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0120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8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docx

《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docx

土肥培训教材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

 

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

 

北镇市农发局

 

一、测土配方施肥及其要点

1、测土配方施肥的内涵

2、测土配方施肥的内容

3、测土配方原理及施肥计算

4、确定施肥量的方法

二、蔬菜栽培施肥的基本技术

1、科学施肥的基本理论

2、科学施肥的方法

三、蔬菜栽培的合理施肥

1、不同种类蔬菜科学施肥原理

2、蔬菜的营养诊断

3、蔬菜肥料的种类与性质

4、蔬菜三看施肥技术

四、蔬菜施肥难题

五、无公害蔬菜施肥技术对策

六、土壤保护与施肥

1、解决菜田土壤积盐问题

2、解决菜田土壤“老化”问题

3、蔬菜施用腐殖酸肥高产高效

七、鉴别真假化肥技术方法

 

附:

1.形成100公斤经济产量所需的养分量

2.化学肥料养分含量

3.不同蔬菜作物生长适宜PH值范围

4.有机肥中的碳、氮、磷、钾含量速查表

 

一、测土配方施肥及其要点

1、测土配方施肥的内涵

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土壤肥力情况、作物品种及气候等因素,提出在一定产量条件下,某一区域、某一作物应该施用的肥料种类及其数量配比,是为达到平衡施肥的目的而开展的土壤测试、肥料试验、施肥推荐、专用肥应用、施肥方法等一整套科学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能够合理供应和调节作物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具有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优化肥力资源配置,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避免和减轻因施肥不科学带来的环境和农产品污染;培肥地力,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测土配方施肥的内容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质,也是作物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

不同土壤养分的丰缺,关系到作物产量的高低;土壤养分的变化,要求施肥量也要变化。

要做到科学合理施用肥料,就必须了解土壤养分状况,对土壤养分进行测试,并根据土壤养分测试结果,提出施肥配方。

布置田间试验,找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的施肥参数值,建立起一个系统的、科学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和专家咨询系统,为农民提供施肥技术推荐。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肥料配方,创办配肥站,配制生产出针对性强、技术含量高、农民施用简单的专用配方肥,直接供应农户。

努力开发有机肥资源,实行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料相结合。

推广化肥深施技术,应用适合当地耕作条件的化肥深施技术和器具。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针对性施用中、微量元素,做到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相结合。

根据作物需肥规律搞好肥料科学运筹,合理确定作物施肥次数、施肥时期和各次的比例分配。

3、测土配方原理及施肥计算

作物所需养分是由土壤本身和人为施肥两方面提供的养分来满足的,在一定目标产量下作物所需养分量是一定的,知道了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数量,可计算出肥料的施用量。

(1)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可以引用现成的科研资料或肥料手册中数据。

(2)目标产量,以当地前三年作物平均产量为基数,在此基础上的产量作业目标产量。

(3)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是指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占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的比率。

(4)肥料中养分含量可按商品肥料标明的养分含量计算。

(5)肥料利用率可以通过田间试验求得(以氮肥为例):

 

一般氮肥利用率为30—40,磷肥10—25%,钾肥料40—60%。

采用目标产量法确定蔬菜配方施肥计算方式:

 

4、确定施肥量的方法

计划产量(也称目标产量)是生产中预计达到的作物产量,是确定施肥量最基本的依据。

计划产量是一个非常客观的重要参数,既不以丰年为依据,又不能以欠年为基础,只能根据一定的气候、品种、栽培技术和土壤肥力来确定,而不能盲目追求高产。

肥料利用率是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施入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数。

由于受作物品种、肥料投入量、土壤肥力、肥料品质、施肥方法、气候条件多因素影响,是最易变动的参数,因此必须测定当地的肥料利用率。

测定的方法采用田间差减法,该方法设置无肥区和施肥区两个处理,每区面积不宜太大,播种管理与一般大田管理相同,成熟后单打计产,即可计算出肥料利用率。

在没有田间试验资料的情况下,可利用以下经济值。

蔬菜:

氮肥30—60%,磷肥10—25%,钾肥50—60%。

肥料中养分含量

菜田氮、磷、钾含量高中低相关肥一次最大投入量见表:

公斤/667平方米

分类

叶菜类

根菜类

果菜类

氮:

尿素

13.2

17.6

33

6.6

11

22

6.6

11

22

碳酸氢铵

36

78

80

18

30

60

18

30

60

硝酸铵

18

24

45

9

15

30

9

15

30

碳酸二铵

33

44

83

16.5

27.5

55

16.5

27.5

55

磷:

