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踏浪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9342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音乐教案踏浪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班音乐教案踏浪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班音乐教案踏浪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班音乐教案踏浪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班音乐教案踏浪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班音乐教案踏浪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班音乐教案踏浪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班音乐教案踏浪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班音乐教案踏浪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班音乐教案踏浪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班音乐教案踏浪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班音乐教案踏浪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班音乐教案踏浪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班音乐教案踏浪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班音乐教案踏浪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班音乐教案踏浪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音乐教案踏浪doc.docx

《中班音乐教案踏浪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音乐教案踏浪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班音乐教案踏浪doc.docx

中班音乐教案踏浪doc

中班音乐教案踏浪

篇一:

踏浪教案

踏浪》教案

一、教案分析

庄奴先生作词,著名作曲家古月先生作曲,是1980年在台湾推出的一首轻快活泼的校园歌曲。

音乐结构短小精悍,旋律简洁朴实,婉转动人,清新爽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时代感。

充分表现出年轻人的青春活力和蓬勃朝气以及他们那富有诗意的浪漫气息。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欢快,释放心灵,并引导他们培养和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热情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过程1、导入

(同学们,给你们一组词语,云朵、风儿、大海、浪花,大家能想象出一个什么样的画面呢?

一一非常好,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

老师再问问大家,如果你们在这样美丽的景色下,心情会怎样呢?

一一很好!

那么,下面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学习一首轻快活泼的歌曲《踏浪》。

)2、学唱歌曲

(1)板书歌词,并介绍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首歌的作词者是庄奴先生当时为台湾一部电影《踏浪》创作主题曲,背景在大海边。

在台湾,好多地方是依山傍海。

有山有水的,透着美。

抬头望蓝天白云,衬托着大海更辽阔。

于是,从云写起:

“小小的一片云呀慢慢地走过来请你们歇歇脚呀暂时停下来山上的山花儿开呀我才到山上来原来嘛你也是上山看那山花儿开”

海边,通常是有风的,有风必有浪,浪涌成花,浪花层层,于是,触景生情:

“小小的一阵风呀慢慢的走过来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

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划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划

请你们歇歇脚呀暂时停下来海上的浪花儿开呀我才到海边来原来嘛你也爱浪花才到海边来”

就这样,《踏浪》影片上映时,这首歌也就流行开来。

(2)学习第一段

(同学们有什么样感受呢?

)(3)学习第二段

(这一段又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和前一段相同吗?

)(4)整体学习,学生齐唱。

感受歌曲韵律及感情

(这首歌的给人青春活泼的美感,那么,同学们,大自然这么美丽,世界这么美好,同学们是不是应该快乐地生活呢?

是不是应该积极地生活呢?

一一是的,我们应该用心认真地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3、学生齐唱4、小组比唱五、课堂小结

(这堂课大家快乐吗?

一一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每天都要这样快乐,好不好?

篇二:

音乐《踏浪》及活动建议

教育活动韵律《踏浪》(音乐)

活动目标

1.学习按节奏协调做复合动作,如:

赶海、螃蟹走等。

(难)

2.能根据音乐节奏、旋律特点,模仿、创编赶海、游泳等动作。

(重)

3.感受音乐欢快热烈的情绪,有学习新操的愿望和兴趣。

活动重难点分析

这是大班早操热身活动的内容,幼儿对早操的音乐旋律、情境动作会感兴趣,但是,幼儿动作的协调性、规范性相对较欠缺,肢体动作手经验的影响也不够丰富,尤其是合拍学习基本动作缺乏连贯性和节奏感,上下肢动作协调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活动重点为目标2,活动难点为目标1。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对完整的早操《赶海》有初步的了解和尝试。

2.物质准备:

音乐、照片图示

活动过程

%1.赋予角色,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和兴趣

1.欣赏教师表演,初步感知音乐

关键提问:

这个律动像是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

现在我要用我神奇的魔法棒,把你们也变成一名小海军。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1.听音乐,引导幼儿用拍手等身体动作进行节奏的熟悉。

导语:

听一听这首音乐的旋律是怎样的?

听着音乐你的感

觉如何?

可以用身体节奏来表现?

关键提问:

(1)这首音乐的旋律是怎样的?

(2)这段音乐你觉得可以分成几段?

在哪里分段?

