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考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1354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中考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中考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资料.docx

《生物中考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中考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中考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资料.docx

生物中考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资料

生物中考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对光时,应选择()

A.最小光圈B.最大光圈C.高倍物镜D.最小焦距

【答案】B

【解析】

【分析】

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并调节反光镜,同时左眼注视目镜,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

【详解】

A.显微镜对光时,选择最小光圈对光,视野会比较暗,不易调出明亮的视野,故A不符合题意。

B.显微镜对光时,为了调出明亮视野,要求使用大光圈和低倍物镜,故B符合题意。

C.调节显微镜时,因为使用高倍镜,进入镜筒的光线少,视野会比较暗,不易调出明亮的视野,故C不符合题意。

D.显微镜对光的要求是在显微镜中看到明亮的视野,与焦距大小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

2.将白羊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黑羊去核的卵细胞中,再将此细胞植入灰羊的子宫内发育,生出的小羊的毛色是()

A.白色B.灰色C.黑白相间D.黑色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遗传控制中心。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详解】

生物的性状主要受细胞核基因控制,少数性状受细胞质基因控制,而这头小羊的细胞核基因来自于提供细胞核的白羊,细胞质基因来自于提供细胞质的黑羊,因此其性状主要与提供细胞核的白羊相同,所以生出的小羊的毛色是白色。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

3.如图是显微镜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有放大作用的是(  )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④

【答案】C

【解析】

图中①是目镜,②是粗准焦螺旋,③是物镜,④是反光镜,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的乘积,所以在图中与观察物像的放大倍数有关的结构是①目镜和③物镜,C正确。

4.某法医在案发现场提取到一份生物样本,经制作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后,确定该样本来源于植物。

判断样本来源于植物的原因是他观察到了(  )

A.细胞壁和叶绿体B.细胞质和细胞膜

C.细胞膜和细胞核D.线粒体和细胞核

【答案】A

【解析】

【分析】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它们的异同点如图:

据此解答。

【详解】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

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在显微镜下观察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结构的生物样品是取自植物体。

不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只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基本结构的生物样品是取自动物体。

因此依据细胞是否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来判断来自动物体还是植物体。

故A符合题意。

【点睛】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5.对微小的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应当借助显微镜。

下列有关显微镜的操作正确的是()

A.对光时使用高倍镜

B.光线较暗时使用平面镜

C.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D.可调节粗准焦螺旋来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详解】

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A错误;光线较暗时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B错误;下降镜筒时侧视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C正确;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精确,因此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D错误。

【点睛】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是解题的关键。

6.下图表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中细胞质先平均分成两份

B.经过过程②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过程①是细胞生长,过程②是细胞分化

D.A、B、C代表细胞分化形成的不同组织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2)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

【详解】

过程①由一个细胞变成两个细胞,是细胞分裂过程。

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A错误;过程②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是细胞分化的过程。

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B错误;过程①是细胞分裂,过程②是细胞分化,C错误;过程②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所以A、B、C代表细胞分化形成的不同组织,D正确。

【点睛】

理解掌握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7.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同一部位时,选择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视野中的细胞体积最大?

()

A.目镜5×物镜40×B.目镜10×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D.目镜16×物镜1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要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即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大,应选择高倍镜的组合,即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最大。

A放大倍数是200倍,B放大倍数是400倍,C放大倍数是100倍,D放大倍数是160倍。

所以B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操作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显微镜的操作能力,属于容易题。

8.南果梨是我们鞍山特产,酸甜可口。

其果实由多种组织组成,但不具有(  )

A.保护组织B.输导组织C.营养组织D.结缔组织

【答案】D

【解析】

【分析】

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解答即可。

【详解】

植物的组织是按功能来划分的有保护作用的保护组织,有分裂作用的分生组织,有营养作用的营养组织,有输导作用的输导组织,有支撑、保护功能,分布在茎等处是机械组织等。

而结缔组织属于动物组织,所以南果梨是我们鞍山特产,酸甜可口。

其果实由多种组织组成,但不具有结缔组织。

故D符合题意。

【点睛】

掌握植物的四大组织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9.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①对光,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

③放置玻片标本,用压片夹压住

④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安装镜头

⑤转动粗、细准焦螺旋,看清物像

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③②⑤C.④①②③⑤D.④③①②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详解】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0.如图表示造血干细胞形成新血细胞的过程,该过程称为(  )

A.细胞生长B.细胞分裂

C.细胞分化D.细胞生殖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3)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

【详解】

A.细胞生长是细胞不断长大的过程,A不符合题意。

BD.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生殖的方式就是细胞分裂,BD不符合题意。

C.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新细胞,因此造血干细胞能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造血干细胞产生血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的分化,C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的特点以及过程。

