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2022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022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022北师大五班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同学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解决求表面积和体积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激发同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爱好,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技能。

3.情感、立场与价值观:

培育同伴之间进行合作沟通,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观测、操作中进一步巩固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培育同学依据详细状况,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能。

教学预备:

每组预备6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小盒,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一节我们对第四单元的内容进行练习。

二、复习

1.师:

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积?

抽生回答。

2.师:

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肯定要求出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和。

要结合详细状况分析,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1)做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油桶,需要多少材料,是求这个长方体(正方体)的几个面的面积和?

(2)求做长方体排气管道,需要多少材料,是求长方体的几个面的面积和?

3.师:

什么是物体的体积?

什么是物体的容积?

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分和联系?

(1)求长方体菜窖挖出多少土,是求这个长方体的什么?

(2)挖出的这些土能垫多长、多宽、多高的领操台,是求这个领操台的什么?

4.假如求火车的一节车厢能装多少吨煤,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5.动手实践

(1)以小组为单位,拿出预备好的6个同样的小盒子,设计一个包装盒。

设计的包装盒要美观、大方、有用。

尽可能地节约材料。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用多少纸板。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的容积是多少。

(2)汇报沟通。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四第1题:

求图形的体积可以让同学独立计算。

沟通时老师要关注同学涌现的一些问题。

2.练习四第3题:

让同学应用体积单位的进率、单位换算等知识来判断。

3.练习四第4题,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

让同学依据自己的判断填上适当的单位,进一步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沟通时,老师可以让同学比画一下。

4.练习四第5题:

通过计算可以让同学说说计算方法,体会虽然结果相同,但表面积和体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可以结合实物指一指、说一说。

5.练习四第7题:

使同学理解两个图形所占的空间就是这两个图形的体积。

6.练习四第8题:

留意要把4厘米化为0.04米。

答案:

45×28×0.04=50.4(立方米)

50.4÷1.5=33.6(车)

考虑实际状况,需要34车。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有什么提高?

作业设计:

练习四第2、6、9、10题、实践活动。

板书设计:

练习四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第8题45×28×0.04=50.4(立方米)

50.4÷1.5=33.6(车)

考虑实际状况,需要34车。

(依据同学练习状况调整板书内容)

2022北师大五班级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P50—51页“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测、操作的过程中,进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换算。

2.在观测、操作的过程中,进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展示问题:

①常用的长度单位有那些?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②常用的面积单位有那些?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顺式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师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和1厘米的正方体、提出问题。

2.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3.出例如题:

“体积单位的改写”

4.同学沟通后,引导同学小结。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教材P51第一题

2.教材第51页“练一练”的第2题。

3.教材第51页“练一练”的第3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同学进行全课小结。

2.布置课外预习:

教材P54-55:

有趣的测量。

2022北师大五班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内容:

书第50——51页,体积单位的换算,想一想、试一试第1、2题,练一练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究、推导,使同学知道: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2.过程与方法:

能够正确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情感、立场价值观:

培育同学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与人合作的技能。

教学重点:

知道常用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

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分。

教学预备: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和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假设干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填空:

30厘米=()分米5米=()厘米

2平方米=()平方分米45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师:

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计算:

(1)一个长方体盒子,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体水池,它的底面积是30平方米,高是2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1.质疑:

猜想一下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

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你的猜想?

2.师:

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

3.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1)说一说:

你预备怎样利用学具来操作。

(2)四人小组活动。

(3)抽生完整表述操作过程:

1排摆10个,每层正好摆10排,也就是说,每层可以摆100个。

高是1分米=10厘米,盒子里正好摆10层。

(4)师:

假如用分米作单位,大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假如改用厘米作单位呢?

(5)师:

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据同学回答板书:

1分米3=1000厘米3

师:

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升?

1立方厘米等于多少毫升?

你还能想到什么?

据同学回答板书:

1升=1000毫升

4.探究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1)师:

关于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你有什么想法?