(3)每一段都可以表现小海军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

小海军们太棒了,我们出发前先要把自己的着装整理好,然后驾着舰船出海巡逻、看到敌人要坚决的消灭掉,最好整理好着装返回军营。

2.再次分段听音乐,鼓励幼儿大胆用动作进行表现。

关键提问:

(1)小海军在出发前都做做些什么准备工作?

(2)怎样做才能显示出我们小海军的神气和英勇?

(跟进提问:

如何整理帽子,

用什么动作更好看、更有力量?

脚步怎样做?

)(请幼儿自主创编,教师给予肯

定和提升)

(3)刚才的这个动作还可以怎样做会更优美、更漂亮?

(4)怎样打枪能一下子就将敌人打败?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3.欣赏视频(海军们喊号子)

关键提问:

(1)口号可以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可以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

(2)你觉得我们的舞蹈中可不可以尝试使用口号?

哪里使用最合适、最能

表现我们小海军的气势?

(幼儿尝试喊口号)(跟进提问:

怎样让我们的

口号更响亮、听上去更有精神?

三、呈现完整舞蹈,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和自信

导语:

小海军们,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一起和着音乐准备出发吧!

活动建议:

此活动音乐激昂有力、节奏明快,孩子非常感兴趣。

在活动中,由于幼儿已经有了

一定的动作、经验积累,孩子们在进行创编的时候热情也极为高涨。

活动中,教师的“幼儿探索在前、教师的提升在后”“幼儿的创编在前、教师的指

导在后”的教育理念体现较好,给了幼儿极大的创编、想象的空间,而且为幼儿间的相互学习、模仿提供了机会和条件;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小海军去巡逻”的情境,让幼儿始终在情境中学习,营造了活动的氛围;活动中,教师根据活动的设计,安排了视频欣赏环节,将活动推向了一个小高潮,孩子们更加有力、精神的表现自己的角色;活动中,教师采用极具启发、激励性的提问语言,如:

怎样做才能显示出我们小海军的神气和英勇?

哪里使用口号最合适、最能表现我们小海军的气势?

如何整理帽子,用什么动作更好看、更有力量?

等,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幼儿自主探索、学习之后,教师给予动作、神情上的提升,彰显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又使幼儿的活动得以提升和发展。

在活动的组织中,教师在请幼儿分段表现的时候,还是有些急、比较赶,没能充分的让幼儿来表现、来展示,没有满足更多幼儿表现的愿望,如果此时加一个:

幼儿分组、结伴交流的环节,相信会更好。

篇三:

中班体育教案:

活动:

踏浪、追浪

活动:

踏浪、追浪

活动目标:

1、练习边抖动绳子边走(跑)

2、练习用脚前后左右踏住晃动的绳子。

活动准备:

绳子

活动过程:

一、海边的波浪

1、幼儿分散在场地上,手拿一根短绳,把绳子拖在地上随意抖动,让绳子像海边的波浪一样,越抖越快,波纹越多。

2、幼儿排成一队,一起抖动绳子,好象还浪拍打在沙滩上。

二、嬉水浪

1、两名幼儿各持一根绳子,相对站立,一名幼儿边抖动绳子边后退,另一名幼儿边抖动绳子边向前走,两人来来回回,前前后后的边走边抖动绳子,好象水浪互追。

2、四组幼儿排成四队,四队分别向前走,向后走,形成交替的形状,看上去就像海浪在涌动。

三、踏浪、追浪

1、一组幼儿排成一横队,做海浪的水波,用绳子边抖动边后退,另一组幼儿为踏浪,双脚交替踏浪,踩踏到后两个人交换角色。

在游戏中要求幼儿绳子不要抖动的太高,以免摔倒。

2、两人一队,一人抖动绳子变向跑,一人追。

篇四:

踏浪

《踏浪》教案

李莉娟六年级

【教学年级】:

六年级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

《踏浪》是一首抒情、清新的校园歌曲。

教学的侧重

点应放在歌曲意境的表现上,要引导学生用柔和、甜

美的声音,优美、自然地造型来表现歌曲诗一般的意

境。

【教学目标】1、能熟练的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意境美;

2、能对歌曲进行情感的处理;

3、引导学生以不同形式参与、体验、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

以情感启发贯穿教学,引导学生富有感情地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舞蹈创编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欣赏法、听唱法、模仿法、体验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教师播放《蝴蝶飞呀》创设一个活泼的氛围

2、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1、导语:

蓝天、白云、大海、浪花,这组词语使你眼前浮现怎样的

画面?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谈各自的感受】

2、教师:

同学们描绘的景色很美,我想你们的心情肯定也如景色一

样美好。

这份心情让我想到了一首轻松活泼的歌曲一一

《踏浪》。

三、新课教学

1、教师简单介绍词作者庄奴先生。

2、课件出示曲谱,播放歌曲《踏浪》,并请学生边听边找出歌曲中的音乐记号。

3、提问:

歌曲中的音乐记号有哪些?

