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心理学第四章材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8911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心理学第四章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闻心理学第四章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闻心理学第四章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闻心理学第四章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闻心理学第四章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新闻心理学第四章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新闻心理学第四章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新闻心理学第四章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新闻心理学第四章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新闻心理学第四章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新闻心理学第四章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新闻心理学第四章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新闻心理学第四章材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新闻心理学第四章材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心理学第四章材料.docx

《新闻心理学第四章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心理学第四章材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闻心理学第四章材料.docx

新闻心理学第四章材料

第四章新闻编写心理

4.1新闻编写中认知和情感协调(录)

4-1

(1)认知和情绪情感

一、认知因素是指记者对要报道的对象在理智上认识得是否完整、准确,记者的写作目的是否正确,记者对报道的后果是否明了。

二、情绪情感是指记者对要报道的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体验,对进入写作情境的迫切感以及在预测报道结果时所产生的情感冲动的程度。

认知和情绪情感之间的协调,表现在理智上认识正确并能产生与之相应的情绪情感

三、人的情绪情感有三种表现形式:

心境、激情、应激。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面对一般性的消息报道,记者的心情比较平静,任务来了,完成就行了,无须激动不已,浪费感情。

正如有的记者所言:

“外界的情况通过人们的眼、耳、鼻、舌、身,进入我们的大脑,然后通过我的手写出来,报道出去。

中间虽然也经过自己的思考、分析、综合,但情绪始终是冷静的,并没有‘动情’”。

 激情,是一种由强烈刺激物,例如一些重大事件而引起的激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

当记者对报道对象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强烈的爱或恨的情感时,就会激发出一种不可遏制的写作冲动,有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感。

应激,多指因突如其来的紧张情况或对自己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严重事件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

在战争年代或非常时期,在意外事件如天灾人祸发生时,记者需要迅速、理智地认识报道工作的重要性和自己当前的处境,在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作出准确的判断,敏捷地投入采访和写作。

四、认知和情绪情感协调

认知和情绪情感之间的协调,表现在理智上认识正确并能产生与之相应的情绪情感。

无论哪种情绪情感状态,只要和记者的认识相协调,都可以使其进入最佳的写作状态

五、认知和情绪情感不协调

如果认知和情绪情感不协调,就会出现以下几种不良的心理状态:

  1.急于求成

  急于求成,表现出情绪强于理智。

当记者在还没有全面、准确地认识采访对象之前,其情绪就进入了亢奋阶段,急于进入写作状态,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2.挖空心思,硬憋文章

  当记者无论在认识还是情感方面均达不到一定的火候(如新闻素材漏洞百出,记者还没有写作的冲动)时,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硬去写,这样的文章一般是写不好的。

  3.高度焦虑

  高度焦虑主要表现在记者的成就动机过于强烈,虽然他在认知上比较准确和全面,但情绪情感过于强烈,为使自己的作品产生轰动效应,或耽心完不成任务而自责,结果心身高度焦虑,甚至失眠、上火,在这种心态下,反而会抑制记者写作的思路。

六、倒U形关系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动机强度(也可理解为情绪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成倒“U”形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此图表示:

动机(或情绪)强度在一定水平之下时,随着动机(或情绪)的增强,活动效率也提高;当动机(或情绪)超过一定水平时,随着动机(或情绪)的增强,活动效率反而降低。

可见,中度强度的活动动机(或情绪)可以产生最高的工作效率。

4-2新闻编写中认知方式的特点(场独立性)(录)

4-2

(1)场独立性(录)

场依存性——独立性(FielddependenceandFieldinde—pendence)认知方式是当代西方流行的心理学的主要问题,是被西方心理学界确认为表现于认识活动中个体差异的一个新维度。

场依存性——独立性的认知方式(也有人称之为认知控制)是一个概念化的信息加工方式。

该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特金(H·A·witkin)提出的。

他认为“有这样一种人格连续体。

属于连续体一端的人往往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标志主动地对外来信息加工,这种人叫做独立于场的人;而属于另一端的人则往往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外在参照标志,不那么主动地对外来信息加工,这种人叫依存于场的人,相应地每个人在场依存性——场独立性的连续体上都处于一定的位置。

