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7877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docx

《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docx

7份北京初三化学一模汇编

(东城)

28.(5分)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环保型杀菌消毒剂。

在生活中主要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和食品保鲜。

用二氧化氯消毒后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得到酸性溶液。

该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高浓度二氧化氯气体会引起咳嗽和呼吸道粘膜的损伤。

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生爆炸性分解,直接造成氯气泄漏而污染环境,所

以只有依靠现场制备。

工业上用稍潮湿的氯酸钾(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

由于制取二氧化氯需要使用的氯酸钾是易爆危险品,所以制备和运输成本很高,因此我国目前还未广泛用其消毒自来水。

请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法和等方面内容。

(2)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有①;②。

(3)请将制备二氧化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写完全:

2KClO3+2H2C2O4

2ClO2↑+2CO2↑+K2C2O4+

(4)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

(西城)

21.(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氮氧化物(NOx)种类很多,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

NO通常为无色气体。

熔点为-163.6℃,沸点为-151.5℃。

它的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易氧化成NO2。

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CO还强,更容易造成人体缺氧。

NO分子作为一种传递神经信息的信使分子,在使血管扩张、增强免疫力、记忆力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NO2通常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于水生成硝酸(HNO3)和NO,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制取HNO3。

NO2能使多种织物褪色,损坏多种织物和尼龙制品,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也有腐蚀作用。

城市大气中的NOx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经测算,天然气、煤和石油燃烧产生NOx的量分别为:

6.35kg/t、8~9kg/t、9.1~12.3kg/t。

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中NOx的浓度相当高。

在非采暖期,北京市一半以上的NOx来自机动车排放。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各答1条即可)

(1)分别说明NO的“利与弊”:

“利”是___________________,“弊”是___________________。

(2)NO2溶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煤和石油相比,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结合数据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少NOx污染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淀)

28.(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除夕的夜晚,烟花在空中绽放,绚丽无比。

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主要用于典礼或表演中。

烟花和爆竹的组成类似,其中都包含黑火药。

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一定条件下引燃会发生剧烈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由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的混合气,同时释放大量热。

由于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发生爆炸。

在军事上,黑火药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等。

制作烟花的过程中,还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它们使烟花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

发光剂是金属镁或金属铝的粉末。

发色剂是一些金属化合物,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

例如,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物质在火焰上灼烧时会发出黄色光芒;含钙化合物会发出砖红色光芒;含铜化合物会发出绿色光芒。

因此,人们常通过燃放烟花来烘托节日气氛,但由于黑火药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黑火药是一种(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黑火药爆炸时,除二氧化碳、氮气以外的其它产物中一定含元素(填元素符号)。

(3)镁粉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灼烧时发出绿色光芒的化合物可能是(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5)为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气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

(朝阳)

(丰台)

28.(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钠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用小刀一切,就能观察到它的本来面目: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钠还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目前,世界上多数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制得金属钠。

氯化钠的熔点为801℃,将氯化钠和氯化钙按质量比2:

3混合共熔,可得到熔融温度约为580℃的共熔物,降低了电解所需的温度。

电解时,正极放出氯气,负极产生的金属钠和金属钙同时浮在共熔物,从管道溢出。

把熔融的金属混合物冷却到105~110℃,金属钙结晶析出,通过过滤可以分离出金属钠。

金属钠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制造过氧化钠(Na2O2)等化合物。

还能用于生产更加昂贵的金属钾,以钠和氯化钾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钾和氯化钠,生成的钾能以蒸汽的形式分离出来。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钠的原子结构中,与钠元素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__________。

(2)钠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

(3)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石蜡油中,目的是隔绝__________。

(4)钠能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写出用钠制取钾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通州)

27.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都市中的光化学烟雾在温暖、干燥而且阳光充足的日子特别严重。

