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三章溶液1B.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204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第三章溶液1B.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第三章溶液1B.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第三章溶液1B.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第三章溶液1B.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第三章溶液1B.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第三章溶液1B.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第三章溶液1B.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第三章溶液1B.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第三章溶液1B.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第三章溶液1B.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第三章溶液1B.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第三章溶液1B.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第三章溶液1B.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第三章溶液1B.docx

《初三化学第三章溶液1B.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第三章溶液1B.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化学第三章溶液1B.docx

初三化学第三章溶液1B

教师辅导讲义

年级:

初三辅导科目:

化学课时数:

3

课题

第三章第二节溶液

(一)

教学目的

1.在理解溶液的概念基础上了解溶液的组成,认识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2.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能根据饱和溶液概念判断溶液的状态。

并学会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两者之间的转化。

3.理解溶解度的概念,知道影响溶解度的因素,能应用溶解度曲线判断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教学内容

一、知识梳理

(一)溶液

1、概念:

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固态、液态、气体物质都可作溶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水是常用的溶剂,酒精也常作溶剂)。

【归纳】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

①固体或气体溶于液体物质中,固体、气体物质一般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例如:

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

盐酸(氯化氢溶于水的溶液)中,氯化氢气体是溶质,水是溶剂。

②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量少者叫溶质,量多者叫溶剂。

例如:

少量植物油溶于汽油中,植物油为溶质,汽油为溶剂。

若少量的汽油溶于多量的植物油中,则汽油为溶质,植物油为溶剂。

③当液体与水相互溶解时,一般情况下,不论液体含量多少,通常把水看作溶剂。

而另一种液体看作溶质。

例如:

95%的酒精溶液,其中水只有5%,则水仍是溶剂,而酒精是溶质。

④根据溶液的命名来判断溶质和溶剂。

××的××溶液,一般情况下前面的“××”是溶质,“的”后面的“××”为溶剂。

例如:

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白磷是溶质,二硫化碳为溶剂。

由于水是常用的无机溶剂,有时其命名中就省略了“水”,例如:

糖溶液、食盐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其溶剂都是水。

3、溶解性:

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

【归纳】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在相同条件下(温度、溶剂及质量都相同)不同物质其溶解性是不同的。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物质的溶解性受温度影响,KNO3的溶解性在热水比在冷水中强。

大多数固体物质在水中温度越高,溶解性能越好,也有少数固体物质在水中温度越高,溶解性反而减小,例如:

熟石灰、硫酸锶。

也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受温度影响不大,如氯化钠。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的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特征

(在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里)

加入该溶质,不能再溶解或有不能再溶解的固体存在

能继续再溶解该物质

相互转化的途径

【注意】因为改变条件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所以只有在指明“一定温度下”,和在“一定量溶剂”时,“饱和”和“不饱和”才具有确定的意义。

(三)物质的溶解度(S):

是比较不同物质溶解性能大小的一种物理量。

1、溶解度的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l00g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单位:

g/l00g水)

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可粗略地、定性地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而溶解度是精确地,定量地衡量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或不溶)

溶解度

(20℃g/l00g水)

>10

>1

(1~10)

<1

(0.01~1)

<0.01

3、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1)内因:

溶质、溶剂本身性质(决定因素)

(2)外因:

固体溶质:

主要与温度有关(升温一般增大)*

气体溶质:

与温度和压强均有关(升温一般减小,加压一般增大)

(3)溶解度的作用:

①定性判断物质的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②定量判断所给的溶液是否饱和

③定量计算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

【归纳】

(1)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规律:

①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

KNO3、NaNO3、NH4Cl等)

②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

(如:

NaCl)

③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

(如:

Ca(OH)2、硫酸铈)

(2)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

①列表法。

②绘制溶解度曲线:

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由列表中给出的某物质的在各种温度下对应的溶解度的两组数据,在坐标中画出一系列的点把这些点连起来,即为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4、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根据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判断其溶解性。

(2)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形状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并根据此确定从饱和溶液中得到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4)确定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及比较不同物质析出晶体的多少。

二、典型例题

【例1】下列关于物质溶解性的认识,正确的有()

A.物质基本上都能溶解在水中,水是唯一能溶解其他物质的溶剂

B.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性肯定相同

C.不同条件下,同种物质的溶解性通常会有差异

D.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相同

【例2】

(1)有同学在家里进行了以下6个家庭小实验,请你运用学过的知识帮他完成下表:

编号

实验内容

溶解

振荡

静置

结论

(2)蔗糖水是溶液,原因是()

A.由两种物质组成的B.无色透明的液体

C.加热至沸腾也不分解D.蔗糖分子均匀地分散在水中

【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条件不变时,密闭容器里的溶液长期放置,会析出溶质

C.溶液各部分具有相同的性质

D.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例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后者的溶质的是()

A.生石灰、石灰水B.酒精、碘酒C.氯化氢、盐酸D.胆矾、硫酸铜溶液

【例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时,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B.相同温度下,一种固体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同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例6】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不含结晶水的某固体物质的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

甲溶液乙溶液丙溶液

据此,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该温度下,这种物质的溶解度是50g/100g水

B.若将丙溶液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一定大于5g

C.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例7】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2g/100g水,将110g硝酸钾溶解在68g水里,可以配成20℃时100g的硝酸钾饱和溶液。

(2)某温度时,把10g硝酸钾溶于100g水里,所以该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0。

 

【例8】下列各种因素中不会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是()

A.溶质的种类B.溶剂的种类

C.溶剂的质量D.温度的变化

【例9】如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说明A、B、C、D四点各表示的意义?

