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1301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docx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docx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A.打贸易战,是比赢?

还是比输?

其实是没有赢家的。

B.大量事实证明:

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C.“中国每人每年平均要吃四、五百斤粮食,”他说:

“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D.四个苹果创造世界:

亚当夏娃的苹果,与人类有关;牛顿的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乔布斯的苹果,制造了手机;中国的“小苹果”(舞曲),帮着消耗了大妈们多余的精力。

2.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中的“突破”是名词。

B.“多年来,明视眼镜在专业、服务、产品上精益求精”的主干是“明视眼镜精益求精”。

C.中国女排奥运会上的成功是因为她们勤奋努力的结果,除了这没有第二条捷径。

(句式杂糅,去掉“的结果”)

D.黄昏时分,雨过风停,东天的云彩映着夕阳的余晖,幻化为火红的晚霞——难道不正是云打造出了这黄昏壮丽的风景?

(运用了反问的修辞,引发了人们对黄昏云彩的思考。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先秦时叫做《诗》或《诗三百》,《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

《诗经》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B.《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与韩愈、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D.《桃花源记》简述诗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描绘了桃花源人生活美满的情景。

虚构了人人劳作,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的现实生活的不满。

4.文学常识: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岳阳楼记》中“……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前人包括了唐朝的李白、杜甫和南宋的与义,因为他们都写过描写岳阳楼的诗句。

B.《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都是“唐宋八大家”。

C.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是七言律诗。

D.《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些诗(词)文都是作者处在贬官时期写下的不朽篇章。

5.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一部记录儒家代表孔子言行的专著,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其核心主张是“仁”,即“仁者爱人”。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冰心受泰戈尔诗歌创作的影响写就的《荷叶▪母亲》,以儿童的视觉赞颂了伟大无私的母爱。

D.林海英的《城南旧事》包括《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五个短篇小说。

小说通过北京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记录了英子在爱与离别中懵懂成长的过程,描写旧北京社会的风貌。

6.下列划线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倜傥(tǎng)秕谷(bǐ)撺掇(cuān)气冲斗牛(dǒu)

B.祈祷(qǐ)炽热(zhì)元勋(xūn)迥乎不同(jiǒng)

C.亘古(gèn)厌恶(wù)喧闹(xuān)热情澎湃(bài)

D.重荷(hè)木屐(jī)默契(qiè)群蚁排衙(y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战国策》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诸侯的事迹。

战国时期,群雄割据,时局动荡。

诸侯认识到人才是扩充实力的根本,于是①(变本加厉/费尽心思)地到处挖掘人才。

在这样的背景下,谋臣策士走上了历史舞台。

他们长于辞令,能言善辩,为了达到目的,言谈或夸饰铺陈,辞藻华丽;或针锋相对,语言犀利;或巧设寓言,善用比喻。

阅读《战国策》,我们既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②(风云变幻/变幻无穷),还可以欣赏到纵横之士说辞的强大魅力。

7.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记载(zài)  游说(shuō)  长于辞令(zhǎnɡ)

B.记载(zài)  游说(shuì)  长于辞令(chánɡ)

C.记载(zǎi)  游说(shuì)  长于辞令(chánɡ)

D.记载(zǎi)  游说(shuō)  长于辞令(zhǎnɡ)

8.对画线字“达”的间架结构和书写的说明,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达”字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先写“

”,再写“

”。

B.“达”字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先写“

”,再写“

”。

C.“达”字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先写“

”,再写“

”。

D.“达”字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先写“

”,再写“

”。

9.根据内容,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变本加厉   ②风云变幻

B.①费尽心思   ②变幻无穷

C.①变本加厉   ②变幻无穷

D.①费尽心思   ②风云变幻

二、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温暖的依靠

顾晓蕊

①记得那年黄昏,刚下过一场阵雨,院里落了一地桐花。

五岁的我在趟水玩,裤腿上沾满斑驳的泥点。

②随着“吱咛”一声,大门被轻轻推开,进来一位身穿军装的男人。

妈妈恰好从灶间出来,抬头一看,两只脚像被施了魔法,被男人的目光定住。

③男人咧开嘴直笑。

妈妈揉了揉眼,惊喜地喊:

“你回来了,你可算回来了。

④妈妈走到我面前,蹲下身子,把我拉进怀里,指着眼前的男人,说:

