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区管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5144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区管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病区管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病区管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病区管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病区管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病区管理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病区管理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病区管理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病区管理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病区管理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病区管理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病区管理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病区管理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病区管理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病区管理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区管理Word下载.docx

《病区管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区管理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病区管理Word下载.docx

①了解病情变化,疗效,

②修正或确定诊疗方案

③检查医护质量

第二,要求:

①各级医师按各自职责查房

②住院医师充分准备(检查报告、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时,住院医师汇报病史,提出问题,记录意见

③重视下级医师意见,民主集中,按上级医生执行。

第三,查房方法:

①晨间查房、住院医1次/日、主治2~3次/周,主任1次/周

②午后查房,经治医师下班前对重点病人查房并交接

③晚间查房,对一班病人巡视,对急重症病人及时观察

(3)会诊:

解决凝难,复杂病症的诊治,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①科内会诊、科主任或主治医召集

②科间会诊、主治医师决定,经治医师填会诊申请→护理送应邀科室

③全院会诊、主任医师决定,填写病情及会诊目的→报医务科组织

④急诊会诊、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提出

⑤院外会诊、由主任医师决定,报医务科和院长

(4)病例讨论:

根据临床医疗或教学需要安排(有专用记录薄)

①新病人讨论

②术前讨论

③疑难病讨论

④危重病例讨论

⑤死亡病列讨论

⑥临床病理讨论等

(5)治疗与计划诊疗

合理有效的治疗→早日控制疾病,减少并发症,后遗症

主要包括:

药物、手术、放疗、理疗、及介入治疗,

心理治疗

计划诊疗→克服诊疗盲目怀,加强治疗的计划性→提高医疗质量

①内科计划诊疗包括:

入院诊断,确诊日期,预计检查和住院天数,检查项目,检查申请日期,治疗计划。

②外科计划诊疗→术前诊断、拟执行手术方案,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术前准备,麻醉的选择,手术困难程序及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处理措施,家属谈话,同意书签字。

医嘱→各种诊疗均以医嘱的形式实施,是一种医疗制度

A:

医嘱的种类:

①长期医嘱:

需要连续进行的治疗方法所下的指令,→严谨、重点、不宜过多。

②临时医嘱,各种辅助检查,特殊检查,术前用药,对症的临时治疗。

B:

医嘱的要求:

①下达或执行医嘱,要严肃认真,严格执行复核查对制度。

②下达医嘱要按医嘱制度和医嘱格式认真书写、药名、剂量、方法、时间→准确无误、下达和执行签全名。

③查房后,尽早下达医嘱(一般2小时内)

④病区不宜采用备用医嘱和口头医嘱,抢救中急需时下达

口头医嘱(口头医嘱→执行者执行前复述另一人查对

药物→执行→记录→补医嘱处方)

⑤医嘱不能涂改,如需更改或撤消,应在停止执行日期处写即刻日期并签名。

⑥重整医嘱a长期医嘱更改,b或停止执行超过1/3,c临时医嘱已不在同一医嘱纸上时。

(6)病历书写:

病历是对病人院中进行诊断,治疗经过的情况记录,是完整的医疗档案,是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基本资料,是医疗质量的体现,也是医疗事件定性的基本和重要的法律依据,住院病历书写要求。

住院病历书写规范

1、基本要求

1病历书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蓝黑和碳素、医嘱取消红墨水)

2中文和医学术语。

(通用外文缩写,无中文译名的症状可用外文)

3病历严禁刮、粘、贴、涂、擦,有错字时用“双横线”修改。

上级医师修改时相同,并签名、时间。

4实习、试用医务人员只能书写“病程记录”,并需合法执业医师签字。

5主治医师查房--------48小时以内。

病危→随时查,一日记录至少一次。

病重→每日或隔日一次,不超过3天。

一般患者→每周2次。

付主任以上查房→至少每周一次。

6危重病人抢救,病历与门诊要求相同。

7对于需患者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本人、近亲、法定代理人--------鉴字或右拇印。

