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汇总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7824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0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故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育故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育故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育故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育故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教育故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教育故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教育故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教育故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教育故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教育故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教育故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教育故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教育故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教育故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教育故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教育故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教育故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教育故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教育故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故事》汇总Word下载.docx

《《教育故事》汇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故事》汇总Word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故事》汇总Word下载.docx

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

不懂得赞美学生的老师就像没有艺术天赋的雕刻师,只懂得埋怨这块玉不够圆润,那块玉长得奇形怪状,没有符合他的要求。

而一个真正技艺精湛的雕刻家,会根据各块玉的形状雕刻出各种富有个性和灵气的惊艳作品。

用心去感受学生

汜水中心小学一二班王风

上课铃一响,教室里很安静,我把教室扫视了一圈后,笑着说:

“同学们,这次作业许多同学都全对,我非常高兴。

”我说边举起了一叠作业本,稍作停顿,我接着说:

“告诉同学们,今天王老师还发现了一份最满意的作业,你们猜他是谁的呢?

”不等我说完,同学们就一下子把目光投到柴栋栋身上。

我又停顿了一下,激动地大声宣布:

“陈——俊——伊——!

虽然他这次作业中还有小失误,但老师相信这份作业是他经过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来的”从同学们的眼神中,我看出了他们心中的疑惑。

于是我翻开作业本,把上面的“优”和一张可爱的笑脸展示给大家。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向陈俊伊表示祝贺!

”我带头鼓起了掌,教室里跟着响起热烈的掌声。

 

 要知道,这个“优”对陈俊伊来说可是“放卫星”的大事了。

一年级刚上学时,我就感到他是个“没嘴没手”的孩子,课堂上默默无闻,课后作业邋里邋遢,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也真正领教了他作业中错误。

我很快就熟悉了他的作业,不用看名字,就能一下认出:

字写得歪歪扭扭,本子也是脏乎乎的……  此刻,我看了一眼陈俊伊,平时沉默寡言的他,这时侯坐得笔直,脸上虽有些疑惑与不解,然而,我还是从他的眼神中捕捉到了兴奋,这一切来得太快,他可能还没有从课间的那一刹那中回过神…… 

 课间十分钟,我埋头批改作业,一路打钩,批到陈俊伊的作业时卡住了,我叫同学把他“请”到我的身边站着面批,他的作业本上有两道计算题做错了,我用红笔重重地圈了出来,一脸严肃地说:

“我一再强调做完要仔细检查!

你是不是没听进去?

”声音不高,分量却很重。

说完,我抬头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他什么也没说,原先充满渴盼的表情一下子变得木然,我的心为之一颤。

  等他走后,我又重新拿起这份作业:

字比以前工整不少,也干净整洁了,虽然有错题但错误率明显下降。

记得前两天发作业的时候,他老是悄悄地翻看优秀作业的名单,而我当时还曾不屑一顾地阻止他……噢,我对他做了什么?

猛然间,我仿佛看到了他那带着期盼的眼神,仿佛一下子明白他所有的含义……这份作业好沉,这是一个孩子用“心”写的,一个简单的对错符号只能来判断作业的正误,而面对一份真正有质量的、蕴涵着特别价值的作业,必须以自己的一颗真诚的“心”去发现、去触摸、去呵护…… 

 因为懂得了,所以也特别珍惜,我在他的作业本上工工整整写上了一个“优”,还特意画上一张迟到的笑脸。

此后,这样的“特批作业”多了起来,作业本上也多了许多丰富的内容:

一朵朵鲜艳的小红花,一张张可爱的笑脸。

我的教学故事

汜水中心小学一三班司玉香

作为小学教师,特别是一年级的班主任,在上课时等待学生回答问题是一件常见的教学问题,但是等了很长时间一句不说,真觉得是一种煎熬。

记得一次,我在给我们班上拼音教学时,叫到她朗读时,她只知道站着没有任何表情,也不开口。

给我的感觉好像就在等老师说:

坐下吧。

-----当时的我真的等得我都心烦意乱了,连上课的激情都变成怒火了。

我心想她是不是害怕说错,于是我告诉她:

没关系说错老师不凶你。

可她还是一言不发。

这下可惹火我了,我命令她立刻张嘴,可他倒好干脆把嘴紧紧的闭好。

于是我让她就站在自己的位子上检讨。

下课了,我坐在她的旁边询问,他还是一言不发,于是我把她带进办公室开始和她聊天,最后我用请求的语气让她在课堂上帮助老师解决一些小问题,她尽然说:

好嘛。

于是我基本上每节课都会留3分钟给她回答。

现在上课时他还会举手回答问题了。

通过这件事,让我意识到无论是在课堂内外,都不要让学生害怕老师,而要让学生信任老师、尊敬老师、喜欢老师。

走下心中的高台

汜水小学一四班尹亚洲

我读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没有讲台的日子》。

讲的是作者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走进教室却发现讲台不翼而飞了。

一问学生才知道,讲台坏了,被人搬去维修了。

没办法,这位依了十几年的教师只好在没有讲台的情况下给学生上课。

没有了讲台,这位教师觉得很不习惯,教案没处放,只好一只手拿着教案一只手捏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字,不写字时,两手不知往哪里放;

讲累了两手想撑一撑,却失去了支撑点,更让这位教师不习惯甚至觉得难受的是:

失去了讲台这个天然的”隔离墙”,他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暴露在学生审视般的目光中,再也寻不到平日里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仿佛没有了讲台教师的尊严全无。

但没过几天,他渐渐习惯了这种没有讲台的日子,甚至觉得没有讲台也挺好,他可以经常走下台去,走到学生中间去看看他们在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有时还能听见学生说的悄悄话。

学生觉得老师和他们更加亲近了,他们常常和他说说心里话,讲讲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情……他觉得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变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浓了,爱深了。

没有讲台的阻隔,表面上失去了师道尊严,收获的却是学生真挚的情感和心灵。

其实在许多教师心中都有一座无形的高台,他如同大山一样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

这种教师的权威其实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矗立起的一道隔离墙或是心灵空间的一道无法逾越的高台。

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道坎,作为班主任教师,作为未成年的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者和在校的监护人,更应走下这个高台,接近并触摸学生的心灵,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才能更好地作好班主任工作。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只有走下高台学生才能与你亲近,才会信任你乐于接受你的教导,你也才能在学生的监督下更加完善自己,做学生心目中完美的教师与长辈。

刚参加工作时,我也信奉“严师出高徒”的格言,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总是高高在上地和他们讲大道理,要求他们怎么怎么做;

或是严厉地批评,狠狠地教训。

可是我发现这些爱犯错误的学生毛病照犯,而且对我敬而远之,有的甚至一见我就远远地躲开。

我的说教不仅没起作用反而疏远了我们师生之间的关系。

最近,我无意间在一本书上看到陶行知当校长时用四颗糖子教育犯错误学生的事深受启发,原来教育学生还可以这样,而且效果比我们的方法好得多。

相比之下我以前处理一次事件的办法要差得多。

那是我刚参加工作时,那时我信奉“严师出高徒”这一信条,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经常批评调皮捣蛋的学生,以至于他们十分惧怕我,不敢和我接近。

记得一年国庆节的前一天,我叫班上几位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下午早一点到学校出黑板报,等到我下午来学校时,却听到乱糟糟的喊声和笑声,我猛地一推开门,笑声立即停止了,一个粉笔头竟“啪”的一声打在我脑后的门上,地上满是乱扔的粉笔头,连黑板上也遭了殃,到处都是粉笔扔的痕迹。

班上的淘气鬼王祎一手拿着一个粉笔盒,一手捏着一支粉笔,以一种僵硬的姿势愣愣地看着我,空气似乎凝固了,教室出奇的静……一股无名的怒火顿时从我心底油然而生,我一把将他拉到教室外,狠狠地训斥说:

“你捣什么乱?