学生:

渐弱记号(力度记号中的一种),也可用dim.表

zFO

表示演唱的声音力度越来越弱。

段落反复记号,表示记号内的部分要重复演唱(奏)一次。

4、歌曲第一乐句的学唱及曲谱教学。

教师:

在台湾,好多地方都是依山傍海,抬头仰望蓝天白云,衬托着

辽阔的大海,山水间透着无法言喻的美。

在这首歌曲中,词作者把大海的声音也用了进来,你们听,(教师范唱)。

课件出示曲谱:

【演唱提示】

(1)歌唱的姿势、正确的呼吸、自然圆润的声音。

(2)恰当的速度、音色,富有表情地表现歌曲。

教师伴唱:

请学生用渐强的力度有感情地演唱第一乐句的歌词。

教师:

请思考,演唱力度的渐强与大海发出的什么声音相似?

学生:

海浪声。

教师创设情境:

一阵阵海浪推向沙滩,歌词中的主人公一一“我”和小伙伴们从远处来到了海边,开始和浪花一起嬉戏了。

教师小结:

歌声中给我们带来的画面感,力度记号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歌曲最后一个乐句的学唱及曲谱教学。

教师伴奏,学生视唱歌曲结尾的乐句。

课件出示曲谱:

教师:

比较歌曲尾部的乐句和第一乐句的异同?

学生:

这两个乐句的旋律相同,演唱的力度不同,歌曲开头演唱的力

度的是渐强,最后结尾是渐弱。

教师引导学生描述结尾乐句表现的情境。

学生:

夕阳西下,歌曲中的主人公“我''和小伙伴们依依不舍的离开

海边。

6、歌曲中间乐段的学唱及曲谱教学。

教师:

是什么美景使“我”和小伙伴流连忘返呢?

听听海边都有哪些

美景吧!

教师范唱。

课件出示曲谱:

教师:

从歌曲中听到了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学生:

白云、山花、海风、浪花?

请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这些景物(舞蹈创编)

【教学设想】适当的肢体动作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表现歌曲贴切的生活气息,以及

参与音乐方式的多样性。

四、学唱歌曲

教师:

请学生跟随音响完整地视唱歌谱。

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词,并找出觉得比较难唱的地方。

(学生轻声随琴演唱并寻找自己的演唱难点,教师根据学生指出的演唱难点逐句解决。

教师小结:

这首歌曲给人青春活泼的美感,大自然这么美丽,世界如此美好,请你们再一次用歌声来表达心中的愉悦吧!

(在教师的伴奏下,学生带上之前自创的简单的肢体动作,有感情地完整表现歌曲。

【教学设想】学唱歌曲活动往往由教师范唱、填唱歌词、处理歌曲等环节构成。

教师有意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歌唱发现难点,并及时帮助学生解

决,让学唱变得主动而自觉。

歌曲处理中结合具体歌词内容进行情

景式的讲解,给学生理解和演唱歌词插上想象的翅膀。

五、感受探索

教师:

歌曲在开始和结束都有海浪的声音,在歌曲中间的乐段部分是

否也能加入海风和海浪的声音呢?

请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进行小组讨论,自己设计适合的音效、音高来模仿海风和海浪的声音。

学生小组展示。

教师:

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老师也设计了海风和海浪的声音,请

你们来帮忙唱一唱!

课件出示曲谱:

六、课堂小结

教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踏浪》这首歌曲。

以“海”为主题

的歌曲还有很多,比如《大海啊故乡》《外婆的澎湖湾》《听海》等等。

青春活泼的《踏浪》,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关注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师生在《踏浪》的伴奏下画出心中人与自然的图画结束本课!

【教学设想】最后在优美动听的曲调衬托下聆听教师的讲述,音乐与美术图画的

结合,合理、有效、有度的相关知识拓展会为歌曲起到推波助澜之功效。

美妙的音符会给孩子们留下美的记忆!

