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7590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文档格式.docx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文档格式.docx

2.托物言志:

抓物语悟情志

借物抒情也是古诗常见的抒情方式。

应抓住描写物象的语言,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彩、味道)和内在品性以及环境特点,并能深入其里,联系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找准物与志的契合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情感一般是双层的,一关乎物之情,二关乎物后志。

3.用典抒情:

抓典语悟情感

用典是古诗的普遍现象,每一个典故都有作者独特的考虑,因此,要思考典中情,首先要靠自己的积累及诗后注释,判断诗句是否用典以及用了什么典故,再结合内容看看是如何使用典故的(正用或反用),从而挖掘其深层情感。

抓住典故中的主人公与作者的联系是理解的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情感往往也是双层的,一关乎典故情感,二关乎作者情感。

三、抓住时空转换,领悟变化的情感

诗人的情感在诗中有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富于变化的,如何把握这变化的情感呢?

其中一个重要路径就是抓住诗中时间、空间的变化。

从时间上讲,诗人的情感有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变化,如回忆过去,感到很美好;

驻足现在,觉得伤感;

展望将来(想象),充满期待。

读诗要善于分出不同的时间段,找出不同的情感。

像离别诗,一般分成离别时和离别后两个时间段写,离别时自然要痛苦,离别后自然是思念之苦、重逢之盼。

从空间上讲,空间不同,情感自然也就不同。

如在家中,家人聚在一起,很温暖;

在外乡的路上,颇有羁旅之苦。

空间不同,实际上是不同景物对象的转换,读时如能抓住不同空间里的不同描写对象,自然就能捕捉到因空间变化而产生的情感变化。

四、抓住结构层次,领悟丰富的情感

言少而情丰,是古诗表达的一个重要特点。

诗人尽可能利用最经济、最凝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情感。

这一点,正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作为考生,自然要咀嚼这精练的语言。

还要注意的是,这情感的丰富性也与诗的结构层次密切相关。

结构层次越多,表达的情感就越丰富;

做题时善于切分结构层次,就有可能获得更丰富的情感要点。

如果是一句诗,可能有一个层次一个情感要点;

如果是两句(一联),往往是两个层次两个情感要点;

如果是上片或下片,有几个句子,自然就有几个层次几个情感要点。

阅读与答题时,必须要有这种层次的切分意识,有“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整体意识,方能读出、答出丰富的情感来。

 

答题模板

1.情感概括题答题模式:

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情感基调。

“情感基调”多用表示情感的一至两个双音节词表示,如惆怅、孤独、欣慰、愤懑、激愤、悲愤、闲适、恬淡等。

“原因(或情境)”是指出于什么原因(或情境)而产生的这种情感,如陆游《书愤》表达的是一种悲愤之情,这种情感是由报国无门而产生的。

2.情感分析题

情感分析题有两种答题模式:

(1)具体+概括:

先对具体诗句进行分析,然后指出抒发的情感内涵。

(2)概括+具体:

先指出抒发的情感内涵,然后对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这里的分析一定要结合语言,说出情感的依据和来由。

3.情感评价探究题

这类题属开放性试题,答题步骤为:

第一步,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和原因。

★★经典例题★★

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

北宋画家。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6分)

【答案】15.“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15.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诗歌翻译:

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

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

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

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

许道宁,北宋画家。

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北宋中期(约公元970年-1052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多写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野渡、捕鱼等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

有《秋江渔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

二、【2019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10.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5分)

【答案】10.独抒己见,不随大流;

但求尽力,不计结果;

贵在实干,无意显名。

【解析】10.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涉及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

题目要求结合诗歌后六句分析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诗中“人皆”与“我独”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傲然不屈于俗见的鲜明态度;

“岂计”“惟应”体现出作者对精卫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的肯定,侧面表现了作者孜孜以求毫不妥协的人生追求;

尾联作者以“精卫”与刺客相类比,再次表达了对积极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的褒扬与欣赏。

三、【2019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9分)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唐]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

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

②孔父即孔子。

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4分)

