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3206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5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docx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docx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控制变量法是一种重要的探究方法,当一种规律受多种因素影响时,往往采取改变其中一个因素、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进行探究。

下面就借助例题

的解读,一起来学习如何应用这种探究方法。

例题(2018年山东青岛)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利用下图所示实验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是()。

A.甲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甲中①

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

温度

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解析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氧

气,看铁只和水接触时能不能生锈,而不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的关系;③中铁钉只和氧气接触,①中铁钉和氧气以及水同时接触,一段时间后,③中铁钉没有锈蚀,而①中铁钉锈蚀,通过

①③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

条件之一是与水接触。

乙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和红磷未燃烧的对比,可以探究可燃物的燃烧与温度有关;乙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和水中白磷未燃烧的对比,可以探究可燃物的燃烧与氧气有关。

答案选A。

变试题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经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一段时间后观察:

A处铁丝依然光亮,B处铁丝表面出现锈迹,C处铁丝依然光亮,D处铁丝表面灰暗。

该实验说明铁生锈主要与和有关。

B、D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

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析A处的铁丝只与干燥的氧气接触,没有

生锈;B处的潮湿铁丝既与氧气接触又与水接触,铁丝生锈了;C处铁丝只与水接触,没有生锈。

对照A、B可知,铁生锈主要条件之一是与水接触;对照B、C可知,铁生锈主要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D处的铁丝暴露在空气中既与氧气接触又与水接触,但是与B相比较只是表面灰暗,主要原因是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同,由此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氧气的浓度越大,铁生锈的速率就越快。

答案氧气水氧气的浓度

拓展题甲、乙两位同学发现长时间佩戴的铜质眼镜架上出现了一些绿色的锈迹,经查阅资料得知,铜锈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他们依

照钢铁生锈的研究方法设计如下实验(如右图所示):

①将光亮铜片部分浸入蒸馏水中;②将光亮铜片究全浸入

煮沸过的蒸馏水中;③将光亮铜片放在干燥的空气中。

请回答:

(1)

推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铜锈的是(填写序号)试管内的铜片。

(2)根据

上述实验,甲同学认为:

铜的锈蚀是铜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填写“是”或“否”),原因是。

解析铜绿Cu2(OH)2CO3由Cu、O、H、C四种元素组成,故铜的锈蚀条件是与水、氧气、二氧化碳共同接触。

根据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和铁生锈的条件是水和氧气的共同作用考虑,①试管中有水且敞口放置,其中铜片与水、二氧化

碳、氧气都接触,满足锈蚀条件;而②试管中铜片只与水接触,缺氧气、二氧化碳,③试管中铜片与氧气、二氧化碳接触,缺水,因此①试管中的铜片会生锈。

答案⑴①⑵否铜绿由Cu、O、

H、C四种元素组成,故其锈蚀条件除了水、氧气外,还必须有CO2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除去CaO中混有的少量CaCO3:

加入足量水,过滤

C.鉴别尿素和NH4NO3:

加水溶解,对比溶液温度

D.检验Na2CO3中是否混有NaCl:

先加足量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观察现象

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OH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盐酸至无气泡产生

B

CO(CO2)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

C

CaO(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D

FeSO4 溶液(H2SO4)

加入足量Mg粉、过滤

A.AB.BC.CD.D

3.下列物质加入到一定量的水中,能使液体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硝酸铵B.氢氧化钠C.生石灰D.浓硫酸

4.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化学家GerhardErtl对CO在催化剂Pt/Al2O3/Ba表面进行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如图为该反应过程的模型,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CO2、N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该装置的最大贡献是将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气体

5.已知氢、钠、碳、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1、+4、-2价,它们之间可以组成许多化合物,其中属于酸的是()

A.NaOHB.Na2CO3C.H2CO3D.H2O

6.将一定量的浓硫酸和浓盐酸分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质量都增加

B.溶液的质量都减少

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增大

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7.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因此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有C元素和H元素

8.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比较硬度

B.

稀释浓硫酸

C.

过滤

D.

测试某溶液的酸碱度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塞紧橡皮塞

B.加热液体

C.取用液体

D.读出液体的体积

10.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铜片在空气中加热其表面会变红色

D.点燃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1.室温时,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用逐滴滴入的方式),混合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

B.滴入溶液体积为5mL时,向溶液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15mL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D.该图象表示的是将盐酸液滴入氢氧化钠溶中

12.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

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B.3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C.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D.从20s到40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增大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B.

C.

D.

