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同步训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005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1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同步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同步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同步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同步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同步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同步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同步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同步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同步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同步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同步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同步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同步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同步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同步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同步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同步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同步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同步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同步训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同步训练.docx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同步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同步训练.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同步训练.docx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同步训练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有机化合物

1.请举出一些你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它们都含有元素。

组成有机物的元素除外,还可能含有。

在有机物中,碳原子不但可以与氢、氧、氮等原子直接结合,而且碳原子之间还可以相互连接,形成碳链或碳环。

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也就不同。

2.仅含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

人们熟知的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3.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A.CO2B.CH3COOHC.C2H2D.CaCO3

4.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B.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均难溶解于水

C.有机物的组成元素较少,因此有机物的种类很少

D.棉花、羊毛、淀粉、蛋白质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5.有机物中的烃是()

A.只含有碳B.只含有碳与氢

C.含有碳与氢D.燃烧后生成CO2与H2O

一、甲烷的性质

1.下列混和气体中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

A.液化石油气B.沼气C.天然气D.煤矿坑道气

2.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A.氯气与氢气的反应B.氯气与甲烷的反应

C.氧气与甲烷的反应D.次氯酸的分解

3.“西气东输”工程,是指将西部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上海以及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程。

关于天然气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天然气燃烧的废气中,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含量少

C.天然气与空气以任何比例混合点燃,都不会发生爆炸

D.将使用管道煤气(主要成分为CO和H2)的灶具改为使用天然气时,应增大进入的空气量或减小进入的天然气量

4.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结构式为CH4B.甲烷分子中C、H间是离子键

C.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是完全等同的D.甲烷分子是空间正方体结构

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通常情况下,甲烷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

B.甲烷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

C.煤矿的矿井要注意通风和严禁烟火,以防爆炸事故的发生

D.点燃甲烷不必像点燃氢气那样事先验纯

6.常温下,下列物质的状态是气体的是()

A.CH3ClB.CH2Cl2C.CHCl3D.CCl4

7.下列物质中,与甲烷相似,都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是()

A.CO2  B.CCl4   C.CH2Cl2    D.H2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易溶于水

B.甲烷分子中C─H键是非极性键

C.甲烷分子是对称的正四面体结构

D.甲烷分子中四个C─H键强度不相同

8.将等体积的甲烷与氯气混合于一集气瓶中,加盖后置于光亮处。

下列有关此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或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瓶中气体的黄绿色逐渐变浅

B.瓶内壁有油状液滴形成

C.此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氯甲烷

D.此反应的液态生成物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及四氯化碳的混合物

9.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此有机物()

A.一定含有氧元素B.一定不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氧元素不能确定

10.将标准状况下11.2L的CH4与22.4LO2混合后点燃,恢复到原状况,气体的体积为(  )

A.11.2LB.33.6LC.22.4LD.44.8L

11.甲烷的分子式为,电子式为,结构式为,空间构型为。

12.甲烷是一种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13.有机物分子里的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14.衣服上沾有动植物油污后用水洗不掉,但使用汽油可以洗掉,这是因为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难溶于,而易溶于;汽车加油站或液化气站附近都有“严禁吸烟”“加油时请歇火”的提示,这是因为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

15.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该元素是_______,它和氢元素组

成的最简单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在这种化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能力与探究】

1.氯仿(CHCl3)可作麻醉剂,但常因保存不妥而被氧气氧化,产生剧毒物质光气(COCl2),2CHCl3+O2→2HCl+2COCl2。

为防止事故,在使用前要检验氯仿是否变质,应选用的试剂是()

A.氢氧化钠溶液B.盐酸C.硝酸银溶液D.水

2.取一支硬质大试管,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半试管甲烷和半试管氯气(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此反应需光照可发生

C.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

D.此反应得到的产物是纯净物

3.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气体是()

①CO、O2②Cl2、CH4

③NO2、O2④N2、H2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4.有一种无色的混合气体可能由CH4、NH3、、H2、CO、CO2和HCl组成。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此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气体总体积基本不变;②再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浑浊,但气体体积减少;③把剩余气体在供氧的情况下燃烧,燃烧产物不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色。