看你把粉笔扔得到处都是,难道学校的财产就可以这样浪费吗?

”他听了,怯怯地说:

“不是我扔的,是他们……”他竟敢不承认,我听了更加火冒三丈,大声喝道:

“不是你还是谁?

做错了事还不承认!

”“你就知道冤枉人,只相信好学生,我说什么你也不会相信。

”听了他的话,我当时心里猛地一震,难道平日我真的只相信好学生吗?

回到办公室,静下心来一想:

莫非我真的错怪他了?

于是我找到缩在墙角的另外几个学生一问,才知道是他们出完板报后扔粉笔头玩,王祎并没有扔,而是叫他们也不要扔并且用粉笔盒把扔在地上的粉笔头捡起来,恰好被我撞到了……我一下子呆住了,都是我高高在上的威严姿态和平日里对调皮学生缺乏信任,学生对于委屈也默默承受不愿辩解,造成了今天这种后果,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下决心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重新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

第二天早读时,我在班上公布了这件事并公开向王杰道歉。

从这以后,王祎做事明显积极起来,还经常阻止别人做坏事。

我也经常在班上表扬他并常常给一些重要的事情让他做,他每次做事情都很卖力也做得很好。

我们俩的关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我给他信任的同时,我也从他的眼中读到了他对我的信任,慢慢的我说的话他愿意听了,做的好事越来越多了,坏事越来越少了。

为了进一步鼓励他,第二个学期我让他当上了班长,成为我的得力助手。

这件事使我深深认识到:

做为一个班主任你必须走下你心中的高台和学生做朋友,尤其是和后进生、淘气包做朋友,去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用你的真爱去赢得他们的信任和笑脸。

汜水小学二一班韦海玲

岁月的流逝总是不知不觉的,算算自己自从1999年上班到现在一转眼已经度过十几个春秋了。

十年间,经历了从当初刚出校门雄心勃勃但却缺乏经验的小老师,慢慢的成长成一位有了自己教学风格、受学生喜爱的“老”教师的成长历程。

其中既有苦涩也有甜蜜;

既有失意也有成就。

总之,虽路有坎坷,但终将通往彼岸。

还记得刚刚上班,我就担任了新一年的班主任,刚刚开始的几天我可以说是和自己的学生们一起熟悉了学校的一切,我们一起怀着好奇的心情参观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一起认真学习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一起制定了班级的班徽和努力目标……。

可真正的教学常规却远远比我想像的难得多。

每天的数学语文课就把我愁坏了,因为没有什么教学经验、驾驭教材的能力欠缺,尤其是当课堂遇到突发事件时,就更是一筹莫展了。

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现象,我坚信勤能补拙。

每天都请有经验的教师听自己的课,诚恳的向他们征求意见。

除了上完自己的课之后,我还坚持听老教师的课,向他们取经。

每天下班回家后先对自己当天的课进行总结,理清思路、找出闪光点和不足,进行记录;

然后把当天的听课材料进行梳理,也总结优缺点,进行记录;

最后开始备自己明天的课,在备课时尽量多的搜集优秀教案,取经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除了教学常规需要我去钻研外,学生中经常发生的突发事件也很让我头疼了一阵。

记得那天,有个孩子中午在吃了一根冰激凌之后,就吐了,满屋子弥漫着酸臭味,我当时也想吐了,可是我一想我是老师,就忍住恶心感,收拾开来。

记得那天的晚饭我都没有胃口吃。

虽然是刚刚上班的新老师就经历了这么多的考验,但我觉得这也是宝贵的经验,对我以后的班主任工作是有很大帮助的。

回首参加工作的十年里,我有八年的时间都在担任班主任的工作。

我喜欢和学生在一起的感觉,因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浸透着我的汗水;

他们的每一份成功都有我的伴随;

他们的每一滴泪水都有我为他擦去;

他们的每一次跌倒再爬起都有我的鼓励,我的学生和我一样,乐观开朗。

我曾经教过的学生张仪,出自单亲家庭的他和身奶奶一起生活,他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写作业,考试经常交白卷。

