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2897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docx

《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docx

级综文专业人文教学标准

附件1:

2014级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人文方向)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

综合文科教育

专业代码:

660219

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

学制与学历:

三年制专科

就业面向

一、初始岗位群:

从事小学《品德与生活》、《历史与社会》、《语文》、《省情》等文科类课程教学及管理工作。

二、发展岗位群:

社会教育机构的教学及管理工作、机关、企事业单位文秘及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

(一)培养目标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文科综合知识扎实,较好地掌握小学文科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方法,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及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小学文科类教师。

(二)职业核心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核心能力:

文科知识掌握扎实、组织教学活动的实践能力以及小学教育、组织及管理能力。

具体表现为:

1.文科教学能力

(1)能够运用所学的文科知识与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独立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

(2)能够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尝试改进教学方法,针对儿童特点,采用游戏、简笔画、歌曲、舞蹈等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3)能够通过文科教学对儿童进行情感教育;

(4)能够通过文科教学培养儿童的人文素养;

(5)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评价;

(6)能够创设课堂和校园人文知识学习环境。

2.教学研究能力

(1)能够进行备课、说课、听课、评课、教学研讨;

(2)能够进行教学反思;

(3)能够撰写教学心得和教育笔记;

(4)能够运用新的教学方法;

(5)能够主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并有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

(6)能够掌握基本的教科研方法;

(7)能够撰写教研论文。

3.日常管理及常见教育问题的解决能力

(1)能够建立规则,培养课堂常规;

(2)能够组织班级活动;

(3)能够与家长沟通并能够进行一般的家庭教育指导;

(4)能够对儿童进行安全健康教育;

(5)能够处理涉及儿童人身安全的突发事件。

(三)培养规格

1.素质结构

(1)思想素质:

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素养。

(2)文化素质:

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必要的科学素养。

(3)专业素质:

具备良好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

(4)身心素质:

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能力结构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的核心能力为文科知识扎实,教育业务能力强,具体能力结构如下:

(1)文科知识扎实:

思想道德素养高、历史人文知识丰富,文科知识表述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

(2)文科教育业务能力:

能够从事多门文科教学工作,具有教育教学活动组织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常见家庭教育问题解决能力、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

(3)知识获取能力:

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知识应用能力:

具有良好的处理教学业务的能力。

(5)社会交际能力:

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6)改革创新能力:

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3.知识结构

(1)文科文化知识:

具有人文社科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2)文科教育专业知识:

具有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

(3)工具性知识:

具有英语、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应用知识和文献检索知识。

职业资格证书

毕业生需获得相应岗位的教师资格证。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一、课程设置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以培养技能型综合文科教育人才为根本任务,课程设置以服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突出应用性为原则。

在广泛开展社会人才市场需求调查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特色、就业面向,组织各方面专家共同进行培养目标论证、课程开发、质量标准制订与考核评价等,力求办出特色。

二、课程分类及学时建议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的课程分为通识教育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专业能力拓展模块、选修课程平台及实践类课程模块。

(一)通识教育模块:

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等课程。

共计426学时。

(二)专业基础模块:

包括教育类基础课程、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类基础课程、艺体类基础课程。

共计1086学时。

(三)专业技能模块:

包括单项技能训练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

单项技能训练课程包括:

教师语言、书写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综合实训课程包括:

小学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小学学科教学设计、小学综合活动实践、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

共计136学时。

(四)专业能力拓展模块:

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教学任务是拓展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为学生成为小学及幼儿园教育通才做准备,也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开设小学跨学科教育、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与教学等课程。

共计96学时。

(五)社会能力拓展模块:

包括专业选修课课程和公共选修课课程。

共计82学时。

(六)实践能力模块:

包括基本素质训练模块、专业基础技能训练模块、专业技能综合训练模块。

共计924学时。

三、专业核心课程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综合文科类知识教学、小学文科教学与研究、班级管理。

(1)综合类文科知识教学:

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及社会与人文的综合素养,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并应用所学文科知识。

该类课程主要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

(2)小学文科教学与研究: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小学文科教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小学文科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认识小学儿童文科学习的规律,并能够根据小学文科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小学文科教学大纲、小学综合文科类教材以及小学儿童的实际情况,编写实际可行的教案并进行教学,具有说课、评课的能力和初步文科综合知识的教学研究能力。

(3)班级管理:

该课程应提供大量鲜活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讨论等教学方式,掌握班级管理和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四、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占教学活动总学时的59%。

其中,校内专业实践累计8周,毕业实习累计周。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按照教学场所可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部分。

前者可在普通教室和专门的实训中心进行,后者主要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

按照课程类型,校内实践包括教师口语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校外实践包括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毕业实践报告等环节。

(1)语言实践:

主要是进行语言技能的操练,以锻炼教师语言教学为主线,提高生动形象表述文科知识的能力。

(2)专业实践:

主要是进行综合文科教育的职业技能实践训练。

(3)综合实践:

主要是职业技能的综合性训练。

(4)社会实践:

主要是利用节假日进行社会调查、学习和服务等活动。

(5)顶岗实习:

主要是实地考察、岗前培训、短期教学和服务等形式。

(6)毕业论文:

主要是包含选题指南拟定、指导教师选派、选题、开题报告、毕业实践报告撰写与指导、毕业实践报告评定等流程。

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

(一)专业教学团队

1.专任教师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有稳定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皆具有高等学校教师任职资格,他们了解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掌握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具备教学研究能力,并了解任教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掌握专业实践教学技能。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2人,生师比为15:

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0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为8人。

2.兼职教师

依据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特点,建设一支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本专业外聘兼职教师2人,均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兼职教师占本专业教师总数的20%,主要承担专业实践教学任务。

3.实训室管理人员

每个教学实训室配备1名实训室管理人员。

(二)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主要包括教室、实训教室、实习实训设施、信息化教学设施等。

1.教室

教室分为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专业实训教室。

教室管理制度严格并配备专人管理。

2.实习实训设施

(1)校内实训室。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实训室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室、模拟法庭实训室等。

(2)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依托行业,建立相对稳定、能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半年以上的专业基地,促进学生顶岗实习制度的全面落实。

3.信息化教学设施

建立健全信息化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管理、使用的规章制度。

建立校园网和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内外交流等各方面提供支撑服务。

(三)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

1.教材

教材选用要符合教学大纲或专业规范,应为正式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可优先选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及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材的内容和语言具时代感,可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

2.图书资料

学校图书馆拥有教学必备的、门类较全的图书资料,总量可以满足专业教学和学科发展的需要。

专业核心期刊12种以上。

学院设有图书资料室,共有图书资料2000余册,其中图书1000余册,期刊30多种,音视频资料100多种。

3.数字化(网络)资料

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共享型综合文科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建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内容丰富、使用便捷、更新及时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

专业核心课程数字化(网络)资源包括网络课程、视频库、音频库、电子期刊等。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

依照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终身教育等新的人才培养观念,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根据小学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紧贴儿童教育教学实际,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学中,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特点,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借助模拟或真实的工作场景,有针对性地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灵活运用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应积极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仿真的教学场景,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

努力探索综合文科教育专业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和方法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多元化。

实行学院教学督导组听课、评课与学生评教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

同时,要努力使符合条件的毕业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切实落实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积极推进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成绩评价的改革。

在考核方式上,加大形成性考核的力度,实行考试和考查相结合,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重视平时考核的科学化、规范化。

在考核内容上突出知识技能的应用。

测试设计应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开放性和可行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科教学能力。

(六)教学管理

1.专业教学管理机构及专职教学管理人员

学院设置教学科研办公室,负责教学日常管理,设置综合文科教育教研室,负责专业教学;配备专职教学管理人员3名;同时设置教学督导组负责教学督导工作。

2.教学文件

学校制定以下完整系统的专业教学文件: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考试工作管理规程》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选修课管理规定》

《关于学生实习实训工作的管理办法》

《综合文科教育教研室岗位职责》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学生德育考核管理规定》

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学生毕业后将从事小学教学工作,需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

应立足本岗位,积极参与本校培训,提高实际工作的针对性;踊跃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学术会议和教师职业培训等,接触前沿教育教学思想、加强教学实践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强化自身检索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获取国内外本领域的先进研究成果。

学生毕业后可以通过专升本、自学考试、开放大学远程开放教育、出国留学等方式继续学习,选择原专业或相近专业,接受更高层次教育。

附表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

附件:

2014级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人文方向)

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表

表1:

课堂教学

平台及模块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考核

方式

学分

教学学时数

各学期教学周数和周课时数

总计学时

讲授学时

实践学时

14

16

16

16

16

12

通识教育平台

公共类

07013101

体育Ⅰ

考查

2

28

4

24

2

07013102

体育Ⅱ

考查

2

32

6

26

2

04013101

英语Ⅰ

考查

3

42

28

14

3

04013102

英语Ⅱ

考试

3

48

32

16

3

08013101

计算机应用基础

考试

4

56

28

28

4

小计

14

206

98

108

5

9

思想政治教育类

100131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考查

3

54

28

26

2

10013103

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考查

4

72

48

24

3

10013102

形势与政策

考查

1

16

16

讲座,自学,每学期4学时,1-4学期开设

小计

8

142

92

50

2

3

综合类

02013101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Ⅰ

考查

0.5

10

6

4

22013101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Ⅱ

考查

0.5

4

4

22013102

就业指导Ⅰ

考查

0.5

10

6

4

22013103

就业指导Ⅱ

考查

0.5

6

6

22013104

心理健康教育

考查

1

16

13

3

1

小计

3

46

35

11

1

合计

25

394

225

169

5

11

4

专业基础平台

教育类基础课程

10013105

儿童发展学习*

考试

3

48

40

8

3

10013106

小学教育基础*

考试

5

80

68

12

5

小计

8

128

108

20

3

5

101132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

考查

3.5

56

40

16

4

1011310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二)

