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课件生化部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72292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医课件生化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西医课件生化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西医课件生化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西医课件生化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西医课件生化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西医课件生化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西医课件生化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西医课件生化部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西医课件生化部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西医课件生化部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西医课件生化部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西医课件生化部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西医课件生化部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西医课件生化部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西医课件生化部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西医课件生化部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西医课件生化部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西医课件生化部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西医课件生化部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西医课件生化部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医课件生化部分.docx

《西医课件生化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医课件生化部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医课件生化部分.docx

西医课件生化部分

第一章

蛋白质:

(Pr)

结构

元素组成:

C、H、O、N(含量恒定16%)

基本组成单位:

氨基酸(aa)

1.结构:

20种

(1)R为羟基:

丝氨酸、酪氨酸、苏氨酸,最常见的化学修饰—磷酸化与去磷酸化部位

(2)R为巯基:

半胱氨酸,a在酶中组成活性中心b巯基氧化,维持蛋白质结构

(3)酸性氨基酸:

谷氨酸、天冬氨酸

(4)碱性氨基酸:

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

2.理化性质:

两性电解质:

等电点(PI)概念

(1)PH>PI带负电

(2)PH<PI带正电

3.功能:

除个别氨基酸(甘氨酸合成血红素、结合胆肝酸)以外,氨基酸的主要功能为合成蛋白质

氨基酸通过肽键形成多肽链

1.肽键为蛋白质主键,

2.N端到C端即氨基端到羧基端

蛋白质的结构:

一级结构:

(1)氨基酸在蛋白质或多肽中的组成和排列顺序

(2)由编码基因的序列决定

二级结构:

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折叠盘旋形成二级结构

α螺旋:

氢键(影响螺旋形成的因素:

电荷、位阻,不易形成氢键的氨基酸如羟脯氨基酸)

β片层

无规卷曲

次级键的作用为维持蛋白的空间结构:

氢键、盐键、范德华力、疏水键、二硫键

考点:

二级结构的几种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三级结构:

在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盘旋形成

(1)形状为椭圆形

(2)维持结构:

次级键,主要为疏水键

(3)疏水基团在内,亲水基团在外:

变性蛋白质是由于疏水基团暴露在外

意义:

活性区域的形成

四级结构:

概念:

由二个或以上的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此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的称为亚基

并非所有的蛋白质只有在形成三级或四级结构以后才具有功能,有的蛋白质在一级结构时就具有功能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280nm具有的最大吸收峰

2.高分子化合物,不易通过半透膜

3.两性电解质,也有等电点

4.沉淀和变性

(1)沉淀:

沉淀是指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

蛋白质在溶液中存在的稳定因素:

表面电荷、水合膜

蛋白质沉淀法:

盐析法、有机化合物法、金属离子

蛋白质分离法:

分子量不同:

分子筛

表面电荷不同:

层析法

(2)变性:

指在外界理化因素的影响下,蛋白质的次级键被打断,而肽键未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一级结构未改变导致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改变

理化性质改变1不对称性增加,粘稠度增加

2易同化学试剂起反应

3易被蛋白酶水解

4功能减弱或丧失

5往往会沉淀:

蛋白质变性后往往会沉淀,但沉淀的蛋白质不一定变性。

沉淀但不变性的方法:

盐析

冷乙醇或冷丙酮

蛋白质的变性后的复性

蛋白质的功能:

举例说明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与蛋白功能的关系

分子病:

概念:

基因突变引起的蛋白质变化:

遗传性疾病

第二章核酸

碱基组成+戊糖+磷酸→核苷酸

DNAACTG脱氧核糖√

RNAACUG核糖√

主键:

3′,5′磷酸二酯键

方向性:

5′→3′

DNA的一级结构:

1.碱基的组成和排列顺序

2.遗传信息就蕴藏在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3.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测定碱基的排列顺序

二级结构:

碱基组成特点

1.A=TG=C

2.对同一种属和同一个体中碱基组成无组织器官特异性

3.有种属特异性

4.不随年龄、外环境或营养状况的改变而改变

双螺旋结构:

1.平行的,走向相反的两条多核酸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

碱基在内、磷酸、戊糖在外

2.右手螺旋每上升一圈含10个碱基对,螺距3.4nm

3.大沟、小沟

三级结构核小体:

概念

RNA:

均为单链结构,但局部可形成双链

mRNA:

5′帽

3′尾PolyA

编码区AUG——UAG、UAA、UGA

针对3′尾PolyA可从总的RNA中分离mRNA

tRNA1.二级结构为三叶草结构,三级结构为倒L型

2.3′CCA

3.CCA与氨基酸相连

4.二氢尿嘧啶环:

稳定结构

反密码环:

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反密码子第一个常为I次黄嘌呤,常与第三个密码子不严格配对,称摆动配对

TψC环

额外环

aa臂

考点:

简述tRNA的结构特点

比较:

mRNA、tRNA、rRNA的功能和特点,

功能特点

mRNA蛋白合成模板含量最少,1~2%,半衰期最短

tRNA转运氨基酸含稀有碱基最多

rRNA与核糖体结合为蛋白质合成场所含量最高

核酸的理化性质

1.260nm处有最大吸收峰

2.高分子化合物、透析离心来纯化

3.DNA变性:

概念在外界理化因素的影响下,将连接两条多核苷酸的氢键打断,而3′、5′磷酸二酯键未断

高色效应

变性温度Tm(解链温度)与CG含量、DNA长度有关

DNA变性后复性:

加热变性后放室温缓慢复性,加热变性后,迅速置于冰上不能复性——分子杂交原理

第三章酶学

概念:

以前酶的本质是蛋白质,现在有些酶是核酸,称为核酶,具有酶催化活性的核酸

核酸酶:

是有水解核的能力的酶称为核酸酶

单纯酶

结合酶:

辅基:

不易与酶蛋白分离的辅助因子

辅酶:

易通过透析等与酶蛋白分离的辅助因子

酶的活性中心:

与酶的催化活性密切相关的特殊区域,是立体结构

必需基团:

与酶的催化活性密切相关的基因称为必需基团,并非所有的必需基因都位于酶的活性中心内,有的与底物结合有关,有的与酶结构有关

酶原:

没有酶活性的酶前体

酶原的激活:

胰蛋白酶原在肠激酶的作用下,N端切除6个肽,激活为胰蛋白酶。

实质为活性中心的形成

同工酶:

结构、理化性质、免疫性质不同,但可以催化同一个反应的酶,对协调各个组织代谢起重要作用

别构酶:

常由两个亚基组成,一个为调节亚基,一个为催化亚基,小分子物质与调节亚基结合后,使催化亚基空间结构改变,活性中心形成,使催化活性上升,此小分子物质为别构激活剂,反之,若使催化活性下降,为别构抑制剂

酶促反应的特点:

1.极高的催化效率,在于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2.高度的特异性

3.可调节性

快调节:

化学修饰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

慢调节:

酶量的调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1.底物浓度:

米氏方程

Km反应了酶和底物的亲和力,Km高,亲和力小

2.温度

3.PH值

4.酶的浓度

5.激活剂

6.抑制剂

不可逆抑制:

抑制剂与酶结合比较紧密,不易分开

可逆抑制:

抑制剂与酶结合疏松,易分开,分为:

竞争性抑制:

抑制剂与底物竞争性和酶的活性中心结合,Km升高,Vmax不变

非竞争性抑制:

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以外的部分结合,Km不变,Vmax降低

反竞争性抑制:

抑制剂与酶和底物的中间态结合,抑制酶促反应速度,Km降低,Vmax降低

在所有的影响之中,只有PH和T才有最佳值

第四章糖代谢

三大营养物质:

糖、脂类、蛋白质,核酸不是营养物质

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

生理意义

调节

以分解代谢为侧重点

无氧分解:

糖酵解、无氧、生成乳酸、少量能量

1.胞液

2.关键酶(活性最低,不可逆反应)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3.ATP的生成和消耗

4.重要的中间化合物:

磷酸二羟丙酮是连接甘油和葡萄糖相互转变的枢纽6-磷酸葡萄糖是所有糖代谢的枢纽

5.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1,6二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为高能化合物

意义:

特殊情况下提供能量,如长跑、缺氧,特殊组织提供能量,如红细胞、肿瘤细胞

有氧氧化:

概念

意义:

能量来源的主要方面

过程:

丙酮酸在丙酮酸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酰CoA,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

1.四次脱氢,两次脱羧,一步底物水平磷酸化GDP→GTP

2.三羧酸循环不仅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也是三大营养物质相互联系的枢纽,乙酰CoA是连接三大营养物质的交汇点

磷酸戊糖途径:

关键酶: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功能:

生成5-磷酸核糖为核苷酸的合成提供了原料

生成大量NADPH+H+:

1.为物质合成提供H,作为共氢体

2.保持细胞内还原性谷胱甘肽的含量——蚕豆病:

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3生物转化中参与还原反应

三条分解途径:

(各自在什么情况下发挥作用)

1.无氧分解(机体缺氧时或某些特殊器官)2.有氧氧化3.磷酸戊糖途径

血糖浓度维持主要靠以下三条途径:

1.糖原合成2.糖原分解3.糖异生

糖原合成

1.部位:

肝脏肌肉

2.关键酶:

糖原合酶(化学修饰:

磷酸化后活性降低,去磷酸化后活性升高)

3.葡萄糖的活性形式UDPG(又称活性葡萄糖)

4.UTP、ATP参与葡萄糖的活化

四种TTP参与的代谢,比如上述UTP、ATP参与葡萄糖的活化(dTTP不是高能化合物)

糖原分解

1.肌肉不能分解糖原(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

肌糖原的一个葡萄糖残基,分解为乳糖,产生3个ATP

2.关键酶:

糖原磷酸化酶(磷酸化后活性升高,去磷酸化后活性降低)

糖异生

1.几个关键酶:

丙酮酸羧化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果糖1,6二磷酸酶

葡萄糖6-磷酸酶

血糖浓度的调节

主要受激素调节

1.升高血糖:

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2.降低血糖:

胰岛素

脂代谢

脂分为甘油三酯和类脂,后者可分为磷脂和胆固醇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甘油三酯在脂肪酶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甘油进一步代谢为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经糖异生成葡萄糖或者分解产生ATP

脂肪酸在胞内活化,生成脂肪酰辅酶A,在肉毒碱运输下,进入线粒体,然后进行β氧化,偶数碳原子数的脂肪酸生成乙酰辅酶A,奇数碳原子数的脂肪酸生成丙酰辅酶A,

酮体

1.生成部位:

肝脏

2.合成原料:

乙酰辅酶A

3.酮体的组成:

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

4.肝脏能合成酮体,但不能分解,必须运输肝外利用;脑组织不能利用脂肪酸,血糖浓度降低时,由酮体供能

脂肪酸合成

1.合成原料:

乙酰辅酶A

2.合成部位:

胞液

3.供H体:

NADPH(由磷酸戊糖途径提供)

4.消耗ATP

5.初始合成16个碳原子的软脂酸,后转运至线粒体或微粒体,用于其它脂肪酸的合成

必需脂肪酸:

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脂肪酶是甘油三脂分解的限速酶,受素激调节,又被称为激素敏感的脂肪酶

磷脂

某些磷脂分解产物可以作为第二信使:

cAMP、cGMP、Ca2+、IP3、DG、Ceramide

CTP参与了磷脂的合成

胆固醇

合成代谢

1.原料:

乙酰辅酶A2.关键酶:

HMGCoA还原酶

分解代谢

1.主要去路为合成胆汁酸与胆汁酸盐2.生成类固醇激素3.转化为1,25二羟维生素D3

脂蛋白

合成蛋白

组成特点

功能

CM

小肠

甘油三脂

转运外源性甘油三脂

VLDL

肝脏

甘油三脂

转运内源性甘油三脂

LDL

VLDL代谢生成

胆固醇

转运胆固醇

HDL

肝脏

载脂蛋白

胆固醇的逆向转运

生物氧化

能量生成两条途径:

1.底物水平磷酸化,(3个反应)

2.氧化磷酸化(呼吸链)

呼吸链的组成

1.组成成份

2.生成ATP的部位

3.P/O比值:

每消耗1mol氧,所消耗磷原子数

4.NADH脱氢生成3个ATP

5.FADH2生成2个ATP

呼吸链的排列顺序

呼吸链的调节

1.ATP/ADP比值,比值升高时,抑制氧化磷酸化,降低时,刺激氧化磷酸化

2.激素调节:

甲状腺素浓度增加,导致钠钾泵活性增加,ATP消耗增加,ATP/ADP的比值下降,氧化磷酸化增加;ATP生成增多,ATP/ADP的比值增加

3.抑制剂

(1)呼吸链阻断剂(一氧化碳、氢化物)

(2)解偶联剂(二硝基苯酚)

(3)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能量的贮存形式:

磷酸肌酸

高能化合物主要是以下8种:

1,3二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乙酰辅酶A

磷酸肌酸

ATP、GTP、CTP、UTP

物质间的相互转变

1.糖转变为甘油三脂

(1)葡萄糖转变为乙酰辅酶A,为脂肪酸合成的原料

(2)葡萄糖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进一步转化为甘油

(3)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生存NADPA,

(4)葡萄糖分解产生ATP提供能量

2.甘油三酯转变为葡萄糖

(1)甘油三脂在脂肪酶作用下,生成甘油和脂肪酸

(2)甘油可以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经糖异生途径转变为葡萄糖

(3)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可以转变为丙酰辅酶A,然后在羧化酶作用下,生成琥珀酰辅酶A,后者进一步转变为草酰乙酸,最后生成葡萄糖;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生成产生乙酰辅酶A,不能转变为葡萄糖

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

必需氨基酸:

共8种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主要为脱氨基)

1.氧化脱氨基(谷氨酸)

2.转氨基(转氨酶,辅酶为磷酸吡哆醛)

3.联合脱氨基是最主要的脱氨基方式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主要产生氨气和α酮酸

α酮酸有三条去路

1.氨基化为相应的氨基酸

2.转变为糖或酮体(生酮氨基酸和生糖氨基酸)

3.分解供能

谷氨酸脱氨基为α酮戊二酸,后者经三羧三循环后,可以生成葡萄糖

天冬氨酸脱氨基转变为草酰乙酸,后者进一步转变为葡萄糖

丙氨酸可以转变为丙酮酸,进一步转化为葡萄糖

氨气的代谢

1.来源

(1)肾脏,谷氨酰胺在谷氨酰胺酶作用下,生成谷氨酸和氨气

(2)肠道尿素在肠道细菌尿素酶的作用下,生成氨气

(3)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血氨的主要来源)

2.运输

(1)通过谷氨酰胺(氨气的解毒运输及贮存形式)

(2)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3.去路

(1)肾脏

(2)肝脏合成尿素:

鸟氨酸循环

尿素合成008-1

1.部位:

肝脏

2.氮的来源:

一个氮来源氨气,一个氮来源于天冬氨酸

3.鸟氨酸,瓜氨酸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肝性脑病的生化机理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1.脱羧(γ氨基丁酸,组胺、5-羟色胺、精眯、精胺的来源及其作用)

2.一碳单位

(1)概念

(2)载体:

四氢叶酸(FH4)

(3)可生成一碳单位的氨基酸:

四种

(4)功能:

参与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3.含硫氨基酸

(1)蛋氨酸转变为S腺苷蛋氨酸(SAM):

体内活性甲基的供体

(2)半胱氨酸转变为PAPS:

体内活性硫酸根的供体

4.芳香族氨基酸

苯丙氨酸羧化酶缺乏导致苯丙酮尿症

酪氨酸酶缺乏导致白化病

5.支链氨基酸(一般了解)

核苷酸代谢

以合成代谢为主

从头合成

(1)元素的来源

1.合成代谢

(2)合成的前体:

IMP,由IMP转化为AMP时由GTP调控,由IMP转化为GMP时,由ATP调控

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

概念,关键酶腺嘌呤磷酸核苷转移酶,次黄嘌呤:

鸟嘌呤磷酸核苷转移酶,缺乏时,患者自毁容颜综合征

2.NDP在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dNDP,注意为二磷酸水平上转化。

3.抗代谢物的药物:

(1)为何种类似物

(2)机理

4.分解代谢:

产物为尿酸,痛风症,别嘌呤醇

翻译

转录

嘧啶核苷酸:

分解产物为β丙氨酸和CO2、NH3

中心法则DNA

反转录

蛋白质

RNA

DNA复制:

1.过程:

解旋酶和拓朴酶,解链酶,单链DNA结合蛋白,引物酶,DNA聚合酶,RNA酶,DNA连接酶,前导链,冈崎片段

2.

