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修订》.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60636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修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修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修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修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修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修订》.doc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修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修订》.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修订》.doc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2013年制订,2014年修订

课程代码:

091101

课程名称:

中国美术史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开设学期:

第二学期

开课单位:

艺术学院美术系

开课对象:

美术学专业一年级

先修课程:

课  时:

36学时

参考教材:

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参考书:

《中国美术通史》王伯敏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中国美术史》李福顺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

课程概述:

《中国美术史》是美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理论课程。

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的掌握中国美术史各时期的美术流派、美术现象、画家及代表作等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美术传统和光辉成就,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和艺术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美术素养。

教学要求:

通过对中国美术史的系统讲授,帮助学生认识了解中华民族美术的悠久传统和光辉成就,在掌握中国美术史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对各种流派和风格的中国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艺术分析能力,为日后的美术创作及艺术设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民族等诸多层面,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国美术史》的基本发展进程、重要美术现象、重要美术流派及人物,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运用美术史料分析美术史问题的能力。

鉴于《中国美术史》发展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而教学课时有限,把握知识点与面的关系,既要重点突出,又要系统全面,不能以偏概全,是教学过程的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有效阅读古代美术经典,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学时分配:

章节

主要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备注

讲授

实验

讨论

习题

课外

其它

合计

 

第一章 

史前美术

2

2

第二章

先秦美术

2

2

第三章

秦汉美术

4

4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4

4

第五章

隋唐美术

4

4

第六章

五代两宋美术

4

2

6

第七章

元代美术

4

4

第八章

明清美术

4

4

第九章

近现代美术

4

2

6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章史前美术学时:

2学时

教学要求

对原始社会美术的产生、发展和特征有基本的把握,认识此期美术的明显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

教学内容

(一)、原始社会旧石器时期与新石器时期的社会形态

  

(二)、旧石器时期的造型与发展

  (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分布

  (四)、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五)、其他形式的美术活动

第二章先秦美术学时:

2学时

教学要点

把握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美术的产生、发展及特征。

认识青铜艺术是奴隶社会文化创造的光辉典范,了解青铜艺术的演变过程。

宫殿庙堂壁画及遗存之战国帛画,亦应给予重视。

教学内容

(一)中国奴隶制时期社会形成与发展

  

(二)青铜器的造型与发展

  (三)雕塑艺术

  (四)绘画艺术

 (五)工艺与建筑

  (六)战国帛画

第三章秦汉美术学时:

4学时

教学要求

把握秦汉美术的基本形成,主要内容,发展演变和艺术特征。

认识美术在中国封建社会初期重要的政治宣传,教化作用。

秦汉社会与文化背景

教学要点

(一)绘画艺术(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汉代帛画、工艺装饰画)

  

(二)画像石与画像砖

  (三)雕塑艺术(秦汉陶塑兵马俑、两汉陶俑、汉代石刻、木雕、青铜雕塑)

  (四)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的美术学时:

4学时

教学要求

把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的形成发展、风格特征与成就。

认识此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美术创作的新面貌。

了解外来佛教艺术、少数民族文化、魏晋文化精神对我国传统美术的影响。

教学要点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背景

  

(二)佛教建筑、壁画与雕塑

  (三)魏晋南北朝画家与作品

 (四)出土绘画遗存

 (五)陵墓装饰雕塑

  (六)论画文章

  (七)建筑与工艺

第五章隋唐美术学时:

4学时

教学要求

把握隋唐美术的内容形态、发展和风格特征。

认识唐代美术是我国封建社会美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认识唐代绘画的分科及人物画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隋唐美术兼容并蓄,深沉宏大的艺术特点。

教学内容

  

(一)隋唐社会与文化背景

  

(二)隋唐美术概况

  (三)唐代人物画景及作品

  (四)唐代墓室壁画、宗教壁画

  (五)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

  (六)鞍马花卉

  (七)唐代雕塑

  (八)工艺与建筑

  (九)画史通论著作

第六章五代两宋美术学时:

6学时

教学要求

把握五代两宋美术的内容形态发展和风格。

认识五代两宋时期皇家画院及画学的兴办、文人士大夫绘画的兴起、商品绘画的兴盛,绘画题材形式多样化的时代特色,作品由偏重描写客体到有意识地展现主体的发展变异。

教学内容

  

(一)五代社会文化背景及美术发展概况

  

(二)五代人物画家及作品

  (三)五代山水画的新发展的南北风格

  (四)五代花鸟画的“徐黄异体”

 (五)宋代社会文化背景及美术的繁荣兴盛

  (六)宋代宫廷绘画特征

  (七)宋代人物画的题材体裁、代表画家和作品

  (八)宋代山水的风格演变、代表画家和作品

  (九)宫廷花鸟与文人士大夫的墨梅墨竹

 (十)宋代的雕塑(寺观雕塑、石刻雕塑、陵墓雕塑)

(十一)宋代的工艺与建筑

  (十二)辽金的绘画

 第七章元代的美术学时:

4学时

  教学要求

把握元代美术的内容形态与风格特征,认识文人士大夫绘画成文化主流的现象及原因。

了解元代山水画成就及对后世之影响。

  教学内容:

  

(一)元代社会文化背景对美术之影响

  

(二)元前期的士大夫绘画

  (三)元四家的山水之变

  (四)元化的水墨梅竹与花鸟画

  (五)元代的人物画与奇观壁画

  (六)元代的建筑和雕塑艺术

  (七)元代的工艺美术

  第八章明清美术学时:

4学时

  教学要求

把握明清美术的内容形态、发展和风格特征,认识明代画风迭变画派丛起以及宫廷院体绘画与文人绘画的流派、体系认识作为清代绘画主流的文人画之创新摹古两种倾向及其在思想情趣、技巧等方面的不同追求。

了解明清民间美术的发展及建筑、工艺方面的成就。

教学内容

  

(一)明清社会与文化背景

  

(二)明前期宫廷绘画与浙派

  (三)明中期吴派文人画与“吴门四家”

  (四)明后期花鸟画与人物画的变异

  (五)清初“四僧”及其它名家名派

(六)董其昌及其绘画理论

  (七)院画与清中叶的“扬州八怪”

  (八)壁画、版画与年画

  (九)明清的建筑与雕塑艺术

  (十)工艺美术

  第九章近代美术学时:

6学时

  教学要求

把握近代美术的内容,形式和风格特征。

了解近代美术新思潮兴起的现实作用。

  教学内容

  

(一)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背景

  

(二)上海画派

  (三)岭南画派

 (四)太平天国壁画

  (五)雕塑艺术

  (六)美术出版物的更新

  (七)美术新思潮的传播实践

说明:

本大纲编制的依据是:

商洛学院美术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考核方式为理论考核(笔试),成绩构成为平时成绩占20%,理论考核80%。

制订部门:

艺术学院美术系

执笔:

张梅2014年7月

审阅:

袁志正 2014年8月

审批:

李世鹏

2014年9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