绕着独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默读5-11节,然后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地说说这件事情。

三、练习

1、组词

竟()延()载()即()

竞()廷()栽()既()

2、你能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的话写具体吗?

这独果可真是个“宝物”啊!

3、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想象一下人物说话时会有怎样的表情动作。

给下面的对话加上合适的提示语。

(1)、“奶奶,您吃吧,您吃了能长生不老,多好!

(2)、“你吃吧,我怕酸!

第2课时

一、复习

1、朗读2、3节,体会发现独果时,我和奶奶的心情。

二、研读“互让独果”,感悟谦让

1.同学们,你们通过提示语里的动作、神态,对话中的标点符号读好了句子,感受到了我和奶奶的惊喜,那么接下去围绕着独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2.学生交流,在交流的时候帮助学生梳理故事内容,边梳理边板书:

我奶奶妈妈

3.谁能根据板书再来概括地说说这个故事吗?

4.他们究竟是怎样让的?

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

下面请大家自己再读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想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么做。

学生自由读文。

5.我们先来看看奶奶和我是怎样让独果的,先要请一个奶奶,谁来做奶奶?

指名上前。

(你来读奶奶说的话,明白了吗?

)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做“我”,也就是小荣。

(1)好,小荣,准备好了,要摘独果了。

摘独果时要注意什么?

(朗读指导,学生读第五节第一句。

(2)(“奶奶”读第二句)这里有个词叫“叨念”,谁能说说什么叫叨念?

奶奶,你能念叨念着读好这个句子吗?

(3)(“奶奶”读第三句)奶奶,你能告诉大家,猛地,你究竟想起了什么?

大家也来说说。

(媒体出示句式:

孟地,奶奶想起了。

)奶奶,你能配上动作给我们演演这句话吗?

(4)“你吃吧,我怕酸。

”老师要问问小荣了,奶奶真的怕酸吗?

多聪明的孩子啊,所以——(引读“执意不肯”句)。

什么叫执意不肯?

坚决不肯吃,小荣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想象说话训练)可是小荣真的不想吃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多懂事的孩子,多可爱的老人!

奶奶和妈妈又是怎样互让的呢?

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读的时候注意提示语中的表情,对话中的标点符号。

6.指名反馈朗读。

三、、研读“分享独果”,升华情感

1.谁都不肯吃,谁都想把这个神奇的独果留给对方吃,这个宝物究竟该怎么处理呢?

(媒体出示课文最后两句)引读。

2.“飘溢”的意思是什么?

(指名读句)

3.师范读句子(朗读时可在“从此”、“香气”处予以强调)。

你不觉得奇怪吗?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质疑,自主解疑。

4.是啊,屋子里流淌着的不仅仅是橙子的香气,还流淌着一股浓浓的暖流,这是股人和人之间互相关爱的暖流。

板书:

关爱

5.有感情地读句。

6.今天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把这份关爱带回你的家。

36独果

聪慧过人延年益寿能治百病

让让

我奶奶妈妈

关爱

作业:

1、熟读课文,并背诵第5节和第9节。

2、完成上海作业。

3、家长报听写:

词语15个。

4、预习第37课(查生字,给生字组词、解释词语、熟读课文、质疑)

 

关于说课

一、教材分析

《独果》是新教材三年级(下)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生动地记叙了小荣一家在面对一个百年未遇的独果时三代人互相礼让,都不肯吃“独果”的事,体现了一家三口的浓浓亲情。

全文是按“发现独果(起因)――互让独果(经过)――共享独果(结果)”的顺序安排材料的,开头叙述简洁生动,事件的主体部分写得详细而生动,特别是对话部分写得个性鲜明,亲切自然,让人感受深刻,结尾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朗读读懂课文的内容,但是概括能力还不强,不能完整流畅地把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表达出来,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架设一定的坡度,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更好地进行表达。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方法,但是很多时候理解停留于字面的意思,积累和运用的意识比较薄弱,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有积累运用的机会。

另外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都比较薄弱,在本课中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来进行质疑。

三、关于教学目标

目标一:

学习本课生字“延”;

本课只有一个生字“延”,这个字的读音学生很容易掌握,难点是字形的正确把握,学生容易把它和“廷”相混淆,因此在教学的时候重点关注字形,强调笔顺以及第四笔的写法。

“延年益寿”、“聪慧过人”等词语并不生僻,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就能理解,因此在教学的时候要求学生自主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创设一定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积累和运用。

目标二: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一家人互相谦让“独果”的故事,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读出人物不同的说话语气。

这篇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在对话中故事得到发展,对话浸润着三代人之间浓浓的关爱之情。

课文中的对话很鲜活,极富生活气息,在朗读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语里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及话语中的标点符号来读好句子。

目标三:

感受一家人之间浓浓的互相关爱的真情。

三维目标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本课的这个情感目标贯穿课堂始终,是在理解词语、角色体验、感情朗读中自然而然达成的。

四、关于教学设计

1、强调学生的自主理解和感悟。

这篇课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一个互让独果的故事,故事比较浅显,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来读懂它,因此,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强调了学生的自主理解和感悟。

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轻声朗读来读懂独果传说中的神奇功效;

通过静心默读感受三代人是怎样互让独果的。

再如对词语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词素组合、情境表演等多种方法来进行自主理解。

2、依据文本语言,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

语文学科必须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这取决于学科的本质属性与学科的目的任务。

因为语文学科是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也是表情达意文情理和谐统一的工具学科。

学习语言是语文学科的特定任务,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个性”,因而语文教学必须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教学设计时,依据文本语言,创设了较多的语言实践活动。

比如两处“概括表达”,一处是学生找出独果的神奇功效后,让他们根据板书来进行完整介绍,这时候就引导学生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来进行表达;

另一处是让学生概括地说说互让独果的故事,由于人物多关系复杂,学生不可能一下子表述得很清楚,所以通过板书来帮助学生梳理清关系。

这样依托文本语言,架设一定的坡度,就能比较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寻找课文的空白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教师要精心钻研文本,善于发掘文本中的“语言训练点”,尽可能地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多说多想多练。

本课教学在两个地方创设了想象说话的训练:

一个是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猛地,奶奶想起了什么似的”,那么奶奶究竟想起了什么呢?

这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想象说话的很好契机,既可以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还可以反馈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

“我执意不肯吃独果。

”我执意不肯吃,我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这也是一个留有空白的地方,这里的想象就可以引领学生走进小荣的内心世界。

关于训练材料

一、你能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的话写具体吗?

二、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想象一下人物说话时会有怎样的表情动作。

1、“奶奶,您吃吧,您吃了能长生不老,多好!

2、“你吃吧,我怕酸!

三、读读下面的小故事,完成下面的小练习。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

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1、用近义词解释下面的词语:

尤其:

()疲劳:

()

2、下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请你用肯定句的句式来写一写。

3、回答问题,把答案写完整。

①子路为什么要去借米?

②“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想象一下子路当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4、给短文起个题目:

案例

师:

围绕着这个神奇的独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下面老师请你们静心默读课文5-11节,读完以后请你们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地说说,好吗?

(学生默读课文)

生1:

课文写了奶奶不想吃独果,把独果让给我吃。

是吗?

书上是先写奶奶把独果让给我吗?

看看书,到底是先是谁把独果让给谁吃?

生2:

我把独果让给奶奶吃,希望奶奶长命百岁。

(板书:

我→奶奶)对啊,是我先把独果让给奶奶吃,希望奶奶长命百岁,就这样,谁继续说下去。

生3:

奶奶把独果让给我吃,希望我吃了聪慧过人。

然后呢?

生4:

然后妈妈把独果让给奶奶吃,希望奶奶长命百岁,奶奶要把独果让给妈妈吃,希望妈妈身体硬朗。

(师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我奶奶妈妈)

来,看着黑板,谁来完整概括地说说故事的内容?

中间可以用上连接词。

先自己说说看。

(学生自由联系说话)

生5:

我把独果让给奶奶吃,希望奶奶吃了独果延年益寿;

奶奶把独果让给我吃,希望我吃了独果聪慧过人;

然后妈妈把独果让给奶奶吃,奶奶又把独果让给妈妈吃,希望妈妈吃了身体更硬朗。

真不错,把故事内容说得清清楚楚,有条有理,谁还想说一说?

生6:

我先把独果让给奶奶吃,希望奶奶吃了独果延年益寿,接着奶奶把独果让给我吃,希望我吃了独果聪慧过人,然后妈妈把独果让给奶奶吃,她也希望奶奶长命百岁,最后奶奶把独果让给妈妈吃,希望妈妈吃了身体更硬朗。

……

概括能力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能力,阅读教学中的“概括”,指的是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文章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整体的了解。

三年级的学生概括的能力还比较薄弱,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培养。

那么怎样培养?

怎样才能让他们“完整概括地述说故事内容呢?

”这就需要教师的引领。

《独果》这篇课文5-11节主要写了三代人互让独果的经过,人物多,关系也比较复杂,要让学生一下子说清楚是有难度的。

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引领,需要架设一定的坡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架设了这样循序渐进的三步:

首先,让学生静心默读课文,边读边思,对这部分内容有个整体感知;

然后指名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梳理清楚故事内容,并板书人物关系脉络;

最后再让学生根据板书来进行完整而概括的表达。

上述片断表明,在这样的一个引领过程中,学生的说话从无序到有序,从支离破碎到完整概括,概括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实质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关注语言训练,在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中让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