原混合气体含有()

A.CO和HClB.CH4和NH3C.CH4和HCl、D.H2和CO2

5.如图所示,U型管的左端被饱和食盐水和胶塞封闭有甲烷和氯气(体积比为1:

4)的混和气体,假设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可以忽略。

将封闭有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的装置放置在有光亮的地方,让混合气体缓慢地反应一段时间。

(1)假设甲烷与氯气反应充分,生成物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有机物是

(2)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应后,U型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的变化

是。

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

(3)U型管左端气柱的变化是。

A.体积增大B.体积减小C.不变

(4)试解释U型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变化的原因:

产物

6.如右图,某气体X可能由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将X气体点燃,把燃烧后生成的产物全部通过A、B两个洗气瓶。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洗气瓶的质量增加,B洗气瓶的质量不变,

则气体X是。

(2)若A洗气瓶的质量不变,B洗气瓶的质量增加,

则气体X是。

(3)若A、B两个洗气瓶的质量都增加,则气体X可是。

二、烷烃

【知识与方法】

1.下列几种4个碳原子相互结合的方式中,能够代表烷烃结构特点的是()

 

2.如下图所示,黑球表示碳原子,白球表示氢原子。

则这四个球棍模型所代表的物质之间的关系是()

 

A.同素异形体B.同分异构体C.同系物D.同位素

3.下列物质属于烷烃的是()

A.C4H10B.C10H8C.C3H6D.C2H6O

4.某烷烃含200个氢原子,则该烷烃的分子式是()

A.C97H200B.C98H200C.C99H200D.C100H200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系物间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同分异构体间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2”原子团的两种有机物必定互为同系物

D.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两种有机物必定为同分异构体

6.下列性质不属于烷烃性质的是()

A.完全燃烧时只生成CO2和H2OB.溶于水

C.能跟卤素在光照时发生取代反应D.通常情况下跟酸、碱和氧化剂都不反应

7.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直链烷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增加而逐渐升高

B.含1~4碳原子的烷烃,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

C.任何烷烃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都是相同的

D.丙烷分子中的3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8.1mol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完全被氯原子取代,需要消耗Cl2的物质的量为()

A.1molB.3molC.6molD.9mol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B.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的物质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C.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很容易燃烧

D.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10.下列有机物,其一氯代物的结构只有一种的是(双选)()

A.CH4B.C2H6C.C3H8D.C4H10

11.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团的物质互称同系物。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______,但具有不同_________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增加。

广泛存在是造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另一重要原因是。

12.烷烃的通式是。

一般情况下,1~4个碳原子的烷烃为___________(填“气态”“液态”或“固态”),烷烃________溶于水(填“能”或“不能”),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熔沸点逐渐_____________,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密度逐渐___________。

13.下列物质属于烃的是;属于有机物的是。

①SO2②C3H8③CH3Cl④C2H5OH⑤CH4

⑥H2⑦金刚石⑧CH3COOH⑨CO2⑩C2H4

14.下列各组物质

①O2和O3②H2、D2、T2③12C和14C

④CH3CH2CH2CH3和(CH3)2CHCH3⑤乙烷和丁烷

⑥⑦

 

互为同位素的是;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互为同系物的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为同一物质的是。

15.根据下列几种烷烃的沸点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名称

甲烷

乙烷

丁烷

戊烷

沸点/℃

—164

—88.6

—0.5

36.1

(1)试推测丙烷的沸点可能是()

A.大约-40℃B.低于-88.6℃

C.高于36.1℃D.介于-0.5℃~36.1℃之间

(2)气体打火机所罐装的烷烃最有可能是,理由是:

(3)异丁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只写生成一元取代产物)的化学方程式是:

16.燃烧法是测定有机化合物化学式的一种重要方法。

完全燃烧0.1mol某碳氢化合物后,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为8.96L(标准状况),生成的水为9.0g。

据此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并写出其结构简式。

【能力与探究】

1.二氟甲烷是性能优异的环保产品,可代替“氟里昂”作冷冻剂,试判断二氟甲烷的分子结构简式有()