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认真的分析着他的心理,我觉得他所有问题的根源就是缺少母爱。

所以不论从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我都爱护着他。

假期我值班,我就让他代着作业到学校来帮他补习,看着他写作业;

下班后又请他吃东西,送他回家的路上他笑眯眯的牵着我的手,对我说:

“老师,你像妈妈一样好。

本学期开始我又回到了自己熟悉和热爱的班主任队伍,一如既往的忙碌、一如既往的快乐。

每天在二年级一班的教室里,都可以看到我那忙碌的身影。

忙碌着准备上课;

忙碌着组织学生们打扫除;

忙碌着布置板报;

忙碌着领着学生练习跳绳;

忙碌接待家长,回答着他们的一个个问题;

忙碌着批改着一摞又一摞的作业;

忙碌着为学生们出练习卷……,有时忙得自己一天都顾不上喝水。

因为现在这个班级的一半点学生都是住校,他们的家长大都忙于生计,所以我选择走进他们的家庭来了解学生、与家长沟通。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更深的体会到了老师的责任是多么的重大。

在我的努力下,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稳步的提升,最重要的是他们变的越来越开朗了。

我正在鼓励他们一定要好好的学习和表现,让妈妈和老师高兴。

看着他稚嫩的脸庞、听着他幼稚的回答,我心里特别欣慰。

班主任工作的点点滴滴虽然琐碎,但为了学生的快乐成长,我觉得值得。

老师虽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

老师虽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十几年,我不求自己获得多少荣誉,我将一如既往的、兢兢业业的继续为教育事业努力奋斗!

一块橡皮

汜水小学二二班李岩

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即使再差的孩子,他们都是要求上进的。

也许他们错误连连,也许在老师的眼里他们屡教不改,也许他们故意和老师作对,但他们毕竟是孩子,只要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他们,他们在我们的眼里就都是美的,将来有一天他们也就随着我们的眼光真正变美了。

我们班有个孩子叫季超意,他是个可爱又可恼的小男孩。

可爱是因为他脸上常常是春天般的笑容,看到他的笑脸你会忘记所有的烦恼。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却常常让我感到头疼。

上课时他端端正正坐不到三分钟,背就弓成了一只大虾。

甚至于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时还会傻呵呵的笑。

正因为听课不专心,所以作业常常不能完成。

和其他科任老师谈起他,没有不摇头的。

在和孩子的爸爸交流中了解到,平时父母忙着打工没有时间管他,就靠正在念小学四年级的姐姐督促他学习。

可姐姐毕竟也只是个孩子,而且家中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影响到他也根本不听姐姐的话,甚至连该自己做的如:

整理书包、背书包之类简单的事也由姐姐代劳。

他身上还存在不少陋习,不爱干净,看到好的东西,或是捡到的铅笔、橡皮,就占为己有。

第一学期,我和其他老师也采用了许多激励的办法,可就是不见效果。

当时只好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唉,慢慢等吧,兴许明年大一岁会好些。

开学初,他的情况并没有好转,甚至还有些变本加厉。

我不由得从心底为他着急起来。

在期中考试前,我让孩子们自己制定目标:

你打算在考试中取得怎样的成绩,如果超过自定的目标,老师就有奖励,奖品是学习用品。

我想用物质奖品刺激刺激。

陈怡男给自己定的目标并不高,仅仅75分。

考试结束后,他也没能超过自己的目标,我的心也在往下沉,我想:

完了,这下他更没信心了。

可出乎意料的是,期中考试后,季超意好像变了一个人,上课坐端正的时间明显比以往要长,作业也很少拖拉,上课还积极举手发言。

我反复思量,考试过后我虽没有因为他考的不好而批评他,可也没有刻意为改变他多加表扬,到底是什么触动了他心中的那根弦?

