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柑岭中学八年级物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352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市柑岭中学八年级物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厦门市柑岭中学八年级物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厦门市柑岭中学八年级物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厦门市柑岭中学八年级物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厦门市柑岭中学八年级物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厦门市柑岭中学八年级物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厦门市柑岭中学八年级物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厦门市柑岭中学八年级物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厦门市柑岭中学八年级物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厦门市柑岭中学八年级物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厦门市柑岭中学八年级物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厦门市柑岭中学八年级物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厦门市柑岭中学八年级物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厦门市柑岭中学八年级物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厦门市柑岭中学八年级物理.docx

《厦门市柑岭中学八年级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市柑岭中学八年级物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厦门市柑岭中学八年级物理.docx

厦门市柑岭中学八年级物理

厦门市柑岭中学八年级物理(上)

第一单元 声现象

班级   座数   姓名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用不同的乐器(如小提琴和钢琴)分别演奏相同的乐音,我们能够分辨出其声音的不同,这是因为不用乐器的声音有不同的(  )

A.振幅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2.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

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  )

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

3.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音叉,发出声音的不同之处是(  )

A.声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4.在水、铁、空气这三种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  )

A.空气、水、铁   B.铁、水、空气  C.铁、空气、水  D.水、铁、空气

5.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调会逐渐降低   B.响度会逐渐减小 

C.音色会逐渐改变   D.音调、响度、音色都会改变

6.在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上消声器是为了使噪声在哪个途径中减弱(  )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三条都有

7.把一闹钟放于钟罩内,不断抽出罩内空气,闹钟的声音将(  )

A.不变   B.越来越小  C.越来越大  D.无法确定

9.一般来说大礼堂或者电影院的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是为了装饰

8.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是(  )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在继续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缘故   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10.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A.音色好坏  B.音调高低   C.响度大小   D.乐音三要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    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特性有三个要素,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

其中音调指的是声音的    ,它是由   决定的。

3.由声源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人耳,    中声音不能传播。

4.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    的叫声音调高,    的叫声响度大。

5.物理学上把发声的物体做   时所产生的声音叫做噪声。

从环境保护上说,凡是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    的一切声音都是噪声。

6.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m/s。

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要能区别自己的喊声和回声,你至少要离峭壁    米。

7.人们用    来划分声音的等级,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

8.列举两个例子,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或者能量:

a.                   

b.                   

9.有一木头锤子轻轻地敲击鼓面和重敲鼓面,音调、响度中,发生变化的是   ,不发生变化的是   。

10.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    ,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听的意思,这是利用声波能传递    。

三、计算题(共20分)

1.有一个下雨的夜晚,小明在看到闪电后经过5秒才听到雷声,问打雷处距离小明有多远?

(本题6分)

 

2.人在空旷的山谷中唱歌能听到回声,若从发出声音到听见回声用了0.8s,则反射声音的山峰离唱歌的人有多远?

(本题6分)

 

3.有一个发声体在1min内振动了6000次,求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是多少?

这个声音人耳能听吗?

为什么?

(本题8分)

 

四、简答题(共30分)

1.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地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你觉得这段描述符合科学道理吗?

解释一下你的看法。

(本题6分)

 

2.甲同学将耳朵贴在火车的铁轨上,乙同学在远处敲一下铁轨,那么甲同学可以听到几次响声?

为什么?

(本题8分)

 

3.用录音机录下一段自己朗读课文的声音,和同学一起听听这段录音。

你认为放出来的声音和自己的声音一样吗?

别的同学认为一样吗?

想想看,这是为什么?

(本题8分)

4.现在的居民一般都装有防盗网,网的上方有一个薄铁做挡雨板。

这样在网内的东西才不会被雨淋湿,可是每当在下雨时,雨点打在挡雨板上,发出了很响的嗒嗒声,如果在夜里,这个噪声更是影响人的睡眠,你想个办法减小或消除这个噪声吧!

(本题8分)

五、附加题(10分)

1.小芸参加校运会100m赛跑时,观察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响的同时还冒白烟,小王问:

终点计时员是以听到枪声时计时,还是看到冒烟时计时吗?

