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3180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docx

过湿土及含有有机质的土一律不得使用;

属于沟槽回填,应将槽底木料、草帘等杂物清除干净。

2、过湿土要经过晾晒或掺加干石灰粉,降低至接近最佳合水量时再进行摊铺、压实。

(五)带水回填

由于地下水位高于槽底,又无降水措施,或降水措施不利,或在填土前停止降水。

地下水积于槽内,或因浅层滞水流人槽内,雨水或其他客水流入槽内,不经排净即行回填土。

1、排除积水,清除淤泥疏于槽底,再进行分层回填夯实。

2、如有降水措施的沟槽,应在回填夯实完毕,再停止降水。

3、如排除积水有困难,也要将淤泥清除干净,再分层回填砂或砂砾,在最佳含水量下进行夯实。

(六)不按段落分层夯实

1、不按分段、水平分层技术要求回填,而是随高就低、层厚不一的胡乱回填。

2、分段回填的搭茬不是按每层倒退台阶的要求填筑和碾压。

3、无法碾压的边角部位,未用夯打。

1、要按规范要求,分段、水平、分层回填,段落的端头每层倒退台阶长度不小于1m,在接填下一段时碾轮要与上一段碾压过的端头重迭。

2、槽边弯曲不齐的,应将槽边切齐,使碾轮靠边碾压。

对于检查井周或其他构筑物附近的3)边角部位,应用动力夯或人力夯夯实。

(七)路肩边坡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路肩、边坡松软

1、填方路基碾压不到位,使路肩和边坡未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2、填方宽度不够,最后以松土贴坡、松土填垫路肩,又不经压实。

3、路基填方属砂性土或松散粒料,所形成的边坡稳定性差。

1、填方路堤分层碾压,两侧应分别有20~30Cm的超宽,最后路基修整时施以削坡,不得有贴坡现象。

如有个别严重亏坡,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夯实。

路肩的密实度应达到轻型击实的90%以上。

2、路基填方如属砂性士或松散粒料,其边坡应予护砌或栽种草皮、灌木丛以保护,或加大边坡坡率,一般应大于l:

2。

3、路面完工后,所填补的路肩亏土,必须碾压或夯实,密实度应达到轻型击实的90%以上。

4、采用石灰土或砾料石灰土稳定路肩。

5、在路肩外侧,用块石或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护肩带。

其最小宽度200mm。

6、铺条形草皮或全铺方块草皮进行边坡植被防护,前者用于一般路堤边坡,后者用于坡长8m以上的高填方边坡。

7、采用片石、卵石或预制块铺砌在边坡表面,用以加固边坡。

(八)边坡过陡

受拆迁占地等因素影响,下层路基填筑宽度窄于路基下口设计宽度,而路基顶面又要满足路基总宽度,便形成了边坡小于设计坡率。

1、要按照设计边坡坡率施工,使用坡度尺检查控制坡度不小于设计规定。

如无设计规定,一般不得小于1:

1.5。

2、如受条件限制,边坡小于1:

1.5时,要护砌砖石护坡,边坡直立时要砌筑挡土墙。

(九)路肩积水

1、路肩碾压不实,与路面接茬处的路肩经右侧车轮反复走压下沉,形成沟槽。

或虽经碾压但未经修整,高低不平或路肩横向反坡。

1、重视路肩工序的质量控制,按设计横坡进行碾压修整,使密实度不低于轻型击实的90%,横坡偏差不大于±

1%。

2、要求路肩不得有积水现象。

3、如为防止路肩边坡冲刷,也可将路肩作成反坡,将雨水顺纵向汇集一处通过水簸箕排出路外。

二、路基排水及防护

路基排水施工中,经常因管理不善,造成排水沟沟底纵坡不顺,断面尺寸不准,排水无出路等质量通病,必须在施工中针对产生原因,积极予以防治。

(一)、边沟、排水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排水边沟沟底纵坡不顺,断面大小不一,未按设计纵坡和断面开挖修整边询,忽视对附属工序的质量检验。

2、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开挖断面和纵断面高程开挖修整,认真作好工序质量检验。