8保护性医疗措施-------近亲、法定代理经患者授权后鉴同意书。

9住院病案装订:

1、病历封面;

2、住院病案首页;

2、出院记录(死亡记录);

4、住院志;

5、病程记录;

(首次入院记录、日常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疑难病例例讨论记录、交班记录、转科记录本、阶段小结、抢救记录、会诊记录、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6、输血同意书;

7、麻醉同意书;

8手术同意书;

9、术前小结单;

9、术前讨论;

10、麻醉记录;

11、手术记录单;

12、手术护理记录单;

13、病检报告;

14、会诊单;

15、特殊检查、治疗知情同意书;

16、特殊和常规报告单;

17、临时医嘱单;

18、长期医嘱单;

19、护理记录单;

20、体温单;

2、住院病历内容、格式及说明

1住院病历首页:

说明:

凡栏目中有“□”者,填写对应数字。

地址-------户口地址及现住址。

重:

与门诊“急”的含义相同,(急性病、慢性病急性发作,急性中毒,意外损伤,以及虽无生命体征改变,但病性重?

复杂→预后不良、危:

生命体征不稳、时刻可能危生命),三级医师查房【住院医、主治医、正(副)主任医】入院确诊日期,(做出与出院诊断基本相符合的日期)

2首次病程记录(标题居中,8小时完成):

1、时间、2、姓名、性别、年龄3、病例特点4、诊断5、诊断依据6、鉴别诊断7、诊疗计划8、医师全名

病例特点-------主诉,现病史摘要,一般情况,体检阳性体征,鉴别诊断有关阴性体征,辅助检查相关资料。

诊断-------------根据病理特点,作初步诊断,与住院志的初步诊断一致,简要说明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诊断计划-------①检查计划(常见的、重要的);

②治疗计划(治疗原则、治疗方案、或手术方案、主要药物)

3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可代替出院记录)

(1)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院号

(2)入院时间,出院时间(时、分)

(3)主诉

(4)入院诊断

(5)入院情况及诊疗经过(现病史,主要阳性体征与鉴别诊断有关阴性体征,诊断依据,诊疗或抢救经过,院外或门诊辅助检查)

(6)出院情况(24小时内出院原因,自动出院者,要注明,告知后果,患者签名)

(7)出院诊断

(8)出院医嘱(随时到医院复查+其它)

4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可代替死亡记录)

(2)入院时间,死亡时间(时、分)

(5)入院情况及诊疗经过(现病史,主要阳性体征与鉴别诊断有关阴性体征,诊断依据,诊疗或抢救经过,院外或门诊辅助检查),死亡时间(根据临床判定死亡的主疾和并发症),死亡诊断(导致患者死亡的主疾和并发症的临床诊断)

5日常病程记录⑴时间⑵内容

内容-----患者自觉症状,情绪、心态、睡眠、饮食、病情的演变,新的症状与体征并发症,进一步的病史。

各种检查结果及其分析、判断,对诊与治的价值,诊疗操作或手术的经过情况,治疗的效果及反应,医嘱更改的理由,现病情分析,今后诊疗计划。

上级医师的诊疗意见。

新诊断的补充,原诊断的依据,最后一次病程记录要记,出院时病情交待门诊治疗,随访,注意事项及有关抢救情况记录。

6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1)时间

(2)上级医师姓名及专业职务(3)记录内容

上级医师分为①主治医师查房记录;

②科主任或付主任以上专业医师,主治医师首次查房应于患者入院48小时内完成,其日常查房每周2次-----补充的病史与体征,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分析,诊疗计划或更改诊疗计划具体意见。

③对下级医师诊疗计划的更正,对病情的初步诊断分析,新的诊疗意见,教学查房有关内容,每周不少于1次。

7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入院7----10天未能确诊病人

患者姓名---------住院号----------

记录时间---------讨论时间--------

主持人专业职务----------应由科主任或付主任以上医师主持,参与人员姓名、职称(科内、院内、或院外有关专科人员)。

内容:

病情分析、诊断意见、进一步检查、治疗方案、疗效分析及预后评估---------经治医师书写、主持人审阅并签名。

8交(接)班记录-------患者经治医师发生变更时。

△时间-------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日期-------交接班时间

△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交班注意事项(或接班诊疗计划)

△交班记录交班前完成,接班记录接班后24小时内完成。

9阶段小结:

-------患者住院30天以上者。

△小结时间-----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入院日期

△内容七项:

①主诉②入院情况③入院诊断④诊疗情况⑤目前情况⑥目前诊断⑦诊疗计划

△交(接)班记录可代替阶段小结,下次小结顺延30天。

10住院志:

1、一般项目不缺项。

2、主诉:

症状+时间(同门诊病历)。

3、本次疾病起始,演变及诊疗过程。

起病情况------时间、缓急、发病原因诱因。

主要症状-------部位、性质、程度、发展演变。

伴随症状-------时间、特点、与主症的关系,有鉴别诊断意义和阴性症状。

诊疗经过-------作过何种辅助检查,治疗及结果、疗效。

一般情况--------精神、饮食、大小便、睡眠、体力、体重。

4、即往史:

健康状况、疾病史、(九大系统)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药敏史、

5、个人史:

与本病有关的经历、职业、习题、嗜好、接触史。

6、婚育史:

已婚者。

7、月经史:

女病人。

8、家族史:

与本病有关的遗传及传染病史及主要的亲属健康状况。

9、病史记录:

陈述者签字及注明时间。

10、体格检查:

T、P、R、BP,一般情况、皮肤粘膜、淋巴结、头部(五官)、颈部、胸部-------胸廓、乳房、肺、心、(视、触、叩、听)腹部(视、触、叩、听)周围血管征、直肠肛门、外生殖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检查。

11、门诊及院外重要检查结果,--------检查项目、医疗机构、日期、结果。

12、病史小结------综合病史要点,主要的症状、阳性体征、门诊主要化验及特殊检查结果。

13、主要诊断(病因、解剖、病理、生理)附属诊断(并发症)

———以上在病人入院24小时内完成。

11抢救记录

(1)时间(6小时内完成)

(2)参加医务人员姓名和职称(3)病情变化开始时间及情况,抢救时间及措施(包括病情发作情况,演变,治疗措施,效果,相关检查结果,主持抢救医师)

12术前讨论纪录(手术较大,病情严重):

——另页书写,术前完成

(1)时间

(2)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

(3)主持人(上级医师主持):

(4)参加人员姓名和职称

(5)讨论意见——综合意见(术前准备,手术指征,手术方案,可能以外与防范)

(6)纪录医师签名、时间

13术前小结(一般手术,小手术)

(1)简要病情(病史摘录,阳性体征,鉴别诊断的阴性体征,诊断依据)

(2)术前诊断(3)手术指征(4)拟实施手术名称和方式

(5)拟实施麻醉方法,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疑难,风险,防止措施)(6)经治医生签名

14手术前一天病程记录:

(1)术前准备情况,病人病情有无变化

(2)第一手术者查看病人记录

(3)麻醉医师查看病人记录

15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术后术者及时完成,标题居中,三天有病程记录)

(1)姓名

(2)手术时间,术中诊断,麻醉方式(与手术记录一致)

(3)手术简要经过(手术步骤,切除病灶大小,剖面情况,改变手术计划的理由及出入量)

(4)术后注意观察事项(术后特别注意的病情变化及并发症)

16手术记录(术者或第一助手书写,24小时内完成,另页书写)

