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课题论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162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课题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课题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课题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课题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课题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课题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课题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课题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课题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课题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课题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课题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课题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课题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课题论文.docx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课题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课题论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课题论文.docx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课题论文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课题论文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课题论文

 

摘要文化和语言相互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形成社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文化在语言中得以映射,从语言中总能发现该语言的人们所做所想。

通过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学生能够更深地了解语言如何在其文化中得以发展和使用。

在高中英语课堂进行英美文化因素的教学,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语言学习的必要。

此外,通过学习文化因素,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英语语言,在与外国人交流过程中知道有所禁忌,也能对于各种媒体中的英语国家的文化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本文将研究文化,文化意识和文化渗透的相关概念,讨论高中英语课堂中进行文化因素教学的必要性。

通过分析城关中学高二115名同学的问卷调查结果和小测验结果来了解目前城关中学英美国家文化教学的现状,从而进一步讨论在高中英语文化中所教所学的内容,即背景知识,词汇和习语,肢体语言,禁忌和委婉语及价值观。

最后,本文将重点探索如何在阅读,写作,语法,和口语等不同的课型中进行文化因素教学的建议,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实践文化因素教学这一活动,在高中英语课堂中行之有效地进行文化教学和学习。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文化因素;建议

1引言语言和文化紧密相关。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能够反映某一文化的民族特点和社会性,语言也是文化的基础,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间传播。

可以说,语言反应文化,文化解释语言。

此外,我们已步入信息时代,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了解到西方文化,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指导,学生或许会对西方文化产生误解。

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高中英语课堂进行文化因素的教学,以使学生能够区分英语国家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是英语教学的必要环节。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语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因素的教学能够给与学生体验在实际中应用语言的机会,使学生更好得使用这门语言。

传统英语教学过度重视单词和语法,高中的英语教学就是一种固化模式,即单词-短语-句型,而很少去考虑文化因素教学。

重语法而轻文化的教学模式为跨文化交际带来了的误解甚至是冲突。

新高中英语课标中明确指出,“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

学好英语,不仅要掌握英语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还要了解英语语言所依附的文化背景,以及汉英文化在礼仪习俗、家庭模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目前对于文化因素和文化意识已有大量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注重不同的活动而非英语课型。

众所周知,高中英语教学以阅读,语法,写作和口语课等形式进行,所以研究如何在不同课型中进行文化因素教学是让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有效方法。

这篇论文对于蓝田县城关中学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态度,学校对于西方文化因素教学的现状,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进行调查,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及分析结论,总结出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主要方面,给出在不同课型中进行文化教学的建议。

2文献综述2.1文化文化是一个涵盖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涉及语言、生活方式、历史地理、教育制度和艺术等方面,因此对于文化的定义也是林林总总。

在中国,“文化”一词最早是以动词出现的,《说苑·指武》云: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文化”是与武力相对应的“文治教化”,这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相去甚远。

西方国家对于“文化”的论述要晚于中国人,1871年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指出: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中西方国家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都从各自研究的专业领域对文化做出了定义,这些概念相互补充。

总结各方言论,“文化”包含三个层次,即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

所谓观念文化,主要是指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它既不同于哲学,也不同于意识形态,是介于两者之间而未上升为哲学理论的东西,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

所谓制度文化,是指在哲学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制度。

它们或历代相沿,或不断变化,或兴或废,或长或短,或以各种典章制度文本形式出现,或以一种“潜规则”的形式默存于人们的心灵深处,是一种中层次的文化。

所谓器物文化,则是指体现一定生活方式的那些具体存在,如住宅、服饰等,它们是人的创造,也为人服务,看得见,摸得着,是一种表层次的文化。

2.2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指生活在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对本区域、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历史、地理、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社会制度、法律法规、文学艺术、体育娱乐、价值取向等对方位、多角度和多个层次的理解和接收后,在每个人身上所产生的综合意识。

这种意识反过来又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及人生观的形成。

文化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概念的内省性或反思性,也就是说,洞察和感受他国文化的运作方式或文化系统对于个人从文化上认识自我和自我身份具有重要意义。