  威特金和他的同事采用了三种对场依存性——独立性测定的方法,即身体顺应测验,棒框测验和嵌入图形测验。

  身体顺应测验:

特制一斜屋(地面是倾斜的),里面边放一把四条腿可以伸缩的椅子,要求被试将这把椅子的座面调整到与水平面平行,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属于场独立性者;担如果做不到到这一点(指受倾斜地面干扰不能将这把椅子的座面调整到与水平面平行)的人,则属于场依存性者。

  棒框测验:

在暗室内置一发光的框架和一发光的短棒,要求被试在短棒与框架以相同或相反的方向倾斜的条件下将短棒调整到垂直位置。

  嵌入图形测验:

是由一系列简单图形镶嵌而成的复杂的几何图形构成的。

要求被试在对刺激进行认知改组的基础上将某一指定的简单图形从复杂图形中分离出来。

  在前两个测验中,场独立性者比较容易把椅子或短棒调整到真正垂直的位置上,这表明个体能够相对地摆脱外部场(指倾斜的房间地面或摆斜的框架)的干扰,独立地解决问题。

在最后一个测验里,场独立性者则表现为不受复杂图形干扰很快就找出隐藏在其中的简单图形。

  反之,在这三个测验中,被试在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时,如既不能找到椅子和短棒与水平面真正垂直的位置,又难以从复杂图形中提取重叠于内的简单图形,这种人则属于场依存性者。

4-2

(2)编辑的胆识与场独立性(录)

1.认知方式与党性原则、道德水准无关

  如前所述,场独立性者较少受外在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更多地依靠自我作为主要参照(如自己的知识经验)来确定对事物的态度和自己的行为。

这是不是意味着场独立性者我行我素,不愿受社会制约?

换句话说,能不能这样理解:

对党性原则较强的新闻工作者来说,场独立性的认识方式是不可取的。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场依存性——独立性这两种“信息加工方式”本身并没有优劣高低之分,“只有联系到对环境的适应,才能加以评价。

”因而“不可把场依存性(field—dependence)与社会依赖性(social—dependence)混为一谈。

它是个两极性维度,并无社会评价的含义。

而且在我们的一个关于‘场依存认知方式与中学生道德判断及道德行为倾向相关的实验研究’中,在道德方面以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上阶段为指标记分,以普中和工读学生为被试,作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场依存性认知这个人格维度与道德判断水平并没有显著相关。

无论何种认知方式的人,在相同的道德水平基础上,都可能同样地接受道德要求而完成道德行为。

2.编辑的胆识与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

  编辑同记者相比,他们所经常、大量面临的客体是不同的。

编辑思维加工的对象主要是物化了的精神产品——稿件以及需要加工的广播或电视节目。

而记者认知加工的对象主要是人,是采访对象。

在长期的职业训练中,编辑和记者都容易形成某种与职业相适应的认知方式。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

“以认知改组技能”(比如修改稿件时的认知过程)和“人际交往技能”(如采访活动)为指标,“独立于场的人往往认知改组技能相对高,但人际交往技能相对低”【3】,而依存于场的人则相反。

  根据马克思“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长期从事编辑工作的人,他们的认知方式比较容易逐渐朝认知改组技能相对高的场独立性的方向发展,而长期从事采访活动的记者其认知方式则可能趋向于更熟练地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即场依存性的方向。

  有胆有识的编辑一般讲善于独立思考,有权衡稿件优劣的目力,有自信心和决断力,敢于承担责任。

凡事有独立见解,不人云亦云,不放弃原则。

他们选择稿件(或节目)内容的原则,判断稿件(或节目)的价值,主要依据自己的知识经验。

这种认知方式恰恰符合威特金描述的“场独立性”者的特征,因而我们可以说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是有胆有识的编辑的主要的认知方式,或者可以理解为:

对于选择、加工、修改、组合稿件(或节目)为主要工作的编辑来说,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更符合这种职业的需求。

