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与修复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1001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保护与修复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态保护与修复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态保护与修复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生态保护与修复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生态保护与修复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生态保护与修复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生态保护与修复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生态保护与修复调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生态保护与修复调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保护与修复调研报告.docx

《生态保护与修复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保护与修复调研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态保护与修复调研报告.docx

生态保护与修复调研报告

生态保护与修复调研报告

【篇一】生态保护与修复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领导重视,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其余县委常委、副县长任副组长的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双组长”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层层压实责任,促使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整治,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1、抓大气污染治理:

一是以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工作为契机,切实开展环保“风暴”执法专项行动。

上半年,共检查各类排污单位120余家(次)、下达执法文书12份、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6起、执行环境行政处罚罚金159463.00元。

二是定时对县城区主次干道进行“清扫、保洁、冲洗、洒水”作业,对西部新城、工业园区及在建房开企业实行监督管理,降低扬尘污染。

三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乱烧垃圾等行为,发放汽车检验合格证3771份,淘汰老旧车48辆。

县域内无集中排放的工矿企业,无重污染天气,无雾霾天气,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2%。

  2、抓噪声污染治理:

组织公安、城管、文广、环保等部门对县城主干道门面经营性噪声、广场舞带来的生活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进行了“定点定时定人”监测巡查,并加大了整治力度。

  3、抓水污染治理:

一是实行“双河长制”,开展“保护母亲河·河长大巡河”活动,对县域内14条主要河流聘请了义务监督员、环保专职联络员,加大了保护力度。

二是完成魁龙水库饮用水源和1000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达标率100%。

三是实施了县城区雨污分离系统,修建污水管网,加快了城乡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

  4、抓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一是研究制定了《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划分方案》,对饮用水源保护区、主要河流禁养限养区内的养殖场进行重点整治,对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的养殖场责令限期整改关停。

二是全力推进“治污治水·洁净家园”五年攻坚行动,集中整治连片村寨生活垃圾及污水治理。

三是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村新能源建设项目。

建成沼气池3万余口,安装使用太阳能2万余套,大力推进养殖粪便肥土工程,切实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土壤环境质量较好。

  (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情况

  1、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

已建成污水处理厂9座,正在运行调试6座。

正在建设的3座预计于8月底建成投入使用。

  2、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新建北部生活垃圾热解气化处理工程、县城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已完成前期工作。

投资300余万元实施中关垃圾卫生填埋场应急池建设,现主体工程已完工。

  (四)严格监管,严格追责。

  中央环保督察组开展督察工作以来,我县共清理违法违规项目81个,集中反馈问题10个,已整改落实7个,收到环境信访件12件,办结7件。

县政府还成立了迎接中央环保督察追责工作领导小组,全县有7名干部受到处理。

  (五)深入宣传,提升环保意识。

以活动为载体,强化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发放各类读本28000多册。

高度重视环境信息公开,在电视台、QQ群、微信群等开设了环保专版专栏,定期发布了区域内空气、水、声环境质量,环评公示信息和环保工作动态。

  总体看,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进一步加强,生活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有了新进展,全年未发生环境安全重特大事故。

区域环境质量主要指标稳中向好,我县的环境保护工作成绩显著,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存在问题

  

(一)部分领导干部环保意识还需增强。

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门之间一定层度上存在工作推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基层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不力,统筹兼顾不到位,集镇环保基础设施多属隐蔽工程,很难直观体现“政绩”,导致有的干部只注重地上房屋的立面改造,忽视地下环保设施建设。

  

(二)环保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环保资金投入不足。

一是农村未建设垃圾收运系统,也没有污水排放设施,特别是农村畜禽养殖污染严重;二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渠道和投资主体为单一的政府投资方式,资金投入不足,尤其乡镇因自身财力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三是一些乡镇排污系统不畅,没有同步对集镇雨污管道进行分离建设,已运行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

  (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难度大。

  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

人群聚居的村寨(新农村点上)污水直排,生活垃圾无序堆放,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物超标排放,污染隐患大;城郊结合部脏、乱、差现象突出,生活污水直排余庆河,生活垃圾沿河岸倾倒。

  (四)部分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不力。

一是园区规划环评变更不及时,按照整改时限存在困难;二是个别污水处理厂运行不正常、管网缺失及管理机制不健全,整改进度缓慢。

  (五)乡镇环境保护工作力量薄弱。

乡镇缺乏专职环保机构和队伍,对环境保护难以实施有效的协调、指导和监管。

  三、建议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要认真贯彻执行新《环保法》,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在五大发展理念的首位;以创建生态示范县为载体,集聚多方因素,致力齐抓共管,合力形成环境治理工作大合唱,共同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造福子孙后代。

  

(二)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认真研究国家政策,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超前对接上级项目,以国家投入为主;多元化筹集资金,鼓励民间投资,将有收益的环保项目推向市场;探索建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整合部门资金,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步伐,确保城乡排污、生活垃圾得到有效的治理。