请你答复他,并作简要的解释。

初二物理月考试题

2003年10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选出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1.我们听到物体发出声音,是因为()

A.发声体在空气中振动,空气振动压迫耳膜振动的结果 

B.发声体振动就会引起耳膜振动的结果

C.只要人们看到发声体在振动,就会听到声音

D.只要有发声体,人就会听到声音

2.夏天,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由于()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不停B.雷声传到人的左右两耳的时间不等

C.雷声经过地面、高山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D.电光的速度比雷声的速度快

初二实验班

3.在春节晚会上,甲观众在晚会现场距演员34米,乙观众在距电视台3400千米的家中电视机旁观看现场转播,下面关于甲、乙两观众听到演员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电视信号靠无线电传播它的速度为3.0×108m/s)(     )

 A.甲先听到; B,乙先听到; C,同时听到; D,无法确定。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B.物质在熔化时的温度不变

C.手模冰感到比把手放在水中凉,这一定是因为水温比冰温高

D.物体放热时,温度一定降低

5.某种物质熔点为232℃,在这种温度时该物质的状态应为:

      (  )

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状态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

6.在很冷的地区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其主要原因是:

  (  )

A.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高B.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低

C.液态酒精比液态水银的凝固点高D.液态酒精比液态水银的凝固点低

7.目前有些厕所安装了热风干手机,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8.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则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D.蒸发是平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9.在一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和水的沸点分别是780C和1000C,把它们分别装在两只试管里,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

(    ) 

A.试管中的水和酒精都会沸腾;B.试管中的水会沸腾,酒精不会沸腾; 

C. 试管中的酒精会沸腾,水不会沸腾;D.水和酒精都不会沸腾。

 

10.已知氧的沸点是-1830C,氮的沸点是-1960C。

氦的沸点是-2680C,利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升高,液态空气蒸发时,首先分离出来的气体是:

(  ) 

A. 氧;            B.氮;          C.氦;            D.不能分离这些气体。

 

11.在桶中盛水,水中有一块冰,外界给的热量恰好能使冰全部熔化,则:

 (  )

A.由于冰的熔化水温下降B.由于冰的熔化水温升高

C.水的温度不随冰的熔化而改变D.由于冰的熔化水面将升高

12.夏天,人站在吊扇下吹风会凉爽,如把一只温度计放在这个吊扇下,温度计的示数将会(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发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3.钢琴发出的声是由_________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靠声带的________,并靠_______作为媒介将声音传播出去。

15.北京天坛的三音石、回音壁、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巧妙的声现象,它们是利用声音的________造成的音响效果。

16.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体温表的变化范围应该是_____________。

  

17.在图1中,各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

甲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

18.物体可以以固、液、气三种状态存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按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填写物态变化的过程,以及在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情况。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常见物理现象各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A.严冬玻璃窗上结有冰花__________  

B.秋天早晨草叶上挂满露珠_________

C.炎夏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就干______ 

 D.冬天天很冷时,可以看到从嘴里呼出的白气_______ 

20.要使液体沸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二是。

21.被100°C的水蒸气烫伤,比被同质量的100°C的水烫伤厉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22.用湿手迅速将刚熟的馒头拿出笼而不觉得烫手,这是因为手指上的水在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的缘故。

23.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已知液泡的容积是V甲=V乙<V丙,毛细管的内径是r甲>r

 

厦门外国语中学初二物理单元考试卷《声现象》

班级___座号___姓名_______

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共16分)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拨动的琴弦发声靠的是琴弦的____,鼓发声时用手按住鼓面,鼓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2.婉转的鸟鸣声靠的是鸣膜的____,鸟鸣声是靠____传到耳朵,而引起____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___及____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____,我们就听到了鸟鸣声。

3.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来,说明水也能____。

4.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____不一样;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声音的____不一样;两个发声体即使 发出声音的响度和音调都相同,但人耳仍能分辨出来,这是因为它们的____不同。

5.低于20Hz的声音叫______,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______,人耳____(能或不能)听到这两种声音。

二、选择题(共10分)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可能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声音可以从地球传到其它星球

D.吹哨子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

7.甲物体1min振动18000次,乙物体2s振动600次,则甲、乙两物体振动所发出声音的音调的高低是

A.甲音调高B.乙音调高

C.甲、乙音调相同D.无法确定

8.拍手1s后,听到对面墙壁反射回来的回声,则人和墙的距离为

A.17m  B.170m  C.340m  D.680m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都是超声波