过磷

0

21.3

43

0

21.3

42

0

14.2

28

锶镁磷肥

0

21.3

43

0

21.3

42

0

14.2

28

腐殖酸磷

0

33

66

0

33

66

0

30

60

磷肥二铵

0

6.6

13

0

6.6

13

0

4.4

9

硝酸磷

0

13

26

0

13

26

0

9

18

钾:

硫酸钾

12

16

30

8

12

26

12

20

40

硝酸钾

13.2

17

33

8.8

13

28

13

22

44

磷酸二氢铵

14.4

19

36

9.6

14

31

14

24

48

腐殖酸钾

36

48

90

24

36

72

36

60

120

二、蔬菜栽培施肥的基本技术

1、科学施肥的基本理论

作物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之间存在着平衡比例关系,每增加一种元素的数量,应相应的增加其他种类元素的数量,单用一种元素或用量过多,对作物生长不利或会引起肥害。

以“木桶原理”来分析营养平衡高产理论,结论是缺啥补啥才能获得高产。

由于肥料种类多,土壤质地不同,肥力含量差异大,作物品种繁多,且要求不太一样,肥料的用量只能根据土壤、苗情和产品要求按比例投入,很难定出一个固定的标准。

应根据作物需肥标准、肥源因素和土壤生态特点,科学地掌握投肥量。

下面以黄瓜为例,说明菜田的科学施肥问题。

黄瓜所需要的氮、磷、钾、钙、镁比例大致为2.4:

0.9:

4:

2:

0.5,每667平方米土壤中氮、磷、钾适宜含量分别为:

有效氮19公斤,磷7公斤,钾44公斤。

每667平方米产10吨黄瓜,需纯氮25公斤,磷10公斤,钾45公斤。

由于氮易挥发,磷易被土壤固定,因此氮、磷宜按一定倍率投入,即氮25公斤×1.5=37.5公斤,磷10公斤×2.5=25公斤,钾45公斤×1=45公斤。

氮一次投入过量、间隔时间过长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是缺氮的主要原因。

温室氮过剩,铵态氮一次投入过多,氮素超量造成肥害而死秧者屡见不鲜。

未经腐熟的鸡粪、人粪尿施入田间,分解出有机酸和热量,使根系经受不住高酸、高温,引起植株失水萎蔫也很常见。

个别地块磷不足,大多数的菜田磷素已超过肥害临界线。

钾素普遍不足,但个别地区超量。

碳素和有机质不足,导致土壤pH值过高,需大量施入腐殖酸肥和厩肥,以平衡土壤营养,这是蔬菜可持续高产的生态营养要求。

温室内土壤肥力变化大,增产效果快,但恶化速度也快,往往三五年就出现障碍。

土壤一旦变质恶化,很难补救和改良。

土壤营养生态的特点是:

①温室覆盖棚膜后,没有雨淋机会,硝酸盐几乎无淋溶流失,加之农民不惜成本,大量施入有机肥和氮素化肥,土壤很容易形成高浓度氮素,从而出现土壤营养浓度障碍。

②温室温度高于露地土壤,全磷转化率比露地高2~3倍,最大吸附量和解吸量明显高于露地土壤,易造成磷富集。

磷富集将影响作物对锌的吸收,从而导致植株不活跃,产生缺素症,生长不良,品质下降。

③与露地相比,温室土壤钾素缓冲量有所降低,土壤肥力越高,降低幅度越小。

因此,温室土壤钾素相对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

④温室土壤水分运动方向与露地相反,是自下而上运动,土壤盐分随之逐渐向土表聚集,浓度最高的可达1克/公斤,一般温室5年盐分积累可达危害生长程度。

⑤温室内温度高,湿度大;有机肥施用量较大,腐熟快,气温稍高会造成作物根际热害和浓度害。

加之通风不良,土壤氧化还原能力低,蔬菜根系生长和抗病能力也差。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

肥料施用不当和肥料过剩造成的障碍,是蔬菜可持续发展中最值得重视的问题。

其解决的办法是科学认识培肥中存在的问题、需肥标准、肥源因素、投肥考虑内容和温室土壤营养生态特点,进行全面控肥和平衡少量补肥,夏季注意雨淋害,冬季地面盖草,施用腐殖酸肥和有益菌肥等,以提高土壤综合肥力,减轻肥害障碍。

2、科学施肥的方法

氮肥的科学施用方法,一般石灰性土壤,PH值偏碱,宜选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铵、氯化铵等铵态氮肥;而酸性土壤宜选用生理碱性和钙质氮肥。