  (三)宣传治理并举,鼓励公众参与,建设美丽余庆。

农村环境保护的主体在群众,只有让群众明白其道理,才可能变为自觉行动。

抓好宣传,制发群众应知应会的环保小册子;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鼓励公众参与环保行动。

在有条件的村寨开展生活污水治理,探索“户清理、寨收集、村运输、镇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

制定村规民约,规范群众的环保行为。

新建、改建、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进行专项治理,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

根据水质要求和水体承载能力,确定水产养殖的种类、数量。

深化“环保世纪行”活动,取缔飞龙湖网箱养殖,确保乌江水质达标。

重点整治城郊结合部乱堆、乱倒、乱扔、乱排等行为,建设美丽余庆。

  (四)严肃纪律,严格追责。

落实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认真做好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及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察期间环境信访投诉案件的办理办结工作,做到“责任单位、责任人员、整改任务、整改时限”四落实,确保问题整改和案件办理工作质量。

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单位及个人应严肃问责。

【篇二】生态保护与修复调研报告

  11月7日,池河镇人大组织部分县、镇人大代表,对全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中省市反馈环保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视察。

代表们先后对明星村彭中友、张守彩养殖场,明星村万吨有机肥厂、池河污水处理厂、双营村生石灰厂进行视察,了解情况。

  一、工作现状

  

(一)水质保护及水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

按照省市县关于“河湖长制”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镇区域范围内主要河流的分布情况,全面推动我镇河流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

2018年,建立了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河湖长制”工作会议;建立工作动态报告制度,每月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建立监督考核制度,对各村进行河道管理量化考核。

截止目前,池河和境内11条河沟的醒目位置均已设立了河长制公示牌,同时与涉及河流的村全部签订了“河长制”目标责任书,并安排15名护河员负责辖区内江(河)道垃圾杂物清理和水体漂浮物的日常打捞工作,切实落实好“河长制”。

  

(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广泛开展。

为扎实推进我镇治污降霾工作,努力实现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助力追赶超越,我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池河镇2018年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工作方案》,依法依规治污,科学精准降霾。

一是加快清洁能源推广使用,深入开展“气化乡村”工作;二是从严控制扬尘污染,加强施工工地监管,对各个建筑工地进行巡查,要求建设项目“洒水、覆盖、硬化、冲洗、绿化、围挡”六个措施必须落实;三是加强餐饮油烟污染治理,督促全镇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必须强制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实现达标排放;四是严查秸秆杂草焚烧。

镇环保所及各村加大巡查力度,严控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同时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与农户签订秸秆禁烧奖补协议书,对秸秆还田或运离存储不进行焚烧的农户进行奖补100元/亩。

截至目前,焚烧秸秆处罚共计10余起,处罚金额2000余元。

  (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初见成效。

一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二是加强生活污染源治理,做好农村污水收集和处理工作,农村生活污水集中进污水管网;三是加强生活垃圾处理,督促各村与石泉县金豪物业有限公司签订垃圾清运合同,定期对收集垃圾进行清运,基本实现农村无垃圾堆积。

  二、我镇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饮用水源保护能力较弱。

我镇饮水来源大多为山泉水或地下浅层水源,极易受到污染,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类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虽对饮用水源地进行了一定保护,仍然缺乏完善的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

  

(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待细化。

经过多方努力,我镇空气质量持续向好,但是在秸秆禁烧工作中,存在概念不明确、划分不细、落实不够有力等问题。

例如:

对于秸秆的界定范围、奖补政策的兑现、违反对象的处罚力度、秸秆综合利用率等都有待进一步讨论和完善。

  (三)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仍然存在。

池河镇作为农业大镇,发展养殖的群众较多,但大都为分散小型养殖户,缺乏污染防治设施,粪便综合利用处理设施也基本没有,集中治理难度大。

同时在对于农药管理上面,目前未有具体管理措施,为降低生产成本,群众大都使用普通化肥,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

  (四)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依然严峻。

目前,池河镇每个村都建立了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场所,但是由于地理位置限制、管理措施不完善、村民环保意识不强等,个别地方任然存在垃圾乱倒、焚烧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活环境。

  三、加强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

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加大对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是积极探索多种投资渠道,加大农村环保的投入。

以政府为主导,逐年增加社会环保投资渠道,一方面政府每年应安排一定财政预算资金,用于对重点流域、水源地、畜禽养殖等进行专项治理,另一方面采取政策倾斜,对于环保类项目和其他环保设施完善的企业优先考虑资金补助。

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对农村生态、公益事业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三是积极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着力解决难点、热点问题。

在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调整的同时,完善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认真做好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秸秆禁烧,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技术、秸秆回收利用等,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四是加强基层环保力量,强化农村环保舆论引导。

在镇环保所的统一管理下,逐步在各村设立环境保护监督员岗位,不断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农民的环境意思,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上下一心、全民参与、共抓环保的良好氛围。