(2)四人小组沟通。

(3)抽生汇报,师着重引导同学表述精确、完整:

体积为1米3的正方体,它的棱长为1米;也可看成是棱长为10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0×10×10=1000分米3,1米3=1000分米3,1m3=1000dm3。

三、新课小结

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书第50页试一试第1题,独立完成。

2.书第51页试一试第2题,独立完成,引导同学比较。

3.书第51页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书第51页练一练第2题

通过计算第三种包装比较合算。

假如同学有其他的比较方式,只要合理,老师应予以确定和鼓舞。

5.书第51页练一练第3题

先让同学联系生活阅历,对电视机包装箱上“60×50×40”这个数据信息进行说明,然后再让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计算。

体积是60×50×40=120000(立方厘米),也可以换算成120立方分米。

6.书第51页练一练第3题

先让同学独立计算,再说说是怎么想的,事实上就是求1.5米高的水的体积。

50×20×1.5=1500(立方米)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

30厘米=()分米5米=()厘米

2平方米=()平方分米45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1分米3=1000厘米31米3=1000分米3

1升=1000毫升1m3=1000dm3

2022北师大五班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从中猎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依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信息。

3、让同学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情愿合作与沟通。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预备:

各种统计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前一课认识了扇形统计图,谁能说出它特点?

指名回答。

那么这一节课就学习在什么状况下要用什么样的统计图。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我国从第23届奥运会开始获得金牌,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状况统计表。

2、让同学说一说从统计表中获得信息。

3、用投影仪出示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4、分别提出教材中的三个问题,让同学们沟通。

5、老师小结:

折线统计图能明显的看出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改变状况,条形统计图能更明显的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

扇形统计图能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状况。

三、说一说。

让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种统计图的各有什么特点。

指名回答。

其他同学补充、评议。

老师评价。

四、练一练。

在小组内沟通分别用哪种统计图合适?

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实践活动。

沟通课前收集到的各种统计图,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板书设计:

奥运会(统计图的选择)

折线统计图:

明显地看出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改变状况。

条形统计图:

更明显地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

扇形统计图:

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状况。

2022北师大五班级数学下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究生活中一些不规章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技能目标:

经受探究测量不规章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

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章物体体积的活动阅历和详细方法,培育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技能。

3.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长(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和容积单位的换算。

2、听故事,曹冲称象(大象的质量转换为石块的质量)\阿基米德的故事(皇冠的体积转换成水的体积)。

故事对于我们的这节课学习是不是会有所援助,有所启发呢?

3、观测(石块\土豆)的外形,与长方体或正方体比较引出不规章物体(并板书)。

故事中的皇冠也是不规章物体吗?

石块和土豆再比较,哪个物体更不规章,指出今日我们就来测量石块的体积。

(板书)

二、试验操作,测量石块体积。

1.拿出桌子下面的测量工具,依据给出的测量工具,各小组想好测量方案,该做哪些工作(分工)。

分工协作:

方案一,取水,测量底面的长和宽,以及水面的高度,放入石块后再测量水面到达的高度,用底面积乘高度的差就是石块的体积。

(留意点:

水的量应适中,不要太少也不能太多,刚好能让石块浸没而上升的水又不至于溢出就可以了。

方案二,取水,在空器中倒满水,然后把石块渐渐放入水中,再将溢出的水倒进量杯中量出水的体积

2.小组汇报各自做法,老师边听同学汇报边板书。

(适量的水:

上升部分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加满的水:

溢出的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

真不错,大家测出了石块的体积,请把水倒回水桶,下面小组交换一下测量工具,重新测量石块的体积,来验证一下测量的结果是否大致相同。

3.除了上面的两种方案,还有其他的测量方案吗?

说说看,我们班是不是会涌现曹冲第二呢?

预设一:

小物体---径直有量杯测出体积。

预设二:

把石块先放入容器,往容器里加入水,直到水高过石块,测量水的高度,把石块捞出,再次测量水的高度,把容器的底面积乘两次的高度差就是石块的体积。

预设三:

当装的水过高时,我们可以把上升的这部分水的体积加水溢出的水的体积也能求出石块的体积。

预设四:

有称重的方法求石块的体积,把我们量出的石块称一称,看重多少,再依据这对数据求出任意大小石块的体积。

预设五:

用橡皮泥代替水做也可,把石块放入长方体空器,往容器内塞入橡皮泥,直到塞满为止,取出石块,再塞入橡皮泥(压平,测量橡皮泥的高度,把底面积乘容器高度与橡皮泥高度差就是石块的体积。

……

三、巩固提高

今日大家的表现真不错,有些方案老师也没能想到。

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我们来看看小黑板的题目怎么做。

1.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1.5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上升了0.2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

(生独立完成。

2.测量一颗跳珠的体积。

数25粒跳珠,放入一个盛有肯定量水的量杯中,依据水面上升的状况测量出水的体积,再算出一颗跳珠的体积。

(同学试验并计算出体积)

四、总结提高

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我学会了求石块的体积,我学会了怎样求不规章物体的体积,我学会了把一个物体转换成另一个物体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