  要指出的是,如此分析并不等于否定编辑的人际交往能力,更何况在我国新闻界有为数不少的人既是编辑同时也是记者。

对这类一人身兼两职的新闻工作者来说,他们的认知方式与长期专事某种职业的人相比,可能没有显著的特征,就是说,这种人的认知方式大多处于场依存性——场独立性这个连续统一体的居中位置。

随着其工作重点的转变(以编辑为主转为以采访为主或相反)他们的认知方式也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不过由于作为个性维度的认知方式,一旦形成是有其惰性的,故而这类人的认知方式变化的幅度不会太大,往往只是在居中位置上左右移动,或者偏于场依存性或者偏于场独立性。

4-3新闻编写的思维形式(录+文)

4-3

(1)形象思维(录+文)

记者写作或制作新闻节目的思维形式主要有三种:

形象思维、理论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一)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主要用典型化的方式进行概括,并用形象材料来思维。

”【1】“形象”是形象思维的细胞。

由于人们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常常不是对事物实际存在的形象而是对事物保留在自己头脑中的形象(即表象)进行加工、操作,因而有专家认为:

形象思维是“运用表象来进行的思维。

形象思维是表象的运动,其核心和基本要素是表象,其思维操作是对表象的加工,如变换形象的角度、关系、形成表象的新的组合等;其终端事物是某种独特的形象系统。

  1.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形象是新闻记者形象思维的原材料。

  记者通过采访获得大量的新闻素材。

报刊记者用文字将其记录;广播记者用录音机录下现场里的有关音响;电视记者拍摄了生动的画面;摄影记者抓拍到精彩的瞬间。

这些或以直观的形象(胶片上的画像),或以头脑中的表象而存在的种种“形象”,就是记者进行形象思维的原材料。

例如:

采访对象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个性特点;山川河流、地理风貌、街头巷尾、工厂农村;出土文物、历史遗址等等。

  2.记者在新闻写作(或制作)中的形象思维是对形象化的新闻素材进行加工、操作的过程。

  形象思维是“一种形象性的理性认识活动”“它完全有可能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

”它同样具有一般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

  新闻记者在新闻写作或新闻制作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形象思维的过程就是对新闻事实的形象(或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即思维的智力操作)的过程。

  这个过程在电视记者采访制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蒙太奇思维方式即连续画面的形象思维贯穿于电视记者的选材、采访、摄影、编辑、制作的全过程。

电视记者从节目的主题和整体出发,敏锐地捕捉那些内涵丰富的画面,凭借分析、判断、综合、概括等能力巧妙地组接各个画面并完成上下段落的转场。

可以说,运用画面(形象材料)是电视记者的形象思维在电视报道中的具体表现。

广播记者在录制节目时同样离不开形象思维。

前苏联的一位广播记者在谈到自己录制每个报道时说:

“我总要想到我的一位住在北西伯利亚的老朋友,他眼睛瞎掉已经二十多年了。

我既然是一个广播记者,我就应该用我的权力把我们看到和听到的东西给他提供一幅正确的图画来,这就要求不小的艺术,要求有本领把听到的因素这样配合交织起来,使这些因素能够为听众填补起看的因素。

”记者若想为听众提供和谐生动的画面,他必须自己首先在头脑中对这样的画面进行合理的组合,这正好说明形象思维在广播节目制作中的作用。

3-4

(2)理论思维(录+文)

理论思维又叫逻辑思维,其作用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优秀新闻记者应该是用事实说话的理论家”【2】,无论是专业评论家还是以写消息、通讯为主的记者,在他们的头脑中既应有较强的理论思维,也应当有较出色的形象思维。

在新闻写作(或制作)中这两种思维方式如同“左右两目一样”“彼此是互相沟通、互相反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所谓有人善于理论思维,有人以形象思维见长,无非是由于不同的个体,其思维内容与思维习惯不同而有所偏重罢了。