考试

3

48

30

18

3

10113203

政治经济学

(一)

考试

4

64

40

24

4

10113204

政治经济学

(二)

考查

3

48

30

18

3

10113210

社会学

考查

2

36

24

12

3

10113206

法学概论

考试

3

48

24

24

4

10113214

中国古代史

考试

3.5

56

40

16

4

10113215

中国近现代史

考查

4

64

40

24

4

10113216

世界通史

(一)

考试

4

64

40

22

4

10113226

世界通史

(二)

考查

3

48

35

15

3

10113217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考查

3

48

30

18

3

10313201

自然地理

考查

3

42

28

14

3

10313202

人文地理

考查

3

48

30

18

3

10313203

中国地理

考试

3

48

30

18

3

10313204

世界地理

考试

2

48

30

18

3

10313205

中国古代文学

考试

2

42

28

14

3

103132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考试

2

32

20

12

2

10313207

外国文学

考查

2

36

24

12

3

10313208

写作

考查

1

24

12

12

2

小计

894

576

318

11

13

11

11

15

艺体类基础课程

13013101

美术鉴赏

考查

1

16

8

8

1

06013101

音乐欣赏

考查

1

16

8

8

1

07013106

体育教学活动与组织

考查

2

32

6

26

2

小计

4

64

22

42

4

合计

1086

706

380

11

13

18

15

15

专业技能平台

单项技能训练课程

23013101

教师语言

考查

2

32

16

16

2

23013102

书写技能

考查

1

16

8

8

1

25013101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考查

0.5

8

4

4

小计

3.5

56

28

28

1

2

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

10113219

小学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考查

2

32

16

16

2

10113220

小学学科教学设计

考查

1

16

8

8

1

10113221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

考查

1

16

8

8

1

10113222

小学综合活动实践

考查

1

16

8

8

1

小计

5

80

40

40

2

2

1

合计

136

68

68

1

2

4

1

专业能力拓展平台

10113223

现代科技概论

考查

2

32

24

8

2

10113224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

考查

2

32

24

8

2

10113225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与教学

考查

2

32

24

8

2

合计

6

96

72

24

2

4

社会能力拓展平台

专业选修课程

10113303

公共关系学

考查

2

42

28

14

3

小计

42

28

14

3

公共选修课程

见教务系统公共选修课程模块

2

40

20

20

合计

82

48

34

3

总计

1794

周课时

20

26

26

23

15

课程

门数

8

9

11

8

5

注:

《儿童发展学习》包括小学生心理辅导、小学生认知与学习、儿童发展、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4门课程

《小学教育基础》包括:

教育哲学、有效教学、学校教育发展、班级管理、学校组织与管理、教育研究方法、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9门课程。

表2,:

实践能力平台课程教学进程安排表

模块名称

课程名称

学分

教学时数

按学期分配的周数

总计学时

周数

基本素质训练模块

军训(含军事理论)

2

56

2

2

入学教育

1

28

1

1

毕业教育

1

28

1

1

合计

4

112

4

3

1

专业基础技能训练模块

教师礼仪、社会考察

2

56

2

2

教育见习、地理考察

2

56

2

2

试讲

2

56

2

2

说课

2

56

2

2

合计

8

224

8

2

2

2

2

专业技能综合训练模块

顶岗实习

16

448

16

16

专业考察

28

1

1

毕业论文

(56)

(2)

(2)

职业技能鉴定

(56)

(2)

(2)

合计

16

588

21

16

5

总计

28

924

周数

3

2

2

3

16

7

课程

门数

2

1

1

2

1

4

 

表3:

课程结构比例表

课程类别

课程学时比例

学时

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通识教育平台

14.5%

394

225

169

专业基础平台

教育类基础课程

4.7%

128

108

20

专业技能课程

32.9%

894

576

318

艺体类基础课程

2.4%

64

22

42

专业技能平台

单项技能训练课程

2%

56

28

28

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

2.9%

80

40

40

专业能力拓展平台

3.5%

96

72

24

社会能力拓展平台

专业选修课程

1.5%

42

28

14

公共选修课程

1.5%

40

20

20

基本素质训练模块

4%

112

112

专业基础技能训练模块

8%

224

224

专业技能综合训练模块

21.6%

588

588

教学总学时

2718

1119

1599

占总学时比例

41%

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