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834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docx

《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docx

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第1部分:

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终端无菌医学设备的原材料.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的要求及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健康护理设备以及任何置放于无菌屏障系统和无菌的医疗设备。

本标准不包括无菌生产的医疗设备的无菌屏障系统及包装的全部要求。

附加的要求可能对药物/设备结合是必须的。

本标准没有描述生产商各环节控制的质量保证体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引用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不可缺少的。

标准日期的,只有此版本引用适用。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包括修正单。

ISO5636—5:

2003纸和纸板。

透气率和空气阻力的测定(中等范围)第五部分葛尔莱法(GuRley)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无菌引入asepticpresentation

采用不受微生物污染的条件和程序引进和传送无菌产品

3.2生物负载bioburden

产品或无菌屏障系统上或中存活微生物的数量

[ISO/T11139:

2006]

3.3闭合closure

用于关闭无菌屏障系统而不形成密封的方法

注:

例如,用一个重复使用的容器垫片或反复折叠,以形成一弯曲路径都可关闭一个无菌屏障系统。

3.4闭合完好性closureintegrity

闭合确保在规定条件下防止微生物进入的闭合特性

注:

另见3.8。

3.5有效日期expiredate

在此日期内产品可以使用的日期,用年和月表示。

3.6标签labeling

医疗器械上或其包装上或医疗器械随附的书写、印刷、电子或图解符号等

注:

标签与确认、技术描述和设备的使用有关,但不包括运输文件

3.7医疗器械medicaldevice

由制造者专门设计或主要设计成为下列目的应用于人的,不论是单独使用还是组合使用的,包括使用所需软件在内的任何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其他物品。

包括使用,这些目的是:

—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缓解;

—伤残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代偿;

—人体结构或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或修复;

—妊娠的控制;

—医疗器械的消毒;

—取自人体的体外样本检验方式为医疗目的提供信息。

其对于人体内或人体上的主要预期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代谢的手段获得,但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辅助作用。

[ISO13485:

2003]

注:

这一定义出自ISO13485:

2003,是由全球协调特别工作组给出的(GHTF2002)。

3.8微生物屏障microbialbarrier

无菌屏障系统统在规定条件下防止微生物进入的能力

3.9包装材料packagematerial

用于制造或密封包装系统的任何材料

3.10包装系统packagesystem

无菌屏障系统和保护性包装的组合

[ISO/TS11139:

2006]

3.11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preformedsterilebarriersystem

部分已经过组装供装入和最终闭合或密封的无菌屏障系统(3.22)

例如:

袋和开放的可重复使用的容器。

[ISO/TS11139:

2006]

3.12产品product

过程的结果

[ISO9000:

2000]

注:

为了无菌要求的标准,产品是实体的,包括原材料、媒介物、部件和健康护理产品

[ISO/TS11139:

2006]

3.13

  保护性包装protectivepackaging

材料的结构设计成从组装到最终使用过程中防止无菌屏障系统和其内装物品受到损坏

注:

采用ISO/TS11139:

2006

3.14  回收材料recycledmaterial

通过一个生产过程,对原用涂或其他目应用的废料进行过加工的材料。

3.15重复性repeatability

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进行测量时,同质量水平的连续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的程度

注1:

这些条件称之为重复性条件。

注2:

重复性条件可以包括:

-同一测量程序;

-同一观察者;

-同一条件下使用同一测量仪器;

-同一地点;

-短期内的重复。

注3:

重复性可以用结果的离散特性来表征。

注4:

采用《计量学中的国际间基本词汇和通用术语》,1993,定义3.6。

3.16再现性reproducibility

在变化的测量条件下进行测量时,同质量水平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的程度

注1正确表述再现性需要有条件改变的规范。

注2:

改变的条件可以包括:

-    测量原理;

-    测量方法;

-    观察者;

-    测量仪器;

-    基准;

-    地点;

-    使用条件;

-    时间。

注3:

再现性可以用结果的离散特性来表征。

注4:

采用《计量学中的国际间基本词汇和通用术语》,1993,定义3.7。

3.17重复性使用容器reusablecontainer  

设计成可反复使用的刚性无菌屏障系统

3.18密封seal

表面连接的结果。

注:

例如,用粘合剂或热熔法将表面连接在一起。

3.19密封完好性sealintegrity

在规定条件下密封确保防止微生物进入的特性。

注:

另见3.8。

3.20密封强度sealstrength

密封的机械强度

3.21无菌sterile

无存活微生物。

注:

[ISO/TS11139:

2006]

3.22无菌屏障系统sterilebarriersystem

防止微生物进入并能使产品在使用地点无菌使用的最小包装

[ISO/TS11139:

2006]

3.23无菌液路包装sterilefluid-pathpackaging

设计成确保医疗器械预期与液体接触部分无菌的进出口保护套和/或包装系统。

注:

无菌液路包装的样品

3.24灭菌适应性sterilizationcompatibility

包装材料和/或系统能经受灭菌过程并达到最终包装内灭菌所需的条件的特性。

3.25灭菌剂

在规定条件下具有足够灭活特性使成为无菌的物理实体或化学实体,或多实体的组合

[ISO/TS11139:

2006]

3.26最终灭菌terminallysterilized

产品在其无菌包装屏障系统内被灭菌的过程

3.27使用寿命usefullife

满足所有性能要求的时间段

3.28确认validation

(通用)通过检验和提供客观证据确定某一具体的预期应的特殊要求能得到持续满足

注:

该定义适用于试验方法和设计的确认。

3.29确认validation

(过程)通过获取、记录和解释所需的结果,来证明某个过程一贯能持续生产出符合预先确定规范的产品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注:

采用ISO/TS11190:

2006。

4通用要求

4.1总则

可使用EN868-1至EN868-10第列标准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证实符合IO11607本部分的一个或多个要求。

4.2质量体系

4.2.1ISO11607本部分所描述的活动应在一正式的质量体系下运行。

注1:

ISO9001和ISO13485给出了适用的质量体系的要求。

国家或地区可以规定其他要求。

4.2.2为了满足ISO11607本部分要求,不一定要取得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

4.2.3医疗机构所在的国家或地区可能要求使用质量体系。

4.3抽样

用于选择和测试包装系统的抽样方案应适用于评价中包装系统。

抽样方案应建立在统计学原理之上。

注:

ISO2859-1或ISO186给出了适宜的抽样方案。

一些国家或地区可能还规定了其他抽样方案。

4.4试验方法

4.4.1所有用于表明符合ISO11607本部分的试验方法应得到确认,并形成文件。

  注:

附录B包含了适宜的试验方法一览表。

4.4.2试验方法确认应证实所用方法的适宜性。

应包括下列要素:

-    确定包装系统相应试验的选择原则;

-    确定可接受准则;

注:

合格/不合格是可接受准则的一种型式。

-    确定试验方法的重复性;

-    确定试验方法的再现性;

-    确定密封性试验的灵敏度。

4.4.3

除非在材料试验方法中另有规定,试验样品宜在(23±1)℃和(50±2)%的相对湿度下进行状态调节至少24h。

4.5形成文件

4.5.1证实符合ISO11607本部分要求应形成文件。

4.5.2所有文件应保留一个规定的时间。

保留期应考虑的方面有法规要求、医疗器械或灭菌屏障系统的有效期限和可追溯性。

4.5.3符合要求的文件可包括(但不限于)性能数据、技术规范、和用确认过的试验方法的试验结果。

4.5.4确认、过程控制、或其他质量决定过程的电子记录、电子签名和电子记录的手写签名应是可靠的。

 

5 材料和预成型无菌屏障系统

5.1通用要求

5.1.1对材料的要求应适用于对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和无菌屏障系统。

5.1.2本条(5.1)中所列要求并非是所有要求。

本条中未列的特性对有些材料也可能需要用第6章给出的性能准则进行评价。

5.1.3材料和/或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生产和处置条件应得到确立、受控和记录(如适用),以确保:

a)这些条件与材料和/或无菌屏障系统的使用相适应,

b)保持材料和/或菌菌屏障系统的特性。

5.1.4至少应考虑下列方面:

a)    温度范围;

b)    压力范围;

c)    湿度范围;

d)    上述三项的最大变化程度(必要时);

e)    暴露于阳光或紫外光;

f)    洁净度;

g)    生物负载;

h)    静电传导性。

5.1.5应了解所有材料特别是回收材料的来源、历史和可追溯性,并加以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持续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注:

使用当今的工业生产技术,除生产回料以外的回收材料,不可能很好地控制使其安全地用于医疗器械包装。

5.1.6应评价下列特性:

a)    微生物屏障;

b)    生物性容性和毒理学特性;

注:

这通常用来约束材料与器械的接触。

ISO10993-1给出了生物学相容性指南。

宜评价灭菌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c)    物理和化学特性;

d)    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

e)    与预期灭菌过程的适应性(见5.3);

f)      灭菌前和灭菌后的贮存寿命限度。

5.1.7材料,例如包裹材料,纸、塑料薄膜或非织造布或可重复使用的织物应符合下列一般性能要求。

a)    材料在规定条件下应无可沥滤物和无味,不对与之接触的医疗器械的性能和安全性产生不良影响。

  注:

由于异味明显的,因此无需用标准化的试验方法测定气味。

b)    材料上不应有穿孔、裂缝、开裂、皱褶或局部厚薄不均等影响材料功能的缺陷。

c)    材料的重量(每单位面积质量)应与规定值一致。

d)    材料应具有可接受的清洁度、微粒污染和落絮水平。

e)    材料应满足已确立的最低物理性能,如抗张强度、厚度变化、撕裂度、透气性和耐破度。

f)    材料应满足已确立的最低化学性能,如pH值,氯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以满足医疗器械、包装系统或灭菌过程的要求。

g)    在使用条件下,材料不论是在灭菌前、灭菌中或灭菌后,应不释放出足以引起健康危害的毒性物质。

5.1.8除了5.1.1至5.1.7给出的要求外,涂胶层的材料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a)    涂层应是连续的,不应出现空白或断开以免导致在密封处形成间断;

b)    涂布量应与标称值一致;

c)    当材料与另一个规定材料形成密封时,所规定的最小密封强度应得到证实。

5.1.9无菌屏障系统和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在符合5.1.1至5.1.7和5.1.8(如适用)以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在规定的灭菌前、灭菌中和灭菌后,材料及其组成,如涂层、印墨或化学指示物等,不应与医疗器械发生反应、对其污染和/或向其迁移,从而对医疗器械产生副作用。

b)如果是由密封成形,密封宽度和强度(抗张强度和/或耐破度)应满足规定的要求。

c)剥开时应具有连续、均匀的特性,无影响无菌打开的材料分层或撕屑。

注1:

纸袋和热封袋和卷材有结构和设计要求。

注2:

如果密封预期无菌状态下打开,可能需要规定最大密封强度。

d)密封和/或闭合应对微生物提供屏障。

5.1.10对可重复使用的容器,除了5.1.1至5.1.7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a)每一容器应有“打开迹象”系统,当闭合完好性被破坏时,能提供清晰的指示;

  b)在从灭菌器内取出、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灭菌剂口应提供微生物屏障(见5.2);

c)  微生物屏障系统形成后,其闭合应提供微生物屏障;

d)    容器的结构应使能够对所有基本部件进行检验;

e)    应建立再次使用前检验的接受准则;

注1:

最常见的检验程序是目力检验,最后有其他可接受的方法。

f)    同类型的器的各组件应是完全可以互换,或应是设计成不能互换。

注2:

可用代码和/或标记来满足这一设计要求。

g)    服务、清洗程序、检验方法、和更换部件等应得到规。

注3:

重复性使用容器的其他指南见EN868-8。

5.1.11对可重复使用的织物,除了5.1.1至5.1.7、5.18(如适用)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对材料进行修补和每次灭菌循环后应符合性能要求;

b)    应建立清洗和重新供应的处理程序,并形成文件。

注:

这可包括再次使用前的目力检验、其他试验方法和可接受准则。

c)    处理程序应符合产品标签。

5.1.12对于重复性使用的无菌屏障系统,包括容器和织物,应确定按提供的说明处理时是否会导致降解,从而影响使用寿命。

5.2微生物屏障特性

5.2.1应按附录C测定材料的不透过性。

注:

在建立无菌屏障系统中所用材料的微生物屏障特性对保障包装完好性和产品的安全十分重要。

评价微生物屏障特性的方法分两类:

适用于不透性材料的方法和适用于多孔材料的方法。

5.2.2证实材料是不透性材料时,应满足微生物屏障要求。

5.2.3多孔材料应能提供适宜的微生物屏障,以提供无菌包装的完好性和产品的安全性。

注:

尚无通用的证实微生物屏障特性的方法。

多孔材料的微生物屏障特性评价,通常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通过材料的流速)使携有细菌芽胞的气溶胶或微粒流经样品材料,从而对样品进行挑战试验。

在此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用通过材料后的细菌或微粒的数量与其初始数量进行比较,来确定该材料的微生物屏障特性。

经确认的物理试验方法,只要与经确认过的微生物挑战法进行过比对,其所得的数据也可用于确定微生物屏障特性。

将来当有了确认过的材料和微生物屏障系统的微生物挑战方法时,将考虑列入ISO11607的本部分中。

(详情见SinclairandTallentire2002[41]、TallentireandSinclair1998[40]、Schollaetal1995[39]和Schollaetal2000[38])。

5.3与灭菌过程的适应性

5.3.1应证实材料和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适合于其预期使用的灭菌过程和循环参数。

5.3.2灭菌适应性的确定应使用按有关国际标准或欧洲标准设计、生产和运行的灭菌器。

  注:

例如,见ISO17665-1、ISO11135、ISO11137(所有部分)、ISO14937、EN285、EN550、EN552、EN554、EN1422或EN14180。

这些国际标准和欧洲标准之间正处于努力协调中。

5.3.3应评价材料的性能,以确保在经受规定的灭菌过程后材料的性能在规定的限度范围之内。

5.3.4规定的灭菌过程可包括多次经受同一灭菌过程或不同的灭菌过程。

5.3.5对预期用途的适应性的确定应考虑材料在正常供应中的将会发生的变化。

5.3.6当产品用多个包裹或多层材料包装时,可以对内外层材料的性能设定不同的限量。

5.3.7适应性确定以与所用灭菌过程的确认同时进行。

5.4与标签系统的适应性

标签系统应:

a)在使用前保持完整和清晰,

b)在规定的灭菌过程和循环参数的过程中和过程后,与材料和无菌屏障系统的相适应性应不对灭菌过程造成不良影响;

c)印刷和书写的墨不应向器械上适移或与包装材料和/或系统起反应,从面影响包装材料和/或系统的有效性,也不应使其变色至使难以识别标签的程度。

注:

标签系统可有多种形式。

包括直接在材料和/或无菌屏障系统上印刷或书写,或标签上有另外一层材料通过粘贴、热合或其他方式使其复在材料和/或系统表面上。

5.5贮存和运输

5.5.1材料和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有包装,为保持其性能提供必要的保护。

5.5.2材料和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应在确保其性能保持在规定限度内的条件下运输和贮存。

这可通过以下来实现:

a)    证实这些特性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的保持性;

b)    确保贮存条件保持在规定的限度下。

6包装系统的设备和开发要求

6.1总则

6.1.1包装系统的设计,应使在特定使用条件下对使用者或患者所造成的安全危害降至最低。

6.1.2包装系统应提供无理保护并保持无菌屏障系统的完好性。

6.1.3无菌屏障系统应能进行灭菌并与所选远程相适应。

6.1.4无菌屏障系统应在使用前或有效日期内保持其无菌水平。

注:

另见6.4.1。

6.1.5无菌屏障的完好性的保持性可用于证实无菌水平的保持性。

  注:

见ANSI/AAMIST65:

2000和Hansenetal.[36]。

无菌水平的降低与事件相关,而不与时间相关。

6.1.6  当相似的医疗器械使用同一个包装系统时,应对其结构相似性和最坏情况的识别加以说明并形成文件。

至少应使用最坏情况的结构来确定是否符合ISO11607的本部分。

如,相似形可以用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的不同尺寸来确立

6.2设计

6.2.1应有形成文件的包装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程序。

6.2.2无菌屏障系统应使产品以无菌方式提供。

6.2.3包装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应考虑许多因素,包括但不仅限于:

a)    顾客要求;

b)    产品的质量和结构;

c)    锐边和凸出物的存在;

d)    物理和其他保护的需要;

e)    产品对特定风险的敏感性,如辐射、湿度、机构振动、静电等;

f)    每包装系统中产品的数量;

g)    包装标签要求;

h)    环境限制;

i)    产品有效的限制;

j)    运输和贮存环境;

k)    灭菌适应性和残留物。

6.2.4产品上为无菌液路提供闭合的组件的结构应得到识别和规定,这些宜包括但不限于:

-    材料;

-    外观;

-    组件的尺寸;

-    装配尺寸(如影响装配的公差)。

6.2.5设计和开发过程(6.2.1、6.2.3和6.2.4)的结果应有记录、验证并在产品放行前经批准。

6.3包装系统性能试验

6.3.1无菌屏障系统的完好性应在灭菌后及随后的性能试验得到证实。

6.3.2可用物理试验、多孔包装材料的微生物并障试验来确定无菌屏障系统保持无菌水平的能力。

这方面的评审参见ANSI/AAMIST65:

2000和Hansenetal.1995[36]。

6.3.3最后使用标准化的评价无菌屏障系统完好性的试验方法。

在没有适用的评价无菌屏障系统完好性试验方法时,可通过材料的微生物评价特性和密封和闭合的完好性来确定系统的微生物屏障特性。

6.3.4性能试验应是在规定的成形和密封极限下,经过所有规定的灭菌过程后的最坏状况的无菌屏障系统上进行。

  注:

规定的灭菌过程可包括多次经受同一或不同的灭菌过程。

6.3.5包装系统应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对产品提供适宜的保护。

6.4稳定性试验

6.4.1稳定性试验应证实无菌屏障系统始终保持其完好性。

6.4.2稳定性试验应采用实际时间老化方案来进行。

6.4.3  采用加速老化方案的稳定性试验,在实际老化研究的数据出具之前,应被视为是标称有效期的充分证据。

6.4.4实际时间老化试验和加速老化试验宜同时开始。

  注:

稳定性试验和性能试验是两个不同的试验。

性能试验是评价在经受生产、灭菌过程和运输和贮存环境后包装系统和产品之间相互作用。

6.4.5当依据产品的性能确定有效期时,有效期的稳定性试验应与包装稳定性试验一起进行。

6.4.6如果进行加速老化试验,加速老化条件和所选择的试验期应有形成文件的说明。

6.4.7当证实产品不随时间与规定的无菌屏障系统相互反应时,以前形成文件的稳定性试验数据应足以作为符合6.4.1的依据。

7提供的信息

7.1材料、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或无菌屏障系统应随附下列信息:

-    型式、规格和等级;

-    批号或其他追溯生产史的方式;

-    预期的灭菌过程;

-    有效期,如适用;

-    任何规定的贮存条件;

-    任何对处置或使用的限定(如环境条件),如适用;

-    对重复性使用的材料和/或预成形屏障系统,保养的频次和性质

7.2国家法规对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进入市场要求有其他信息时,应提供相应的信息。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医用包装指南

A.1影响材料选择和包装设计的因素

医疗器械的特殊性质、预期的灭菌方法、预期使用、失效日期、运输和贮存,都会影响包装系统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

为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系统选择适宜的材料受图1所示相互关系的影响。

                        医疗器械              

包装系统    灭菌

                设计与过程            过程

图A.1影响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系统选择材料的相互关系

A.2灭菌过程和考虑

A.2.1灭菌过程的选择包括(但不限于)环氧乙烷(EO)、伽马辐射(γ)、电子束(e-beam)、蒸汽和低温氧化灭菌过程。

如果器械预期用EO灭菌,为使灭菌剂进入以杀灭微生物,并使灭菌气体扩散,降低残留浓度,无菌屏障系统应有透气件。

A.2.2如果器械用辐射灭菌(γ或e-beam)、可以不需有透气件,器械的屏障系统可以完全由不透气材料组成。

医疗器械制造商为各器械商选择适宜的灭菌过程时,他们的选择受很多因素制约。

如果器械组成材料不具辐射稳定性,则通常使用EO、蒸汽、氧化剂灭菌,如果器械预期有高的EO残留浓度,器械制造商可能选择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