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5149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docx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docx

四年级上册单元目标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各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第一课时:

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

2.通过“数一数”等活动,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及数位、数级,会数亿以内的数,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会独立整理数位顺序表并理解各数位上数表示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以及观察、动手、分析能力,培养数感。

第二课时:

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目标:

1.在读数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2.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总结出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3.在读数中,进一步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第三课时:

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目标:

1.在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总结出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3.在写数中,进一步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第四课时: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写数的方法,能正确地读、写数。

2.经历巩固亿以内读、写数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培养数感和迁移类推能力。

3.进一步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课时: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总结出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六课时:

改写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学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的数的万位后面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2.在探究过程中,体会近似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四舍五入”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3.培养实际应用的能力,进一步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七课时: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数的产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2.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认识含有三级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3.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体验数的产生过程,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第八课时:

亿以上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读数过程中,理解、掌握亿以上数的读、写法,并能正确地读写出亿以上的大数,学会将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2.通过读亿以上的数,进一步理解我国四位分级的习惯。

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归纳总结出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

3.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第九课时:

求近似数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描述数据的过程中,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上的数的亿位后面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2.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四舍五入”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3.培养自主学习及迁移类推的能力,进一步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十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和活动中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了解算盘,会写出算盘表示的数。

2.通过学习,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

3.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第十一课时:

计算器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和活动中认识计算器,会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四则运算。

2.通过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推理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激发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

第十二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多位数的读、写、比较大小、多位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构建知识体系。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3.在复习过程中,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第十三课时:

1亿有多大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究过程,借助具体事物,体验1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会用生活中的数据,形象地描述大数,培养主动、自觉地运用和理解数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面积单位公顷,并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大家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换算。

3.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引导大家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每个事物。

第一课时:

公顷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面积单位公顷,并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通过合作探究,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二课时:

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并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通过合作探究,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第一课时: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经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过程。

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的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正确区分。

会用字母表示线段、直线、射线。

进一步认识角,会用数学语言描述角的特征,能正确使用角的符号,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提高观察、比较、分析等能力,并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统一思想,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课时:

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知道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符号是“°”,建立1°的空间观念。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2.经历角的度量方法的形成过程,总结方法,形成学习的经验,体会成功的乐趣。

第三课时:

角的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几种常见的角,能根据角的度数正确区分直角、平角、周角、锐角和钝角,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经历平角、周角概念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经验,体会角的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课时:

画角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学会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和步骤,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2.初步学会用一副三角尺画特殊角。

3.经历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的形成过程,在探索中学会表达和交流自己的观点,学会与人合作。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一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中,感受计算是应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

第二课时: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

教学目标:

1.探索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能用简便的竖式写法正确地

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性,培养迁移类推及概

括等能力。

3.会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逐步形成优化意识及良好的计算

习惯。

第三课时: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互动交流,经历巩固笔算乘法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

3.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

第四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

有趣的事情。

2.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

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

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五课时: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掌握“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能

运用常见的数量关系的术语分析、解答有关的问题。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六课时: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掌握“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

运用常见的数量关系的术语分析、解答有关的问题。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五单元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课标要求解读:

本单元将深入地研究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掌握平行和垂直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

进一步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同时又将认识一种新的四边形——梯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及长方形。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知道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会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能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八单元优化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