(二)路基排水无出路

1、工程设计单位设计调查工作不细,未解决排水出路问题。

2、施工单位学习图纸不细,对设计忽略的问题未提出补充意见,或是设计已有交待,施工单位有所忽视。

1、施工单位要认真学习施工图,加强图纸会审,对排水出路不明确的,要提出补充设计。

2、除解决好路基边沟排水设施外,还要解决好边沟尾闾排水沟的挑挖修整。

三、路床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一)不按土路床工序作业

1、施工者技术素质低,不了解不做土路床的危害。

2、施工者有意偷工减序,只图省工、省时、省机械。

3、只顾工程进度,顾工程质量。

1、对技术素质偏低的施工者应进行培训,施工时作好工序技术交底。

2、要按照路床工序的要求,在控制中线高程(土20mm)、横断高程(土20mm且横坡不大于土0.3%)、平整度(10mm)的基础上,填方路段路床向下0~80cm范围内、挖方路段路床向下0~30Cm范围内,要达到重型击实标准95%压实度(采用轻型击实标准时要达到98%)。

3、路床工序中的密实度工程和路面各结构层一样是主要检查工程,不作土路床工序等于密实度合格率为0,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评定方法判定应属不合格工程。

因此必须加强土路床工序的质量控制。

(二)土路床的压实宽度不到位

1、边线控制不准,或边线桩丢失、移位、修整和碾压失去依据。

1、不论是填土路段填筑路基时还是挖方路段,开挖路槽时,测量人员应将边线桩测设准确,随时检查桩位是否有变动。

如有遗失或移位,应及时补桩或纠正桩位。

2、路床碾压边线应超出路面结构宽度(包括道牙基础宽度)每侧不得小于10cm。

(三)路床上过湿或有“弹簧”现象不加处理

1、在控方路槽开挖后,降雨、雨水浸入路床松土层。

2、由于地下水位过高或浅层滞水渗入路床上层。

3、填方路基路床土层填入过湿土或受雨水浸泡。

4、路床土层内含有粘性较大的翻浆土(该种土保水性强渗透性差)。

1、雨季施工土路床,要采取雨季施工措施。

挖方地段,当日控至路槽高程,应当日碾压成活,同时还要挖好排水沟;

填方路段,应随摊铺随碾压,当日成活。

遇雨浸湿的土,要经晾晒或换土。

2、路床土层避免填筑粘性较大的土。

3、路床土碾后如出现弹软现象,要彻底挖除,换填含水量合适的好土。

(四)路床土层含有机物质

1、路床土层部位正处在被伐树木或其附近,枝、须根未清除。

1、路床土层部位正处在被填垫过的含有机杂物的房碴士或垃圾土。

不论是填方路床还是挖方路槽土层中不应含有机物质。

如土路床处于含有机物的房碴土或垃圾土土层,应换填好土;

如有少量树根、杂草、木块等有机物应清除干净。

四、软土地基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一)、砂石垫层表面不平整;

砂石垫层不密实,粗细分离,表面松散,有凹坑,车辙等。

1、原材料级配不合理,粗、细料含量不当,细料不足。

2、碾压法施工时,含水量偏低。

3、上覆盖层施工不及时,重型车辆在其表面行驶时变速,转向。

1、原材料级配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2、碾压时含水量控制一般为8%~12%。

3、碾压成型后,应及时进行其上覆盖层施工。

在上覆盖层未施工前严禁重型车辆行驶。

五、涵洞通道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换填换土后的地基,经夯击、碾压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1、换土用的土料不纯;

2、分层虚铺厚度过大;

3、土料含水量过大或过小;

4、机具使用不当,夯击能量不能达到有效影响深度。

防治措施

1、砂垫层和砂石垫层地基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卵石或碎石,以及石屑、煤渣或其他工业废粒料。

如采用细砂,宜同时掺入一定数量的卵石或碎石。

砂石材料不能含有草根、垃圾等杂质。

2、含水量要求素土地基必须采用最佳含水量;

灰土经拌和后,如水分过多或不足时,可晾干或洒水润湿。

一般可按经验在现场直接判断,其方法为:

手握灰土成团,两指轻捏即碎。

此时灰土基本上接近最佳含水量;

3、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施工可按所采用的捣实方法,分别选用最佳含水量;

4、掌握分层虚铺厚度,必须按所使用机具来确定

六、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蜂窝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于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混凝土浇筑时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防治的措施。

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

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

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

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

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小蜂窝:

洗刷干净后,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二)麻面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扳隔离刑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悱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1、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三)孔洞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四)露筋

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或振捣不实;

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扳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

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

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

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

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2、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

2.5水泥砂浆,将允满漏筋部位抹平;

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五)表面不平整

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租糙不平;

2、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3、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

1、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灌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

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开防止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

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

(六)强度不够,均质性差

1、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

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

3、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

4、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陈;