【例10】下面是三种气体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中所列的气体体积均已换算成标准状况)

某课外小组同学根据上表数据绘制出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1)请写出CO和O2对应的溶解度曲线的序号:

CO________,O2________

(2)有人说冬天在生煤炉的屋里放一盆清水可以防止CO中毒。

请根据CO的溶解度曲线判断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________(填“是”或“否”)

(3)夏天天气闷热,鱼塘里的鱼总是接近水面游动,主要原因是此时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请根据O2的溶解度曲线,查找并写出35℃时,O2的溶解度________(精确到0.001)

 

三、课堂练习

1.氯化钡溶液跟硫酸钠溶液混合后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医生用X射线给病人检查肠胃病时,让病人服用钡餐(是用硫酸钡和水配制而成的)钡餐属于()

A.悬浊液B.乳浊液

C.溶液D.无法知道

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植物油B.面粉C.硫酸钡D.蔗糖

3.有一瓶硝酸钾溶液,取出底层溶液的一部分,测得其密度为a(g/cm3),如果取上层溶液的一部分,测得其密度为b(g/cm3),则a与6的关系是()

A.a>bB.a

4.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后的液体是()

A.碳酸钙悬浊液B.碳酸钙乳浊液C.碳酸钙溶液D.碳酸氢钙溶液

5.向水中加入白糖,至白糖不能再溶解为止。

用酒精灯加热至一定温度,发现未溶解的白糖溶解了,而且再加入一些白糖仍能溶解,这一现象说明了()

A.白糖在高温下比低温时更易于溶解

B.白糖在低温下很少溶解

C.白糖在高温下才易于溶解

D.白糖的溶解性不受温度影响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稀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浓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中溶质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多

7.200C时,在一只试管里盛10g水,放入0.1g熟石灰,搅拌,有白色固体沉降到试管底部,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色溶液B.属于稀溶液

C.是饱和溶液D.属于浓溶液

8.要使t℃的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为()

①升温;②降温;③加水;④补充氧化钙;⑤蒸发溶剂;⑥补充氢氧化钙。

A.①④⑤⑥B.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⑥

9.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经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A.向20"C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

B.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固体质量不变

C.取少量溶液降到0℃

D.取少量溶液升温到50℃,无固体出现

10.水烧开前揭开壶盖,可以看到水中壶壁上有大量气泡,是因为

A.水蒸气集聚B.空气在水中溶解度减小

C.空气在水中溶解度增大D.水中杂质随温度升高而析出

11.30℃时,老师在l00g饱和食盐水中加入l0g食盐,然后将其充分搅拌。

小明认为溶液的质量增加了;小刚认为溶液的浓度增大了;小强认为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改变了;小峰认为食盐的溶解度改变了。

他们的判断()

A.都对B.都错C.只有一人正确D.只有两人正确

12.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室温时,将两试管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

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大

B.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C.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试管里甲、乙两溶液中的溶质都减少

13.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50g/100g水,50℃时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之间的质量比为()

A.1:

2:

3B.2:

3:

1C.3:

2:

1D.1:

3:

2

14.对氧气来说,冬天河水和夏天的河水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氧气的饱和溶液B.冬天和夏天河水都不饱和

C·冬天河水中氧气含量较少D.冬天夏天河水中含氧量一样多

15.把少量白磷溶于二硫化碳液体中制成溶液,其中______________是溶质,______________是溶剂。

16.实验室中有两瓶液体(标号为“A”与“B”),关于对两瓶液体的描述见下表:

液体A

液体B

颜色状态

无色透明液体

无色透明液体

静置

无沉淀,无分层

无沉淀,无分层

取少量蒸发

留下“白斑”

完全消失

液体A、B是否可能是溶液,如可能,请各列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硝酸钾在热水中的溶解性比在冷水中大。

18.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当温度相同时,可以改变_________的量;当溶质和溶剂的量相等时,可以改变_________。

19.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100g水,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分析下列有关溶解度的说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1)20℃时把l0g食盐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

(2)20℃时100g食盐饱和溶液里含有26.4g食盐,所以20℃时食盐溶解度是26.4g/100g水。

21.有A、B、C三种物质,在20℃时分别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已知A物质1g溶解在10g水里;B物质150g溶解在1000g水里;C物质25g溶解在350g水里;哪一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22.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由瓶口逸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天池塘里的鱼容易死去,这说明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t1℃时,A的溶解度比B_______(填“大”或“小”)。

(2)P点表示在t1℃时,A物质溶液处于_______状态,对于B物质来讲溶液处于_______状态。

(3)在_______温度范围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

四、课堂总结

1、溶液应具有哪些性质?