“妞妞,快喊爸爸,他是你爸爸。

”我挣脱妈妈的怀抱,飞速跑回屋,完全不顾及父亲的感受。

⑤父亲是一名军人,他所在的部队常年驻守边防,回家探亲的机会屈指可数。

因此,年幼的我对他印象模糊,只觉得他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排斥感。

⑥父亲在家住了三天,就急匆匆地返回。

八岁那年,妈妈带着我来到了爸爸的部队里。

⑦又见到父亲,我拽着妈妈的衣襟,躲到她的背后。

父亲握住我的手,紧紧地贴到胸前,眼里满是疼惜与自责。

⑧我和他依然如在两岸,隔着清清浅浅的溪,内心却无法交融。

倔强的我用沉默来对抗爸爸的自私和不负责任,不肯叫他一声“爸爸”。

多少个静谧的夜晚,父亲走进我的卧室,借着微弱的月光,他坐到床边,为我捂好被子。

我侧着身子,假装睡觉,心里却十分厌烦。

⑨直到十岁的一天,学校召开运动会,老师让学生自备运动鞋,父亲冒着大雨步行到市里,为我买回一双白球鞋,望着淋得透湿的父亲,突然有种感动的感觉,舌尖转了无数次的“爸爸”,终于脱口而出。

⑩随着年龄渐长,我慢慢理解了父亲。

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是他的职责,既然选择了参军,就意味着奉献与付出。

更何况,粗犷的他一旦柔情起来,竟让人心里溢满温暖。

⑾记得那一年我十二岁,我们起了个大早,翻过两座山头,来到了人烟稀少的后山。

这里黄花菜长势茂盛,遮住了一个个峭壁,美丽的花朵染黄了整座山,格外富有诗意。

⑿我松开父亲的手,如一只快乐的蝴蝶,在开满鲜花的山坡上快乐地奔跑。

父亲打开帆布袋,开始采摘黄花菜。

半个小时后,父亲再抬起头时,不见我的身影,顿时吓出一身冷汗。

⒀父亲穿梭在波浪般的花丛中,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

父亲终于发现了我,我不慎坠落峭壁,被一截树桩挡住。

父亲把我拉上来时,我吓得面容失色,依偎在他的肩头啜泣。

⒁多年以后,我仍然记得那个夏天,父亲背着失而复得的我,沿着弯弯的山路,唱着军歌回到了家。

父亲用浑厚的歌声驱散我内心的恐惧。

那一刻,我冰冷的脸伏在他宽大而温暖的肩上,觉得他是多么让人依恋啊。

⒂父亲喜欢读书,他常边翻书边诵读。

然后,瞥我一眼,无限深意。

⒃上初中时,我不喜欢阅读,更不喜欢作文。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父亲仍坚持为我购买课外读物,《名人传》《鲁宾孙漂流记》《童年》等,塞满我的小书柜,父亲总是说:

“书中有精神营养”。

慢慢地我喜欢上了阅读和写作,那时我对父亲也充满崇敬。

⒄现在,我偶有文章见报,父亲总是给予热情的鼓励,他笑着说:

“书有尊严,读书人有尊严。

”他用汩汩流淌的父爱,把情怯的我灌溉成一朵夏日玫瑰。

不知从何时起,当年英姿飒爽的他腰杆已不再挺直,双鬓添了缕缕白发。

父亲感慨地说:

“你们长大了,我也老喽!

”听了这话,我的心仿佛被撞了一下。

⒅窗外又下起了雨,往事随着雨滴溅出记忆的水花。

我在心里默默地感念,父亲用他坚实的臂膀,为我撑起了一片晴空。

他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依靠。

10.给下列加点的注音:

静谧          啜泣          匮乏        飒爽

11.文中“我”对父亲的情感先后经历了:

排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念。

12.围绕父亲和“我”写了几件事情?

请根据时间的提示分别概括。

(1)五岁时父亲从部队回来探亲,我拒绝喊他。

(2)八岁时父亲夜晚为我捂好被子,我假装睡着。

(3)十岁时

(4)十二岁时

(5)上初中时父亲为我购买课外读物,我喜欢上了阅读和写作。

13.结合语境品味⑦段中画线的句子。

“我拽着妈妈的衣襟,躲到她的背后。

父亲握住我的手,紧紧地贴到胸前,眼里满是疼惜与自责。

1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题目“温暖的依靠”的好处?