【篇三】生态保护与修复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面了解我区2017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近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益文率城环委深入我区相关部门、街镇、园城及企业,通过广泛走访、实地察看和座谈交流深入调研了解我区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工作来谋划、部署和推进,区政府常务会、区长办公会定期专题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认真施行《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编制相关综合方案,制定年度目标,及时分解落实,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

  

(二)有序开展环保“五大行动”。

碧水行动。

落实“河长制”责任,开展沙溪河、通惠河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管理。

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成投用,新建污水治理设施10座,加强二、三级污水管网建设和管理。

加强工业废水、医疗废水、采石场废水监管和治理。

蓝天行动。

加强城区扬尘污染管控。

强化工业废气达标排放,督促水泥和砖瓦窑企业错峰生产,改造砖瓦窑19家。

淘汰黄标车2016辆。

绿地行动。

加强老瀛山、长田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

启动编制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等规划。

实施工业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基本实现医疗废物无害化集中处置全覆盖。

田园行动。

完成市下达的7个行政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任务,完成152家2.45万头生猪当量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工作。

宁静行动。

对坝坝舞、夜间烧烤等噪声开展专项整治,及时制止和查处夜间施工扰民投诉举报394件。

  (三)积极服务市场主体。

坚持“提前介入,靠前服务”,认真执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成工业园区环评修编工作,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加强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管理,认真落实负面清单、污染物排放许可、环境信息公开等制度。

规范行政许可,进一步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全年共计审批项目环评69件,受理网上项目环评备案114件。

  (四)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多渠道多方式开展环保普法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

开展餐饮油烟、城区噪声污染等专项整治行动。

加强对企业日常监管,抽查企业1579家次。

严厉打击恶意违法排污和造假等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全年共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00件,处罚金额412万元。

  (五)整改环保督察反馈意见。

贯彻落实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重庆反馈意见精神,制定细化整改方案,落实责任单位,对标对表,打表推进,按时完成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2017年度整改任务。

接受2017年全市环保督察,及时办理督察组交办的相关工作,顺利通过市环保集中督察。

  二、总体评价

  2017年,区政府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认真研究办理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以“五大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全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成绩值得肯定。

一是认真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

加快推进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成投用。

推动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对城区给排水管理职能进行调整。

加强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联动,环境刑事违法案件实现零突破,移交公安机关行政拘留5件,移交刑事犯罪案件3件。

加大对街镇、部门环保工作考核力度,考核分值从2016年的4分、5分统一提高到10分,促进街镇、部门落实环保职责。

二是区域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各项环保目标较好完成。

加强城乡绿化,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7.3%,较上年度提高五点二个百分点。

2017年,全区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87天,超市下达目标任务4天。

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均同比下降。

地表水水环境总体较好,綦江河、蒲河等河流监测断面均达到Ⅲ类水质要求。

城区噪声得到控制,声环境质量达标。

全年未发生重特大环境安全事故。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环保责任意识有待提升。

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新精神不够,意识有待提升。

部分企业负责人环保意识淡薄,主体责任落实不够,环保投入足不,管理能力弱,重生产轻环保现象还比较突出。

街镇和部门环保监管队伍力量薄弱,人员流动性大,属地监管、行业监管难。

公众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法治意识不强,自觉参与保护环境的意识比较淡漠。

  

(二)环保监管体制机制不顺。

环保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单位、街镇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环保职责不清、任务不明的情况,导致监管不到位、监管缺位。

特别是城镇污水管理体制机制不顺,污水治理设施缺乏统筹规划、统筹建设、及时移交和统一管理等诸多问题,有些问题存在多头管理又无人管理的情况,尤其是东部新城至龙角桥段污水主管网的管理维护问题突出,箱涵污水大量外溢流入綦河,造成河流的污染。

  (三)污水治理问题尤为突出。

一是规划缺失。

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导致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没有前瞻性,已建成的污水治理设施之间不匹配、不协调,导致运行成本增加,作用发挥不好。

比如,綦河东岸的污水主箱涵未考虑东部新城片区的污水容量,食品园区污水处理厂标高比污水箱涵高10余米。

二是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滞后于城镇建设。

在加快推进城镇建设的同时,污水治理设施没有同步规划建设,导致生活污水直排污染河流。

比如,老城区雨污未分流,三江、赶水等污水处理站建设进展缓慢,东部新城通惠场、登瀛场和沙溪河上游没有及时建设污水管网。

三是污水治理设施管理不到位。

通惠河、沙溪河黑臭水体整治不彻底,綦河、通惠河、沙溪河两岸仍有不少污水没有接入主管网,綦河两岸污水主箱涵淤积未及时清掏,部分开发企业存在随意搭接污水管网问题,东部新城部分污水箱涵破损后未及时修复导致河水进入箱涵,街镇污水收集处理率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