1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T2℃时,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20g固体析出

C.若丙中混有少量的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丙

D.T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3:

7

1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操作

B.滴加试液

C.点燃酒精灯

D.稀释浓硫酸

二、填空题

1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CH3OH)是一种新型燃料.对甲醇的认识:

①从类别上看,甲醇属于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②从宏观上看,甲醇所含的元素分别是_____(填元素名称).

③从微观上看,1个甲醇分子由_____个原子构成.

④从变化上看,甲醇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分别是_____和_____(填化学式).

(2)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2个镁原子_____;②3个硝酸根离子_____.

(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示:

“●”代表氧原子,“O”代表硫原子),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过程_____(填“I”或“Ⅱ”),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过程II的变化情况_____.

17.探索宇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下表是科学家研究发现的三个行星大气的特点,回答问题

行星

大气的特点

天王星

主要是氢气和甲烷

金星

大气浓密,二氧化碳占97%

火星

大气非常稀薄,二氧化碳占96%

(1)由于金星大气浓密,_____气体的含量很高,导致金星的温室效应很强烈。

(2)人体质量的

以上是_____,“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登上火星的目的之一是寻找是否有这种物质存在的证据。

(3)请你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8.有下列物质:

①洁净空气,②冰水混合物,③五氧化二磷,④木炭,⑤臭氧,⑥氢氧化钠。

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三、简答题

19.回答下列与铁有关的问题。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工业炼铁反应:

3CO+Fe2O3

Fe+3CO2,其中发生了还原反应_____。

(3)将一定量的Mg、Fe放入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则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所有可能情况是_____。

20.如表中是四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名称

亚硝酸钠

阿斯巴甜

β﹣胡萝卜素

环七糊精

化学式

NaNO2

C14H18O5N2

C40H56

(C6H10O5)7

类别

防腐剂护色剂

甜味剂

着色剂营养强化剂

增稠剂

最大使用量(每1kg)

腊肉0.15g

饮料0.5g

淡奶油0.02g

胶基糖果20.0g

(1)上述四种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___。

(2)阿斯巴甜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糖类。

(3)添加了阿巴斯甜的某饮料中,经检测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028%(除阿巴斯甜,其它物质不含氮元素)。

则该饮料中阿巴斯甜的质量分数为是否超出最大用量___(填“是”或“否”)。

(4)“我国应该禁止使用所有的食品添加剂”,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___(写一条即可)

四、实验题

21.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F来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

(3)常温下,硫化氢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实验室可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得,则应选择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来作发生装置。

五、流程题

22.实验室有100g废液,其中含有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锌。

现对废液进行处理,得到铜和硫酸锌溶液,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1)步骤I、II、III中均包含的操作名称是____。

(2)滤液B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3)当观察到_________时,说明滤渣A中铁已经完全反应。

(4)步骤III中加入的X是________。

(填化学式)

六、计算题

23.实验室用硫酸铜(不含结晶水)作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催化剂。

现在2.0g硫酸铜中加入34.0g过氧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后,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

(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的蒸发),请计算:

(1)制得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2)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3)反应后所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精确到0.1%)。

24.元明粉(Na2SO4)常用于配制印染织物的促染剂,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在3%~5%范围。

(1)元明粉中钠、硫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2)配制10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促染剂,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钠溶液和水的质量。

(3)将某促染剂逐渐滴入100.00g氯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质量为6.99g,滤液为193.01g。

通过计算判断该促染剂浓度是否达标。

七、探究题

25.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

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某同学提出疑问: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

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你补上猜想四。

猜想一:

只有Na2SO4猜想二:

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

有Na2SO4、H2SO4和NaOH猜想四:

________________。

乙组同学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

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了老师提供的pH试纸、Na2CO3溶液、BaC12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的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______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

(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

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如下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A

C

C

D

D

A

D

D

D

C

B

B

D

二、填空题

16.化合物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6H2OCO22Mg3NO3﹣I随着温度的降低,三氧化硫分子间的空隙不断减小

17.二氧化碳水

18.②③

三、简答题

19.3Fe+2O2

Fe3O4Fe2O3MgSO4或MgSO4和FeSO4

20.亚硝酸钠不属于是不正确,在规定标准内使用,利大于弊

四、实验题

21.锥形瓶AE2KMnO4

K2MnO4+MnO2+O2↑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误差B

五、流程题

22.过滤FeSO4、ZnSO4气泡不再产生Zn

六、计算题

23.85%5.7%

24.

(1)23:

16

(2)200克;800克(3)达标

七、探究题

25.H2SO4+2NaOH====Na2SO4+2H2O有Na2SO4和NaOH猜想三H2SO4和NaOH会发生反应(或不能共存等合理答案均可)NaOH有气泡产生将pH试纸伸入到溶液中反应生成的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合理答案均可)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安徽省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下列是省内四地市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其过程主要体现的是化学变化的是()

A.

