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0238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doc

《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doc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目录

一、引言…………………………………………………………5

二、文献综述……………………………………………………5

三、我国信用卡市场发展现状………….………………………8

四、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及成因

(一)信用卡风险的类型…………………………….9

(二)我国信用卡市场存在的风险………………………10

(三)我国信用卡市场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12

五、信用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欧美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15

(二)欧美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17

六、结论………………………………………………………….22

参考文献………………………………………………………….23

致谢………………………………………………………….25

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银行卡业务迅速发展起来。

信用卡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支付工具,逐渐走进千家万户。

信用卡的大量使用对于方便以及改变中国居民的支付方式、推动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由于我国的银行卡业务起步晚,相比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持卡消费、用户普及率等方面远远不够,同时因为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市场中诚信意识、信用观念淡薄等原因的存在,信用卡风险问题非常突出。

有效防范与解决信用卡使用过程中的风险成为各银行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是促进信用卡业务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

关键词:

信用卡;风险;银行;防范措施

Abstract:

Inrecentyears,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a'seconomy,China'sbankcardbusinessdevelopedrapidly.Creditcardasakindofrelativelyadvancedpaymenttool,graduallycameintothousandsoffamilies.ThewideuseofcreditcardforconvenientandchangeofChina'sresidents'payment,pushforwardeconomicdevelopmenthasimportantsignificance.But,asourcountry'sbankcardbusinesslatestart,comparedwiththedevelopedcountriesthereweredifferencesofCardsinconsumption,theuserpenetrationratearenotenough,atthesametime,becauseoflegalsystemarenotperfect,honestyandcreditmarketconsciousness,suchastheexistenceofweakideareasons,thecreditriskproblemisveryoutstanding.Effectivetopreventandsolvethecreditcardintheprocessofusingthebankriskbefacingaveryimportantquestion,andpromotethehealthydevelopmentofthecreditcardbusinesseffectiveguarantee.

Keywords:

creditcard;risk;bank;preventivemeasures

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

一、引言

自1985年3月我国发行了第一张信用卡以来,信用卡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国内各银行也在始终不断地探索寻求自己的发展之路。

但与西方发达闰家相比,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我国大约只有不到半数的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能够盈利,其主要原因在于相对落后的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水平和不健全的相关法律制度信用体系,加之日前国内尚缺少信用卡风险管理系统的理沦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各大银行都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信用卡业务中,信用卡业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持信用卡消费的观念已日渐普及。

由于信用卡市场所蕴含的广阔的盈利空间,信用卡业务已经成为众多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但随之而来的信用卡风险也日趋凸显出来。

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商业银行目前风险管理的现状、主要风险分类入手,运用相关理论,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规避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

20世纪50年代美国BillFair和数学家EarlIsaac创建了FICO模型,提供了信用评分的方法,为信用卡风险控制奠定基础;随后经济学家开始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博弈论、不完全合同理论等来研究银行信用风险的实质、风险的原因分析、风险识别以及风险防范途径。

Altman是较早开始定量研究应用风险的学者,他提出了Z分数等一系列方法理论。

违约率是[0%,100%]连续区间上的一个百分比,通常通过一套内部映射程序在连续等级和离散级别之间建立关系。

大多时候连续等级被评为几个分值段或者直接与内部评级等级对应。

但是,只有违约概率和内部评级的时间可比时,这种违约概率和内部评级之间的映射关系才有意义。

沙萨(Chassang)和德·瑟维吉尼(DeServigny)(2002)提出一套从财务数据中提炼出来的周期违约信息的方法。

他们认为当历史数据的短期违约概率信息非常充足时,依据一套基于违约概率的期望值、方差和偏度定义合适的评级捅,就可以从短期的违约概率中获得等价的周期评级信息。

他所依据的是:

周期评级是即期违约信息和一系列随时间变化的轨迹的组合,并且对每一个特定等级来说这些轨迹都是有代表性的。

ElizabethLangwith(2005)指出产生信用风险的部分成因是还贷利率过高而导致的,他通过对大量信用卡使用者的调查发现要降低信用卡风险,除了发卡银行必须管理好银行内部操作风险以外,还应酌情减低还款利率。