5、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

1、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过期水泥经实验合格才用;

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

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冬季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强度达到30%以上,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40%以上,始可遭受冻结,按施工规范要求认真制作混凝上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

2、当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非破损方法(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研究处理方案,采取相应加固或补强措施。

(七)泵送砼常见问题及解决

(1)砼易出现泌水、离析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原因:

1、水泥细度大时易泌水。

水泥中C3A含量低易泌水。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小易泌水。

矿渣比普硅易泌水。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易泌水。

掺Ⅰ级粉煤灰易泌水。

掺非亲水性混合材的水泥易泌水。

2、水泥用量小易泌水。

3、低标号水泥比高标号水泥的砼易泌水(同掺量)。

4、配同等级砼,高标号水泥的砼比低标号水泥的砼更易泌水。

5、单位用水量偏大的砼易泌水、离析。

6、强度等级低的砼易出现泌水(一般)。

7、砂率小的砼易出现泌水、离析现象。

8、连续粒径碎石比单粒径碎石的砼泌水小。

9、砼外加剂的保水性、增稠性、引气性差的砼易出现泌水。

10、超掺砼外加剂的砼易出现泌水、离析。

解决方法:

1、根本途径是减少单位用水量。

2、增大砂率,选择合理的砂率。

3、增大水、水泥用量或掺适量的Ⅱ、Ⅲ级粉煤灰。

4、采用连续级配的碎石,且针片状含量小。

5、改善砼外加剂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保水、增稠性,或适量降低砼外加剂掺量(仅限现场),搅拌站若降低砼外加剂掺量,又可能出现砼塌落度损失快的新问题。

(2)泵送砼出现抓底或板结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原因:

1、严重泌水的砼易出现抓底或板结(粘锅)。

2、水泥用量大的砼易出现抓底现象。

3、砼外加剂掺量大的砼易出现抓底现象。

4、砂率小,砼易出现板结现象。

5、砼外加剂减水率高,泌水率高,保水、增稠、引气效果差的砼易出现抓底或板结现象。

解决途径:

1、减少单位用水量。

2、提高砂率。

3、掺加适量的掺合料如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

4、降低砼外加剂的掺量。

5、增加砼外加剂的引气、增稠、保水功能。

(3)泵送砼塌落度损失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砼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不好引起砼塌落度损失快。

2、砼外加剂掺量不够,缓凝、保塑效果不理想。

3、天气炎热,某些外加剂在高温下失效。

水分蒸发快。

气泡外溢造成新拌砼塌落度损失快。

4、初始砼塌落度太小,单位用水量太少,造成水泥水化时的石膏溶解度不够。

一般, 

sl0≥20cm 

的砼塌落度损失慢,反之,则快。

5、一般,塌落度损失快慢次序为:

高铝水泥>

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

掺合料的水泥。

6、工地与搅拌站协调不好,压车、塞车时间太长,导致砼塌落度损失过大。

1、调整砼外加剂配方,使其与水泥相适应。

施工前,务必做砼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实验。

2、调整砼配合比,提高砂率、用水量,将砼初始塌落度调整到20cm以上。

3、掺加适量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

4、适量加大砼外加剂掺量(尤其在温度比平常气温高得多时)。

5、防止水分蒸发过快、气泡外溢过快。

6、选用矿渣水泥或火山灰质水泥。

7、改善砼运输车的保水、降温装置。

(4)泵送砼堵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砼和易性差,离析,砼稀散。

(2)砼拌合物塌落度小(干粘)。

(3)砼拌合物抓底、板结。

(4)采用单粒级石子,石子粒径太大,泵送管道直径小。

(5)石子针片状多。

(6)泵车压力不够,或是管道密封不严密。

(7)胶凝材料少,砂率偏低。

(8)弯管太多。

(9)管中异物未除尽。

(10)搅拌砼时,不均匀,水泥成块未松散成水泥浆。

(11)第一次泵送砼前未用砂浆润滑管壁。

(1)检查砼输送管道的密切性和泵车的工作性能,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检查管道布局,尽量减少弯管,特别是≤90°

的弯管。

(3)泵送砼前,一定要用砂浆润滑管道。

(4)检查石子粒径、粒形是否符合规范、泵送要求。

(5)检查入泵处砼拌合物的和易性,砂率是否适合,有无大的水泥块,拌合物是否泌水、抓底或板结等现象,若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见砼泌水、离析问题)。

