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33640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8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oc

摘要

摘要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为核心的新经济。

人力资源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这种核心地位,决定了未来世界的经济竞争不再是物质资源或物质资本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竞争。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这一学科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扶持,各个国家都把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国家的战略性任务。

我国虽然拥有非常丰富劳动力资源,但高素质人才依然很缺乏,要实现我国经济建设的目标,就要努力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才素质,培养大量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这不仅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高等院校神圣的职责。

本文所研发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旨在研究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和理论引入到高等院校的人事管理中,使之由传统单一的人事行政管理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

本文在深入研究了本校现行人事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信息系统采用了B/S和C/S相结合的结构,即保证了系统的开放性也兼顾了系统的安全性,使用功能强大且稳定的SQLSERVER2005数据库系统,同时对系统需求进行了非常认真的分析,针对高校人力资源的特点和管理流程确定了系统的研发原则,并依据需求分析和研发原则对系统结构进行了合理的设计。

并且在保证系统高效运行的同时,加强了系统运转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

知识经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II

Abstract

Abstract

TheAnalysisandDesignonHumanResource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ofHigherEducationInstitutions

Theworldtodayisenteringtheeraofknowledgeeconomy,knowledgeeconomyisthecoreofhumanresourcesandintellectualcapitalasthecoreoftheneweconomy.Humanresourcesactivitiesinthemoderneconomyofthiscentralposition,determinethefutureoftheworld'seconomiccompetitionisnolongerthematerialresourcesorphysicalcapitalofthecompetition,butcompetitionfortalent.Againstthisbackground,humanresourcesmanagementanddevelopmentofthisdisciplinehasalsobeenunprecedentedattention.Highereducationasthecradleofhigh-qualitypersonneltrainingbyvariousnationalattentionandgreatsupport,developmentofhighereducationinvariouscountrieshavenationalstrategictask.AlthoughChinahasaveryrichlaborresources,butremainsalackofhigh-qualitypersonnel,toachievethegoalofChina'seconomicconstruction,wemuststrivetodevelophumanresourcestoimprovethequalityoftalent,trainingalargenumberofsocialdevelopmenttomeettheneedsofallkindsoftalents,notonlyinoursocietytheurgentneedfordevelopment,itisasacreddutycollegesanduniversities.R&Dinthispaperthehumanresource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tostudymodernhumanresourcesmanagementintroducedtotheideasandtheoriesofpersonnelmanagementinhighereducation,sothatasinglefromthetraditionalpersonneladministrationintoamodernsense,humanresourcesmanagement.

Thisin-depthstudyofthestatusofourcurrentpersonnelmanagement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ofHumanResourceManagementandtheactualneedsin-depthresearch,andthecorrespondingsolutions.ThisinformationsystemusestheB/SandC/Scombinationofstructure,namelytoensuretheopennessofthesystemalsotakeintoaccountthesecurityofthesystem,theuseofpowerfulandstableSQLSERVER2005databasesystem,thesystemalsoneedsaverycarefulanalysis,thecharacteristicsofhumanresourcesfortheuniversityandmanagementofthedevelopmentprocesstodeterminetheprinciplesofthesystem,andbasedontheprinciplesofneedsanalysisanddevelopmentofarationalstructureonthesystemdesign.inensuringtheefficientoperationofthesystematthesametime,strengtheningthestabilityofsystemoperationandsecurity.

Keywords:

KnowledgeEconomy,HumanResource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

目录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录 I

第1章 绪论 1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发展现状 3

1.3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文章结构 4

第2章 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介绍 7

2.1管理信息系统概念 7

2.1.1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发展 7

2.1.2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介绍 8

2.1.3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9

2.2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 9

2.3开发工具简介 11

2.3.1Delphi技术简介 11

2.3.2WebSnap开发技术简介 12

2.3.3ADO数据库访问技术 12

2.3.4MicrosoftSQLServer2005数据库介绍 13

2.4小结 13

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 14

3.1人事管理组织结构和功能 14

3.2现行人事管理系统的状况 15

3.3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17

3.3.1系统的主要任务 17

3.3.2业务流程分析 18

3.3.3系统基础功能需求分析 19

3.3.4模块需求分析 21

3.3.5系统总体功能结构 25

3.4小结 26

第4章 系统的结构分析和设计 27

4.1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27

4.2系统结构设计 27

4.2.1系统开发模式 27

4.2.2软件架构 28

4.3系统顶层结构分析 30

4.4各功能模块设计 32

4.4.1组织机构管理 32

4.4.2人事管理 32

4.4.3系统管理 33

4.4.4薪资管理 33

4.4.5考勤管理 34

4.4.6绩效管理 35

4.4.7招聘管理 36

4.4.8培训管理 36

4.4.9规章制度管理 37

第5章 系统数据库设计 38

5.1数据库设计步骤 38

5.2E-R模型设计 39

5.3数据表设计 41

第6章系统安全机制的分析与设计 46

6.1数据安全设计 46

6.2网络安全设计 47

6.3应用安全设计 47

第7章总结与展望 49

参考文献 51

致谢 53

II

第7章总结与展望

第1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当今世界正在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内容就是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为核心的新经济。