以理论思维为主写出的新闻评论中常常有大量的形象思维的语言。

例如毛泽东的许多论说文都是理论思维和形象思维高度结合的产物。

他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一篇理论文章,但文中各类人物的嬉笑怒骂,绘声绘色,翻身农民在地主小姐的牙床上翻滚庆贺,农民要把地主打入另册等细节描绘得活灵活现。

同样,优秀的通讯报道也应当充满着作者深刻的理性思维。

人民日报1990年8月3日刊登的《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一文就是一篇放射着作者的理性思维光辉的别具一格的对亚运工程建设的总体报道。

3-4(3)创造性思维(录+文)

新闻改革要求记者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创造性思维正是这种意识和精神的重要的心理机制。

新闻人才的共同本质在于创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名篇佳作的问世;有助于记者跻身于名家之列。

新闻记者的创新能力,既是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的综合表现,又是他们不断破除习惯性思维方式,掌握和运用创造性思维方式的结果。

一、创造性思维

形象思维和理论(逻辑)思维是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划分的。

而创造性思维则相对应于常规思维。

“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而创造性思维则“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

”【4】按照心理学家韦特海默的观点,在社会生活中,创造性思维经常表现出“情景中心的转变”和“结构重组”这两种形式。

比如,由张艺谋导演的影片(一个也不能少),其中心内容是讲述一位年轻的乡村女教师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使学生一个也不少地留在课堂里,出色地完成了因有事临时外出的老教师的嘱托。

无论是形象思维还是理论(逻辑)思维都可以或属于常规思维或属于创造性思维。

  提到记者的创造性思维,有人会问,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真实性,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与承认记者在写作中也有创造性思维是不是矛盾?

这些人有个错觉,似乎创造性思维只是文艺创作者的“专利”,是记者写作的“大敌”;似乎一提“创造性”就必须有虚构。

其实这是两码事。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由新闻自身的特质——事实而来的,而创造性思维则属于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带有新异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

在新闻写作时,记者只要牢牢把住一个关口,即在新闻事实的本身(如五个W: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和原因)上不允许掺入任何虚假成分(包括细节),不允许搞所谓的“合理想象”,就是说,在“事实”的本身上,不准许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修饰”。

在这个前提下,在报道事实的角度、挖掘主题的深度、题目的新颖性、文章表达的手法等方面都可以运用创造性思维。

新闻姓“新”,这个“新”既包含有内容新鲜,时效性强,又包含形式上不落俗套、引人入胜。

没有任何新意的新闻是不会有生命力的。

正是由于许多记者勇于探索前人未曾涉足的领域,运用创造性思维不断地提出一些新的报道方式和新的观点,才推动新闻学的发展。

大凡有点名气的记者,其共同点是在他们的新闻作品中闪烁着强烈的创新意识,时时给受众以新的思想、新的启迪。

人民日报记者刘衡同志曾深有体会地说:

“我喜欢独立思考,讨厌‘一窝蜂’、公式化、概念化,重复、照抄别人的东西。

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我要闯一闯,大家都走的路我要想一想,自己走过的路也要有破有创。

不断寻找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角度、新的表现方法。

努力做到‘不踩别人的脚印,也不踩自己的脚印’……”

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我国近代学者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谈到治学的三种境界,现借用这种说法把记者在新闻写作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相应地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通过采访,获得感性材料阶段;第二阶段是冥思苦索,进行思维操作阶段;第三阶段是“回头蓦见”触发灵感、豁然顿悟阶段。

第三阶段的出现是以第一、第二阶段为基础的,没有艰苦的采访活动,没有呕心沥血,上下求索的精神,灵感是不会降临的。

三、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心理成分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心理成分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一个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从发散思维到聚合思维,再从聚合思维到发散思维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

  发散思维是指按照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可能存在的各种答案的一种开放式的求异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实际上是一种开放式的思维方式。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变革,其本身就是一种大胆的探索,新闻报道也必须从内容到形式上适应改革的需要,这就是要求记者变封闭式的思维为开放式的思维方式。

思想解放,才能带来采访作风上的转变,也才敢于触及改革进程中的“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才能写出有新意、有深度的报道。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