教学反思:

《初中音乐课程标准》(后简称《课标》)中指出:

“7-9年级的学生能够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与风格,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和意境。

能够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踏浪》这首歌曲的旋律较简单,难度不大,若采用单一的听唱法,学生兴趣很容易丧失。

于是本课以音乐的情感与意境的表现为主线,结合学生关注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的关系。

在感知力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的过程中,

了解其音乐表现作用,以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旋律美一一熟悉旋律美一一体验旋律美一一表现旋律美。

歌曲开头与结尾的乐句旋律虽然相同,学生在结合音乐记号的使用后,则为歌曲的意境赋予了画面感与生命力。

篇五:

音乐教案

〈〈光荣少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一)、自主学习学生看书后回答教师问题

1、变声期要注意哪些问题?

生:

变声期要注意保护好嗓音,不要大声喊叫,不模仿成年人说话或者压低嗓音唱歌。

同时要做到适当用嗓,避免嗓音疲劳。

还要注意锻炼身体、保证营养和充足的睡眠,少吃或者不吃刺激性的食物。

2、你对五线谱有何认识?

生:

五线谱是在五条等距离平行横线上,用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它符号记载音乐的一种记谱形式。

3、请说出五线谱的各线、各间、各音及有关的上加线与下加线。

学生随教师所指的位置回答问题

4、请写出高音谱号在五线谱上的正确写法。

5、什么叫音名七个基本音名分别是什么?

生:

音乐的名称叫音名。

七个基本音名分别是、D、E、F、G、A、Bo

6、什么叫唱名?

生:

将七个基本音分别唱作叫做唱名。

7、请唱一唱五线谱C调音。

8、播放多媒体课件《光荣少年》。

(1)、课件展示这是一首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单位共同推荐的优秀少年儿童歌曲。

歌曲激越、节奏铿锵,表现了新时期少年儿童志存高远、兴中华的崭新面貌。

(2)、学生边听边轻声跟唱。

(3)、教师弹奏学生轻唱曲谱。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5)、教师弹奏,学生唱词,体验其情绪。

(二)、合作探究

1、这首歌曲在演唱时,用什么速度来演唱,较快地速度

2、这首歌演唱的情绪应该做到,振奋、激昂、向上。

3、这些音乐记号分别表示:

>:

强音0:

四分休止符00:

二分休止符一:

保持音

(三)、展示点评

1、教师弹奏钢琴或者电子琴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师等学生唱后指出优缺点。

、分组与个人演唱,指出

优缺点,再次提高。

(四)、教师精讲

同学们,刚才你们的表现都很好,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少年崭新的精神风貌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拓展延伸,请你在《光荣少年》这首歌曲的休止符处,用你喜爱的形式加以表现。

课堂检测,教师随意抽查学生是否唱会了《光荣少年》这首歌曲。

四、课堂小结

在良好的气氛之中结束本课。

〈〈青春舞曲〉〉教学过程:

一、用录音机播放新疆民族《我们新疆好地方》,感受歌词赋予的情绪的风格。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特产资源十分丰富。

周恩来总理生前曾赞美新疆

为祖国的“一块宝地”,你能谈一谈你所知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吗?

学生交收集到的材料(材料来源:

八年级中国地理教科书)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对新疆的了解。

%1新疆的地理位置、面积。

%1新疆盛产的家作物。

%1新疆蕴含的主要资源。

%1新疆的民族风土人情及服饰特点。

(师生共同体验歌曲风格,掌握维吾尔族舞蹈的主要步伐。

(录音机播放歌曲)教师戴着新疆帽随着音乐律动。

学生通过观看师的“微颤”、“绕腕”、“托帽式”、“移颈”等新疆舞的基本动作。

再一次感受新疆舞别具一格的独魅力。

三、学唱歌曲

(1)师激情范唱(师边弹边唱,学生总结:

歌曲情绪欢快、跳跃、充满青春活力的风格)

(2)理解歌词的内涵:

播放录音机,请学生随歌曲歌词的节奏朗读,理解歌词内涵。

(3)自学歌曲

%1听录音,用“啦”模唱:

听老师弹歌曲旋律一小节一小节的填词。

%1演唱,找出难点,注意引导学生在速度、情绪、咬字吐字等方面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

四、表现歌曲

(教师引导学生用准备好的打击乐器让学生为歌曲伴奏。

1、节奏练习(略)

2、节奏练习(乐器敲击体验)