3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3.1问卷调查设计a.调查目的

b.城关中学学生对于英语及西方文化的态度

c.文化教学在城关中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学现状

d.城关中学的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情况3.2调查对象随机从城关中学高二年级抽取两个班的同学进行调查问卷,其中包括68名男同学和47名女同学,平均年龄为17岁。

3.3调查工具调查工具包括一份调查问卷和一份关于西方文化的小测试,都由课题负责人根据该课题的研究内容而设计。

调查问卷包括十个问题组成,这是个问题关于两个方面。

第一至五题用来了解学生对于英语及西方文化的态度,六至十题用来调查英语文化因素在本校英语教学中的现状。

小测试的15个问题是关于西方文化知识的。

第一至三题用以了解学生对于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四至六题是测试学生对于英语词汇和习语的掌握情况,七至九题来测试学生对于西方常用肢体语言的了解情况,十至十二题来测试学生对于西方禁忌语和委婉语的了解情况,十三至十五题用以了解学生对于西方价值观的了解。

3.4调查过程两名英语老师分别在随机选取的两个班分发调查问卷和测试共计115份,要求学生在25分钟之内完成,过程中不允许讨论或者查阅资料。

25分钟后收集问卷和测试109份,其他的6份因为未完成或未根据要求完成而不计入结果统计。

有效率94.78℅。

3.5效度和信度a.效度

设计问卷调查前,课题负责人阅读大量有关如何设计出好的调查问卷的书籍及其他关于高中文化教学的论文。

设计过程中,负责人仔细检查是否每个问题能达到这次调查的目的,确保每个问题表述清楚,与目标相关。

为了确保学生理解“西方文化”“文化意识”等抽象概念,负责人在这些概念后加入具体的例子以让学生了解更多。

对于小测试中的15个问题,负责人在从报纸,杂志,书本,网络中阅读了大量关于西方文化的问题后选出了15个典型的问题,这些问题符合城关中学高二同学的认知现状。

高二同学在初中学习过圣诞假的信息,在必修五中学习了英国的相关知识,在必修四中学习了西方肢体语言。

这些措施保证了问卷的效度。

b.信度

参与调查的115名同学是随机从城关中学的10个普通班随机抽取,回答问题前,给学生发出细节性的指令,并且严格控制时间。

学生不允许查阅资料或者讨论,匿名完成后上交。

这些措施保证了问卷的信度。

3.6调查结果及分析表格略3.6.1城关中学学生对于英语及西方文化的态度一至五题反映了学生对于英语及西方文化的不同态度。

对于这所位于县城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鲜有机会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他们学习英语的主要原因就是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以被理想的大学录取。

鉴于此,他们对英语的态度不够明确,一小部分同学极度喜欢英语或者厌倦英语,大多数学生并不关注他们对于英语的兴趣只是期待获得高分数。

对于这么语言没有足够的理解,那么对于西方文化的态度也是模糊的。

令人惊讶的是多达百分之七十二的学生由不在乎或者不关心他们是否对西方文化感兴趣。

尽管如此,大多数的学生还是认为有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在他们看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因素教学是合理的要求,但是结果还有待观察。

此外,对位问题四,百分之四十四的同学认为文化教学有利于掌握英语语言,五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对已一些试题有用,似乎他们学习西方文化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他们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数。

面对西方文化的浪潮,百分之五十九的学生他们是否能分清其精华与糟粕。

3.6.2文化教学在城关中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学现状从问题六的结果可知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进行文化教学的情况。

很少有老师高频率地开展文化教学,几乎不进行文化教学和经常进行文化教学的教师比例相当,令人担忧的是百分之五十七的老师偶尔进行文化因素教学,这和要求相差甚远。

问题七至十展示了学生喜欢学习西方文化的方式。

首先,一些学生想要学习肢体语言,因为它在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繁。

学生对于背景知识,词汇和习语,委婉语和禁忌语也表现出了同样的兴趣。

其次,学生认为学习文化知识最好的阵地是阅读课,因为阅读课中含有大量关于西方文化的文章,紧随其后的是口语课,语法课和写作课。

学生认为听力课是最难进行文化知识学习的课型。

最后,学生更喜欢用传统的直接介绍法来教学。

错误分析和对比法也受到欢迎,这是因为他们习惯于在学习中处于被动位置。

在所提供的十个活动中,角色扮演和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极为受欢迎,收发电子邮件是选择人数最少的,因为学生很少使用它。