世界银行发表的报告指出:

当今世界64%的财富是由人力资本(即知识资本)构成的。

人力资源在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中的这种核心地位,决定了未来世界的经济竞争不是物质资源或物质资本的竞争,而是人才与科技实力的竞争,人力资源的竞争最终将成为决定成败的制胜因素。

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对于人力资源的争夺变得越来越激烈,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这一学科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重视。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是20世纪初,是伴随着工业经济的高度发展而逐步产生的,也是工业经济时代逐步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的必然产物。

其理论的发展和对其的研究也就随之兴起,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地得到发展和丰富。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的指导下,对组织内外相关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和物力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员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引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本课题旨在研究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和理论引入到高等院校的人事管理中,使之由传统单一的人事行政管理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1]。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受到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普遍重视和大力扶持,无论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国家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要实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要努力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才素质,改变我国教育不平衡的现状,培养大量的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不仅是目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任务,更是高等院校神圣而光荣的职责。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正在逐年上升,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高校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人才的培养者,作为连接人才与知识的桥梁,其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质量,并直接影响到高等人才的素质水平。

要切实提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就必须高度重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加大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而高校人力资源整体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水平。

但大多数高校现行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仅局限于传统人事管理的模式,其现状和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虽然,这几年来高校在对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比如: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观念的已初步确立,竞争和激励机制的引入,以及师资队伍结构的不断完善等。

但是由于学校人事部门的权责划分不够清晰,人事部门的职能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大多数高校在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制度不规范、不健全,缺乏长期有效的规划;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念需要进一步深化,在人才引进、培训和管理的问题上认识和做法存在很大偏差;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机制不科学、不合理;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转换观念,深化对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观念的理解,在制度和方法上不断创新,重视人才的引入和管理,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体制;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规划;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引进、培训、考核和晋升制度;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2];引入高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

遵循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则,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努力把优秀的人才集中到适合其施展能力的工作岗位上来,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而目前日渐成熟的信息化手段,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渐成熟,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替代的信息载体,并且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是高校提升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是把信息技术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结合起来,并通过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和优化配置。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范畴,是把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于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

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该系统,依据本校的人力资源制度和办法,对学校的各类各级人员进行统一的规划与组织,对学校的人力资源发展进行管理和指导,并对人事关系进行协调和控制。

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载体,将信息技术与高校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结合起来,通过对校内各类人力资源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利用,搭建起了一个能够进行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网络化管理信息平台,达到了提高高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同时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为学校的某些决策提供依据,为校内人员的高效工作提供保障,为大家的查询服务提供方便。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业务工作的得力助手,成为高校人力资源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最终实现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1.2国内外发展现状

人事管理理论是在二十世纪初期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其理论的发展日益趋向于科学化、理性化,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泰勒、法约尔和韦伯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和组织行为理论以及之后的公平理论和期望理论都有力的推动了人事管理的进步和其理论的发展。

二十世纪中期,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在其《管理的实践》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人力资源”的概念[3],经过了半个世纪的不断发展,其理论的学科地位在世界上得到广泛地公认,并被继承和应用到后来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和实践当中。

国外学者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主要对公共部门和企业的研究较多,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公立大学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则很少。

二十世纪90年代末至今,由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兴衰的重要因素之一,人才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石,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理念也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高校对人力资源系统有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计算机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个人电脑的普及,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成熟,促使了新一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

当今国外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集全校教职员工的档案管理、薪酬管理、社会保障、职务聘任、人员考核、人员招聘等各项管理工作为一体。

美国的某些高校,通过把先进软件开发技术与本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结合到一起,已经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近些年来,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有效的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各个高校都进行了大量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致力于将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转变。

在借鉴了公共部门和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成果的同时,许多专家、学者也在对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进行着深入的、开创性的研讨。

目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即高等学校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而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仍然以传统人事管理业务为主,管理方法基本处于以手工管理为主,计算机管理为辅的状态,即采用:

Office系列办公软件或功能较单一的认识管理软件,在单机运行,数据的共享性不高,业务的处理流程繁琐。

在业务信息的管理方面仍然侧重于信息的发布、查询和下载,缺少对人力资源信息的自动储存和更新、人力资源的在线分析和高效率的网络报表生成功能、以及其他面向用户的交互功能。

许多高校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还不够:

某些高校把人力资源管理当作独立的教职工档案管理或单一的教职工薪资管理;大部分高校的认为人力资源方面的详细资料是内部私有信息,是不能公开的,如果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能会泄露了学校内部某些教职工的个人资料或私隐,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一些高校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执行还存在一定的偏差:

直接引入通用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不依据学校特有的管理模式和考核体系来设计系统,而其其它功能模块及基础数据却很难进行更改,最终导致系统不符合自身实际而无法应用;学校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和系统的开发者配合不够密切,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不健全、业务流程处理与实际不符,成为阻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原因。

1.3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文章结构

通过研究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结合本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现状,确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框架,通过对系统的需求分析确定整个系统的功能需求、业务流程、数据控制要求等,结合需求分析的结果对系统各个模块提出设计方案并进行详细设计[4]。

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理念结合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应用Delphi编程软件开发技术和SQLSERVER2005数据库技术,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成功的搭建起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网络平台。

论文各章的内容:

第一章绪论部分提出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综述目前国内外高校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现状,制定课题的研究内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第二章对实现本系统所应用到的开发关键技术及理论做详细的介绍,说明应用这些技术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和优越性。

具体技术有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技术,Delphi软件开发技术,Websnap开发技术和SQLSERVER2005数据库技术,ADO数据库访问技术和UML建模技术。

第三章对本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包括现有的组织结构和相关职能和现行的人事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最后进行详细的系统需求分析。

第四章对系统进行系统设计,明确系统设计的原则,选择合适的系统方案,并进行系统结构和安全方面的设计。

第五章主要是结合系统需求分析对系统各应用层和功能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包括系统用户层的分析、功能模块设计、典型用例分析等。

第六章对系统的数据库进行设计,说明数据库的设计步骤和介绍数据流和相关模型。

本文主要实现的预期结果:

本课题设计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以学校人事管理为目标,以信息的综合管理和分析为基础,采用成熟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结合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模式,对学校的人事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储存和分析,对员工基本信息,如聘用、培训、考核、薪资等业务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及时准确地反映学校的人员流动情况、薪资情况等人事信息,为各层的管理者提供准确的人事管理依据和辅助决策数据。

通过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实施,可以达到如下的目标:

(1)管理人员角色和目标的改变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人员的将大部分精力耗费在繁琐的日常行政事务上,而面向管理层的咨询和策略制定的工作相对缺乏。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将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为管理层提供咨询和建议上,而在行政事务上的大部分工作可以由电子化系统来完成,只占用人事管理人员很少的时间和精力。

(2)提供更好的服务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快速、有效的收集各种信息,加强内部的信息传播和意见沟通。

各类用户可以直接从系统中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并根据相关的信息做出决策和制定行动方案。

(3)革新管理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最终目的是革新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而不仅仅是改进管理方式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更为重要的是,要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决策建议和解决方案。

1.突破的难题

本系统采用了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这一方法可以有效的筛选出用户需求,采用结构化的系统的设计方法指导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开发,保证了系统流程的正确合理及开发的高效性。

2.创新或特色

本系统采用了当前比较流行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采用Delphi软件设计语言进行系统开发,并使用了功能强大且稳定的SQLSERVER2005大型数据库,同时对系统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确定了研发原则,并且依据需求分析对系统结构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在保证系统高效运行的同时,加强了系统响应的实时性和运行的安全性。

53

第2章 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介绍

本章是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理论部分,主要论述信息系统安全的定义,以及信息系统安全体系框架和相关安全技术,在本章中我们可以对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1管理信息系统概念

2.1.1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的概念包括如下的含义:

管理信息系统是融合了的现代管理思想和计算机强大的处理、存储能力为一体的协调、高效的人机交互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处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如生产、销售、人事、采购、财务等,同时把有价值的信息反馈给各级管理者;管理信息系统结合了数据库技术,通过对中央数据库进行统一规划和运用,使得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实现了高度的一致性和共享性[5]。

从上述含义中,我们还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从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上来说,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学、组织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数学模型的混合物。

可以说这些理论的精髓,都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统一展示在先进的以计算机硬件为基础的软件系统中。

从管理角度上的问题处理及决策来说,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提供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可以预期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涉及到组织的内部业务和外部关联信息。

系统按照适当的时间周期,把这些信息提供给系统的管理和分析人员,以便支持本组织对相关目标的计划、调解和控制功能,并为组织内管理和决策的各个过程提供全面的支持。

近三十年来,管理信息系统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1)单项数据处理阶段。

这一阶段的系统模式大多是统计模式。

系统一般不考虑资料内部的性质,统计的结果仅是把资料转换为预信息,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信息,对这些信息既不控制也不预测,因而这只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初级阶段。

(2)综合数据处理阶段。

这一阶段的处理方式是将分散于各地点的资料通过用户终端分批输入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用户共同使用己存储的数据文件,初步达到资料共享的目的。

但这阶段的系统没有预测和优化的功能,系统级别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