3、角色分配:

手鼓敲击节奏①铃鼓敲击节奏②沙锤敲击节奏③学生表演时师引导学生按歌曲歌绪做到自信,有表情的演唱。

五、拓展延伸

(1)了解“西部歌王”王洛宾的概况及主要作品

(2)欣赏王洛宾的作品之一《半个月亮爬上来》。

六、小结

这节课里采用学歌词和学歌谱相互交替学习新课的方法,从学习的过程来说按照综合一分析一再综合的模式进行新歌的学习,避免了把感受、体验歌曲情感作为一个环节放到学习歌曲的最后阶段去进行的缺点。

这样的学习新歌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先学歌谱,后学歌词”的模式,比较符合初中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对歌曲的认识规律。

在学习歌曲歌谱的时候,先从节奏入手,这种方法也值得提倡因为它“先易后难”,切实可行。

〈〈踏浪〉〉

一、组织教学

1、课前教师播放黑鸭子演唱组合演唱的《踏浪》,创设情境。

2、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1、导语:

蓝天、白云、大海、浪花,这组词语使你眼前浮现怎样的画面?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谈各自的感受】

2、教师:

同学们描绘的景色很美,我想你们的心情肯定也如景色一样美好。

这份心情让我想到了一首轻松活泼的歌

曲《踏浪》。

三、新课教学

1、教师简单介绍词作者庄奴先生。

2、课件出示曲谱,播放歌曲《踏浪》,并请学生边听边找出歌曲中的音乐记号。

3、歌曲第一乐句的学唱及曲谱教学。

【演唱提示】

(1)歌唱的姿势、正确的呼吸、自然圆润的声音。

(2)恰当的速度、音色,富有表情地表现歌曲。

教师伴奏,请学生用渐强的力度有感情地演唱第一乐句的歌词。

教师:

请思考,演唱力度的渐强与大海发出的什么声音相似?

学生:

海浪声。

教师创设情境:

一阵阵海浪推向沙滩,歌词中的主人公一—“我”和

小伙伴们从远处来到了海边,开始和浪花一起嬉戏了。

教师小结:

歌声中给我们带来的画面感,力度记号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歌曲最后一个乐句的学唱及曲谱教学。

教师伴奏,学生视唱歌曲结尾的乐句。

教师:

比较歌曲尾部的乐句和第一乐句的异同?

学生:

这两个乐句的旋律相同,演唱的力度不同,歌曲开头演唱的力

度的是渐强,最后结尾是渐弱。

教师引导学生描述结尾乐句表现的情境。

6、歌曲中间乐段的学唱及曲谱教学。

教师:

是什么美景使“我”和小伙伴流连忘返呢?

听听海边都有哪些美景吧!

教师范唱。

教师:

从歌曲中听到了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学生:

白云、山花、海风、浪花?

四、学唱歌曲

教师:

请学生跟随钢琴完整地视唱歌谱。

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词,并找出觉得比较难唱的地方。

(学生轻声随琴演唱并寻找自己的演唱难点,教师根据学生指出的演唱难点逐句解决。

教师小结:

这首歌曲给人青春活泼的美感,大自然这么美丽,世界如此美好,请你们再一次用歌声来表达心中的愉悦吧!

(在教师的伴奏下,学生带上之前自创的简单的肢体动作,有感情地完整表现歌曲.

五、感受探索

教师:

歌曲在开始和结束都有海浪的声音,在歌曲中间的乐段部分是否也能加入海风和海浪的声音呢?

请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进行小组讨论,自己设计适合的音效、音高来模仿海风和海浪的声音。

学生小组展示。

教师:

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老师也设计了海风和海浪的声音,请你们来帮忙唱一唱!

【教唱步骤】

1、请两位同学与教师配合,学生演唱旋律声部(高声

部),教师模

唱海风海浪的声部(低声部),让全体同学感受二声部的效果。

2、请所有同学轻声随琴模唱低声部(即海风海浪声部),注意模唱时声音的提示。

3、将学生分为高低两个声部演唱这一乐段。

4、带着情感完整地演唱全曲。

六、课堂小结

教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踏浪》这首歌曲。

“海”为主题的歌曲还有很多,比如《大海啊故乡》《外婆的

澎湖湾》《听海》等等。

青春活泼的《踏浪》,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关注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师生在《踏浪》的伴奏下画出心中人与自然的图画结束本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