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65183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3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6页
第6页 / 共92页
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7页
第7页 / 共92页
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8页
第8页 / 共92页
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9页
第9页 / 共92页
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92页
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92页
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92页
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92页
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92页
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92页
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92页
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92页
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92页
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92页
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92页
亲,该文档总共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

《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9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T课件下载推荐.ppt

6月,农业部软科学研究课题“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研究”立项;

6月,农业部韩长赋部长任组长的“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政策研究”课题启动;

7月,农业部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管理培训班暨全国农广校省校校长工作会议;

8月,农业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14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8月,农业部推介发布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范(第一批);

8月,农业部正式启动新型职业农民流动课堂项目;

8月、9月,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受科技教育司委托,举办6期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管理培训班。

要适时调整农业技术进步路线,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2013年11月,山东调研)“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

”(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农业科技成果最终是由农民使用的,要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上下功夫。

要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逐步建立有效的农民免费培训制度;

加大对大中专院校农林类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鼓励更多青年人学农务农,使农业后继有人。

”(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依靠创新驱动,把各种先进生产要素引进和注入农业,尤其要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4年中央1号文件:

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写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

推进农民继续教育工程;

加大对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

完善面向农民等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资助补贴政策;

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为什么成为国家战略?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背景意义,深刻背景:

农村劳动力持续快速大量转移带来“谁来种地”重大问题,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愈烈2010年我国农民工总数2.42亿、新增1200万,2011年2.53亿、新增1100万,2012年2.63亿、新增1000万,2013年2.69亿、新增600万,近几年增速逐年递减特别是2013年明显放缓。

四川抽样调查:

26%举家外出农户20%留守农户转移比例平均60%,高的70-80%,斑驳老树,断壁残垣,全村九口人,两条狗,500多只羊,十几只鸡,构成了山西盂县梁家寨乡宽坪自然村的全部。

据中国青年报:

过去10年,我国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陕西抽样调查:

72%“80后”“90后”青壮年劳动力(农民工)55岁务农农民平均年龄63%妇女8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四川抽样调查:

务农农民50岁以上54%,60岁以上30%,70岁以上13%;

妇女60%;

初中及以下90%。

农业部对种粮农户的抽样调查:

年龄结构:

30岁以下4.24%,31-40岁13.53%,41-50岁33.53%,51-60岁30.06%,61-70岁14.38%,71岁以上4.26%。

东部和中部地区高龄化趋势更为明显。

文化状况:

从未上过学9.00%,小学38.41%,初中39.12%,高中(含中专)12.59%,大专及以上0.88%。

东部和中部地区种粮劳动力素质略高,小学及以下平均47.41%,北方52.52%,东部近40%。

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步步紧逼新生代农民工76%不愿再回乡务农85%从未种过地(国家统计局2010年10省调查:

90%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从事过一天的农业生产活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调查显示,目前愿意在城镇定居的农民工高达91.2%,年龄越小的农民工越不愿意回农村,只有7.7%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回农村定居。

清华大学:

调查表明,“90后”农民工群体仅3.8%愿意回乡务农。

“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

”“谁来种地”?

“我为什么要专门讲讲这个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已经十分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了。

”“农业后继乏人问题严重,这的确不是杞人忧天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重大意义:

解决好人这个核心问题,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

没有人,没有劳动力,粮食安全谈不上,现代农业谈不上,新农村建设也谈不上,还会影响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打造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农民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就是职业化的新型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特征(概念表述)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

新型职业农民分类(主要类型)生产经营型:

专业技能型:

社会服务型:

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的资源、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新型经营主体。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是指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中较为稳定地从事农业劳动作业,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新型农业劳动力。

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是指在(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中或个体直接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相应服务能力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

农村信息员、农产品经纪人、跨区作业农机手、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事关“三农”向何处去?

农业向何处去?

继续传统承包农户的“一亩三分地”小农经济?

维持城乡两栖农户的“兼业型副业化”农业?

让“工商资本”下乡代替农民种地养猪?

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展现代农业!

农民向何处去?

转移农民(农民工)兼业型农民传统承包农户留地农民生计型新型职业农民农民群体及其分化,农村向何处去?

任其“空心化”、凋敝萎缩甚至消失?

建设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美丽乡村,为谁而建、靠谁来建、因谁而美,当然是人,首先是农民,主体应该是与这片土地不离不弃、与自己家乡守望相依的新型职业农民。

”,二、探索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谁来种地这个问题,说到底,是愿不愿意种地、会不会种地、什么人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

”,愿不愿意种地?

站在农民角度,农村不好我不待,搞农业不划算我不干。

“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会不会种地?

种“一亩三分地”与种一百亩三百亩地不可同日而语。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就已经提出,这件事要继续抓下去,抓出成效来。

”,什么人来种地?

传统承包农户、兼业农户、“工商资本”下乡代替农民还是职业农民?