A.4种B.3种C.2种D.1种

2.同分异构现象在有机化学中是非常普遍的,下列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①CH2=CHCH3  ②

  ③CH≡CCH2CH3  ④HC≡CCH3

⑤⑥CH3CH2CH2CH3

A.①和②B.①和③C.①和④D.⑤和⑥

3.以结构式表示的下列各物质中,属于烷烃的()

4.下列化合物中沸点最低的是(  )

A.己烷B.正戊烷C.异戊烷D.新戊烷

5.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烷烃是()

A.(CH3)2CHCH2CH2CH3B.(CH3CH2)2CHCH3

C.(CH3)2CHCH(CH3)2D.(CH3)2CCH2CH3

6.关于甲烷和丁烷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结构相似,所以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也相同

B.它们都是气态烷烃

C.均能以通式表示为CnH2n+2,但n值不同

D.在分子组成上相差3个CH2原子团

7.有关甲烷和丙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互为同系物

B.均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C.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而丙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D.相同条件下,燃烧等体积的两种气体丙烷消耗氧气多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H3CH2CH3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

 B.乙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

 C.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通过四对共用电子对与其它原子相结合

 D.C5H12存在三种同分异构体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丁烷的沸点比乙烷的高

B.和是两种物质

C.正丁烷和异丁烷组成相同,熔沸点相同,是同一种化合物

D.和是同分异构体

10.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A.CH4B.C2H6C.C4H10D.C5H12

11.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同位素、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你能区别这些概念吗?

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将物质的合适组号填写在下表中。

③CH4和CH3CH2CH3;④金刚石与石墨;⑤氕、氘与氚;⑥16O、17O和18O;

⑦乙醇(CH3CH2OH)和甲醚(CH3OCH3);⑧氧气(O2)与臭氧(O3)。

类别

同位素

同系物

同素异形体

同分异构体

组号

12.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瓦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燃性气体的爆炸都有一个爆炸极限,所谓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或蒸气或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通常以体积百分数表示)。

下表是甲烷在空气和纯氧气中的爆炸极限。

空气中

纯氧气中

甲烷的爆炸极限

5.0~15%

5.0~60%

下面是瓦斯和空气组成的混和气体中瓦斯的体积含量,从是否能够爆炸方面考虑,请判断________是不安全的;

A.3%    B.10%    C.30%    D.60%

(3)请分析人为什么在瓦斯爆炸的矿中会窒息死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矿井中的瓦斯爆炸。

根据你的化学实验经验,你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提示:

对可燃性气体的加热、点燃操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一、乙烯

【知识与方法】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乙烯气体通入溴水中B.石油经分馏获得汽油、煤油等

C.石蜡油分解制乙烯D.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光照

2.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燃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者燃烧时现象完全相同

B.点燃前都不需要验纯

C.甲烷燃烧的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的火焰较明亮,并伴有黑烟

D.二者燃烧时都有黑烟生成

3.对乙烯有如下描述:

①常温常压下是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②溶于水生成乙醇;③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④乙烯可作植物生长调节剂、果实催熟剂;⑤乙烯能跟溴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4.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还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

A.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B.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溴水的洗气瓶

C.将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D.将气体通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5.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  )

A.乙烯分子里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

B.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

C.乙烯容易与溴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且1molC2H4完全加成消耗1molBr2

D.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6.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发生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该反应属于

A.取代反应B.置换反应C.加成反应D.中和反应

7.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

A.CH3CH3B.CH3CHCl2C.CH3CH2OHD.CH3CH2Br

8.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的反应,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双选)()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发生反应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乙醇

9.由乙烯(CH2=CH2)推测丙烯(CH2=CHCH3)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双选)()

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能在空气中燃烧

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与HCl在一定条件下加成只得到一种产物

10.工业上的乙烯主要来源于________,它是一种________色、________气味的气体,________溶于水,分子式为________,电子式为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含碳量比甲烷________。

11.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生成,同时放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乙烯通入红棕色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现象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类型为;有机物分子中的生成新物质的反应叫加成反应。