如何判断溶质和溶剂?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什么?

3、在描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应注意什么?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如何相互转化?

5、溶解度的概念是什么?

有哪些影响因素?

6、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解决哪些问题?

 

五、课后作业

1.下列各组物质,前一种物质分散到后一种物质中形成乳浊液的是()

A.泥土、水B.油脂、汽油

C.精制油、水D.碘、酒精

2.下列组成为“无色溶液”的是()

A.白酒B.牛奶C.碘酒D.蒸馏水

3.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形成溶液的是()

A.氯化钠与水B.牛奶与水

C.植物油与水D.碳酸钙与水

4.将少量的氧化钙放入水中形成溶液,其中的溶质是()

A.CaOB.Ca(OH)2C.H2CO3D.H2O

5.向等量的水中加入食盐、白糖,白糖溶解的质量较多,这说明了()

A.食盐不易溶于水,白糖易溶于水

B.食盐不能溶于水,白糖能溶于水

C.白糖比食盐更易溶于水

D.白糖和食盐都易溶于水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浓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7.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Ag白色硫酸铜粉末放人一定质量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得到Bg蓝色晶体,下列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溶液的浓度不变②A、B的质量关系是B>A

③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减少④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8.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倒出部分溶剂B.降低温度

C.升高温度D.加溶质

9.如图所示的三个烧杯中,各倒人100mL蒸馏水,然后依次加入硝酸钾固体,并充分搅拌。

已知加入的固体的质量从①~③依次增多,那么从图中可以判断烧杯中的溶液肯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A.①B.①和②C.②D.②和③

10.下列物质中,温度升高后,在水中溶解度显著增大的是

A.二氧化碳B.硝酸钾C.氯化钠D.氢氧化钙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g水溶解了20gKNO3,溶液达到饱和,则KNO3的溶解度为20g/100g水

B.t℃时,100g水中溶解了20gKNO3,溶液达到饱和,则KNO3的溶解度为20g/100g水

C.t℃时,l00g水中能溶解20gKNO3,则t℃时,KNO3的溶解度为20g/100g水

D.t℃时,120gKNO3饱和溶液中,共溶解了20gKNO3,则℃时,KNO3的溶解度为20g/100g水

12.要确定t℃时溶有某固体溶质的溶液是否达到饱和,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加热溶液观察是否有固体析出

B.把溶液冷却观察是否有固体析出

C.加入一些该固体观察固体是否溶解

D.倒出一些溶剂观察是否有固体析出

13.给下列溶液加热蒸发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降低的是()

A.食盐溶液B.盐酸C.稀硫酸D.硝酸钾溶液

14.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体逸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溶质减小B.溶解度减小C.变成不饱和溶液D.压强减小

15.碘酒中溶剂是______________;医用酒精中,酒精与水的质量比为3:

1,该医用酒精的溶剂是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填在相应的短线上:

硫酸溶液____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硝酸钾溶液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得到的溶液______________。

17.将硝酸钾分别溶解在水和酒精中,你预测会发现什么现象?

溶解在食油中呢?

说一说你的理由。

18.室温下,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食盐。

现在室温下将同等质量的蔗糖和食盐分别加入两个烧杯中,然后再分别加入mg与ng水,发现两烧杯中均有少量固体不溶解。

经过过滤,发现不溶解的蔗糖与食盐的质量也相同。

试比较m与n的大小。

19.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可以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_________,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_________。

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里硝酸钾,_________溶解食盐。

(填“能”或“不能”)

20.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_________下,某物质在_________g溶剂(通常指水)里达到_________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克数,单位是_________。

21.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

右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1)从图中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将氢氧化钙放人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静置后取上层清液,该上层的无色溶液是氢氧化钙溶液(即石灰水)可归于图中_________区域(选填“I”“Ⅱ”“Ⅲ”或“Ⅳ”)

22.食盐在20℃时溶解度是36g/100g水,在20℃时食盐饱和溶液中,溶液、溶剂、溶质的质量比为____:

____:

____。

23.在应用溶解度这个概念时,必须注意:

指明________________;溶剂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溶液必须是________________;溶解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

24.如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点表示在_________℃时,A和B的溶解度_________;温度在_________,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温度在_________,物质的溶解度小于B物质的溶解度。

25.右图三个烧杯哦中,各盛有100mL蒸馏水,然后依次加KNO3晶体,并充分搅拌。

已知加入晶体质量从①至③依次增加,则从图中判断烧杯中溶液肯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肯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