(1)特点:

半保留复制

(2)方向性:

5′→3′端

(3)酶或蛋白因子的作用顺序

(4)主要酶、DNA聚合酶分为三类:

αβγ,各类的作用

(5)引物酶的本质为RNA聚合酶

(6)凡是DNA合成都需要引物,凡是RNA合成都不是需要引物

(7)原料:

dNTP

(8)模板DNA.产物是DNA

(9)“冈崎片段”

端粒酶:

组成:

1.RNA+酶蛋白,RNA为模板

2.本质是逆转录酶

3.活性是存在于增殖旺盛的细胞中

损伤修复:

切除修复过程

反转录过程

mRNA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原料,合成与mRAN互补的DNA(CDNA)

CDNA的概念:

包含mRNA信息

基因组DNA:

包含整个信息

大的考点

1.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DNA复制差异

2.简述切除修复过程

3.肿瘤病毒致癌的机制

转录

真核生物转录过程不清楚,以原核生物转录为过程来讲解

RNA聚合酶全酶:

α2ββ′δ,δ因子识别启动子

1.不对称转录

2.5′→3′

3.主要酶:

RNA聚合酶,α2ββ′δ为全酶,α2ββ′为核心酶

4.凡是RNA合成不需要引物

5.NTP(注意组成RNA的核苷酸为NMP)

6.模板是DNA

产物是RNA

转录后加工:

原核生物的RNA是不需要加工的,是因为原核生物的DNA是裸露的,都是编码蛋白的,而真核生物学的DNA是断裂基因,需要加工。

mRNA:

1.加帽,加尾

2.剪切:

外显子是编码蛋白的DNA序列,转录且翻译内含子不编码蛋白,转录但不翻译

3.编辑:

RNA的编辑是指转录后在RNA中加入或删除核苷酸,从而导致遗传信息改变。

tRNA和rRNA加工较为次要

蛋白质的合成

mRNA的作用:

作为模板,三个核苷酸作为一个密码子编码一个氨基酸

密码子特点:

1.起始密码子为AUG,编码蛋氨酸,终止子为UAA、UAG、UGA,不代表任何氨基酸

2.连续性3.简并性4.通用性

tRNA:

氨基酸先活化,形成氨基酰tRNA,摆动性

rRNA:

与核糖体结合,为蛋白质合成提供场所

大题:

原核与真核生物蛋白合成的异同点

蛋白质合成的特点:

1.所需的因子:

起始因子、延长因子、终止因子2.特点:

多聚核蛋白体3.方向性NH2→COOH端

4.主要酶:

转肽酶5.合成的模板:

mRNA6.原料:

氨基酸7.产物:

多肽链

8.GTP供能:

蛋白质合成是一个耗能的过程

蛋白质加工:

一级结构水解

高级结构亚基聚合、二硫键形成

考点:

简述蛋白质加工有哪些?

据蛋白质加工来设计前物来抑制细菌

分泌蛋白:

1.核蛋白体附着在粗面内质网上

2.是否N端有一个分泌信号时

分泌过程:

题:

从各个方面比较复制、转录、蛋白合成差异

DNA无加工,有修饰,是可逆的

RNA和蛋白质合成后有加工,为不可逆的

基因表达调控

一、基因表达概念

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rRNA和tRNA的生成也属于基因表达,越来越多的基因在RNA水平就有功能,不需要翻译成蛋白,体内SnRNA的生成也属于基因表达

二、特点

1.时间特异性(阶段特异性)有些基因严格按照时间特异性开启或关闭,如甲胎蛋白、血红蛋白,注意为同一基因

2.空间特异性(组织特异性)

三、表达方式

管家基因:

概念:

1.表达对细胞生命至关重要

2.很少受外界的环境影响

3.几乎在各个组织细胞均表达

4.在细胞发育的各个阶段都表达

奢侈基因:

1.对细胞生命不是至关重要

2.受外环境影响大,外界环境使其表达升高,称为可诱导基因;外界环境使其表达降低,称为可阻遏

3.并非所有组织都表达

4.并非各个阶段都表达

管家基因与奢侈基因表达相互调控

基因表达调控

基因表达概念:

基因转录为mRNA前体,经加工为成熟mRNA,mRNA经过翻译成多肽链,多肽链经加工成为有功能的蛋白质,上述每一个步骤都有调控,但转录水平的调控是关键。

转录的要素:

1.DNA调节序列:

结构基因上游一些对基因转录进行调节的序列

保守序列、顺式作用元件(概念)

2.转录因子:

顺式作用元件一般多为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只有两者结合才能调控转录,

转录因子发挥作用有二种方式:

DNA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

反式作用因子的概念

3.RNA聚合酶:

TATAbox与TFIID结合,然后其它转录因子结合上去并招募RNA聚合酶,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

SP1与GCbox结合,可使RNA聚合酶活性增加

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转录因子活性的差异

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1.RNA聚合酶的种类及组成

2.通过操纵子模型实现调控:

操纵子的概念、多顺反子的概念

乳糖操纵子模型:

1.阻遏蛋白由I基因合成,介导负性调节

2.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

3.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

4.多顺反子结构

5.转录与翻译与偶联进行

3.以负性调节占主导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基因组结构特点:

1.单顺反子

2.重复序列

3.基因不连续性、断裂基因

基因表达的特点:

1.RNA聚合酶与原核的差异

2.活性染色质的变化(染色体重塑)

(1).对DNA酶高度敏感

(2).拓扑结构的变化

(3).碱基修饰的变化(甲基化水平)

(4).组蛋白修饰增加(乙酰化)

3.正性调节占主导单顺反子结构

4.转录与翻译分隔进行

真核生物的DNA调节序列:

1.启动子的概念与特点:

(1).位于5′端

(2).基因转录所必需(3).具有方向性(4).近距离作用(5).对调节的基因无特异性

2增强子的概念与特点

(1).可作用于基因的上、中、下游

(2).非基因转录所必需,但缺乏时转录效率很低(3).必须通过启动子才能发挥作用(4).可近可远(5).不具有方向性(6).有组织器官特异性(与增强子结合的转录因子)

3.沉默子

转录因子的结构:

DNA结合域、转录激活域

DNA重组技术

概念:

应用酶学的方法,在体外将各种来源的遗传物质与载体DNA结合成一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DNA分子——复制子,继而通过转化或转化或转染宿主细胞、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因子细胞,再进行扩增、提取获得大量同一DNA分子,即DNA克隆。

1.目的基因的获得:

1.化学合成

2.从cDNA文库中筛选

3.从基因组文库中筛选

4.PCR扩增目的基因:

(1).一个循环包括变性、退火、延伸三个步骤

(2).TaqDNA聚合酶,耐热

(3).影响PCR特异性的是退火温度,(由引物Tm决定)

2.载体的选择:

质粒、腺病毒、逆转录病毒、轮状病毒、噬菌体、酵母人工染色体

3.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识别双链DNA上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周围能将双链DNA切割开来的一类核酸内切酶

2.识别序列多为回文结构

4.筛选:

最直接的方法为分子杂交

5.表达载体

细胞信号传导

膜受体的信号传导途径主要是G蛋白介导,G蛋白通路的具体过程,常见的第二信使及其下游激活蛋白

核受体的信号传导:

配体多为脂溶性,受体本身为转录因子

常见的第二信使:

cAMP激活PKA;cGMP激活PKG;IP3与肌浆网受体结合,使Ca2+释放至胞液;Ca2+与DG共同激PKC;Ca2+还可以与钙调蛋白结合

肾上腺素调节糖脂代谢的信号传导途径(具体见教材)

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

癌基因的概念

1.调节正常组织、细胞的生长、分化

2.在正常细胞表达

3.癌基因产物分布于各个亚细胞结构

4.异常表达时细胞会癌变

抑癌基因的概念

生长因子:

对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具有调节作用的一类多肽类物质

肝胆生化

1.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2.在生物转化中的作用

概念;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UDPGA;氧化反应、结合反应

3.在胆色素代谢中的作用

来源;代谢途径、Y蛋白、Z蛋白、新生儿黄疸(Y蛋白缺乏)、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4.在胆汁酸代谢中的作用

胆固醇转变而来;限速酶;游离胆汁酸;结合胆汁酸;初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胆汁酸功能

血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