15.分析⑾段画线句“这里黄花菜长势茂盛,遮住了一个个峭壁,美丽的花朵染黄了整座山,格外富有诗意。

”属于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16.说说文中第⒅节在结构和内容的作用。

17.第⒃节中父亲说“书中有精神营养”,文中提到的三本名著都能很好地印证这一观点,请选择其中一本,列举其中的事例并做简要分析。

《名人传》   《鲁宾孙漂流记》   《童年》

(1)名著我选:

《____________》

(2)作者和主人公是

作者:

__________小说主人公:

___________

列举其中的主要事例并做简要分析: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一)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艾青

(二)

辋川六言(其五)

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

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

五柳先生对门。

18.第一首诗中的“它”可能指_______(意象),第二首诗中“____”“_____”这两个字让人感受到了一份寂寥与落寞。

19.两首诗都关于“向往”,请结合具体的诗句,谈谈艾青与王维在诗歌中分别表达了何种情感?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九三六年二月)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一九五四年夏)

20.两首词都是毛泽东的作品。

其中“沁园春”和“浪淘沙”是     ;“雪”和“北戴河”是题目。

21.两首词都有明确主旨的点睛之句,第一首词是              (用原句回答);第二首词中是               (用原句回答)。

22.请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所展现的画面。

23.两首词虽然题材不同,但写法相近,两词上阕都是;_____________;下阕都是______________。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

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

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2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旌旗(__________) 阎罗(__________) 血雨腥风(__________) 自由花(__________)

25.注释。

(1)意如何:

(____________)

(2)泉台:

(____________)(3)旧部:

(____________)(4)阎罗:

(_________)

26.第一章的主旨是什么?

27.最能表现作者视死如归气概的是哪一句?

28.“斩”与“杀”同义,把“斩阎罗”改为“杀阎罗”是否可以?

2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有龙舟的竞渡就有人击鼓/你恒在鼓声的前方引路……

非湘水净你,是  A      /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汀芷浦兰流芳到现今……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你就在歌里,风里,水里

(选自余光中《漂给屈原》)

(1)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请巧妙调换划横线句的语序,将其填在A处,使之意趣顿生。

四、语言表达

30.根据例句,仿写句子,使之形成排比句。

例句:

冬天像美丽的天使,尽情地向大地撒下她的雪花;

冬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

3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①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chóu()、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②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cǎi()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甲)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③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shè()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乙)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liàn()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④(丙)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可令读数学,盖演算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        ,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         ,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

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1)给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拼音写出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处世(chù) 长才(zhǎng)   统愁 文采  

B.咀嚼(zǔ)  滞碍(zhì)     提练 涉猎

C.处世(chǔ) 长才(cháng)   统筹 文彩  

D.咀嚼(jǔ)  滞碍(zhì)     提炼 涉猎

(2)下列对于“怡”和“贯”的笔顺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怡”的第一笔是点;“贯”的第三笔是横。

B.“怡”的第一笔是竖;“贯”的第一笔是竖折。

C.“怡”的第三笔是竖;“贯”的第三笔是竖。

D.“怡”的第三笔是点;“贯”的第一笔是竖折。

(3)根据文意,将下面句子填入第④段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如不善求同 ②如智力不集中 ③如不能辨异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4)下面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句把人天生的才干比作花草,需要修剪,而读书能教给人修剪的方法,强调读书对人增长才干所起的重要作用。

B.乙句将别人代读所作的摘要比作蒸馏水,淡而无味,强调了读书不能依靠别人,需亲力亲为。

C.丙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人可以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特点的人。

(5)下面材料是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的读书经验,请概括出材料和上面文段所强调的共同观点。

(材料)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多极了,真是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

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仅供翻阅的。

所谓精读,是说要认真地读,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所谓泛读,是说可以粗枝大叶地读,只要知道它大概说的是什么就行了。

所谓翻阅,是说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要一句话一句话地读,也不要一页一页地读。

就像看报纸一样,随手一翻,看看大字标题,觉得有兴趣的地方就大略看看,没有兴趣的地方就随手翻过。

六、作文

32.   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美妙的声音:

泉声、雨声、小草拔节的声音、花蕾绽放的声音……有的是欢快的,有的是凝重的;有的是大自然的天籁之声,有的是心灵世界的肺腑之音;有的声音飘动着明亮的希望,有的声音荡漾着温暖的柔情……凝神聆听,你会突然间感到,有一个美丽的音符正在自己的心里跳跃……

请以“聆听心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卷上;②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