另外处理呆账可以借助专业的催帐公司来管理。

综上所述,国外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微观经济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对风险的生成、识别和防范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数字模型,利用数学方法预测、度量风险。

国外研究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建立了很多模型,为定量研究提供了工具。

(二)国内研究状况

宋清华(1996)较早从贷款人的角度将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划分为风险回避、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控制、风险自留等五大策略。

而所谓的风险转嫁即将风险转移给别的实体,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转移给货币当局。

章强(2002)将信用风险的产生归因于对申请人的审核不够严密、内部管理控制失效和从业人员自身对信用卡业务不太了解。

提出要防范信用卡风险,首先要使信用卡操作流程化,也是将分散于各种规章、制度、文件中关于某一项具体业务操作的各项规定综合起来,再转换成“处理流程表”的形式。

郭星临、张越(2003)认为银行卡是信用技术和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带有显著的高科技烙印。

其风险管理具有高科技,信息技术含量丰富,风险集中的特点。

而信用卡风险主要集中在发卡行、客户和用卡环境(包括特约客户和收单行)三方面。

王天闻(2005)从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成本理论出发,指出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达到利润最大化。

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发卡行往往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一代价就是金融风险管理的成本。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成本主要体现在其执行成本、机会成本、声誉成本及风险成本等方面。

周德勇(2005)提出简化发卡手续是信用卡客户营销的关键手段,而信用累进制则是发卡行降低风险、扩大消费信贷的核心所在。

信用累进制耿俊客户持卡消费的情况来动态调整信用度,在无不良记录和异常表现的情况下,随时间和消费额增长而增加信用额度。

这是一种过程监控,既是对客户消费情况的监控,有事对客户个人背景资料的动态监控。

刘伟(2007)认为我国由于总体上尚未形成完整且有效的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和信用卡授信决策导向功能,缺乏对信用卡营销的信息指引,加之信用卡投放速度过快,导致信用卡投放结构不够合理、不良透支偏高。

综上所述,国内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

国内对信用卡风险的类型和成因已经初步达成一致,认定信用卡风险的类型主要有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欺诈风险;信用卡风险的成因来自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技术性因素。

而在风险的预测和评级上,主要采用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等工具。

但是由于信用卡业务在我国尚属朝阳产业,历史数据有限,缺乏西方国家所拥有的大量样本,没有具体数据的支撑,所以定量研究较少,影响了研究结果的拓展和应用。

三、我国信用卡市场发展现状

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市分行成立了珠海市信用卡有限公司,它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家信用卡经营公司,并发行了国内首张地区信用卡。

1995年广发银行发行了首张符合国际标准的信用卡,标志着我国信用卡市场从此进入了初步启动阶段,但是信用卡市场一直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直到中国加入WTO后,随着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信用卡市场的发展环境逐步有了明显的改善,无论是在信用卡的发行数量、交易金额、发行机构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增长。

2001年开始,国内银行开始大规模进军信用卡市场,尤其自2003年后中国信用卡市场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年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180038.92万张,其中信用卡发行量14232.9万张,同比增长57.7%。

截至2009年3月底,信用卡发行量为15047.31万张,人均拥有量0.11张/人,同比增长42.9%,总量比上一季度增多814.41万张,比2008年同期增多4574.35万张,约为2007年1季度的发卡量的3倍。

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信用卡发行量已经突破22956万张。

在这种行业总体的发展趋势下,到2012年国内的信用卡发行量将接近3亿张,这虽然为我国的各大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但同时也会使我国的信用卡业务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具体发卡量请见图1所示。

四、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及成因

信用卡业务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复杂性。

信用卡流通环节多,结算涉及发卡机构、代理行、特约商户、特约商户开户行等部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给信用卡业务带来风险。

信用卡业务发展要求扩展信用卡流通市场,增加持卡人人数,而众多的持卡人和广泛的信用卡流通范围无疑也增加了信用卡业务的总体风险。

而风险所产生的损失都是由银行来承担的。

(一)信用卡风险的类型

1.信用风险

狭义上讲,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没有能力或是因为不愿履行事先定好的合约,到期没有偿还银行债务,给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

