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模拟考试历史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1507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9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模拟考试历史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模拟考试历史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模拟考试历史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模拟考试历史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模拟考试历史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三模拟考试历史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三模拟考试历史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三模拟考试历史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三模拟考试历史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模拟考试历史 含答案.docx

《高三模拟考试历史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模拟考试历史 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模拟考试历史 含答案.docx

高三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

2013.4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

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

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第I卷(必做,共100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2.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9.观察下列两幅图,其变化反映的历史脉络是

 

A.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B.从设立郡县到设置行省

C.从土地私有到土地国有D.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

10.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

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和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

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

据此得出结论:

封建统治者实际上实施的是“重商抑农”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

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A.该学者所用材料确凿完备,结论正确并有创新

B.结论与课本知识不相符,材料缺乏考古学支持

C.材料不充分,仅用该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D.统治者抑制或重视特定的人群而非特定行业

11.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科书《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坦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如

图l0所示)。

从介绍文字可以看出

A.民国初年的教育已与世界接轨

B.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至上

C.辛亥革命对教育影响巨大

D.中国已融入世界潮流之中

12.在华外国人传教士费吴生曾提到:

“北伐战争不仅是像美国南北战争一样的内战,而且是集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及文艺复兴于一身的大运动。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他主张国民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统一全国

B.他认为中国应召开议会,实现工业化

C.他认为北伐战争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D.他肯定北伐战争是国民党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改革

13.下表是中国各种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表(单位:

%)

上述变化产生的原因有

 

①建立经济特区②全面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③发展乡镇企业④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4.19世纪英国“棉都”曼彻斯特“是做赚钱生意的地方……从这肮脏的下水道流出人类勤奋的洪流,肥沃着整个的世界,从这油腻的阴沟中流出纯质的金子。

人性在这里发展的最完备,也最粗野;文明在这里创造奇迹,文明人几乎退回去变成野蛮。

”对此材料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A.公共设施尚不完善B.人民素质有待提高

C.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D.工业革命带来双重影响

15.“他们对苏联这项事业先表示怀疑,后表示兴趣。

但他们仍对苏联人缺乏自由、住屋糟糕、消费品匮乏感到震惊,不过他们也同意这项事业让苏联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极大的贡献。

”“这项事业”应该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五年计划的实行D.农业集体化运动

16.下表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

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人战争状态

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第II卷

注意事项:

1.第Ⅱ卷14道题。

其中26—31题为必做部分,32~39题为选做部分。

2.考生在选做部分的试题中必须从地理、历史、思想政治三科中各选1道试题作答。

不按规定选做者,阅卷时将根据所选科目题号的先后顺序。

只判最前面的1道题。

其他作答的题目无效。

3.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必须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

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必做部分】

28.(20分)大历史观主张用宽视野对历史进行整体认识,从长远的社会发展看历史的脉动,从中西比较看历史事物的特殊性。

以此了解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洞悉其背后深刻的自然环境、经济和文化因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视角一洞悉中外并生的“思想繁荣”

周朝社会,人的思想可以自由驰骋了,中国这一思想繁荣时代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

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

在西方那种多元社会里,各种社会力量都通过法制以获得平衡。

而在古代中国,儒家开创的伦理道德传统,使中国文明比其他任何文明都更为注重伦理道德的价值。

——费正清《中国:

传统与变迁》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促使东西方“这一思想繁荣时代”到来的因素。

(8分)

视角二认识影响近代的“东西文明”

1400年到1800年间,相比于世界其它地区,欧洲政治和军事力量获得显著发展。

这基于两个原因:

亚欧非大陆的科技文化创新最终传播到西欧地区;新型火药武器时代已经到来,而西欧也已准备好迎接挑战……在西欧发生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不断发展,使西欧人的思想传播至世界其他地方,并成为指导人类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

这有助于将理性科学作为衡量和解释自然世界以及人类行为的标准。

——埃德蒙《世界史:

大时代》

(2)依据材料,以中国与西欧为例,说明近代历史上世界各地区文明的相互影响和促进。

(8分)

视角三探寻各具特色的“文明传承”

西方文明发展史是几个民族的接力长跑,一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后走向了衰老。

一支年轻有活力的民族就接过了这个文化的接力棒,创造了又一个辉煌的文明……一棒一棒传到今天,每次毁灭都是新的契机。

中华民族则没有这样的接力,华夏族一直是主体,只是不断的扩大容量。

(3)你是否赞同材料中“文化接力”的观点?

说明理由。

(4分)

29.(16分)对外贸易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所呈现出了鲜明的特点,包括贸易在内的国内和国际和平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1931年中日贸易的性质与比重(百分比)

 

(1)据表格内容指出中日贸易所呈现出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对两国的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

(8分)

材料二挪威政治学家加尔通强调,由社会结构造成的没有具体“犯罪者”的暴力,也

是对世界和平的潜在威胁,包括疾病、饥饿、贫穷、污染等等。

只有消除了社会的各种不平等,才能获得积极和平,而积极和平就是以平等、协调、合作、一体化为基础的。

——陈仲丹《关于和平学,你该了解得更多》

(2)结合史实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加以论证如何获得“积极和平”。

(8分)

(要求:

史论结合;论述成文:

80字左右).

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体现了宗教改革的宣传形式与内容.

 

材料二就中世纪西方宗教改革而言,它所首先抨击的是久已成为无上权威并且排斥任何不同理解的天主教会正宗教义。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历史性功缋,就在于确认人的信仰应当取决于人内心的理解,而非取决于外在的强制。

——吴于廑<西欧宗教改革与近代社会思潮)

(1)据材料一中的内容,概述宗教改革运动的特点。

(6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有何意义?

(4分)

36.(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按照目前情况,中国是不适宜于有一个像美利坚共和国那样完全不同的、新形式的政府的。

中国人民的气质和环境将需要至少30年的变异和同化,才能使他们适合于建立共和国……今之中国,已成所谓共和,然而隆古教化,所谓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贞,国人以信诸成训,岂遂可以违反,而有他道之从?

——《严复集》

材料二临时政府成立以后举行的国会选举中,首次出现了政党竞选国会的现象。

这本是民主政治中极为正常的现象,然而在当时却遭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抨击,冯国璋等人通电声称:

“只知有国,不知有党。

只问乱不乱,不问党不党。

”除了粱启超等极少数人外,绝大多数人将政党竞选视为“朋党之争”,完全无视其民主意义。

在正式宪法起草以前和起草期间,不少人都反对任命总理和国务员须由国会认可,认为《临时约法》规定的任命总理同意权是同盟会对袁世凯的防范政策,并非共和政治所必需。

(1)材料一中严复认为“共和国”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原因是什么?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原因?

(6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国民素质与民主政治推进之间的关系。

(4分)

37.(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这两张照片均拍摄于1945年的某一次国际会议,图20是苏美英的三巨头——苏共总书记斯大林、美国总统杜鲁门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图2l是苏美英的三巨头——苏共总书记斯大林、美国总统杜鲁门和英国首相艾德礼。

 

(1)写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及内容?

(6分)

(2)英国首相为什么换人了?

这说明了什么?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