聚合思维是指人们依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方法规则去解决问题。

这是一种有一定方向、有一定范围、能产生某种逻辑结论的思维。

像人民日报记者艾丰在采写大连造船厂船研所副所长张在勇的事迹时通过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反复结合,最后淘汰了因发散思维辐射出的几个标题:

“祖国的儿子”,“他不愿意去”、“事业高于一切”、“一个造船人”等,而把思维聚合到《面对生活不等式》这样一个颇有新意的标题上。

四、灵感产生的条件

灵感的出现是创造性思维完成的关键,是创造性思维成果出现的一个重要条件。

企盼灵感的降临是许多记者的愿望,但是灵感的出现只是写作这个系统工程的一个环节,只有当记者的主客观条件都成熟了,打通了,灵感才肯光临。

灵感出现的条件主要有如下几点:

  ①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明确的创新意识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新闻事业的敬业精神,是记者积极从事新闻写作的内部动力,而有明确的创新意识,立志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新闻作品,是对记者写作行为的一种导向。

  心理学家认为,灵感的出现有一个过程,是一个由意识活动到潜意识活动,再由潜意识跃迁到显意识活动,再经由社会实践的验证、反馈、循环往复、突变跃升的过程。

  显意识活动具有自觉性。

记者的新闻报道的“中心命题”首先始于显意识活动。

记者的创新意识要围绕着社会需要、受众需要进行。

后者是前者的动力、压力,正是这种动力、压力才会逼着记者去想、去写,而且要想好、写好。

在记者的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紧张的条件下,灵感才有可能“登门拜访”。

  ②全神贯注,殚精竭虑,调动全部精神力量写作

  所谓把全部精神力量调动起来,是指将人的精神结构中的本能活动、心理活动和意识活动三方面的力量都聚合到一个焦点上去,充分沟通显意识、潜意识之间的双向联系,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记者进入一种精凝思极、耳目都融的精神状态。

这是灵感产生前的最重要最艰苦的阶段。

人们在看到记者的优秀新闻作品并惊叹其才华时,往往认为灵感对他们似乎“得来全不费功夫”,殊不知在灵感降临前,他们长时间地陷于“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困境。

为了一个标题、一个构思、一种处理,他们苦恼、焦躁、失眠,甚至惶惶不可终日。

可见,灵感虽好,来之不易。

正如周恩来曾说的“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所以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灵感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

  ③充分利用原型启发

  “原型”是指具有启发作用的具体事物。

世间万事万物均可充当原型,如日用品、自然或社会现象,口头或书面描述等。

“启发”是指因某种事物引起的联想(即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途径。

利用原型启发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种经验转移的过程。

经验越是丰富的记者,其经验的转移就越灵活、越迅速、越巧妙。

④牢牢把握潜意识活动的最佳阶段

  大量事实证明,灵感是在长期冥思苦想之后得到松驰时突然进发的。

如到院里散步,仰望星空;到图书馆随意翻看书报杂志;陪朋友外出旅游、观光;和家人聊天;睡觉作梦……。

这时人们的显意识活动暂时松驰,甚至停止活动而潜意识就会活跃起来,有关的信息就有可能突破潜意识的阈限,主动和有关的显意识活动接近,就在显、潜意识突然接通的瞬间,灵感就会进发出来,它如同地下的泉水忽然冒出一般似的,使认识主体处于一种奇特的顿悟状态,百思不解的难题豁然开朗,问题的答案仿佛从天而降,令人茅塞顿开,欣喜若狂。

⑤要保持积极的情绪情感状态

  积极的情绪情感对于人们的思维活动能够起催化作用。

人们在良好的心境里,各种心理活动:

思维、记忆、联想、想象等都很容易集中到自己所思考的问题上,从而加快灵感的光临。

⑥要立即记录刚刚进发出的灵感

  灵感具有突发性、短暂性等特征。

它是一种“来不可遏,去不可止”的稍纵即逝的心理现象。

因此,有心计的记者一定要随身带着笔和纸。

灵感一旦出现,立即追录在案。

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吴吴谈自己写作体会时说:

“事实上,每个人都对周围的事情,对自己编发的稿件,产生自己的想法,脑子里常常有些闪光的火花,而这些闪光的东西又总是一闪而过的,如果不将其及时地加以捕捉和记录、整理,就会像流水一样流过去。

五、灵感与新闻敏感的相似

由于灵感和新闻敏感有相似之处,所以人们在使用时经常混淆其概念,因而有必要分化这两个概念的内涵。

灵感和新闻敏感的相似之处有:

在产生时间上的偶然性、突发性、短暂性;在形象清晰度上都具有模糊性。

六、灵感与新闻敏感的区别

1从定义上看

  新闻敏感属于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

而灵感则是指在认识主体(在这里指记者)的头脑中突然进发出的某种寻觅已久的新事物或新观念的一种心理状态。

  ②从产生时机上看

  灵感和新闻敏感虽然都可以在记者进行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出现,但相比之下,新闻敏感则更多地出现在采访或收集材料的过程中,例如1990年10月的一天,大连日报某记者在浴池里从别人聊天中偶然得知香港报纸有篇关于《蛇岛变鼠岛》的报道。

他翌日就赶到蛇岛实地采访,并在报上发表了“蛇岛变鼠岛”纯系误传的消息给予纠正,这属于新闻敏感。

而灵感则主要出现在已经进入写作(或制作)阶段,并已经为某一问题冥思苦索了许久,甚至到了“为伊消得人憔悴时”才突然冒出来,显然灵感和新闻敏感产生的时机不同。

  ③从目的性明确的程度上看

  在新闻敏感出现之前,记者一般没有十分明确的目的,只是在遇到某一客观事物(可以是人或事件或物品)时迅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预测该事物的新闻价值,从而决定是否采写。

但是灵感在产生之前,记者有着非常明确的目的:

寻求某一主题或某种表达方式,而且记者已经为之执著地探求了若干时间,当灵感突然降临时,人们就像终于见到久别的故人一样欣喜若狂。

4-4新闻编辑的向性(录+文)

4-4

(1)内向型者主要的心理特征(文字)

从编辑工作的内容、特点和编辑心理测量的结果看,编辑的向性类型以内向型(内倾)为多、为好。

一、内向型者主要的心理特征

  本书在第四章第四节《对记者向性的测量和思考》里,已经简单地介绍丁关于向性的有关知识,此处不再赘言。

为了阐释编辑的向性,有必要对有关内容再作些补充。

  根据许多文献,心理学家逐步完善了对向性类型的表述。

下边重点介绍他们对内向型者心理特征的归纳:

  “典型内倾的人安静、退居、自省,喜欢阅读图书,而不喜欢与人交往。

除密友之外,他与别人保持距离,朋友甚少。

做事想在前,有周密的计划,常深思熟虑,极少冒失妄动。

他不爱激动,以适宜的谨慎、态度严肃处理日常生活与事务,喜欢整齐有序的生活方式。

他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很少以攻击性方式行事,极少发脾气。

他是一个可靠的人,虽有点悲观色彩,但十分尊重伦理标准的价值。

”【1】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描述是对纯粹的内向型者的描述,事实上,处于极端位置的内向型者很少,大多数人还是处在内、外向这两个极端之间的连续体的某一点上。

4-4

(2)编辑群体的向性类型——内向型(录+文)

研究编辑的向性,一般是从编辑的群体出发,从客观上、理论上予以把握,而非以此作为对编辑个体向性的规定。

由于人的心理现象极端复杂、多样,因而用同一个尺度去“丈量”、去限制个体,既不现实,也无意义,但是从总体上、理论上去认识这个问题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可以帮助我们选拔、培养编辑人才,也有利于编辑的自我认知。

(一)编辑的职业特征对向性类型的要求

  如前所述,编辑职业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加工、修改、组合稿件(包括新闻、广播、电视资料)和写评论。

就是说,编辑思维的质料是各类稿件或声像资料。

从新闻工作的程序上看,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