它的原级污染物,主

要是一氧化氮(NO)。

一氧化氮乃是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汽车引擎的高温下,相互反应而生成。

事实上,这个一氧化氮的生成过程,与闪电时产生一氧化氮的过程相同。

其他光化学烟雾的原级污染物,包括汽油挥发所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CO)。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的气体,但是当它从汽车废气排入空气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NO2)可以与空气中的水分子起作用,而生成硝酸(HNO3)和亚硝酸(HNO2)。

这个反应同时也会帮助空气中的水汽凝聚。

但是由于硝酸及亚硝酸的酸性极强,如果吸入含有这种液体微滴的空气,将对人体造成相当程度的伤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NO的物理性质。

(2)NO和N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NO的过程。

(4)N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你认为应该如何防止光化学污染。

(写一条即可)

(延庆)

28.(5分)化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烧,不导电的液体。

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

学名是乙醇,化学式为C2H6O。

凝固点-117.3℃。

沸点78.2℃。

能与水、甲醇、乙醚和氯仿等以任何比例混溶。

有吸湿性。

与水能形成共沸混合物,共沸点78.15℃。

乙醇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引起爆炸,爆炸极限浓度3.5-18.0%(W)。

酒精体积比浓度在70%时,对于细菌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也可以作防腐剂,溶剂等。

处于临界状态时的乙醇,有极强烈的溶解能力,可实现超临界淬取。

酒精可以代替汽油作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酒精还常用于制酒工业。

但成年人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酒精的危害更为敏感,需要谨慎喝酒。

(1)酒精______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

(2)酒精具有____________性,所以可以燃烧,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70%酒精的用途。

(至少写1点)

(4)成年人长期酗酒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1点)

(房山)

28.(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1807年,科学家首次利用电解氢氧化钠的方法制备金属钠,同时得到氧气和水。

1921年,科学家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备金属钠同样获得成功。

金属钠用小刀切开外皮后,可以看到银白色的金属光泽,钠的密度是0.97g/cm3。

钠跟氧气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反应。

将一小块绿豆粒大小的钠,放入滴加过几滴酚酞试液的水中,可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来回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会变红。

收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经检验发现其具有可燃性。

金属钠可用于制造一种抗爆剂——四乙基铅((C2H5)4Pb),它能降低汽油的爆震性,减少发动机产生的噪音。

四乙基铅通常是使氯乙烷(C2H5Cl)跟金属钠和铅的合金一起反应而制成的。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钠的物理性质(答出一点即可)。

(2)钠的用途。

(3)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电解氢氧化钠和电解熔融氯化钠的原理相同,他们都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5)实验室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钠是金属B.钠能与氧气反应

C.钠能与水反应D.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0.8g/cm3)大

(东城)

36.(5分)结合教材中关于二氧化碳收集方法的描述: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

某化学小组分成两组进行实验,研究是否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问题。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知识储备]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反应。

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1)实验一:

步骤一:

室温下,取大小相同的两个集气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两瓶二氧化碳气体,小心地由瓶壁向瓶中各加入半瓶蒸馏水,瓶1用玻璃片盖好,瓶2盖上胶塞迅速振荡后,取下胶塞盖好玻璃片,两瓶静置相同的时间。

步骤二用燃着的木条同时伸入两瓶,观察到瓶1中的木条熄灭比瓶2中的快。

[实验结论]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的量的多少与(填字母序号)有关。

A.水量的多少B.水的温度C.气体与水的接触面积D.气体与水的接触时间

[实验二]

图1图2

室温下,用图1所示装置向试管内长时间通入二氧化碳;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用pH计测得室温下三种液体的pH,记入下表。

液体

所用蒸馏水

试管内

烧杯内

pH

a1

a2

a3=6.94

[实验结论]

由a3数据可知,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量很小。

根据上述结论,推测a1、a2和a3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反思与交流]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

[实验结论]用图2所示装置,可以收集二氧化碳。

(西城)

33(7分)课外小组同学进一步研究铁与氧气的反应。

【提出问题】铁丝燃烧时为什么会有“火星四射”的现象?