但从广义上看,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除个体的违约风险外,还包括资产组合的内在风险和集中性风险。

内在风险缘于风险管理战略、政策、管理架构、过程等环节上的疏漏可能造成的损失,而集中性风险则产生于资产组合过于向某个地域、行业、客户群等的集中。

就信用卡而言,信用风险是指由于持卡人违反约定,不能按时足额归还所欠银行贷款本息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

从实际工作看,信用风险是信用卡风险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信用卡信用风险的产生,一方面是信用活动的本身规律所形成的,另一方面持卡人的信用状况和经营状况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欺诈风险

信用卡欺诈风险是指不法分子恶意透支、骗领、冒用、使用伪造或作废的信用卡以及特约单位诈骗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根据《刑法》第196条规定,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实质上是不法分子利用银行管理漏洞出自主观故意非法占有银行资金的行为。

由于欺诈风险形式多样、所占比重较大、性质恶劣,且造成的风险损失较大,是信用卡业务中最直接也是最难防范的风险。

3.特约商户操作风险

商户风险,是指某些不法商户或商户不法工作人员,违章操作非法骗取发卡行资金的风险。

例如服务人员没有按照操作规程核对止付名单,也没有预留签名,接受了己被止付的信用卡;个别特约商户经办人员上下串通或与持卡人内外勾结,通过受理黑卡或假签购单进行诈骗,套取银行资金。

4.发卡行内部风险

内部风险,是指发卡机构内部的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与职务之便,钻银行管理上的漏洞作案,或勾结行外的不法分子共同作案的风险。

如擅自打制信用卡或盗窃、代领已打制好的信用卡,冒充持卡人取现或消费,伪造或修改取现单、记账凭证;内外勾结,超限额授权,帮助犯罪分子大额套取现金或消费;更改持卡人电脑资料、存款账户余额,或故意输入存款账户余额,非法提取持卡人存款;人为造成止付名单发放延误或授权信息传递不及时、不保密的风险。

(二)我国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风险

1.信用卡应偿授信总额及逾期贷款不断增加

截止2012年第一季度末,信用卡授信总额2.79万亿元,较2011年第四季度增加1847.85亿元,增长7.1%;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120.35亿元,较2011年第四季度增加10.04亿元,增长9.1%;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的1.6%,比较2011年第四季度上升0.2个百分点。

2012年5月22日,央行报告显示,一季度信用卡授信总额和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均有所上升,信用卡坏账风险值得关注。

贷款总额的增加,一方面自然给银行带来更多的潜在利息收入,但是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各种信用卡风险产生的概率。

特别是前几年各家银行在发展信用卡的时候只注重量的增长,实施的是跑马圈地式的粗放式经营策略,致使信用卡业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许多不良客户。

随着信贷总额的增加,信用卡不良客户也在成比例的增加,当这部分持卡人的经济情况发生变化或者他们有意进行恶意透支的时候,信用卡的风险就会被成倍的放大。

2.我国信用卡行业各利益主体缺乏风险意识

信用卡业务的利益主体指的是发卡行、特约商户以及持卡人。

在我国,并未对该三方主体相应的权责做出明确规定,风险意识单薄,与近年来信用卡市场发展不相匹配。

银行方面,从业人员缺乏风险监管意识,在银行内部,并未建成统一、协调、分工明确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例如,在对特约商户进行挑选方面,市场部人员的主要职能是要拓展商户群体,而风险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风险最小化,两者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职能目标。

为了完成任务,市场部的工作人员可能对部分不符合标准的特约商户放松要求,依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操作,虽然完成了任务指标,但造成了发卡行的潜在风险;再比如,在发卡前,虽然各发卡行都会进行审查,但不够严格,比如审查申请人的身份证的合法性、加验户口簿、工作证等仍不够严格;向申请人单位进行情况核实时,大部分是进行简单的电话核实,极少进行上门核实和书面核实。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意识并未渗透到全体员工,没有贯彻到业务拓展以及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风险管理以及控制单纯的被当做是风险部门的事。

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如果风险意识薄弱,很难应对信用卡信用风险、欺诈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问题。