芜湖汽车组装B.

铜陵冶炼金属

C.

六安水力发电D.

淮南开采煤矿

2.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

A

鉴别硝酸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

取样,滴加Ba(NO3)2溶液,观察现象

B

鉴别蒸馏水与氯化钙溶液

取等量样品,滴加等量肥皂水,振荡

C

除去生石灰中的碳酸钙

滴加盐酸直到没有气体放出

D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研碎、溶解、过滤、蒸发

A.AB.BC.CD.D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B.

检验氧气

C.

过滤D.

熄灭酒精灯

4.如图所示,下列气体中都含有水蒸气,能收集到干燥气体所用装置完全正确的是

A.

B.

C.

D.

5.在反应

,Fe,O2,Fe3O4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A.3:

2:

1B.56:

16:

232C.56:

32:

232D.168:

64:

232

6.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其模拟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基本反应类型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

CaCO3

CaO+CO2↑分解反应

B.合成NH3:

N2+3H2

2NH3化合反应

C.反应③:

2NaHCO3

Na2CO3+H2O+CO2↑分解反应

D.反应②:

CO2+NaCl+H2O+NH3=NaHCO3↓+NH4Cl复分解反应

7.向t℃时饱和的Na2CO3溶液中加入ng无水Na2CO3,会析出mgNa2CO3·10H2O,则(m-n)的值为()

A.饱和溶液失去水的质量

B.饱和溶液失去溶质的质量

C.饱和溶液失去水和溶质的质量之和

D.其数值为0,即溶液质量不变

8.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不正确的说法是

A.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镁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C.镁元素的原子容易形成阴离子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9.下列坐标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向碱性溶液中加水

B.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分解

C.

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D.

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等质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10.下列物质中,不需密封保存的是

A.浓硫酸B.氢氧化钠C.食盐D.生石灰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二氧化碳和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分子

B.

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C.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D.硝酸钾、氯化钠和硫酸铵三种物质在pH=1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12.动物的肝脏和坚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和“锌”是指

A.分子B.元素C.原子D.单质

13.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R是KNO3或NH4Cl中的一种。

关于图2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是

B.烧杯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烧杯

C.若使烧杯

中的固体溶解,只能采用加水的方法

D.烧杯

中,只有烧杯

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14.C60的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由C60构成

B.C60这种物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C.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C6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

1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分别代表不同的元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Z>XB.X和Y两种元素的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C.Z的离子符号可表示为Z2-D.Y和Mg属于同一周期

二、填空题

16.化学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______(填名称)溶液。

(2)乙醇______(填“能”或“不能”)导电

(3)家庭厨房中的“柴”趋向洁净,有煤气、液化石油气,还有______(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4)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可将红糖脱色成白糖。

(5)硫酸镁可以改变钠盐的“口味”,硫酸镁的化学式为______。

(6)碘盐中加了碘酸钾(KIO3),则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7)工业用盐含NaNO2,NaNO2的名称为____(填序号)。

A磷酸钠B硝酸钠C亚硝酸钠

(8)有一种用“冰蚕丝”面料做的衣服,面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鉴别“冰蚕丝”和天然蚕丝的化学方法是______。

(9)豆浆已成为众多家庭的饮品,下表是豆浆中部分营养成分的平均质量分数.请据表回答:

成分

蛋白质

油脂

糖类

维生素

质量分数/%

1.8

0.7

1.1

0.01

0.0005

0.015

豆浆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______,青少年因缺______而导致佝偻病.

②豆浆所含的营养素中不能供给人体能量,但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作用的是______(填字母)

A蛋白质B油脂C糖类D维生素

17.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设计了以下流程图并完成了回收铜和硫酸锌的实验.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操作Ⅱ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X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

(3)加入B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论上所得硫酸锌晶体的质量______(填“>”“<”或“=”)原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

18.请在Ca、H、O、S四种元素中任意选择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

①一种盐的化学式为_____;②组成的两种化合物相互之间可以发生中和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三、简答题

19.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填标号)

A.蔗糖和水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C.信和氯化铜溶液

(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1所示:

①利用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

②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物丙物质的分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某小组同学利用传感器对碳酸氢钠、碳酸钠的某些性质进行以下探究。

25℃时,向等体积、含有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利用pH传感器测得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将图1、图2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

回答下列问题:

(1)等体积、含有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均呈碱性,两种溶液中碱性较强的是_____。

(2)a点的溶质为_____,b点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含有等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