(6)检查入泵处砼塌落度、黏聚性是否足够,若塌落度不足,则适量提高砼外加剂的掺量,或在入泵处掺加适量的高效减水剂,若是砼黏聚性不足,则适量增大砂率或是掺加适量的Ⅱ级粉煤灰。

(7)检查砼的初始塌落度是否≥20cm,若是砼塌落度损失快而引起的砼堵泵现象,则应首先解决砼损失问题(见塌落度损失问题)。

七、涵洞防水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涵洞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

渗漏原因

1、防水层未粘贴到基础顶面以下20㎝。

2、防水层宽度不够。

3、水层与砌体粘贴不紧密。

1、防水层施作前应对基层进行全面整修,确保基层平整。

2、按设计和规范要求,保证防水层的施作范围、施工质量达标。

八、桥梁桩基

(一)桥梁挖孔桩基础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

1、孔壁坍塌

地质不良,支护不及时至使坍塌。

处理措施:

在熟悉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开挖桩孔时原则上要设置砼护壁或钢护筒护壁,特别是直径在1.2m以上的桩孔。

砼护壁每节高1m,厚约0.15m,可加配适量钢筋,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

一般每天挖1m深立即支模浇筑快硬砼,第二天继续施工。

2、孔壁涌水

地下水较多,未及时降低水位,

地下水丰富时,可将中间部位桩孔提前开挖,汇集附近的地下水,用1~2台潜水泵将水抽出,起到深井降水作用。

(二)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灌注桩施工中容易出现缩颈、孔底沉淤、坍孔、钢筋笼上浮、断桩与夹泥层、桩顶部冒水、桩身空洞等质量缺陷,造成桩基承载力的下降,影响到工程结构的安全。

分析钻孔灌注桩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密切注意抓好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力争将隐患消除在成桩之前。

1、缩颈

1.1产生原因分析

(1)清孔不彻底,泥浆中含泥块较多,再加上终灌拔管过快,引起桩顶周边夹泥,导致保护层厚度不足。

(2)孔中水头下降,对孔壁的静水压力减小,导致局部孔壁土层失稳坍落,造成混凝土桩身夹泥或缩颈。

孔壁坍落部分留下的窟窿,成桩后形成护颈。

(3)塑性土膨胀导致桩径缩小形成缩颈。

1.2防治措施

预防缩径的关键是控制泥浆比重,确保泥浆能保持孔壁平衡。

(1)使用直径合适的钻头成孔,根据地层变化配以不同的泥浆。

(2)成孔施工时应重视清孔,在清孔时要做到清渣而不清泥,预防清孔后的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局部坍塌,导致缩径的产生。

(3)成孔时,应加大泵量,加快成孔速度,快速通过,在成孔一段时间,孔壁形成泥皮,孔壁不会渗水,亦不会引起膨胀,如出现缩径,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以扩大孔径。

2、孔底沉淤 

2.1产生原因分析

在钻孔成孔,拆除钻杆泥浆,停止循环至吊放钢筋笼,浇灌水下混凝土的全过程中,施工环节多,时间长,会在孔底淤积较厚的淤泥而影响成桩质量.静置的时间越长,淤积的淤泥越多。

2.2防治措施

一次清孔后,不符合要求,要采取措施:

如改善泥浆性能,延长清孔时间等进行清孔。

在下完钢筋笼后,再检查沉渣量,如沉渣量超过规范要求,应进行二次清孔,二次清孔可利用导管进行,准备一个清孔接头,一头可接导管,一头接胶管,在导管下完后,提离孔底0.4m, 

在胶管上接上泥浆泵直接进行泥浆循环。

沉渣厚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后,应尽快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3、坍孔

灌注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发现护筒内泥浆水位忽然上升溢出护筒,随即骤降并冒出气泡,为坍孔征兆。

如用测深锤探测混凝土面与原深度相差很多时,可确定为坍孔。

3.1产生原因分析

(1)孔壁坍陷的主要原因是土质松散,泥浆护壁不好,护筒周围未用粘土紧密填封以及护筒内水位不高.钻进速度过快,空钻时间过长,成孔后待灌时间过长和灌注时间过长也会引起孔壁坍陷。

(2)孔外堆放重物或有机械振动,使孔壁在灌注混凝土时坍孔。

(3)导管卡挂钢筋笼及堵管时易发生坍孔。

3.2防治措施

(1)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泥浆护壁。

护壁用的泥浆应满足护壁要求,液面需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有条件时,以高于地下水位2m以上更好。

若护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