11.脐带血造血千细胞移植到白血病患者体内后,能给患者不断补充各种血细胞。

干细胞发育成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各种血细胞,该过程的完成主要是通过()

A.细胞生长B.细胞分化C.细胞分裂D.遗传物质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3)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详解】

题干中显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到白血病患者体内后,能给患者不断补充血细胞,干细胞发育成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各种血细胞,因此人的造血干细胞产生血细胞的过程,该过程的完成主要是通过细胞分化。

故选:

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的特点。

12.以色列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了心肌细胞。

依据的原理主要是

A.细胞生长的结果B.细胞衰老的结果

C.细胞分裂的结果D.细胞分化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分化的过程大致是:

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

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细胞失去了分裂能。

在生长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结果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经过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详解】

在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红细胞和心肌细胞都是来自中胚层。

但是,后来红细胞能够合成血红蛋白,而心肌细胞则能够合成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这两种细胞的稳定性变异是不可逆转的。

胚胎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了心肌细胞,是利用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使胚胎干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分化出人类需要的心肌细胞。

选项D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13.人体是由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组成的统一体,下列能正确反映四个概念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详解】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

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

14.显微镜有如下目镜和物镜的组合,要使显微镜的视野最亮,应选取的组合是(  )

A.5X,10XB.5X,40XC.10X,10XD.10X,40X

【答案】A

【解析】

【分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较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亮度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

【详解】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5×10=50(倍);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5×40=200(倍);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0×10=100(倍);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0×40=400(倍);

因此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的是A.50倍,所以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视野最亮。

故选:

A。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亮度之间的关系。

15.植物体的根、茎、叶中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属于(  )

A.营养组织B.保护组织C.机械组织D.输导组织

【答案】D

【解析】

【分析】

植物的组织是按功能来划分的有保护作用的保护组织、有分裂作用的分生组织、有营养作用的营养组织、有输导作用的输导组织。

有支撑、保护功能,分布在茎等处是机械组织。

【详解】

A.营养组织,具有制造、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分布在叶肉中,A不符合题意。

B.保护组织主要分布在叶、茎和果实的表皮,有保护作用,B不符合题意。

C.机械组织,具有支撑、保护功能,分布在茎等处,C不符合题意。

D.输导组织,具有输送物质的功能,主要由导管和筛管组成,主要分布在叶脉、根、茎和果柄中,D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

16.下列各植物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理解各层次的概念答题。

【详解】

A.是一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不符合题意。

B.是叶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不符合题意。

C.是植物的叶,属于营养器官,符合题意。

D.是一个植物细胞,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绿色开花植物体的六大器官以及组织。

17.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

B.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C.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

D.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逐渐减少

【答案】D

【解析】

细细胞的分化只是改变了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遗传物质并没有被改变,相反细胞的分化是由遗传物质控制进行的。

细胞的分化是在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细胞的分化也没能正常进行,D错误。

18.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相符的是()

A.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B.转动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升降镜筒

C.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D.转动反光镜——调节光圈

【答案】D

【解析】

【分析】

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调节光线进入镜筒的多少;转换器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细准焦螺旋可以小范围的升降镜筒,可以调节物像的清晰;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之分,能够调节光线,据此解答。

【详解】

A.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因此转动转换器更换的是物镜,A不符合题意。

BC.转动粗准焦螺旋能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转动细准焦螺旋能调节物像的清晰度,BC不符合题意。

D.的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因此转动反光镜能调节光圈,D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睛】

显微镜的使用是中考的热点,注意熟练掌握,并勤于练习。

19.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图解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过程a形成了不同的组织B.过程b中细胞核的变化最明显

C.过程c中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D.过程a、b使生物体由小长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3)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4)a过程表示细胞生长,b过程表示细胞分裂,c过程表示细胞分化。

【详解】

A.a过程细胞数目不变,细胞体积由小变大,因此a表示细胞的生长过程,正确。

B.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的数量增多,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未发生变化。

图中b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

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变化最大、最明显的是细胞核,正确。

C.c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而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错误。

D.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a过程表示细胞生长,b过程表示细胞分裂,正确。

【点睛】

掌握细胞分裂、分化的过程及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20.制作临时装片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导致装片内出现气泡的是图中的(  )

A.

盖上盖玻片B.

展平

C.

滴水D.

取材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一擦、二滴、三取、四展、五盖、六染、七吸,解答即可。

【详解】

盖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皮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因此选项A的盖盖玻片的方法,最容易出现气泡。

【点睛】

养成良好的科学的操作习惯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