禾谷类作物以及叶菜类作物如蔬菜需氮较多,要优先供应。

而豆科作物绿肥等具有生物固氮功能只需在生长初期施用少量氮肥。

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作物代谢能力强,吸收利用养分多,可多施肥,反之则少施。

考虑氮、磷、钾以及其他营养元素肥料的合理配合施用,施用有机肥料作基肥,而施用氮肥作追肥,对各种作物均能起到增产效果。

磷肥的科学施用方法,磷肥肥效与土壤能力密切相关,新垦山地必须增施磷肥。

对多年大量施用有机肥料与磷肥的田地,土壤熟化程度高,有效磷的含量一般较高,可以减少磷肥的用量。

喜磷作物如豆科作物、豆科绿肥、淀粉类作物,以及瓜类、果树等,施用磷肥有效好的效果,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在不良气候条件下施磷更佳,温度低磷肥的效果更好。

磷肥的选用应以土壤酸度为原则,既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上宜用水溶性磷肥,在强酸性土壤宜用微溶和难溶性磷肥。

磷肥和氮肥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增施磷肥能促进作物对氮的吸收,而施氮则会提高磷肥的效果。

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可减少土壤因磷的作用。

钾肥的科学施用方法,钾肥对土壤无特别要求,一般地说,沙质土缺钾较快,施肥钾肥效果较显著。

喜钾作物如豆科绿肥、马铃薯、烟叶等需钾肥较多,增施钾肥有显著的效果,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而且还可以改善作物的品质。

一般作物苗期是钾的临界期,对缺钾表现最敏感。

因此钾肥一般用作基肥,尤其是对那些生育期短的作物。

钾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比氮小,钾肥必须施到根系分布最密集的土层,以利于作物吸收。

三、蔬菜栽培的合理施肥

蔬菜生产是一个物质转化过程,单靠土壤中原有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要求,尤其不能满足蔬菜高产优质的要求,所以要对蔬菜作物分阶段科学施肥施肥。

1、不同种类蔬菜科学施肥原理

由于栽培各种蔬菜所要收获的产品不同,因此,在施肥时不仅要考虑各种蔬菜的生育特点,还要根据不同栽培目的,分别掌握不同类型的施肥原则。

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其它肥料;以多元复合肥为主,单元素肥料为辅;以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混拌入适量的化肥。

在确立基肥的品种和数量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防止肥料浓度的障碍;②基肥中氮肥多用硝态氮,而少用铵态氮;③氮素基肥中,供给作物氮量的70%作基肥,30%做追肥;④磷肥应全数作基肥。

蔬菜对磷的吸收量,以氮为100时,磷则为24—30;⑤基肥中钾肥不宜过多,一般情况下,钾肥施用量为蔬菜作物吸收量的0.8—1.4倍。

追肥应根据不同蔬菜、不同生长期,适时适量地分期追施,以满足蔬菜各个生长期的需要。

各种蔬菜追肥重点时期为:

①根菜类,追肥重点在根或茎膨大期。

②白菜、甘蓝、芥菜等生长期长年绿叶蔬菜类,追肥重点在结球初期或花球出现初期(花椰菜)。

③瓜类、茄果、豆类,追肥重点在第一雌花结果(荚)后。

根外追肥适用于容易被土壤固定及淋失的肥料和春季长期下雨土壤过湿时应用。

根外追肥的肥料溶液的浓度,因作物及外界条件的差异而不同,一般为千分之几至百分之一。

(1)温室黄瓜:

苗期氮、磷、钾比例为11:

10:

7,结果期为2:

1:

4-6。

基肥每667平方米宜施腐熟鸡粪、牛粪各5立方米,空施黄瓜专用肥或磷酸铵或硝酸铵26公斤。

中后期追施硫酸钾、硝酸铵、磷酸二氢铵为主,总追肥量控在50公斤以内,少施挥发铵态氮化肥。

施磷、钾、硼肥能够壮瓜,其磷能促雌花原基分化,钾能促瓜膨大,硼能使瓜充实、耐运。

每次每667平方米追施硫酸钾5~24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叶面喷少量硼肥700倍液,能够大大提高雌花的百分率和黄瓜产量。

(2)温室菜豆:

温室菜豆生长期长,要求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的鸡粪、牛粪混合肥4000公斤,2/3撒施,1/3垄施或沟施深翻30厘米,定植时每667平方米穴施455硫酸钾20~30公斤。