(1)一般项目

(2)手术时间(3)术前诊断,术中诊断,手术名称,术者及助手,麻醉方法,手术经过(a术前体位,消毒,切口及解剖层次,手术探查及病位所见,病变及与邻脏关系,淋巴肿大,转移情况。

b术中手术名称,方式,步骤,“脓液、渗液、血液”,量,位置,敷料,器械清点c术毕时患者情况,术中用药,输血,液,麻醉效果,术中特殊医疗器械的名称,型号,产地,期限等说明贴在手术记录页中。

17麻醉记录单和麻醉记录

记录齐全,术前查看病人(病程记录中),术后随访(麻醉记录中)

18死亡病例讨论(一周内完成):

(1)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

(2)入院日期,死亡日期,讨论日期

(3)入院诊断

主持人(科主任或副高),参与人(姓名和职称),讨论综合意见

19会诊记录(会诊单记录或病程记录内的会诊记录)

——另页书写,及时告知患者

申请会诊科室意见(病情及治疗情况,会诊理由与目的)与会诊医师意见(病史的补充,会诊体检,病情分析,明确的诊疗意见)

多专业会诊按疑难病例格式,内容。

20转科的记录

——病程记录中,转出记录,转出前完成(特殊除外),转入记录24小时内完成

——入院不足24小时,只记转出记录【记录时间,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转出(转入)时间,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转科目的,注意事项(转入诊疗计划),签名】

●死亡记录(亦称死亡小结,24小时内完成,经治医师完成并签名),不复制给患者家属

(1)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

(2)入院日期,死亡时间(时、分)

(3)科室(入院科别,转科科别),住院天数

(5)入院情况及抢救经过(主要检查与诊断,治疗经过,病情转危过程,死亡前病情变化主症,抢救经过)

(6)死亡原因(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并发症)

(7)死亡诊断(病案首页一致)

(8)特检编号(X线号,CT号,病理号等)

●出院记录(出院小结,24小时内完成)可复制给患者

——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

——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科室(含转科科别)

——入院诊断,入院情况及诊疗经过(现病史,症状,体征,检验或特检结果,主要治疗情况,疗效)

——入院情况,出院医嘱(随时到医院复查+其它)

3、检验报告单书写规范

——项目:

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门诊号)住院号,临床诊断,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申请日期,标本收到日期,报告时间

——签名:

医生,检验者,审核者签全名

实习生不能单独发报告,必须有指导老师冠名

——单位:

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4、各种知情同意书的说明:

①临床常见知情同意书包括:

手术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治疗)知情同意书、治疗方案知情同意书和麻醉知情同意书等。

②上述知情同意书基本格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关于医师已明确履行告知义务(包括提供可行的检查、治疗方案及利弊,交代风险及原因等)的说明;

——医疗措施可能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后果;

——患方意愿的表达,包括表明自愿选择特定的检查、治疗方案并承担相应风险以及医师某些特殊医疗行为的授权,或者自愿选择拒绝、放弃检查、治疗等;

——医患双方签名及注明各自签名时间。

③常规谈话方式:

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明确规定的谈话签字人,可直接与责任人谈话。

在如实介绍病情,说明拟选检查、治疗方案利弊的前提下,由患方选定检查、治疗方案,并就该方案详细向患方说明可能的利益之处及不良后果,应如实解答患者的疑问,最终由患方决定是否接受特殊的检查、治疗方案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医患双方签名并注明时间。

④特殊情况下谈话方式:

由于保护性医疗措施,尚不宜直接与患者谈话的,应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确定的顺序选择谈话对象,若患者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应要求谈话对象是获得患者的书面特别授权委托书。

⑤选择近亲属的顺序如下:

(1)患者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依次为:

a配偶;

b父母;

c成年子女;

d其他近亲属以及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

e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人。

后者需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

(2)患者为未成年人,其父母是法定代理人。

其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次为下列人员中的监护能力的人:

a祖父母、外祖父母;

b兄、姐;

c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

d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

3、病历质量检查

(1)病历质量的基础→检查的制度化、标准化

(2)病历质量的关键→病区领导的重视,科主任审查,病案至把关。

(3)病历质量的保证→制订措施,奖优惩劣。

(三)晨会与值班制度

晨会:

①病区一天工作的开始→科主任主持→值班医师报告→出入院病人情况,危重,特殊检查手术病情病情,一般15分钟

②大晨会,每周一次30分钟,介绍院周会内容→病区小结→一周工作安排值班制度:

病区24小时值班制→值班医师负责全病区临时医嘱→急会诊,危重病人的观察治疗,作好书面交接班。

(四)随访工作

是诊疗效果的信息反馈,并对病人必要的保健指导→。

制订随访计划,确定随访对象,数量内容和标准。

(五)医疗质量和效率管理评价

病区工作质量:

(病区间一般不横向可比)

医疗质量:

医疗服务质量效果的评价→终末质量

工作质量:

管理工作,技术工作,思想工作,对医疗质量的保证程度→环节质量

1、统计指标评价方法

利用病历记录资料,运用统计指标方法做常规性分析→诊断符合率,

治愈率、抢救成功率、病死率、无菌手术感染率,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病床有效利用率,平均住院天数,病史优良率,差错事故发生率,住院平人陪客率。

2、综合评价方法:

对病区医疗质量,工作质量,效率的技术性和非技术性指标→由专家综合评定,按各要素检查打分。

3、病例评价方法

个别病例的评价→全部病例的回顾性评价→同病种病例的回顾性评价。

4、病区行政管理

加强管理→病区组织工作更优化→发挥最佳效果

(六)病人的入、出院(转院、死亡)管理

1、病人的入院:

预约入院,急诊入院,转院入院,三种形式→填入院通知单,住院处办理。

2、死亡病人处理:

负责抢救医师认真确定生命体征→确定死亡→立即通知家属→填尸体识别卡和死亡通知书→护理人员处理→工勤人员送太平间→经治医师24小时内完成死亡小结→病区及时组织死亡讨论。

(七)病区的标准化管理

1、病区管理制度化

健全各项科学管理制度→全体医务人员严格执行

2、医疗技术的规范化操作技术常规化

依诊疗操作程序→制定操作常规→按操作常规执行→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医、护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3、病区设置规格化:

病区的布局,床位的安排,设备的配置,医护办的布置,车辆,抢救物品,呼叫信号,尽可能统一规格、陈设,安排。

4、重危病人的设置与管理

应用先进的仪器设备,配备精干的医护人员,重危病人集中管理的组织形式→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病残率。

分类

①重症监护病房ICU:

②冠心病监护病房CCU:

③苏复室:

④新生儿监护病房

⑤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

⑥急救监护病房

⑦流动重点监护室MICU:

⑧其它:

→呼吸监护,高危病室,烧伤监护,人工肾室,无菌层流室。

基本要求:

①重症监护病房靠近手术室、放射科、检验科、血库,入口处设医师办公室、更衣室、家属接待室

②全院性重症监护病房有麻醉科或相应的专科医师负责,护理人员应具有专业知识熟悉、心电图、心复法、抢救药品应用,辅助人呼等,护理人员人与病床比1:

2不少于1:

3

③监护病床数为全院的3%左右

④监护病房中心地点设护理工作台→有中心控制电子示波屏和记录仪,监护壁柜,氧气供应设备,电源,负压吸引头,抢救柜(备:

抢救药物,动静脉导管,漂浮导管、舌钳、开长器、长针头、导尿包、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心脏按摩包)监护病房内备:

人工呼吸器、心内外除颤器,按需起博器,心脏监护仪,非创伤压力,心排量监护仪,辅助循环设备【主动脉表仙(IABP)及反博驱动控制柜,透析仪及光是一电磁失控滴或控容量补液装置】。

⑤建立监护病房制度,严守岗位责任制,交接班,记录资料保管,仪器检查,保管,使用,维修,消毒隔离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