银行从业人员如果风险意识薄弱,一旦出现问题,信用卡信用风险、欺诈风险和操作风险都可能由此引发。

特约商户方面,目前,特约商户仍然属于稀缺资源,在市场中处于主动地位,由于缺乏责任心,大多不愿接受银行培训和自我培训;此外,商户收银员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加大了商户培训的成本。

所以目前国内商户收银员受理信用卡的专业技能普遍较低,不能辨别假卡或不能识别客户真实身份,尤其是在银行实行消费免出示身份证的情况下,风险发生的概率显著增加。

特约商户工作人员的失误是导致信用卡欺诈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的一大诱因。

持卡人方面,缺乏风险防范以及信用意识,存在诸多不良的用卡习惯,亟需普及用卡文化。

首先,为了寻求自己的方便,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时不严格按照信用卡章程和相关规定进行,例如,信用卡背面的签名可以说是持卡安全的一种保障,要求要与信用卡申请表格上的签名一致,但是,不少持卡人并未在信用卡背面签名,造成风险隐患;还有部分持卡人由于所设置的消费及取款密码过于简单,一旦信用卡丢失或被盗,密码极易被破解,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持卡人的不当保管,或在信用卡过期或消磁后并没有立即销毁,也会带来风险;此外持卡人办卡时未详细了解信用卡利息和信用情况,用卡素质低,甚至恶意透支,导致银行遭受损失,引发信用风险。

3.信用卡使用率偏低,存在风险隐患

各家银行为了抢占市场,大批量发卡,由于申请门槛低,不少持卡人都有多张信用卡,多张卡之间差异不大,相互间具有较强的代替性,持卡人经常使用的卡也只有1-2张,剩余的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休眠卡”,而其设计、制作、营销以及运营成本将会直接转为银行的损失。

每张卡的直接成本大约为100元,发放的数量越多,银行所遭受的损失越大。

更重要的是,采取粗放型发卡对策,忽视对客户资质的审核,就会造成不少缺乏资质的人持有信用卡,一旦持卡人透支到期不能偿还,转化为坏账,加大了信用风险。

(三)我国信用卡市场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由于体制、社会环境以及经验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银行对信用卡业务的特殊性认识不足,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和基础。

并随着信用卡市场的发展,风险管理体系与信用卡业务发展不匹配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就对国内信用卡业务造成了不利影响。

国内信用卡风险的上升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征信体系不健全

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建立了个人征信系统,但是仍然不完善。

由于征信系统初步建立,系统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有待加强,且征信体系仅包括了个人的银行信贷数据,对于其他行业暂不包括,其信用内容和社会影响力有限,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扩展。

除此之外,我国跨地区、跨行业、中立的个人信用评估和征信机构尚未发展完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银行风险评估的难度,增加了风险管理成本,可以说,信用体系不健全已成为我国信用卡业务的一大制约因素。

2.法律制度不完善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国内关于个人信用管理的法制建设还很薄弱,政策体系也没有形成。

《明法通则》、《合同法》、《刑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仅对信用卡业务做了原则上的规定,其具体规定主要是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1999年3月1日实施),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2011年1月13日公布实施)。

新管理办法的出台规范了商业银行从事信用卡业务的各项职责,但重点是针对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中的行为,所以现行法律法规对信用卡业务中的其他利益主体的规范还是很欠缺。

例如对于非法中介套现行为,因缺乏明确的法律制度依据,银行往往束手无策,只能采取取消客户资格、收回刷卡机具等被动措施,难以控制套现现象的泛滥。

目前我国刑法关于信用卡犯罪的规定比较少,对信用卡的定义太严格,缺乏对单位利用信用卡进行恶意欺诈行为的认定,对整个银行卡犯罪种类的认定还不具体,远远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信用卡犯罪现状。

3.发卡银行因素

一些发卡银行对申请人的证件审查不力,甚至只停留在对申请表的书面审查上。

一些经办人员在受理办卡业务时由于种种原因或经验不足、业务不熟练、警惕性不高等,没有按规定进行资信调查就核准发卡,有的发卡银行甚至不需要担保或采用无效担保方式,对信用额度不加区别的给与最大透支金额。