(3)温室辣椒:

辣椒所需的氮、磷、钾比例大致是5.2:

1:

6.5,每667平方米按5000公斤产量投肥,需碳1000公斤,合含碳45%的玉米秸杆2200公斤或含碳25%的牛粪、鸡粪各2200公斤。

定植时施入3000~5000公斤有机肥。

因磷当季当时利用率只有20%左右,可施入纯磷25公斤,以投入过磷酸钙(基肥100公斤)或多元素专用肥为好。

施用33%硫酸钾100公斤,在定植时投入25公斤,结果期分3次投75公斤为宜。

(4)温室番茄:

番茄是耐肥蔬菜,第一年施入鸡粪、牛粪各3500公斤,第二年6000公斤,第三年500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3.5:

1:

5-7,定植时,根部穴施CM苗肥50公斤,45%硫酸钾30公斤。

在结果期注重硝酸钙和硫酸钾,防止氮过多引起茎腐病,缺钙引起生理性脐腐病和细菌性病害。

产生空洞果时补硼,老化蔓补锌,预防茎秆雀眼病和瞎花症,提高果实品质。

(5)温室茄子:

茄子丰产所需氮、磷、钾比例是3.2:

0.9:

4.5,每667平方米产1万公斤,茄子需碳660公斤,纯氮32公斤,五二氧化磷9.4公斤,氧化钾45公斤。

因氮肥只能利用40%左右,总需投入纯氮肥32+38.4=70.4公斤,相当于硝酸铵100公斤左右。

正常生长茄子的土壤持氮量是每667平方米不超过18公斤。

如果每667平方米施牛粪、鸡粪各1500公斤,其含氮量可达25公斤左右,不需补氮就能满足生长需要。

产1万公斤茄子需五氧化二磷9.4公斤,所以每667平方米施100公斤腐殖酸磷肥,这样可减少与土壤接触面,保持肥效,诱根深扎,有利于增加产量。

尚需施鸡粪、牛粪各1500公斤,磷22.5公斤。

产1万公斤茄子,需氧化钾45公斤。

可在定植时施入20-24公斤,其余在膨果果期随水施入,并混入1公斤硼肥促果。

富钾施钾也增产,但如果每667平方米施鸡粪、牛粪各1500公斤,则可减少施钾15公斤,每667平方米只需投入45%硫酸钾60公斤即可。

2、蔬菜的营养诊断

蔬菜生长所需的氮、磷、钾、钙、镁、锌、硫、硼、铁、钼、铜、锰、氯、碳、氧、氢等元素缺一不可。

某种元素过剩或不足,也会导致产量不佳。

各种元素对蔬菜生长所起作用,大致是:

氮主长叶片,磷主分化花芽和长根数量,钾、硼主长果实,钙增加产品硬度,镁增色防裂并提高光合强度,硫增加甜度并促进蛋白质合成,锌生产激素并活化根尖生长点,铁、钼抑菌促生长,硅促根抗旱。

针对蔬菜栽培在施肥中存在的问题,要注意抓好4个方面:

一是营养安全,大力推广各种成分的蔬菜专用肥;二是推广穴施肥,提高利用率,诱根深扎;三是施肥要适时适量;四是因土施肥,缺啥补啥。

氮是植物体内合成蛋白质、组成细胞核酸以及许多酶的组成成分。

缺氮的植物体缺乏生命原生质组成材料,新陈代谢无法正常运行,叶片因适应能力差,生长无力,表现为细小直立。

同时,氮也是叶绿体的组成成分,缺氮植物叶绿素含量较少,表现为叶色淡绿,严重时呈淡黄色,且失绿的叶片色泽均一,一般不会出现斑点或花斑。

这与受旱的叶片变黄不同,受旱叶片是全株上下同时变黄,缺氮植物则先从下部老叶变黄,因氮素光合后的产物在植物体内容易移动,能从老叶向新生组织转移。

缺氮作物根系最初比正常的根系色白而细长,但根量少,到后期则停止生长,呈现褐色。

在目前的施肥情况下,一般不缺氮,但易造成氮素营养过剩,引起中毒。

氮素过多,蛋白质和叶绿素大量形成,细胞分裂加快,使营养体徒长,叶面积增大,叶色变深绿;下部叶片互相遮荫,影响通风透光,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协调。

同时,也容易产生空洞果,发生茎腐、异常茎和心腐。

空洞果是由于外部生长过快,内部不协调所致。

茎腐病、异常茎和心腐是由于植株生长过快使局部营养缺乏而导致紊乱和腐烂。

就氮素营养而言,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氮素过剩造成减产。

例如:

黄瓜、番茄、芦笋如果氮素过剩,就很容易造成上部徒长,而地下根茎中空。

氮素营养过多,容易引起铁、硼、锌、镁过多的缺点,不利于磷、钾的吸收;相反,植物体长期缺氮又容易引起硼的缺乏。

需要指出的是:

黄瓜和番茄是喜硝态氮肥植物,但很多地方都没有施硝态氮肥的习惯。

硝态氮肥有利于铜的吸收,但不利于对铁和钼的吸收。

磷的正常供应,有利于细胞分裂和增殖,增加根系数目和促其伸展,促进地上部的生长发育。

磷的主要功能是形成细胞分裂所需的核酸与核苷酸。

尽管氮素多不利于磷素的吸收,但磷却能促进氮素的代谢,其主要原因是形成核酸基因等蛋白质、原生质。

氮素含量最高,占主导地位。

磷能促进光合作用和能量有效的转化,同时又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运转。

由于磷具有这些功能,能提高蔬菜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例如提高抗旱、抗寒等能力。

由于缺磷,细胞不能正常分裂,能量不能及时转化,碳水化合物不能正常运转,使各种代谢过程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使植株生长迟缓、矮小瘦弱而直立,根系不发达,致使细胞发育不良,不能正常分裂,使花芽分化不良,雌花着生少。

叶色呈暗绿或灰绿,缺乏光泽。

缺磷同时又有助于铁的吸收。

更加速了叶绿素的形成,使叶色变深暗,间接地促进了花青素的形成,粘附在被滞留的碳水化合物上,因而叶色有紫红斑点或条纹;更严重的是,使叶片生理失调,叶片枯死脱落,症状从基部老叶开始,逐渐向上部发展,这在日光棚中时有发生。

一般土壤中并不缺磷,缺磷多是施用氮肥、锌制剂药和石灰过多,或因植株光照不足所致。

但大部分地区,因磷肥施用量过多而引起植株早衰。

这是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尤其对经济价值高的作物盲目施磷,使植株的呼吸作用超常发挥而消耗大量积累的营养物质,致使系统生殖器官运转加快,过早地发育和衰退。

同时,磷素过多从一定程度上间接地抑制了对锌、铁、镁等营养元素的吸收而使叶子发黄,而有的人却误以为是叶面喷肥引起的副作用。

此外,磷素过多使土壤中离子的正常交换受到极大的影响,磷的不平衡造成土壤中离子间“打架”而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要使蔬菜正常生长,就一定要重视磷素的正常供应。

钾素是植物体内许多酶的活化剂,是植物细胞与外界物质转换的中介物,也是植物体传递生理住处的重要物质。

钾与水有较强的亲和力,对植物体内糖分的贮备起着关键的作用。

所以,钾的存在能极大的提高植株体的抗旱性和抗寒性。

钾素营养是秸杆茎的重要组成物质,作物在苗期缺钾不易察觉,到生长中后期,缺钾症状才明显表现出来,但到此时才去补钾为时已晚。

所以,钾素从一开始就应重视补足。

在植物的全生育期,一般对钾的需求量呈直线上升趋势。

钾素在植株体内行动性很强,一般缺钾先从老叶开始。

钾比较集中在代谢最旺盛、最活跃的器官中,如果新叶表现缺钾,则说明缺钾严重。

一般来说,传导钾的中介作用常处于最活跃的位置。

对于1片叶子来说,钾一般存在于叶脉的附近。

所以缺钾的主要症状是叶缘先发黄,进而变褐、焦枯似灼烧状,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但叶的中部保持绿色。

随着缺钾程度的加剧,整个叶片变为红棕色或干枯坏死脱落。

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是:

氮肥施用过多引起钾的吸收受阻,或长期施用锌制剂农药,及钙、镁过剩引起缺钾;也有的因施用钾肥过多,造成钾对其他离子的拮抗作用而使其他元素如镁、钙、硼、氮等缺乏。

所以,缺钾或钾过剩都会引起植株生长停滞,影响蔬菜品质和产量。

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是油脂类作物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是许多酶的催化剂和活化剂,影响植株代谢的平衡与调节。

植株缺乏镁素时,叶部组织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失调而产生局部空缺,植株呼吸作用不能正常进行,容易引起叶霉病等症。

同时,由于叶绿素不能正常合成,出现叶肉失绿。

镁具有促进植株体内维生素合成的作用,对蔬菜的品质和抗逆性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我国种植蔬菜大都没有施镁肥的习惯。