3.6.3城关中学的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情况表格略

这份小测试共有15个小题,每题4分。

每个方面(背景知识,词汇和习语,肢体语言,委婉语与禁忌语,价值观)各有三个小题。

从上表可知,最高分56分,最低分只有4分,平均分也只有28分。

显而易见,结果差强人意,学生对于西方文化了解甚少。

学习英语至少四年之后,如此的结果确实令人吃惊,而且,缺乏相关的文化知识也影响了他们对于英语语言及阅读的理解。

分析学生们的错误选项,可知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

首先,学生只学习出现在课本中的西方文化知识,并不关注相关的知识。

例如,必修五第二单元的话题是英国,学生可从课本中得知英国最大的部分是英格兰,所以几乎所有的学生此题都做对了,但是第三题却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给出了正确答案,因为课本上并没有相关知识。

事实上,关于美国和英语的文化知识经常被用来作比较,但是学生没有广泛的阅读习惯,所以文化知识欠缺。

其次,有没没有充分意识到中西文化差异,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风俗也适用于西方国家。

例如,在第五题中,“aluckydog”意思是幸运的人,在中国狗是一个贬义得到意向,但是早西方国家狗代表着忠诚。

没有意识到这个差别,学生也易于犯错。

此外,学生只记每个单元的语言点和语法,忽视了相关的文化知识,这其实是由他们得高分的学习初衷所导致的,所以文化知识被认为于提高成绩无益,此类错误认识导致忽视了文化知识的学习。

4高中英语教学中五个主要的文化因素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

现将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五个模块每个单元的话题列举如下:

表格略

通过以上表格,我们清楚地了解了高中英语教学中主要的文化因素。

在我看来,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背景知识,词汇和习语,肢体语言,委婉语和禁忌语,及价值观。

4.1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包括几个主要英语国家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科学和技术及教育等等。

例如,必修三第五单元的话题是加拿大,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加拿大地理上的一些基本知识,但对于了解整个国家还远远不够。

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可以在课堂开始的十分钟做一个关于加拿大常识的小测试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1.Canadaisin_______.

A.AsiaB.EuropeC.SouthAmericaD.NorthAmerica

2.WhatisthecapitalofCanada?

A.TorontoB.VancouverC.CalgaryD.Ottawa

3.WhichisthelargestcityofCanada?

A.TorontoB.VancouverC.CalgaryD.Ottawa

4.Whichcitywerethe2010WinterOlympicGamesheldin?

A.TorontoB.VancouverC.CalgaryD.Ottawa

5.Whatlanguage(s)doCanadiansspeak?

A.EnglishB.EnglishandGerman

C.EnglishandFrenchD.EnglishandSpanish

6.WhichisthenationalflagofCanada?

(pictures)

7.WhichisthenationalemblemofCanada?

(pictures)

8.WhatisthenationalanimalofCanada?

A.BeaverB.GrizzlybearC.PolarbearD.Penguin

9.What’sthenationaltreeofCanada?

A.Mapletree(枫树)B.Eucalyptus(桉树)C.Oak(橡树)D.Cedar(雪松)

10.WhatistheCanadianleadercalled?

A.PresidentB.PrimeMinisterC.ChairmanD.King

通过以比赛的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学生对于加拿大的地理,政治,语言和首都等等有了总体的认识。

在此期间,还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来展现于加拿大相关的知识。

当然,文化教学应该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所以在比赛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组织问题和答案,来完成小短文,可以使用最近新学的短语和句型。

以下是可能的版本之一:

CanadaliesinNorthAmericaanditisamulticulturalcountry.Itisthesecondlargestcountryintheworld.OttawaisitscapitalandTorontoisthelargestcityofCanada.The2010WinterOlympicGameswereheldinVancouver.CanadiansspeakEnglishandFrench.TheCanadianleaderiscalledPrimeMinister.ThenationalflagofCanadaismadeupofredandwhite.MapletreeisthenationaltreeandBeaveristhenationalanimal,whichisverylovely.