课间,我故意多关注了他几眼,发现他总爱往获得奖品的那些同学跟前凑,我在他眼中看到了羡慕。

兴许是家庭贫困的原因,精神奖励在他看来并没有物质奖励来的实际。

看到这些,我在辅导他作业的时候时不时敲敲边鼓:

“想不想老师送你一块橡皮呀?

想不想……”一段时间之后,季超意的进步很大,尽管有时还会犯些错误,但都不在那样让人感到无可奈何了。

我和其他老师都很欣慰。

回想事情的前前后后,我猛然醒悟了“三分教育,七分等待”的内涵。

俗话说的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化三尺,也非一日之暖啊!

每个学生摆脱幼稚,告别无知,抛弃恶习都需要一个过程,教育就是一个朝朝暮暮、集腋成裘的过程,是一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我们不能心浮气躁,不能急于求成,要学会等待,积极地等待,如同蜜蜂等待花开,晚霞等待朝阳一般。

我的教育故事

汜水小学二三班房鹏慧

今年,我担任二三班的班主任,当了十来年的班主任,还是第一次带这么小的孩子。

因此与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也就最深刻。

一朵错加的“笑脸花”

一天,上识字课,由于教学手段的改进,孩子们学得十分投入,原本单调乏味的识字课变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

下课后,意犹未尽的学生还围在讲台边问这问那。

我的心情也非常好,轻松愉快地和他们交谈着。

有个孩子建议说:

“老师,以前只要我们表现好,您都会给我们加一朵‘笑脸花’,今天也加一朵吧!

”“好啊!

”我欣然应允,“发言两次以上的还可以多加一朵。

”于是,小朋友们拿着书拥了过来,开心地说着、看着、笑着......我被孩子们的天真和可爱紧紧包围着。

加完“笑脸花”,当我捧着教具正准备走进办公室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一个稚气而又熟悉的声音:

“老师,等等我!

”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曹澎涛——一个很有灵气但注意力较容易分散的小男孩。

“有什么事吗?

”“老师,我这节课只回答了一个问题,但我刚才没听清加‘笑脸花’的要求,让您帮我加了两朵。

”曹澎涛说着,脸上红通通的。

没听清?

可能是吧,也有可能是为了弥补虚荣心犯下的过错而找一个美丽的“借口”吧。

但不管怎样,他毕竟来到了我的面前想我说明了真相。

“真是个诚实的好孩子!

”看着他红红的小脸,我的内心不禁闪过一丝感动。

“这样吧,”我摸了摸他的头,“这朵‘笑脸花’你先留着,老师相信你以后一定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真的?

谢谢老师!

”他眨巴着大眼睛,高兴地裂开了小嘴巴一蹦一跳地走了。

后来几天,我欣喜地发现,曹澎涛听课格外专注,思维也特别活跃,常常把小手举得高高。

这是我所没有想到的,我庆幸自己没有划去那朵错加的“笑脸花”。

“加分”风波

今天,卫生老师付老师走进办公室对我说:

“你们班的孩子真好,今天他们把大门口那一片捡得真干净!

”我听了,很高兴,心想:

昨天的教育有效了。

昨天大课间打扫卫生时,有个班的学生去倒垃圾经过我们班门前时,由于跑得太急,还有风,飘下了几片垃圾,我们班的张明晖看到了这一幕,在他的帮助下付老师找到了那个学生,批评教育了一番,对张明晖则表扬了,还说要我我班加一分。

班会课,我走进教室,孩子们争着告诉我张明晖为班级加分了,张明晖一脸得意。

我了解了事情的经过,表扬了张明晖能与不好的行为斗争,接着话锋一转,说:

“老师觉得张明晖做得还不够好,你们知道怎样做就更好了吗?

”片刻的沉默后,孩子们反应过来了,说:

“学校是我们大家的,主动捡起来更好。

”“是啊,如果张明晖看到了能主动捡起来,再向老师反映情况,帮助教育那位学生,那就更棒了。

”有孩子插嘴:

“那样付老师要为我们班加三分了!