由乙烯之间的相互加成可以得到,该反应叫反应。

12.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随即对准球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沸点12.27℃),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

乙烯和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得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反应。

决定氯乙烷能用于冷冻麻醉应急处理的具体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通常状况下均为气态的两种烃A、B,它们在相同状况下的密度之比为1∶3.5。

若A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试通过计算求出A、B的分子式。

 

【能力与探究】

1.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属于不饱和链烃,乙烷属于饱和链烃

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不都在同一平面上

C.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烯可以

D.相同物质的量的乙烷和乙烯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不同

2.实验室中需要少量一氯乙烷,下列制取方法中所得产物含量最高的是(  )

A.乙烷与氯气取代B.乙烯与氯气加成

C.乙烯与氢气加成D.乙烯与氯化氢加成

3.使1mol乙烯与氯气完全发生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足量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的氯气的总的物质的量是()

A.3molB.4molC.5molD.6mol

4.下列物质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一定,则完全燃烧后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不变的是()

A.乙烷和乙烯B.乙烯和丙烷

C.甲烷和乙烯D.丙烯(C3H6)和丙烷

5.有3种碳架如下的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与乙烯具有相似性质B.a和c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C.b和c能发生取代反应D.b和c是同系物

6.标准状况下,0.56L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溴水增重0.28g(假设

C2H4完全被吸收),则乙烯占混合气体体积的(  )

A.20%B.40%C.60%D.80%

7.含有C=C键的某烃化学式为CnHm,该烃所含C=C键的数目是()

A.

B.

C.

D.

8.用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试验,有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

①中实验

②中现象

A

铁粉与水蒸气加热

肥皂水冒泡

B

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

酚酞溶液变红

C

NaHCO3固体受热分解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石蜡油在碎瓷片上受热分解

Br2的CCl4溶液褪色

9.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烃

B.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验证酸性:

CH3COOH>H2CO3>HzSiO3

D.验证甲烷和氯气能发生反应

10.

(1)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催熟剂,防止水果早熟。

(2)另一种高效的水果长期保鲜新技术是在3℃潮湿条件下的水果保鲜室中,用一种特制的低压水银灯照射,引起光化学反应,使水果贮存过程中缓缓释放的催熟剂与水反应转化为没有催熟作用的有机物。

试回答:

①可能较长期保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右图所示,将浸透了石蜡油(液态烷烃的混合物)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的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给碎瓷片加强热。

(1)若试管a中盛放的是KMnO4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2)若试管a中盛放的是溴的四氯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在试管口点燃,观察到的现象是。

(4)该实验中能证明生成物具有与烷烃相同性质的现象是。

证明生成物可能具有不同于烷烃性质的现象是。

12.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学生在实验室里制取的乙烯中常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硫,在老师启发下,

他们自己设计了下列实验图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2H4和SO2。

回答下列问题:

 

(1)I、II、III、IV装置盛放的试剂是I;II;III;IV(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品红溶液B.NaOH溶液C.浓硫酸D.酸性KMnO4溶液

(2)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

(3)装置II的作用是。

(4)装置III的作用是。

(5)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13.以原油为原料生产聚乙烯的步骤如下:

 

请回答:

(1)上述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

(2)聚乙烯塑料可以用来制造多种包装材料,聚乙烯的结构简式是。

(3)将11.2L(标准状况)乙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中,充分反应后,溴水质量增加了5.6g。

溴水质量增加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原混合气体中,乙烷与乙烯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二、苯

【知识与方法】

1.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

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是()

 

w.w.w.k.s.5.u.c.o.m

2.将下列各种液体分别与适量的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后混合液分两层,水层几乎成无色的是()

A.食盐水B.乙醇C.苯D.KI溶液

3.关于苯燃烧的现象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A.苯易燃,火焰明亮,产生大量黑烟

B.苯燃烧产生黑烟,是因为苯分子中含碳元素质量分数较大,碳不完全燃烧而导致的

C.乙炔(分子式为C2H2)在燃烧时也会出现火焰明亮,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