【查阅资料】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现象与铁丝含碳量有关。

【进行实验】探究铁丝在氧气燃烧时“火星四射”的现象与其含碳量的关系。

实验

现象

解释与结论

实验1:

取直径0.20mm,含碳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零星的火星四射

①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0.20mm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与其含碳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

取直径0.20mm,含碳0.32%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较明显的火星四射

实验3:

取直径0.20mm,含碳0.52%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纯铁在氧气中燃烧溅落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和Fe2O3两种(FeO易被氧化)

②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溶液

【进行实验】测定黑色固体的成分。

实验

现象及数据

解释与结论

实验4:

将冷却后的黑色固体碾碎,装入试管,加入____________溶液

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固体中含有铁

实验5:

取2.8g纯铁在氧气中燃烧,收集溅落的黑色固体,干燥并称其质量

黑色固体质量为3.44g

黑色固体的组成及质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

同学们认为铁丝燃烧的现象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所以想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进行相关实验。

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体积分数约为80%的氧气,预先应向容积为360mL的集气瓶中加水,水的体积为____mL。

(海淀)

图1

35.(6分)硝酸铜为蓝色固体,溶于水可得蓝色溶液。

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右图装置加热硝酸铜,发现固体由蓝色逐渐变黑,同时产生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提出问题】硝酸铜在加热条件下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反应?

【查阅资料】

1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O+H2SO4

CuSO4+H2O

②含氮化合物中,只有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NO2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猜想假设】

Cu(NO3)2受热分解除了生成_______,还可能生成了CuO和O2。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I:

将反应后试管中的固体加水充分溶解,

①,加热

固体全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硝酸铜分解生成了氧化铜。

步骤II:

在图1的试管和集气瓶之间连上右图所示的装置,重新进行加热硝酸铜的实验

集气瓶中气体为无色,带火星木条复燃

硝酸铜分解生成了氧气

步骤II是同学们查阅了新的资料后设计完成的。

该资料是关于NO2___②__方面的性质信息。

【获得结论】根据实验结果,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反思与评价】

已知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个数比。

据此,同学们认为,即使没有资料③,依据实验结论和“加热硝酸铜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实验现象,也能推出NO2可能具有助燃性。

理由是______。

(朝阳)

(丰台)

35.(6分)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Ⅰ.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①实验甲,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②实验乙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观察到的气球变鼓;

③实验丙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

Ⅱ.探究废液成分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BaCl2溶液呈中性且Na2CO3+BaCl2==BaCO3↓+2NaCl

【讨论交流】

①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

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2);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猜想1:

碳酸钠;猜想2:

氢氧化钠;

猜想3: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猜想4: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查阅资料】BaCl2溶液呈中性,Na2CO3+BaCl2=BaCO3↓+2NaCl

【实验设计】

同学们认为需要先验证猜想4是否成立,所需要的试剂是(3)。

若猜想4不成立,则需要进行后续实验,请你完成表格。

实验操作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_______(4)__________

_________(5)__________

猜想1正确

若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猜想2正确

_________(6)____________

猜想3正确

【进行实验】同学们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了猜想2成立。

【反思拓展】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通州)

3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能制氧气的呼吸面具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1)呼吸面具中制取氧气的主要原料是固体过氧化钠(Na2O2)。

过氧化钠分别能和二

氧化碳、水反应,都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2Na2O2+2H2O═4NaOH+O2↑  ②2Na2O2+2CO2═2Na2CO3+O2

(2)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

Na2CO3+CaCl2═CaCO3↓+2NaCl。

同学们对用过一段时间后的面具中的固体成分产生兴趣。

[猜想与假设]

固体可能为:

①Na2CO3;②NaOH和Na2CO3;③Na2O2和Na2CO3;④。

为了确定用过一段时间后呼吸面具中的成分,该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以下的探究。

[进行实验]

实验Ⅰ:

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看到,证明固体中有Na2O2。

实验Ⅱ:

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证明固体中含有Na2CO3。

实验Ⅲ:

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再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后,过滤。

向滤液中加入酚酞试液,若溶液变成,则证明固体中含有NaOH。

[反思与评价]

通过上述实验,有些同学认为其中有些不妥的结论。

(1)有些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Ⅱ并不能确定固体中含有Na2CO3。

如何改进此实验?

