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生态文明建设.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1421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论文-生态文明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毛概论文-生态文明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毛概论文-生态文明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毛概论文-生态文明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论文-生态文明建设.doc

《毛概论文-生态文明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论文-生态文明建设.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概论文-生态文明建设.doc

建生态文明走持续发展

摘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

它表征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共存共荣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超越了敬畏自然、反思了征服自然,最终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正文: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所谓生态文明,它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

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人类未来的长期发展为目的,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吻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

这种文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生态文明与以往的工农业文明有相同的地方,即以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力为手段,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但又和它们有着显著的不同,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要尊重自然,而不能竭泽而渔。

二、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2012年末,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如此重要的地位加以阐述、强调、谋划,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进一步昭示出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标志着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取得了重要成果,揭示了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对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并且完整、系统阐述了未来五年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方针、途径和具体的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

当前,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生态文明为发展导向,切实负起时代和历史的责任,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更富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再次,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

要想摆脱生态环境危机,就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逻辑,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生态和谐三者相统一的新型社会。

近些年来,在环境、资源方面存在大量不公正现象,如城市向农村无偿倾倒垃圾,河流上游企业向下游大量排污,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廉价使用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的资源,等等。

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特别是日益增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因素。

因此,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突出矛盾,解决地区、企业、个人等内部之间的不和谐,重建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方面的公正秩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三、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

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代伟人毛泽东有了一个惊天伟构,自此南水北调工程便拉开了序幕。

南水北调工程作为一项举世罕见的超大型跨流域生态调水工程,它的的实施对于改变我国北方缺水的局面有着超乎寻常的意义,和北煤南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类似,是优化水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是中国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关系到国计民生,将改善生态环境,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惠及子孙后代。

然而南水北调也为人类敲响了警钟,若不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国自工业革命以来大肆掠夺自然资源,肆无忌惮开采化工能源,在粗犷的经济模式下浪费了资源,污染了水源,使得人类的持续发展遇到了阻碍,又何必花费半个世纪的时间,让数十万水源地人民背井离乡,饱受苦楚?

以前那种文明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建设生态文明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南水北调工程只是中国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所迈出的一小步,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坚持保护和自然恢复为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落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划纲要,保持水土,对严重退化的森林、草原、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实行修养生息战略,在限制开发区,发展有益于区域主导、生态功能发挥、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

做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为重点,优化空间布局,强化建设能力、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监督管理。

积极开展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加快江河源头区等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速度,加大资源开发生态监管力度,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监管的机制和模式,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和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建立和完善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把生态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当中,在重点领域、需要综合防控的领域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落实生态功能区划,以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脆弱区的建设和保护为主体、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做强做大生态经济。

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并不是不要发展经济,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使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鼓励发展低能耗、高环保型企业。

更重要的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农业、林业、旅游、交通、清洁能源、环保产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发展生态产业,形成生态经济“产业链”。

同时,坚持生态资源和环境资源开发与建设并重,加强生态资源的补充和培育,进一步夯实生态经济的基础。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

特别是要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估管理办法,探索和推行绿色GDP考核办法。

从全球范围看,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形势,谋求全人类的共同环境利益,需要世界各国的协作活动。

从我国自身角度看,不仅需要国际环境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自身环境问题的解决,通过履行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任务和义务,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还需要统筹环境与发展进程中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努力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空间。

我国应对全球和区域环境问题、开展国际环境合作的战略任务主要包括加强与发达国家环境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努力推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合作,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继续坚持团结合作的既定方针,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积极参与多边环境合作,切实做好国际环境公约的各项履约活动,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

四、总结

建国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首先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逐步意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

在一步步的探索与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对保护环境的理解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迎接全球气候变化和挑战的信心和决心。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能造福于中国人民,还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造福于世界人民。

发达国家的经验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唯有建设好生态环境,我们才能更建设更好的和谐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让人类的伦理价值观发生转变,也使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全球共同讨论和关心的一个话题,因此其同时也存在重大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对于经济和文化都有很重要的影响,生态文明建设是未来发展及建设的战略基础。

只有不遗余力地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才能够按照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建设好生态文明,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

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

最终,要想建设好我们的生态文明,就要全球一起合作,各国同心协力共同建立一个生态文明地球。

我国不仅要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学习经验,牢记教训,还要加强与发达国家环境战略对话,共同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刘文仲.公众参与环保有新途径[N].中国环境报,2009-11-19(03).

2、万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N].人民日报,2009-04-06(01)

3、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M].储复耘,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4、薛晓源,陈家刚.从生态启蒙到生态治理[M]//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4-45..

5、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