B.超声波传播的能量大,能沿直线传播

C.超声波是传播速度超过声音传播速度的声波

D.在刮强台风时,我们听到的风声是次声波

10.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B.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躁,有害于人的健康

C.乐音的振动是有规则的;噪声的振动是无规则的

D.幽静的山间溪水的潺潺声是大自然的天然乐音

探索、研究性学习

一、填空题(共12分)

11、拉二胡时,拉紧弦可以____音调,由拉细弦改为拉粗弦可以____音调,按弦的手指下移时,可以____音调。

(选填“提高”或“降低”)

12.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弹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

13.要使笛子发出声音,必须用口来吹,使管子里的____发生____;由吹奏“1(do)”改为吹奏“3(mi)”时,笛子中的____长度一定是变____。

14.用硬纸片刮自行车轮子上的辐条,当轮子由慢到快转动时,硬纸片振动变____,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变____。

二、选择题(共12分)

15、1999年8月17日凌晨,在土耳其发生了地一场大地震,致使一万多人丧生。

有关人士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

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请指出切实可行的是()

A.大声呼救

B.静等救援人员来营救

C.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D.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16.在雷雨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而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由于

A.光的速度比声音比声音的速度大B.雷一个接一个地打

C.双耳效应D.雷声经地面、山峦、云层多次反射

17.下列哪个声音不是噪声

A.阅览室里的乐器弹奏声B.音乐厅中的乐器弹奏声

C.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D.火车的鸣笛声

18.同学们在教室中听不到老师讲话的回声,这是因为

A.老师讲话声音小

B.教室内不能发生声的反射

C.回声和原声传到同学耳朵的时间差小于0.1s

D.老师讲话声音洪亮

19.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这是为了

A.美观

B.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20.以下四种声音中,在与听者相同距离下,哪种的分贝数最大

A.时钟嘀嗒声     B.汽车发动机声

C.打呼噜声      D.飞机起飞的声音

三、计算题(共6分)

21.某人打靶,靶与人的距离是340m,子弹离开枪口后经过1.5s,某人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

设空气阻力不计,则子弹离开枪口的速度是多少?

(此时气温为15℃)

 

四、实验探究题(共24分)

22.甲的声音是60dB,频率为500Hz,乙的声音是40dB,频率为900Hz,则:

(1)哪一个音调比较高?

(2)哪一个声音传得较远?

(3)若二人同时同地向街对面的丙喊话,哪一个人的声音可先传到?

 

23.下面各种情形都无法听到声音,其原因有:

A.振动频率过低;B.没有介质传播;C.能量太小。

请将代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太阳表面的巨大的太阳风_____;

远处的朋友的悄悄话____;

振动的手____;

24.分析论证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下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

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

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

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只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

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创新研究(共20分)

25.阅读短文,说出文中所描述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星期天,小宇和几个同学去郊外游玩,天气晴朗,微风吹拂着树叶沙沙作响,山涧中流水潺潺,花从中的蜜蜂在“嗡嗡”地闹着,小伙伴们唱起了欢快的歌曲……

 

26.请你展开想像的翅膀,想像假如声速变为和光速一样大,或变为0.1m/s,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请分别写出3个合理的场景。

 

广东省南海市初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B

A

A

A

C

A

D

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空气柱  振动

2.3×108  慢

3.弦乐器  管乐器

4.(3)   (4)

5.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凸透镜利用凸透镜成像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四、实验题(共30分)

1.(填表每空1分,结论2分)

 

 

 

 

固体

 

气体

 结论:

介质

  2.结论:

像到平面镜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3分)

  3.主要器材:

软皮尺钟表发声器

  (每个1分)

  步骤:

(5分)

  4.远离A(每空3分)

  5.凸镜对光有发散作用(3分)

  汽车的观后镜(2分)

  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2分)

五、计算题(共10分,每问5分,列式正确得3分,结果和单位正确各得1分)

  850m/s        2×103

六、简答题(共9分)

1.以看到冒烟时计时(1分)

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传播速度快。

(2分)

2.因为白色幕布能反射各种色光,表面不光滑能产生漫反射,使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以便坐在不同位置上的人都能看到。

(3分)

3.器材。

放大镜,纸。

(1分)

办法:

用放大镜会聚太阳光使纸点燃。

(l分)

理由: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