(2)还有些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Ⅲ也不能证明固体中一定含有NaOH。

其原因是:

(延庆)

36.(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学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取5ml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现象为

,然后加入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溶液褪为无色,有关的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二:

对实验一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

只有NaCl猜想二:

有NaCl和NaOH

猜想三:

有NaCl和HCl

你认为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猜想三成立

(房山)

35.(5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白色固体。

同学们对鉴别这两种物质非常感兴趣,

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0℃

20℃

30℃

40℃

Na2CO3

12.5g

21.5g

39.7g

49.0g

NaHCO3

8.1g

9.6g

11.1g

12.7g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化学性质(部分)的比较

性质

Na2CO3

NaHCO3

性质比较

溶液的酸碱性

碱性

碱性

相同条件下,Na2CO3溶液的碱性更强

热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

与盐酸反应

反应

反应

均产生CO2,但NaHCO3与盐酸的反应更加剧烈

【设计方案并实施】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及结论

方案一:

___________

若有白色固体剩余,样品为碳酸氢钠;否则为碳酸钠。

方案二:

分别将两种白色固体溶于水制成5%的溶液,___________,将其与标准比色板对照。

pH值大的为碳酸钠溶液,pH值小的为碳酸氢钠溶液。

方案三: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

热,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

____________

方案四:

如下图所示,分别将气球中的固体粉末全部且同时倒入装有过量盐酸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知道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并进行

______实验,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物质的性质。

(东城)

29.(2分)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沉淀B.过滤C.消毒D.吸附

(2)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0.(4分)重晶石矿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钡(BaSO4),纯净的硫酸钡才能作为医用“钡餐”。

工业上用重晶石矿制硫酸钡的流程如下:

 

(1)步骤①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具有炼铁和    等用途;生成的硫化钡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写出硫化钡的化学式。

(2)已知步骤②、③均为为复分解反应。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若C在该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则B的化学式是。

(西城)

294高纯硅是信息产业最基础的原材料,制备高纯硅的主要生产过程如下:

【资料】①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②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

(4)SiO2中Si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

(5)从SiHCl3(纯)得到高纯硅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海淀)

29.(5分)工业烟气通常含二氧化硫,在排放前需经脱硫处理。

下图是两种常用脱硫工艺中含硫物质的转化路径(部分产物已略)。

 

(1)下列环境问题与SO2有关的是(填字母序号)。

A.酸雨B.温室效应C.臭氧空洞

(2)双碱法中的“双碱”指的是(填化学式)。

(3)CaSO3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反应II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5)已知部分原料的价格如下表所示。

试剂

Ca(OH)2

NaOH

价格(元/kg)

0.36

2.90

两种工艺中,处理相同量的SO2,双碱法所需的原料成本更低,原因是。

(朝阳)

(丰台)

29.(5分)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某些单质,其中Cu约占10.3%、Zn约占5.0%、

S约占1.2%。

现欲回收铜和锌,并对硫进行环保处理,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多步处理

已知:

加热的条件下,Zn、Cu都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1)步骤①产生的废气A中,一定含有的有害气体是_____。

(2)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②、③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

b.溶液D和溶液F中ZnSO4的质量相等

c.溶液D中ZnSO4的质量大于CuSO4的质量

d.若步骤①中空气不足量,不会导致锌的回收率降低

(通州)

28.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多功能无机化合物,通常由Ca(OH)2为原料制得,制备流程如下:

 

(1)原料中NH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NH4Cl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2)请将搅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CaCl2+H2O2+2NH3·H2O+6=CaO2·8H2O↓+2NH4Cl。

制备过程中除水外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29.一种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少量硫酸铜和污泥(污泥不溶于水,且不参与化学反应)。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实验方案,制备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并回收铜。

方案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FeSO4·7H2O受热易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过量试剂a的目的是。

(2)操作③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1中的溶质质量一定大于溶液2中的溶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