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考前必做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6218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考前必做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考前必做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考前必做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考前必做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考前必做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考前必做试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考前必做试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考前必做试题Word格式.docx

《中考历史考前必做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考前必做试题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历史考前必做试题Word格式.docx

  5.“它是一个伟大的转折,也是一个伟大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A.中共八大B.新中国的成立

  C.十一届三中全会D.经济特区的建立

  6.从1979年到1987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均增加1084万吨,棉花平均每年增产17万吨,油料、水果、牲畜等农牧产品产量1986年比1978年翻了一番。

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政革的完成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7.原苏联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

“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

”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8.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话提出应该是在

  A.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

  C.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D.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

  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目的是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C.发展农业商品化水平D.扩大对外开放基础

  10.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共八大的发展体现在

  A.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B.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

  C.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D.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

独立梦、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世博梦等。

中国的这些梦想得以成真的根本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一国两制”政策的实行

  C.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D.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12.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的优惠政策,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使这里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

借助它,撬动了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

这里的“伟大的支点”最有可能是

  A.深圳B.浦东C.台湾D.海南

  13.当前中国已悄然进入了“民调时代”,民意信息逐步进入政府决策咨询程序。

下列事件曾阻碍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是

  A.土地改革的实施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C.新宪法的颁布D.“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14.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见下图)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作为在改革开放中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已经走过了30多个春秋。

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A.上海B.珠海C.深圳D.厦门

  1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工作中心的转移,即使国际、国内发生许多大事,我们都始终没有动摇这个中心。

这个中心是()

  A.文化建设B.政治建设C.社会建设D.经济建设

  16.下述重大纪念活动举办最早的是

  17.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推动中国的发展。

经济特区“特”在实行

  A.“一国两制”B.特殊和优惠的经济政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少数民族文化政策

  18.既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特区的是

  A.厦门B.宁波C.广州D.深圳

  19.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A.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B.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D.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思想

  20.伟大祖国60多年风雨历程中的几件大事中,按时间先后排列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

  ①“大跃进”运动②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文化大革命④中国加入WTO⑤土地改革⑥两弹一星⑦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A.⑤⑦②④B.⑦①②C.⑤⑦②D.⑥③④

  21.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的是()

  A.经济特区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D.农业合作社

  22.中国农村改革的发祥地在哪儿?

最早设立经济特区的是下图中哪两个省份?

()

  A.深圳;

1)2);

B.凤阳小岗;

1)3);

  C.厦门;

2)4);

D.珠海;

3)4)

  23.1949年10月,面对一个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

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A.前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B.前者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后者让中国人民富起来D.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24.学校准备开展以“改革开放的巨变”为主题的展览活动,某学习小组进行相关栏目典型素材的收集,其中不正确的是

  A、党的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祖国统一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D、科教兴国两弹一星发射成功

  25.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分地”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时的“分地”相比,两者共同之处在于

  ①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其中发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措施是

  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7.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据此回答1-3题。

  1、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是()

  A.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B.2001年中国加入WTO

  C.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1979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对两图反映的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①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实施

  ②图一实行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图二实行的是集体土地所有制

  ③都让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

  ④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3、以下关于改革开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①对外开放是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一切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②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③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④我国已经逐渐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28.《联合早报》指出:

“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9.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下面不属于改革开放后创新的措施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设立经济特区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国有企业改革

  30.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的总设计师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二、填空题

  31.请将代表下列经济特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中

  A.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B.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

  C.1992年开放的沿江城市---号称“龙尾”

  D.西藏少数民族自治区

  E.新疆少数民族自治区

  32.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1)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______________(思想行动)所倡导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等进步思想,不仅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推动作用,也促进了亚洲社会的进步。

  

(2)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______________(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______________体制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3.2014年新年伊始,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全国,再次吹响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集结号。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全国掀起_____________的高潮。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实行_________,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34.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建立_______,其中_________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35.我国作出实行改革开放重大战略决策的会议是----

  36.1984年我国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中,属于辽宁省的是----

  37.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

  

(1)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5)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三、问答题

  3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节选自讲话

  材料二:

  

(1)材料中提到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请问最早实行改革的乡村是?

(2分)

  

(2)农民在领取土地承包合同后,获得了什么权利?

  (3)图片一表明了什么?

  (4)图二展示的是中国哪一城市?

(2分)1990年,中央对该市的什么决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标志?

  (5)综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实现中国梦?

  39.一首歌曲,常常会引起我们对历史的追忆。

为庆祝祖国六十华诞,某校开展一次歌咏比赛,让我们从歌曲中找寻共和国的足迹。

  主题:

歌声飘过60年----共和国的记忆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

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东方红》

(1)为什么说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

  ----《志愿军战歌》

(2)写出两个志愿军战斗英雄。

  “驱散乌云见太阳·

翻身农奴把歌唱·

”----《翻身农奴把歌唱》(3)“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哪个地方获得了解放?

(1分)

  “·

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社会主义好》(4)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热爱集体爱劳动,我是公社小社员。

  ----《我是公社小社员》(5)这里的“公社”是指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建立起来的,怎样看待这场运动?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

”----《春天的故事》(6)“老人”是谁?

请用简短的一句话评价他。

“春天”的到来归功于哪一年召开的什么会议?

(5分)

  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