二是发卡行对持卡人的后续监控不到位,客户的风险评级通常只是在审核发卡时予以设定,但在用卡过程中,客户的职业、收入、资信情况等随时会发生变化,但银行并没有及时根据变化而调整客户的风险等级,未及时防范信用风险。

三是银行的结算机制存在缺陷。

由于目前基本账户管理办法还没有完全实施,故任何款项不分来源,进出信用卡都很方便,这就造成了可以利用信用卡进行大量套现、转账,可能造成洗钱犯罪。

4.持卡人因素

持卡人缺乏安全用卡意识引发银行卡诈骗风险。

从各种银行卡犯罪案件的发生过程看,主要原因是持卡人缺乏必要的安全用卡意识,用卡时疏于安全防范,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各大商业银行的银行卡业务章程均有明确规定,对因密码泄漏造成的经济损失,持卡人自行负责。

因此,持卡人在操作时不注意防范被他人窥视并使用了账号、密码,在网上交易时都是银行方无法控制和监督的。

由于银行和客户是存款合同关系,按照谁有过错谁承担的原则,如果因持卡人自身原因导致密码泄露,那么持卡人应承担责任。

5.风险控制技术落后

推行风险管理理念、实施风险管理整体方案以及提高风险管理效率的保障是技术力量,这是由信用卡业务的特点所决定的。

当前,我国银行在信用卡风险控制技术手段方面还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事前风险预警以及实时动态风险监控相关技术尚未完善。

例如,目前还主要是采取手工操作的方式进行审批、资金清算、风险资产的清分与管理等与风险控制关系密切的业务,这样就导致风险信息反馈慢、处理效率低的问题,对信用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形成制约。

6.粗放式经营难以控制风险

首先,鉴于风险构成以及管理要求的特性,业务运作模式特点鲜明。

对于信用卡业务,采取中心式、集约化的方式是最佳选择,并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但我国目前尚未成熟的组织架构,再加上对信用卡业务特点认识不足,主要呈现的是小而全、地区分割的经营格局,这就导致了信用政策不统一、授信分散、效率低下等问题,进而导致操作风险和交易风险的扩大。

其次,国内信用卡机构对员工的业务考核只要是发卡量,尚未与风险责任挂钩,致使部分银行卡销售人员盲目追求发卡量,忽视风险管理,不能主动的通过加强监管,制定规章来规避风险,而且有的银行缺乏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和对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致使很多内控风险事件发生。

五、信用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欧美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

1.成熟、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

欧美发达国家,拥有完善、丰富、全面的信用信息收集、汇总、加工、使用机制,拥有独立、公正、市场化运做的征信服务企业主体和信用评估企业主体。

成熟、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为普及信用交易、管理信用卡风险提供了信息基础、技术手段和制度保障。

美国是世界上征信体系最发达、信用信息最丰富、信用交易最普遍、信用法律体系最健全的国家,这里主要介绍美国征信体系的一些运作模式和成功经验。

在美国个人征信体系中,有两个最重要的中介机构:

一是三大全国性的信用局(ExperianEquifaxTransUnion),它们专业从事消费者个人信用历史数据的收集、整理、汇兑、加工、提炼、提供信用报告和其他各种衍生服务。

二是利用信用局的是数据从事模型开发和信用评分的专业科技咨询公司。

信用局收集的数据是非常全面地反映消费者信用历史的,它包括来自法院、税务、工商、警察等政府机构的公共记录,每天或每周更新一次;包括来自银行、信用卡公司、零售商、个人贷款公司、水电费、电话公司等授信机构的记录,每个月更新一次;还包括消费者申请信用的查询记录,在线随时更新。

不良的信用记录(如个人破产、违约拖欠等)一般保存6年。

在美国,人口的流动性非常大,但每个人都有一个唯一的、独特的、终身的社会保障号码,有了这个号码,不管是在哪个地方发生信用行为,都会被信用局记录在案。

个人信用报告一般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

(1)个人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地址、电话、身份证号码、工作性质等。

(2)公共记录,如法院的个人破产判决或资产没收、债务催收判决等。

(3)信用记录,包括消费者在各个时间、各个机构信贷历史的详细记录。

(4)信用申请查询,包括查询时间、查询机构、查询类别等。

利用信用局收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