“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

”,怎样种地?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客观上要求建立培育制度体系。

“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法国“绿色证书”和日本“农业技术之匠”可资借鉴,我国也需要对农民职业技能及从业资格有所考虑并试点,同时与财政、金融、土地等扶持政策联系起来。

这可能有利于促进现代农民(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也有利于激励有志青年留在农村从事农业。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批示,2012.04.17),要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探索有效的培养途径和模式,提出认定标准,制定扶持政策。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答记者问,2012.07.20),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的原则,以提高务农农民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相互衔接配套的制度体系,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讲话),要想引导合格的农村劳动力成为职业农民,首先要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通过增加种粮补贴、完善社会管理等,让他们安心务农,同时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的收入高于外出打工。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晓山),培养职业农民,要建立必要的认证制度和职业体系,只有农民达到一定的标准国家就要给予扶持,农民掌握的农业技术越多越熟练,达到的技术等级越高,扶持力度也要随之加大。

这种扶持应该成为一种常态,一个明确的制度,用制度来引导广大农村青壮年,使他们安心、专心搞农业,使他们觉得搞农业也有出息、有奔头。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蒋和平),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农业部坚持顶层设计科学引领和基层实践创新探索相结合,提出了“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制度体系框架。

三位一体:

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教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最鲜明的特征是高素质。

没有专业化、标准化的农民教育培训,就没有专业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是本质要求。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历史进程。

如果比作一匹骏马的话,现在是三条腿长一条腿短,而且这条短腿还是后腿,是基础支撑的腿。

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最突出表现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说到底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新农村建设滞后,农民的收入、素质提升、权益保护滞后。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以农民为主体让农民能受益,新华网,2013.09.01),加快建立包括留地农民教育培训、农业后继者培养和认定后新型职业农民经常性培训的配套制度。

一是留地农民教育培训,留地农民是现实的生产经营主体,要通过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特别是发展面向留地农民的免费农科中等职业教育和农业系统培训,把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生产经营规模的骨干留地农民加快培养成为具有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要求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

二是农业后继者培养,要结合当地农业劳动力变化趋势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着眼解决未来“谁来种地”问题,以保证农业后继有人为目标,开展农业后继者培养研究,提出培养途径及政策建议。

有条件的地方可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吸引农业院校特别是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回乡务农创业,支持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定向招录农村有志青年特别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领办人的“农二代”,培养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后继者,并对相关经验做法进行总结。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建设持续推进,农业应该成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重要领域。

要制定大中专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经营农业的政策措施,鼓励、吸引、支持他们投身现代农业建设。

”,河北正定:

通过给政策资金、给政治待遇,200多名“80后”“90后”大学毕业生回到农村,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老葛与小葛:

老葛叫葛浩新,安徽省阜阳市种粮大户;

小葛叫葛翔,老葛的儿子。

1998年老葛刚包地种粮那会,小葛只有10岁,耳濡目染父亲从168亩土地起步,一步步把规模做大,运用科技将产量一步步提高,小葛对农业的感情也愈加深厚。

高中毕业,小葛上了安徽科技学院种子工程专业。

大学毕业后回家当了新型职业农民,父子俩租种1.36万亩土地。

老葛说:

我的种粮事业后继有人了!

要把回乡务农创业的青壮年农民工和退役军人作为当前农业后继者培养重点,纳入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计划。

三是认定后新型职业农民经常性培训,要重点针对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着眼帮助其适应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农业科技进步、农产品市场变化和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明确认定后新型职业农民经常性培训的主要内容、方式方法、培训机构、经费投入和保障措施等,建立与干部继续教育、工人岗位培训相类似的新型职业农民全员经常性培训制度。

认定管理:

必要性: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是相互衔接的配套制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教育培训是本质要求,认定管理是基本依据,政策扶持是根本保障。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工作,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有利于统筹培养和稳定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落实支持扶持政策;

有利于开展经常性培训和跟踪服务,帮助其提高生产经营水平;

有利于实施动态管理,引导其更好地履行责任义务。

同时,对农业产业优化布局、生产引导和农情调度、农产品品牌建设、质量安全追溯、市场信息服务等具有促进作用。

要以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研究制定认定管理办法,开展认定管理和信息档案建立工作。

基本原则。

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统筹原则。

把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和政策扶持等纳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现代农业建设规划,按照“政府统筹、农业部门主管、受委托机构承办”的原则规范实施。

原则上由县级政府发布认定管理办法并作为认定主体,县级农业部门负责实施,县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承办具体事务和建立运行信息管理系统。

二是农民自愿原则。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得强制也不能限制符合条件的农民参加认定,主要通过宣传引导、培养推动和政策牵引,让农民在得实惠中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是动态管理原则。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加强培养认定工作,不断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建立退出机制,对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严重违规违法、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出现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破坏农业生态环境以及生产经营水平低下的,应按规定及程序予以退出。

四是政策配套原则。

对认定后的新型职业农民给予倾斜性政策支持扶持。

研究制定认定管理办法,要明确认定条件、认定标准、认定程序和认定主体、认定机构、认定责任,以及动态管理机制等。

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是认定管理的重点,主要依据其“基本特征”,充分考虑不同产业、不同地域、不同生产力水平等因素,科学确定认定条件和标准。

重点考虑三个因素:

一是以农业为职业,主要从职业道德、主要劳动时间和主要收入来源等方面体现;

二是教育培训情况,根据我国国情农情和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应考虑把接受农业系统培训或中等及以上农科教育作为基本认定条件;

三是生产经营规模,主要依据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和不低于外出务工收入水平确定生产经营规模,要与当地扶持专业大户确定的生产经营规模相衔接。

(“效益倒推法”),政策扶持:

当新型职业农民划不划算、愿不愿意,关键在支持扶持政策。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是根本保障。

加强扶持政策研究。

主要研究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扶持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的政策措施,包括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社会保障等。

“扶持农民,就要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创造良好务农条件和环境。

要加大农业投入力度,财政再困难也要优先保证农业支出,开支再压缩也不能减少三农投入。

”,重点考虑三个方面:

一是现有的特别是新增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如何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

二是当地扶持农业产业特别是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何给予新型职业农民;

三是促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形成和稳定,需要各级特别是省、中央出台哪些政策措施。

同时,要考虑营造培育环境问题,包括支持和促进农村全面发展,提高和保障新型职业农民社会地位等。

制定落实扶持政策。

要制定出台一批扶持政策,重点把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的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人员、农村实用人才的政策措施,细化落实到经过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头上。

“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型经营主体的基本面,是主体的主体。

”“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机结合起来。

”“加快培养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两新并行、两新融合、一体化发展。

”积极协调争取把支持扶持新型经营主体的倾斜政策“优先、优惠”落实给经过培养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

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相互衔接的配套制度:

通过系统、规范、持续的教育培训,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能力素质;

通过分型分级认定并实施动态管理,明确谁是职业农民及相应的标准条件和责任义务;

通过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政策扶持,调动职业农民务农种粮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

三类协同:

综合考虑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工农就业收益均衡、城镇化特别是农业人口市民化步伐等因素,专家测算我国至少需要1亿以上的新型职业农民。

其中:

生产经营型3000万(每个规模农户1人)专业技能型6000万社会服务型1000万,摸清家底,抓准对象,有序开展,承包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务农创业!

三级贯通:

适应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要求,探索初级、中级、高级分级衔接培养机制,实现“三级贯通”提高。

三、切实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深化农村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大举措。

顺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对阳光工程进行转型升级,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必将掀开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制度化建设的新篇章。

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组织管理,强化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一主多元”教育培训体系的作用,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新机制新模式,并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把这一关系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战略性工程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韩长赋2014年7月3日,湖南省政府日前出台关于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见。

(1)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农业农村部门牵头、专门机构实施、社会力量、农民自主自愿”的方针。

(2)确定了“2014年试点,2015年全面展开,到2017年全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的目标。

(3)明确通过认定后的新型职业农民将获得四项政策扶持:

一是以土地流转等集聚资源要素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新型职业农民流转;

二是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和为农产品品牌创建及营销体系建设服务为主的建设项目扶持政策,对农村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等涉农项目,从项目编制、申报源头上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

三是以扩大适度规模和标准化农业生产为主的金融信贷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信贷支持力度;

四是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展服务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的保险业务,创新保险品种,提高保障水平。

重点抓好三项任务。

一是探索建立培育制度。

加快建立“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提高培育工作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是开展示范培育。

遴选2个省、14个示范市和300个示范县,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点示范区,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建立健全培训体系。

建立健全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体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强大合力。

要由培训向培育转变,由办班向育人转变。

一是创新培育机制。

突出需求导向,开展全产业链培养和后续跟踪服务。

二是创新培育模式。

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强化分类指导,大力推行农民田间学校、送教下乡等培训模式,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

三是创新培育内容。

按照农民实际需求开展摸底调查,课程设置适应农民特点和学习规律,教学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规范性。

四是创新培育手段。

适应现代远程在线教育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信息技术咨询、全程跟踪管理与考核评价等,开通新型职业农民网络课堂。

新型职业农民是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基础,农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有效载体,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发展现代农业的驱动力。

与传统承包农户“小而全”、兼业化的经营方式不同,新型职业农民以市场为导向,从事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规模经营水平和组织化程度较高,能够优化集成利用各类生产要素,熟练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物质条件与装备,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素质?

新型职业农民最鲜明的特征是高素质:

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选择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能力,适应市场变化按需生产的决策能力,适应农业科技进步对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应用能力,适应农业规模经营对集约化、企业化、组织化的管理能力,以及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随时可能发生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应对能力,农产品品牌建设能力,农产品市场开拓能力等等,一是“就地就近”便利教育培训,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基地,到乡村办教育、在产业链上搞培训、让农民在田间地头学技术,方便农民、贴近生产;

二是“农学结合”分段教育培训,按关键环节划分教育培训阶段,推行模块化教学,紧密结合农时季节组织教育培训,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交替进行,促进学用结合和学习、生产“两不误”;

三是“一点两线”全程教育培训,立足产业发展这个中心点,以技术和田管为主线开展从种到收,以成本和效益为主线开展从生产决策到产品销售的系统化全程教育培训,帮助新型职业农民种出好产品、卖出好价钱,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