”“好啊,老师等着你们加三分。

于是,今天的最后一节,我又谈起这个话题。

“今天,我可高兴了,付老师专门到办公室来表扬我们班的学生把大门口那一片捡得真干净,哪些学生参与了?

活雷锋们站起来。

”话音还未落,教室里就骚动起来了。

“事情不是这样的。

”“他们骗人!

”许多手举了起来,都争着要告诉我。

我的心咯噔一下,看来事情远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

“活雷锋”们站起来了,一看是几个调皮的学生,其中就有张明晖。

我示意大家安静,请其中的一位学生说。

“今天门口的垃圾是我们班自己扔的,不该表扬。

事情是这样的:

张明晖和杨宽去倒垃圾,一边走一边打闹,把垃圾打翻了。

于是,程相杰、张明晖等几个学生拿了笤帚要去打扫,正好被付老师看到了,问起来,张明晖说有人掉的,他们是去打扫的。

付老师就表扬了他们。

”“孩子们,你们觉得这样做对吗?

”“不对,我就觉得张明晖欺骗了老师。

”“这样做是自己骗自己,弄虚作假。

”张明晖的眼睛红了。

“张明晖,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我,我当时只是想为我们班加分。

”“孩子们,这样的分加了我们高兴吗?

”“不高兴,挺不好意思的。

”“要是被别班的学生知道了,我们班的脸就丢尽了。

”我语重心长地说:

“是啊,我们是要为班级争光,但是要光明正大。

其实今天张明晖等学生在垃圾打翻了敢于承担责任,主动去打扫,是值得表扬的,但是为了加分,故意隐瞒事实就不对了,加了分也不光彩。

今天付老师在办公室表扬我们班时,一二年级的班主任都在,当时我心里自豪、高兴得没法说,可是现在我的脸火辣辣的,难为情啊!

大家沉默了,“孩子们,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请偶们该怎么做呢?

”“向付老师承认错误!

”“不行,那加的分不就没了?

”意见不一,争论继续进行。

“是啊,付老师知道了,全校就都知道了,那多没面子啊!

”“可是,这分根本就不属于我们,我们怎能知错不改呢?

”“我觉得我们加了分也不心安理得,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与其让别人知道了笑话,不如我们自己主动承认错误。

”“只要我们态度诚恳,付老师会原谅我们的。

”渐渐的,大家达成共识,我暗自为学生的懂事高兴。

“那么,你们认为派谁去认错比较好呢?

”“张明晖,因为是他犯得错误,老师常说一人做事一人当,应该由他去认错。

”“我认为班长去比较合适,说明我们对这件事很重视。

”“还是张明晖去比较合适,付老师更重视他的态度,他若真的认识到错误了,付老师才会原谅我们班。

”张明晖也表示,愿意向付老师说明情况,挽回班级形象。

最后,张明晖和班长一起接受了这项特殊的任务。

汜水小学三一班赵晓丽

从教已经十五年了,十五年的时间,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对一个人来说,却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

大部分的时间我都是做着班主任的工作,在这段时光中,我以自己满腔的热忱对待自己的事业,对待自己的学生。

在这之间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有许多的成长历程,回忆起来有些是那么的开心,有些是那么的激动,总的来说是苦辣酸甜五味皆全呀。

我对于所有的学生我都会一视同仁,当学生有进步时,我会及时做出表扬,而当学生犯错时,我也会做出合理的批评与教育。

不会因为他成绩好而心存袒护,而对成绩差的学生抱有偏见。

成为一名“人和”的班主任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当然“人和”的班主任也应该是有威信的,而威信并非凭空产生,是要靠自己树立的,以身作则,言教不如身教,良好的身教是树立威信的最好办法。

另一方面“人和”的班主任又应该是具有亲和力的,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情感的,如果威信能使学生对教师敬重,那亲和则使学生对教师不会敬而远之,情感像一根纽带,把教师与学生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日常的工作中,用“爱”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当孩子表现好时,教师看似不经意地摸摸其脑袋或拍拍其肩膀、后背等,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鼓动。

在和学生交流时我会注意自己的语气和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