除过这些,课后还可以进行文化因素教学。

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例如加拿大的历史,加拿大的政治,加拿大的先进科技或者教育体系,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学生以各种方式尽可能多地寻找相关信息,之后可以以dutyreport,对话或者作文的形式分享给其他同学。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增强了自身能力,也学会了如何在实际情况下使用所学知识,这也不失为提高英语的一种好办法。

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对中国文化和加拿大文化进行比较,尤其是教育体系的对比。

除过以上的例子,教师还可利用大量的机会教给学生背景知识,例如关于圣诞节和感恩节的知识,阅读材料中出现的一些著名人物如莎士比亚,JaneGoodall。

当学生学习了相关的背景知识,他们就会对于某个文化有了具体的认识,这可以丰富他们的写作材料,也是日常交流的话题。

4.2词汇和习语4.2.1词汇

语言反应文化,也受到文化的影响,文化多余语言做明显的影响体现在词汇上。

词汇有显性和隐性含义,仅仅了解单词的定义只是冰山一角,词汇还有文化含义。

其文化含义与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和思维方式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当提及同一个词时,不同文化环境的人会联想到不同的意思,甚至会出现误会。

所以,高中英语教学中应重视一些词汇的隐性含义,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英语国家的文化和文化差异。

4.2.1.1关于颜色的词汇

除过描述事物,关于颜色的词汇在特定情境中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因此颜色类词汇的文化含义也应该是文化教学的一部分。

例如:

Mr.Smith,averywhiteman,butaveryyellowone.Hewasveryredwithangerwhenhefoundhimselfcheatedbyhisclosefriend,buthesaidnothing.LastFriday,ablackletterday,hehadacaraccident.Hewaslookingrathergreenandfeelingbluelately.WhenIsawhim,hewasinabrownstudy.Ihopehe’llsoonbeinthepinkagain.

这篇文章中反复出现关于颜色的单词,但是几乎都不是原意。

例如,在中国文化里,黄色代表着淫秽,肮脏然而在英语里黄色代表着勇敢。

蓝色,在英语里是情绪低落,不快乐的意思,ablueMonday意思是糟糕而不幸的一天。

白色,绿色和紫色也都除过基本的意思外还有它们的文化含义。

4.2.1.2关于动物的词汇

关于动物的词汇含有与之相关的品质的意思,但是不同的文化对于同一种动物的态度也是不同的,所以很有必要了解一些关于动物的文化知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狗”的形象。

在汉语里,它是贬义词,“狗腿子”“狗仗人势”“走狗”都用来描述不好的人,然而在英语里,狗有着极其相反的含义,它被视作人类忠实的朋友,是褒义词。

Aluckydog意思幸运的人,abigdog意思是重要的人。

同样,龙,猫等动物类单词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4.2.2习语

习语来自于社会生活,他们往往与典故,历史事件或者著名人物有关,所以仅仅看表面意思会让学生感到迷惑。

例如,“toraincatsanddogs”意思是大雨倾盆,但是初学者很难理解大雨和猫狗有什么关系。

其实,根据神话故事,猫对于天气有着很大的影响,每次猫上蹿下跳时水手们会说“Thecathasagaleofwindinhertail”,猫可以帮助水手们预测风暴所以被当成大雨的象征。

此外,一位叫Odin的神仙掌管着智慧,诗歌,战争和农业,他身后带只狗就是大风的象征,所以当dogs伴着cats时就是大雨倾盆。

还有一个例子,“bringhomethebeacon”意思是赚钱养家糊口,这起源于一个古老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农村的交易市场中,人们比赛抓住一只涂着油的猪,胜者的奖励就是那只猪。

“beacon”象征着食物,在古代深受罗马和希腊人的喜爱,所以“bringhomethebeacon”就是通过带回食物来养家糊口的一种方式。

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个故事就不能理解这个短语。

4.3肢体语言我们不仅通过说话去交流,还可以通过姿态和身体动作来交流。

普遍使用的肢体语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在交流中起着表达情感和态度的作用,但并非所有的肢体语言在不同的文化中传达相同的意思,学生需要学会在英语国家广泛使用的肢体语言,尤其是与我们不同的。

西方人在与人交流时习惯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太靠近别人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朋友,熟人和亲戚之间的距离是45至80厘米,同事或者商业伙伴及社交活动中的人经常保持1.3-2米的距离。