由于大量施磷造成土壤盐渍化,导致叶面失绿,有些人往往误以为是缺乏肥料所致,因而盲目地增施肥料。

有的则施用硫酸盐类的肥料,反而更加剧镁的缺乏,造成一连串的恶性循环。

植物钾素过多影响对镁的吸收,多量的钠和磷过多也不利于对镁的吸收,多氮易引起镁素的缺乏。

镁和钙、钾、铵、氢有拮抗作用,增施硫酸盐类可造成镁的缺乏。

镁能消除钙的毒害。

缺镁易诱发缺锌和缺锰,镁和锌有相互促进作用。

缺镁可诱发番茄青枯病等。

钙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

缺钙易引起辣椒、番茄的脐腐,引起甘蓝、生菜、大白菜烧心、芹菜、萝卜黑色心腐等,干旱、高温、低温对钙的吸收影响很大。

缺钙细胞不能分裂,植株不能生长。

钙是不易移动元素,不能被植物再利用,因而缺钙首先在生长较快的地方有所反应,表现为幼叶卷曲、畸形,新生点易腐烂;继而使硝酸等在叶内积累造成酸害,出现叶焦现象,叶片出现灼烧状,生长点萎缩。

可在叶面上喷施0.3%—0.5%氯化钙溶液或0.3%磷酸氢钙溶液,可缓解缺钙症。

硫是蛋白质、核酸形成的重要元素。

作物缺硫顶部新叶失绿、黄化,向上卷曲、变硬僵直;植株开花迟,结果少。

目前缺硫现象不多。

植物缺锌,容易产生小叶病和簇叶病,而往往被一些人误认为是病毒病,因而盲目施用农药引起肥害的现象较普遍。

番茄的烟草花叶病毒(MTV)与簇叶病很难区分,一些菜农常把番茄烟草簇叶病当作病毒病防治,而忽视了补锌。

植物缺锌而使花不能正常受精。

磷肥施用太多,也导致缺锌。

缺锌容易引起植物代谢紊乱,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其典型症状是开花太早、瓜打顶、龟缩头等。

植株整体生长受抑制尤其突出的是节间变短、叶色变黑。

硼主要存在于生长顶端优势处,如生长点、花序处等。

缺硼时,植物光合产物及糖不能正常运输转化,引起生长点枯死、干裂,如低温期辣椒、菠菜皱叶病,高温期番茄芽枯病(裂茎病)、花叶症等。

硼能间接控制作物体内吲哚乙酸的活性及含量,保持其促进生长的浓度,有利于花芽分化。

缺硼会导致产生过量的生长素,抑制根系的正常生长和吸收肥水能力,引起果菜类花蕾不开发或迟开放,造成僵裂果、绵疫病、叶脉皱缩等。

缺硼时,植物果胶物质显著减少,纤维素含量增加,韧皮部细胞壁增厚,使这些组织弹性降低,易于撕裂,容易发生芹菜裂茎病、黄瓜龟裂症、莴笋裂茎病、番茄与黄瓜及茄子皮木栓症、裂果等。

缺硼还会引起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活性增加,导致含酚化合物积累,出现组织褐色坏死,如花椰菜褐腐病、萝卜褐心病(根腐病)和甘蓝褐腐病等,但如果盲目地施用硼肥会产生肥害。

施硼可改善土壤酸碱度,提高总肥效。

植株不缺硼,可抗细菌寄生。

细胞分裂能力的高低、授粉受精能力的强弱,与硼成正相关。

蔬菜肥料的种类与性质

蔬菜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除碳、氢、氧主要来自空气和水外,其余的氮、磷、钾、钙、镁、硫、硅、铁(以上称大量元素)以及锌、锰、硼、钼、铜(以上称微量元素)等,都主要依靠土壤供给。

为了补充土壤养分的不足,常采用各种肥料进行弥补。

肥料分为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两大类。

它们的成分含量及使用方法见表。

常用农家肥氮、磷、钾含量和施用方法

名称

含氮量

(%)

含磷量

(%)

含钾量

(%)

施用方法

粪尿肥

人粪

1.00

0.50

0.37

腐熟后作基肥、追肥

人尿

0.50

0.13

0.19

同上

人粪尿

0.5~0.8

0.2~0.4

0.2~0.3

同上

猪粪

0.5~0.6

0.45~0.6

0.35~0.5

堆沤腐熟后作基肥

猪尿

0.3~0.5

0.07~0.15

0.2~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