【答案】

(3)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生不逢时的苦闷,飘零他乡的哀痛,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解析】

(3)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主旨的鉴赏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联系题目、注释、背景等全面解读,要仔细寻找能表露作者情感的词语,或者分析诗歌中的形象等,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

由“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描写通泉山水的壮丽美好,表达了诗人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

“伤时愧孔父”诗人借孔子叹凤、泣麟的典故,表达自己“伤时”之痛,即生不逢时的苦闷;

“我生苦飘零”则表达了飘零他乡的哀痛;

“所历有嗟叹”直抒身世之慨,“去国同王粲”是借王粲在国家动乱之时无奈依附刘表的典故,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四、【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野 

李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

请简要分析。

【答案】15.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

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解析】15.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评价。

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

本题中需注意“寒风变春柳”、“烟濛濛”两个关键词,展现了柳条的朦胧多姿。

这个意象的深层含义就是希望,所以可知作者在困境中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五、【2018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寄和州刘使君①

张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

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

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1.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11.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

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

对自己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许。

【解析】11.题干问“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是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

作答时要结合全诗理解,关注诗词中抒情议论的句子,或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并结合诗词的写作背景考虑等,尾联“到此诗情应更远”,这是直接表达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

“醉中高咏有谁听”,“有谁听”是对刘禹锡目前怀才不遇境况的同情,并暗示自己对对方的理解。

★★实战演练★★

一、【201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问津:

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3)“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

(3)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

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情感。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意思是:

就像这样,在简陋的木屋里长吟,暂且做一个耕田之人吧。

本诗叙写了田间劳动的欢娱,联想到古代隐士长沮、桀溺的操行,而深感忧道之人的难得,最后以掩门长吟“聊作陇亩民”作结。

从而表达了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

二、【2017年高考新课标II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

①元九、李二十:

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

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

②长恨:

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③秦吟:

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

正声:

雅正的诗篇。

④伏:

服气。

15.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答案】15.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

②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应当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因此可以逐句考虑诗歌的大意,进而考虑作者的情感,另外还要结合标题中的“戏赠”二字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考虑。

一二句首先举出自己全部诗作中最有名气、流传最广的代表作;

三四句“老元”“短李”“偷”“伏”都是朋友之间的戏辞;

五六句说世上富贵人人所羡,但我却命中无份,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

最后两句诗人更以故做自傲的语气,夸饰自己新编诗集后的得意心情。

抓住这些作答即可。

三、【2017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

树杪:

树梢。

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

【答案】17.《晓行巴峡》:

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万井”等意象,显示了巴峡水乡的祥和,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

对比诗句:

所用的“猿鸣”“玉露”“枫树”等意象,显示了巫峡的萧瑟阴森,色调凄冷,情感悲苦。

【解析】本题考查意象和抒发情感方面的比较分析。

分别分析诗句所用的意象,然后进行比较。

抒发情感主要包括抒情方式和抒情内容等,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用“猿鸣”,猿声凄异其哀转之声,产生惊惧之情,从而倍感凄楚。

“泪沾裳”,远离亲人,涉险至此。

四、【201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①迮:

狭窄。

10.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答案】10.壮志难酬,怀抱未展;

中年多病,时光日迫;

国土沦丧,战事未宁。

【解析】题干要求“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这是针对诗歌情感设题。

诗歌的情感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情感,二是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

本题已经把情感告诉考生——愁,要求概括其原因,且目标是中间两联。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乾坤迮”,国土狭窄是因国土沦丧,这是一“愁”,“病入中年”“日月遒”,“遒”,迫近,中年多病时光迫近,这是二“愁”;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百战”,战事不断,这是三愁,“空许国”,“空”,白白地,徒然而无措,空有报国之壮志,却无法施展,这是四愁,“画角”,一般在黎明和黄昏之时吹奏,相当于出操和休息的信号,发音哀厉高亢,古代军中常用来警报昏晓、高亢动人振奋士气。

听到五更的画角之声更添愁思。

五、【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8分)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

徘徊,流连不去。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3分)

(2)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

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分析作者“清游”“静处”的情绪状态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