我们要记住,在西方国家,一定不要距离别人太近,这会使人不舒服。

然而中国人认为靠近别人是友好和亲密的表现,在公众场合也没有保持足够距离的意识,所以人们并不在意在公交车里或者火车里人挨着人的情况。

除过姿态和身体动作,眼睛也是经常使用的交流工具之一。

语言可以欺骗别人或者传达错误信息,但是眼睛会无意中透漏出人内心的想法。

眼睛直视对方表明你对对方的话感兴趣,他们能吸引你的注意力,说话者会愉快地进行对话。

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对话中直视对方的眼睛和脸是礼貌的,不能直视则被表现了你的恐惧,内疚或者漠不关心,对方就没有继续对话的欲望了。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持续盯着别人的眼睛看也会使别人不舒服,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每个文化中都有大量的肢体语言,比如耸肩就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动作,意思是我不知道或者我不在乎,还有皱眉,竖起大拇指等等,了解这些可以帮助学生交流更容易一些。

4.4禁忌语和委婉语在交流中,有些话不能直接说出,因为这些话被认为是危险的,尴尬的或者会带来不幸和灾难,所以有些词汇会被一些人或者场合严格限制,这就是禁忌语。

由于有了禁忌,委婉语就出现了。

为了不冒犯别人或者对话不愉快,人们会使用迂回的,或者并不那么准确的词汇或者短语来代替禁忌语。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禁忌,所以高中学生应学会主要英语国家的禁忌语和

委婉语以免造成尴尬或者不快。

例如,在西方国家,13被认为是不吉祥的数字。

建筑物没有13层的编号,房屋也没有这个编号,人们就餐时也避免13个人一起。

对于这一点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最常见的就是耶稣和他的12个门徒一起吃晚饭,但是他的第13个门徒出卖了他,使得那顿饭成为耶稣的最后的晚餐。

从那时起,人们认为13会带来不幸和苦难所以会避免提起这个数字。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如果一个人看不见,说别人瞎的是不礼貌的,我们可以换种方式表达,比如说视力困难或者不容易看清楚。

4.5价值观价值观是社会生活和文化的产物,与宗教信仰和种族主义,从各方面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通过学习语言学生能理解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人所说的和所做的,但是了解那个文化的价值观就能知道为什么他那么说或者那样做。

在文化因素的教学中,必须进行主要英语国家的价值观以使学生精确而深刻地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

西方国家高度重视个人主义和独立主义,所以他们尊重别人的个性和独立,较少关注别人的隐私。

4.5.1个人主义中西文化价值观差异最明显也最大的一个表现就是对于西方国家对于个人主义的重视。

个人主义认为个人价值至高无上,强调自我支配和自我控制,反对权威、宗教、国家、社会及其他任何干涉和阻挠个人发展的外在因素。

同时,个人主义又是一种价值体系,一种人性理论,甚至成了对某种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行为的一种态度和倾向。

美国成了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典型代表,这种植根于早期殖民时期及在开拓边疆时期得到发扬光大的自立精神一直延续至今,成为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督精神,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共同构成美国文化的三大支柱。

但代表美国文化模式基本特征的个人主义却是直接、真实地涵盖了美国思想。

个人主义成了美国人的最高理想及社会理想和世界观。

对美国人来说,个人主义等于其生命攸关的身份认同。

美国的个人主义源自基督精神的理性原则及对个人自主的追求。

4.5.2独立性独立是中国学生急需的一种能力,也是文化因素教学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应对自己的生活,也很少独立做决定。

独立性体现在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上。

西方国家的父母重视有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他们独立做决定的自由与机会,这对于孩子的兴趣和自信有很大的影响,父母也鼓励孩子去克服困难,经理痛苦,独立解决问题并且承担自己犯错造成的后果。

西方孩子有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职业的自由,他们的选择是为了自己的快乐和幸福,而不是养家糊口或者实现家人的理想。

中国学生或许很难理解西方国家的孩子帮助父母做家务会获得相应的报酬,他们也不认为自己有责任帮助父母承担家务。

4.5.3隐私中国人往往难以理解西方人对于隐私的极度重视。

正如格言所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